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杨冰 《华章》2011,(30)
文学风格,是文学活动中出现的一种具有特征性的文学现象,通常被誉为作家的徽记或指纹.文学风格既涉及作家的创作个性和言语形式,也与时代、民族、地域文化有关.本文就尝试从创作个性、结构方式和言语形式入手,简要分析汪曾祺短篇小说的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2.
"沉郁顿挫"这个词用来评杜甫诗的风格和周邦彦词之风格是恰当的.但"沉郁顿挫"在两位诗人、词人的作品中却有不同表现一是由于人格、审美理想的不同造成杜诗在沉郁中包含更多的是对于国家与人民的忧患,而清真词的沉郁则更多的是对个人坎坷遭遇的感伤;二是杜诗的沉郁顿挫给人以警醒、深厚,清真词中的沉郁顿挫给人以失落、缠绵.由此可见,两人诗词中的沉郁顿挫之风格与人格有密切的关系,"文如其人"谓之不虚.  相似文献   

3.
宋代诗人重视学习杜诗,使杜诗风格在宋代诗歌中得以重现。陈师道、陈与义、陆游等诗人学习了杜甫五言诗沉郁顿挫的风格,苏轼、苏辙的诗歌学习了杜甫七言律诗老健疏放的风格。杜甫浑涵汪茫、雄浑悲壮的七言律诗代表了杜诗七律的最高成就,陈与义学习杜诗的此类风格最为成功。此外,苏舜钦、王安石等诗人学习了杜诗萧淡婉丽的风格。宋代出现了在风格上接近杜甫的诗人,这是这个时期学杜的最大创获。  相似文献   

4.
创作个性对风格的形成具有决定性意义。它主要通过艺术风格而显现出来,创作个性的丰富性必然体现为艺术风格的多样性;但创作个性与艺术风格的表述对象不同,其内涵亦不一样。  相似文献   

5.
辛弃疾转益多师,搜罗万象,熔铸杜诗如己出,增强了词作的艺术魅力。辛弃疾之所以能够接受杜诗,学习杜诗的遗风,是因宋人辑杜集、学杜诗的外部机缘和辛、杜二人有着相似经历与心志理想的内部因缘的合力作用。稼轩词对杜诗的接受是全面的,无论是贯穿其创作的爱国主义思想,还是开拓创作视野的"史"的视角,甚至是沉郁顿挫的创作风格,都与杜诗有着一定的继承关系。  相似文献   

6.
键盘演奏的艺术风格多样,这种多样性风格使得键盘手的键盘演奏更加的丰富多样和富于艺术感。这就要求键盘手将音乐的创作背景、音乐风格及其对作品的个性化理解等艺术元素融合进键盘演奏中,让人们体会到键盘音乐的艺术美感,也展现出键盘手自己独特的键盘演奏艺术风格。本文首先简要阐述键盘演奏的艺术风格,并通过一些出色的键盘手的演奏风格来阐明风格训练对于键盘手的必要性,文章重点阐述了键盘手如何练就自己的演奏风格,以供同行参考交流。  相似文献   

7.
键盘演奏的艺术风格多样,这种多样性风格使得键盘手的键盘演奏更加的丰富多样和富于艺术感。这就要求键盘手将音乐的创作背景、音乐风格及其对作品的个性化理解等艺术元素融合进键盘演奏中,让人们体会到键盘音乐的艺术美感,也展现出键盘手自己独特的键盘演奏艺术风格。本文首先简要阐述键盘演奏的艺术风格,并通过一些出色的键盘手的演奏风格来阐明风格训练对于键盘手的必要性,文章重点阐述了键盘手如何练就自己的演奏风格,以供同行参考交流。  相似文献   

8.
历代论杜诗者,多以“沉郁顿挫”言其风格,然各说不一。仇兆鳌云:“敦厚温柔,托诸变雅变风之体;沉郁顿挫,形于曰比日兴之中。”何日愈云:“余谓太自以天资胜,故语多俊逸;子美以学力胜,故语多沉郁。”吴瞻泰云:“沉郁者,意也;顿挫者,法也。意至而法亦无不密。”等等,各执其意。本文意欲对“沉郁顿挫”再试作探讨,以求教正。 一、“沉郁顿挫”不是杜诗总体风格 杨世民先生论杜诗风格,以沉郁顿挫为杜诗总体风格。罗宗强先生论杜诗时也说:“显然,杜诗的沉郁顿挫的风格,是由多种风格因素构成的,只强调其中一种因素,均不足以概括杜诗风格的全貌。”其意亦以沉郁顿挫为杜诗的总体风格。论者同二位先生之见者,实不在少数。其实,“沉郁顿挫”并非杜诗总体风格。  相似文献   

9.
杜诗浪漫主义特色长期以来被他突出的现实主义成就所掩盖。杜诗艺术风格的多样化,表现在不同时期、不同题材的诗歌创作中,杜诗中大量使用想象、夸张、幻想等艺术手法,体现出的浪漫主义成就也是十分突出的。  相似文献   

10.
本方介绍和评议了北宋末年四川丹棱诗人唐庚对杜甫、杜诗的评价和学习情况,认为唐庚对杜诗的地位、来源、影响、诗艺、李杜优劣等方面皆有较好的看法;在创作中,不仅学习杜诗的精神,而且在句法、风格、创作态度等方而明显受到杜诗影响,真正体现了他“作诗当学杜子美”的主张.  相似文献   

11.
文艺复兴时期美术和巴洛克美术是外国美术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西方文化史中起着非同寻常的作用。本文用有关绘画的成对的阐述分析的概念(如“线条风格”和“彩绘风格”,“平面性”和“退缩性”,“封闭式”和“开放式”,“多样性”和“统一性”),进行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风格与巴洛克艺术风格的比较。  相似文献   

12.
汉言语风格与汉文化都是汉人心智活动的成果,它们相生相长,互融互动,关系密切。汉言语风格是汉言语交际的产物。其成因有制导因素和物质因素。前者是指言语交际参与者、表现对象、交际语境和语体,这是对风格生成起决定和制约作用的因素;后者是指风格手段,这是风格得以生成的物质基础。二者的核心机制是汉文化。  相似文献   

13.
《史记》与屈赋、杜诗分属两个完全不同的范畴,前者归属历史,后两者归属于诗歌.然纵观《史记》与屈赋、杜诗,三者之间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采用文本细读的方法,将司马迁的《史记》、屈原的赋、杜甫的诗歌进行关联比较,且运用“知人论世”的方法将三个作者进行对比,从史诗特质、风格笔法、讽谏观以及悲剧精神等视角探究他们相同的成就元素.  相似文献   

14.
傅山对杜诗非常喜爱,其存佚杜诗研究著作即有五种之多.他反对元明以来过分拘泥于诗法而产生的学杜流弊,主张通过妙悟和反复涵咏学习杜诗的精髓.在具体解读过程中,熟稔佛经道藏的傅山往往联系禅法对杜诗进行譬喻,并经常以诗画同论,其论杜倾向在清初诸家中可谓独具特色.傅山的诗歌创作继承杜甫的"诗史"精神,却并不蹈袭模仿,他特别欣赏杜诗雄奇豪放的风格,这正是其独特审美趣向的反映.  相似文献   

15.
艺复兴时期美术和巴洛克美术是外国美术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西方化史中起着非同寻常的作用。本用有关绘画的成对的阐述分析的概念(如“线条风格”和“彩绘风格”,“平面性”和“退缩性”,“封闭式”和“开放式”,“多样性”和“统一性”),进行艺复兴时期的艺术风格与巴洛克艺术风格的比较。  相似文献   

16.
地域文化对艺术风格的生成有着直接的意义,中国画艺术个性的生成不能离开某些特定地域的山川造化、文化滋润和审美取向。多样性的地域文化,形成了各异的绘画风格,同时也发展和繁荣了中国画。  相似文献   

17.
陈莉 《英语辅导》2014,(3):36-39
本文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研究大学外语学习者场独立与场依存型认知风格与外语学习方式及言语交际能力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大学外语学习者在场独立与场依存这一认知风格维度上存在一定的倾向性,两种不同类型的学习者在言语交际能力方面没有表现出显著性差异,但在一些学习方式方面却存在着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8.
近人认为,张问陶的诗学、诗歌主要受袁枚的影响,也受李白、苏轼的巨大影响.其实,张氏与杜甫的渊源关系最大.因为他在诗中大量引用、化用杜甫的诗句,直接论及杜甫、杜诗达四十条之多,且在题材、体裁、风格上与杜诗相似.他高度赞扬杜甫的人格、个性和思想,以之自况,并同情其遭遇.他全面、具体地评价杜甫的诗歌,赞同并生发其诗学主张.对此,清人多有论述,近来则罕见涉及,故反思与探究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9.
多样性是艺术风格的必然特性。艺术家思想情感、生活经验、审美理想、创造才能的多样性,艺术所反映的客观世界本身的多样性,都规定了艺术风格的多样性。《史记》的艺术风格,即呈现出丰富多彩、无奇不备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20.
数控职业技术教育面临着培养数控技术人才的重要任务,而数控技能学习受到一系列因素制约,其中认知风格对学生的数控成绩产生重要影响.为了使学生了解自己的认知风格,使教师能在数控教学中因材施教,文章通过认知风格测验对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164名数控生进行施测,比较不同认知风格类型学生数控成绩的差异.结果表明:男生倾向于表象型和分析型,女生倾向于言语型和整体型,表象型学生的数控成绩显著优于言语型的成绩.在此基础上,针对数控技能的学习和教学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