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和发展,我国的法制建设也逐步走向完善,电视法制节目因其报道题材新颖,形式多样而深受观众的青睐。其中,电视法制节目的深度报道更是以分析法律问题,透视社会现象,揭示因果关系而成为法制节目的重型武器,因此我们对电视法制节目的深度报道进行理性的界定、评析及总结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前,各媒体的法制报道普遍存在一个问题——有“趣”没有“劲”。“趣”是指它的趣味性、可视性、可读性,“劲”是指它的思想性。很多媒体并不把法制新闻当成主要新闻来对待,而往往把它当成新闻的”调味品”和茶余饭后的“品料”。笔者认为,法制报道应注重思想性,应在思想性方面多下功夫。  相似文献   

3.
张召国 《当代传播》2012,(6):89-90,93
我国的法制新闻报道是随着现代报业的兴起、发展而逐步成长起来的。法制新闻涵盖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在该报道领域中,法制新闻深度报道已经成为新闻传播事业中亟待深层研究的对象。深度报道体裁主要有两种:解释性报道和调查性报道,法制新闻深度报道包涵其中。本文对法制新闻深度报道中应把握的几个原则进行了较详尽的阐述。  相似文献   

4.
在当前法制建设进程中,不仅存在着法制不完善的问题,也存在执法不公、执法不严的现象。陷入这种境地的涉案当事人,跋涉在艰难的维权路上。媒体的法制报道,应关注法制建设中的不健全问题,通过对典型问题的思索、质疑,通过一声声呼吁,为依法治国,加快法制建设提  相似文献   

5.
裴亮 《新闻知识》2001,(11):38-39
法制宣传报道是我们党整个新闻宣传报道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一个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组成部分,在维护社会稳定,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实施依法治国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进程中担负着重大使命。每一位从事法制报道的新闻工作者要积极探索,努力开拓法制报道的新天地。对一些现代都市报、晚报和早报来说,法制类新闻是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法制类新闻因具有较强的可读性和新奇性吸引着众多读者。然而,综观当前的法制类新闻,有不少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从内容上看,大多是对案件本身进行报道。如某月某日,在什么地方发生了一起…  相似文献   

6.
叶明蓉 《新闻前哨》2007,(10):58-59
一、法制报道侵权的定义法制报道的新闻侵权,指新闻传媒单位或个人,利用大众传播媒介,以故意捏造事实或过实报道形式,在法制报道领域(公检法司等战线),向公众传播内容不当、信息不准或法律禁止的内容,从而伤害了公民和法人的人格权的行为。法制报道的新闻侵权,包括因报道失实导致的侵权和报道过实导致的侵权两种。  相似文献   

7.
金震茅 《中国广播》2010,(10):75-77
法制报道在宣传法治精神、增强公民法治观念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已经成为新闻宣传的一个热点和重点。当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大量高新技术的使用,增强了法制报道的科技含量,科学技术对法制报道的影响与推动越来越大,从而赋予法制报道新的功能。  相似文献   

8.
在以法治国的方针下,法制报道越来越被重视。央视、黑龙江、河南、长沙市等已经开播了政法频道,除两三个省市自治区外,全国各省市电视台都有法制栏目。法制总是与暴力话题相关联的,因为法制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打击和预防暴力犯罪发生。为此,必须注意把握法制报道的分寸尺度,使它有益于社会,即不因涉及案件、案情,而在传播中造成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9.
滕抒 《新闻三昧》2005,(3):26-27
案件,是指有关诉讼和违法的事件。案件报道属于社会新闻中的法制新闻。由于案件报道很容易引起社会的强烈关注和震动,因而在新闻报道中的地位显得既特殊又重要。近年来,随着社会法制建设进程的加快,在新闻实践中涉讼新闻侵权的比例增大。因此,新闻记在进行案件报道时要特别注意以下若干方面。  相似文献   

10.
法制新闻深度报道是法制新闻本身的要求,也是当代弘扬中国法治精神的重要手段。法制新闻是通过对典型法制案件的报道发挥媒体的社会功能,基于此,本文从法制新闻与深度报道的内容入手,以国内著名的法制节目——北京电视台的《法治进行时》节目作为分析对象,说明目前我国法制新闻深度报道的发展现状,并研究法制新闻深度报道的未来发展趋势,以期推动中国法制新闻深度报道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
王平 《今传媒》2011,(10):19-21
法制报道效能提升的重要性及内容要素在报道活动有效性实现过程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决定了我们从报道内容要素出发探讨法制报道内容有效性问题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法制报道内容可以划分为两个层面。只有全面而准确地把握这两个层面内容有效性的内涵及内在要求,才能够科学规划与编制法制报道内容,从而增强报道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12.
王平 《报刊之友》2011,(10):19-21
法制报道效能提升的重要性及内容要素在报道活动有效性实现过程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决定了我们从报道内容要素出发探讨法制报道内容有效性问题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法制报道内容可以划分为两个层面。只有全面而准确地把握这两个层面内容有效性的内:函及内在要求,才能够科学规划与编制法制报道内容,从而增强报道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13.
本文剖析的法制题材报道用语和内容不“合法”的现象,不打算面面俱到,提及涉及诸多法律方面的问题,仅限于涉及我国的根本大法——《宪法》方面的不当报道用语和不当报道内容问题。  相似文献   

14.
案件报道的选择与把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案件报道越来越受到媒体的青睐。众多法制类报刊、媒体法制栏目,都将案件报道作为“重头戏”,使用频率颇高。由于案件报道 的内容与现行法律法规紧密相关,涉及公、检、法、司等部门的实际工作,关联到有关人的权利与名誉,并可能产生较大的社会影响,因此,与其他新闻题材相比,案件报道应当更为慎重,在选材和写作时,有一些问题需要特别注意。  相似文献   

15.
尤莉 《新闻通讯》2012,(5):38-39
法制新闻报道领域不断拓展 法制新闻就是社会生活各方面新近发生的与法制相关的、有新闻价值的事实的报道。所谓法制,概括地讲就是国家的法律和制度。现在,法制报道的对象范围早已超出了政法部门,包括了社会生活各个方面与法制有关的一切内容。  相似文献   

16.
李军湘 《新闻界》2006,(6):67-68
法制报道作为塑造法治精神,增强公民法治观念的重要渠道之一,随着我国法治化进程的不断深化,已成为了各类媒体新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法制报道反映的是社会中真实的非常态事件或现象,富含一般新闻所缺乏的悬念与趣味,对受众有很强的吸引力。于是,某些法制报道片面追求“卖点”和“轰动效应”。以耸人听闻、荒诞离奇的案例取悦受众,背离了法制报道的基本价值取向,造成了一定的负面效应。  相似文献   

17.
光荣和责任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当一名记者,是光荣的,但也肩负着神圣的责任。一名法制专业报的记者,应该做什么样的新闻?今天,我想结合自己的几次采访经历,从热点报道、舆论监督和案例报道三方面谈谈感受。  相似文献   

18.
法制新闻的现场报道足电视记者置身于事件的现场,出图像并用同期声向观众叙述、评论事件详细过程的一种报道形式,是近年来我们法制新闻记者常川的、极其生动的报道形式。它最能体现电视报道的“个性”,充分发挥法制报道传播速度快、现场感强、视听兼备,使观众直接“目睹”整个案件事态的发展与变化。  相似文献   

19.
所谓的法制电视深度报道,除了具有法制电视新闻所要求的一切特性之外,它跟正常意义上的新闻最大的区别就是能够提供更多的新闻资讯和背景信息,也有人把它形象地比喻为“新闻+背景”或“新闻+新闻”。随着电视法制栏目的纷纷涌现和法制类节日的走势红火,法制电视各种节目形态中“深度报道”在省级卫视和地方台颇受青睐。然而,深度报道这类法制电视节目目前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颇值得大家深思。  相似文献   

20.
武勇 《青年记者》2003,(3):46-46
法制报道同其他类型报道一样有新闻报道的共性,例如遵循真实性原则。但法制报道存在着自己的特殊性:法制报道姓“法”,民主法制建设和依法治国通过新闻手段加以传播,是对法制报道质的规定。只有弄清法制报道的特殊性,才能更好地体现新闻报道普遍性的原则,具体应处理好四个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