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以江西省为例,认为各级出版行政部门在推动出版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的制度创新方面,应该做到:提高出版政策可操作性,加强出版政策综合管理;加强基地和园区建设,调整出版产业结构布局;规范政府管理职能,推动出版产权多元化;从而实现出版管理制度的不断创新。  相似文献   

2.
正在美国,作者出书现有两个途径。一个是传统出版:作者—文学代理人—出版社—图书批发商—零售书店—读者;一个是自费出版:作者—网络出版平台(亚马逊,巴诺,苹果等)—读者。许多作者脚踏两只船,既传统出版,亦自费出版。自费出版的地位,已经不可否认。传统出版和自费出版,只是供作者选择的图书出版的模式之一。现在大家争论的问题是:传统出版和自费出版,哪一种模式对作者更有利。  相似文献   

3.
陕西省作为全国的文化和教育大省,拥有丰富的出版资源。但目前陕西出版产业存在出版产业进程较慢,产业结构不合理,数字出版效率低,报刊多而散,对优势资源的利用和开发力度不够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陕西出版产业结构调整策略:加快出版产业结构调整进程,建设出版强省;依托优势资源,打造特色出版;顺应潮流,推进陕西数字出版基地建设;成立陕西报刊集团,做大做强报刊业。  相似文献   

4.
无论以历时或共时角度观之,学术出版都具有重大意义。在实践层面,其策略包括:建设合理的学术出版结构,打造鲜明的学术出版品牌;专业学术出版与大众学术出版并举;原创性学术著作与积累性学术著作兼重;利用数字出版提供的新平台;建设和培养专业化的学者型编辑队伍,等等。  相似文献   

5.
曾辉 《出版参考》2018,(6):37-40
文章分析了推动主题出版升温的三大力量:党和政府的重视、引导乃至主动地进行顶层设计和战略布局;出版社的主动参与形成的合力;来自市场和读者的强大推动力.主题出版的三大基本特征:坚持出版导向、回应时代课题、注重时度效.新时代对主题出版提出了新要求,主题出版的战略重点也发生了变化,因此在操作层面需要创新运作模式,包括:出版社要根据本社的资源优势和积累制订系统、长期的规划;学术品位和大众口味相统一;创新主题出版的传播手段和传播方式,等等.  相似文献   

6.
1993年,又有一批大陆作家的小说等作品在台湾出版。下面是部分在台出版的小说等文学作品及 其出版者。 叶兆言:《悬挂的绿苹果》,远流出版公司出版;《殇逝的英雄》,麦田出版公司出版。 余华:《夏季台风》,远流出版公司出版。 格非:《敌人》、《相遇》、《边缘》,远流出版公司出版。 苏童:《离婚指南》,麦田出版公司出版。 萧乾:《关于死的反思》,业强出版社出版。 周大新:《香魂女》,洪范书店出版。 凌力:《倾国倾城》(上、下)、《少年天子》(上、下)、《少年康熙》(上、下),国际村文库书店出版。 竹林:《街头SKETCH》,业强出版社出版;《女巫》(上、下),书华出版公司出版。  相似文献   

7.
我国出版教育发端于20世纪50年代,在近70年的发展中呈现三大特点:我国出版高等教育发轫于党和国家行政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和积极推动,具有鲜明的政治使命特征;我国出版教育的发展规模、层次受名分的制约与牵制较大;在我国新闻传播学教育整体格局中,出版教育属于低设置类专业.21世纪以来,随着信息技术,尤其是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出版行业发生了巨大变化.面对出版产业的巨变和教育未来,我国出版教育需要做好以下六个方面工作:深入思考新时代出版教育的理念并付诸教育实践;清晰认识我国出版业本质属性、出版业现状与发展趋势;准确把握我国出版教育整体层次性和办学特征;面向出版教育未来,科学设置出版教育的培养体系;辩证认识出版教育和出版产业之间的关系;深入研究受教育对象,为之提供基于专业学习兴趣的教育内容.  相似文献   

8.
本刊讯由中国出版会计学会于1988年创办的《出版财会》季刊,1991年起公开发行,改由新闻出版署计划财务司和中国出版会计学会合办。《出版财会》的主要内容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宣传党和国家有关出版工作、财务工作以及出版经营管理的方针、政策;研究探讨财会工作和出版经营管理工作的理论问题;交流总结财务工作和出版经营管理工作的经验;反映出版  相似文献   

9.
共同体是具有共同利益诉求和价值取向的群体,中国在构建国际范围共同体时,需要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出版传播在此过程中需承担三项使命:凝聚共识、描绘愿景、将新出版内容传播至新出版区域.面临三种挑战:受众需求的精准判断有待提升;跨文化的出版能力有待增强;国际化、数字化、品牌化的难以同步.从三种路径入手可能实现新的突破:围绕国家战略制定出版规划;针对海外市场精准提供数字出版物;注重打造合作出版模式.  相似文献   

10.
编者同志: 我建议编写出版一部《中国出版史》。我们应了解和研究过去的历史、传统经验;应为培养出版干部提供教材;同时“出版史”又是革命史、文化史、科技史的组成部分。把这一部书编出来有重要意义。具体搞法,我认为可以分三个步骤: (1)从组织编写革命出版回忆录、出版大事记等着手,为编写出版史作好准备。这些出版史料,可分辑陆续出版,内部发行。 (2)革命出版史是中国出版史的重要组成部份,可将《中国革命出版  相似文献   

11.
日本有关出版与图书的年刊有《出版年鉴》和《图书年鉴》。 93年版日本《出版年鉴》分为两卷本。卷一包括4编,第1编:92年日本出版界综述与大事记,内容有:1)日本出版界概况;2)日本图书出版动向;3)日本全国畅销书总览;4)日本杂志出版动向;5)非印刷出版物;6)日本出版界组织;7)日本获奖图书与推荐图书。第2编:92年日本出版发行法规,记载92年全日本著作权案例。第3编:统计资料,包括各出版社92年新版  相似文献   

12.
作为20世纪中国最重要的出版机构商务印书馆的掌舵人,王云五身在出版,情系文化.他的出版理念体现在:出版的目的在于"中国文明之再造";出版要"有功文化,纵有亏损,亦义不容辞";出版机构"必须先能自立,才能对社会有贡献".王云五的出版理念为当下出版企业改革与发展树立了榜样,提供了借鉴:出版要明确社会效益第一,社会价值优先;出版要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出版企业要通过深化改革自立自强.  相似文献   

13.
繁荣和发展始终是出版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就是要增强服务意识,增加紧迫意识,通过采取切实措施,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新闻出版大发展大繁荣。为此,自治区新闻出版局出版物出版管理处提出2008年的出版管理工作思路:积极发展,科学管理;把好关口,主动作为;抓住重点,讲求效能;延伸监管,拓展服务。总的要求是:不以出版数量定繁荣,要以出版质量促发展。  相似文献   

14.
国外电子出版物研究与发展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国外电子出版物类型、发展轨迹、面临问题以及典藏管理的研究得出结论:我国要加强对网络出版的开发和应用;要引进国外的出版设备和软件,发展新的出版模式;出版社要增强网络销售能力;要建立相应的出版管理制度,等等。参考文献10。  相似文献   

15.
要闻     
《中国传媒科技》2012,(17):8-11
<正>政策之窗柳斌杰:中国出版业的数字化转型之路新闻出版总署柳斌杰署长在2012年北京国际出版论坛上发表《中国出版业的数字化转型之路》演讲。柳斌杰表示,成功探索出一条中国出版业的数字化之路需要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一是大力整合出版资源,加快培育数字出版核心产品;二是推动产业升级和科技创新,加快培育现代数字出版企业;三是加快重大工程建设和技术研发;四是加快数字出版政策扶持引导;五是加强国际出版业交流与合作。  相似文献   

16.
社会主义国家历来重视出版,但一般不重视其成本,其主要原因是:一,出版是政治宣传;二,出版为了普及人民教育;三,出版机构是党和国家的事业机关。列宁有一句名言,认为“出版是政治组织的中心和基础”。因此,大凡社会主义国家的出版社都是党和国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主题出版取得了显著成绩,获得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主题出版特色表现为:内容丰富,覆盖面宽;体裁各异,形式多样;注重面向市场,贴近群众;各方参与广泛。在主题出版转型期,要注意摒弃旧有思维方式和出版模式,解决选题重复、思路局限等问题。主题出版要坚持正确的导向,提升广度和深度,增强针对性,打造精品。  相似文献   

18.
CSIRO出版社期刊出版的经营模式和运作机制给我们的启示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曹兵  佟建国  李忠富 《编辑学报》2009,21(2):181-183
针对我国科技期刊出版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CSIRO出版社期刊出版的运行和经营特点:集团化、规模化、产业化出版;开放获取的出版模式;多元化的营销策略。这为我国科技期刊的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19.
《出版参考》2011,(18):22
全国少儿出版界同仁:中国少儿出版,欣欣向荣;中国少儿出版,蒸蒸日上;中国少儿出版,正从出版大国向出版强国迈进;中国少儿出版正成为中国出版一支生机勃勃的主力军。纵观目前的中国少儿出版,产业规模不断壮大,是整个出版界数量增长最多、品种增长最快的出版门类之一。在中  相似文献   

20.
跨国出版集团进军中国市场的步骤一般分为三步:初期向中国出版市场输入出版物和版权;中期在中国设立办事机构,和中国出版机构展开项目合作,并在相关领域投资;最终实施本土化战略,扎下根来。其策略可以概括为:培育市场,着眼未来;部署外围,渗透核心;觊觎窥隙,伺机而动。跨国出版集团对中国出版市场的渗透步步为营,逐步接近核心领域,对中国的出版产业安全形成威胁,中国出版产业要对其加以重视、注意防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