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汪方桂 《物理教师》2004,25(7):46-46
例:载满沙子总质量为M的小车以速度。沿水平光滑地面做匀速直线运动,运动过程中有质量为m的沙子漏掉,则小车的末速度为——.  相似文献   

2.
王建增  高鹏 《物理教师》2010,31(8):10-10
上海出版社出版的高中《物理》共同必修I第42页第2小题.原题是:关于加速度的概念,有人提出下列说法,你认为是否正确?为什么?请举例说明.(1)加速度就是加出来的速度.(2)匀速直线运动是加速度不变的运动.(3)物体运动速度越大,加速度也越大;物体运动的加速度越大,它的速度一定也越大.(4)加速度方向与末速度方向总保持一致.  相似文献   

3.
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这段时问中点时刻的瞬时速度,又等于这段时间初、末速度之和的一半,  相似文献   

4.
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除了几个常见的公式外,还有一些有用的结论。其中在一段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时间中点时刻的瞬时速度和位移中间位置的瞬时速度比较常用。如果在一段匀变速直线运动中,开始时速度为V1,当发生的位移为S,所用的时间为t,对应末速度是V2,  相似文献   

5.
物体的平均速度-↑υ=s/t,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υ=(υ0+υt)/2(其中υ0、υt分别是这段时间的初、末速度),也等于这段时间中间时刻的即时速度υt/2灵活应用平均速度的这些特点,可以开拓思路,简化解题过程.  相似文献   

6.
在变速直线运动中,由于加速度和力瞬时对应,所以加速度常常突变,而在加速度突变的“拐点”处,速度却不能突变,这样必然有前一阶段的末速度等于后一阶段的初速度,这一特点在解题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质量为M的木块固定在光滑水平桌面上,被水平飞来的质量为m的子弹击中并射穿,子弹射人前初速度为v,射出后的末速度为v/2,今使木块不固定放在光滑桌面上,子弹仍以同样的速度射人木块,设M/m=k,木块对子弹的阻力大小恒定,木块的长度不变,试讨论木块能否被击穿以及与k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任意一段匀变速直线运动涉及五个物理量:初速度可v0,末速度v1,加速度a,运动时间t,位移s.使用公式时需要注意:  相似文献   

9.
陈辉达 《物理教师》2004,25(8):48-48
本刊2004年第1期所刊《一道电磁感应难题的图像巧解》一文,应用数学图像方法为突破口,结合微积分思想,通过数形结合求解,读后很受启发。不过文中提到应用动量定理先求解线圈进入磁场阶段的末速度v1认为不可行,下面给出一种“微元累加法”作为补充,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0.
应用公式s=(v0+vt)t/2,需注意以下几点:(1)该公式只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因为对于非匀变速直线运动,一般地,平均速度并不等于初速度与末速度的平均值.  相似文献   

11.
1.理论计算 在物体自由落体过程中,若物体的初始位置离地越高,则落地时末速度越大,计算公式为υr^2=2gh.当g取9.8m/s^2时,υt与h的对应关系如下表:  相似文献   

12.
所谓“0—0”型习题,是指物体从静止开始运动(v0=0),一段时间后,末速度也变为零(vt=0)的习题.下面通过例子,分析这类题求解方法.  相似文献   

13.
匀变速曲线运动的三个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有以下三个规律:(1)物体在相等时间内的速度变化都相等;(2)物体在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该段时间中点时刻的瞬时速度,也等于初、末速度和的一半;(3)物体在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差都相等。这三个规律在匀变速曲线运动中是否适用?本以平抛运动为例来证明这三个规律也适用于匀变速曲线运动。  相似文献   

14.
一、利用动量定理求物体的动量变化 例1将质量为5 kg的物体以v0=6 m/s的速度 从足够高处抛出,经t=4 s其速度变为vt.求该物体在 这4 s内的动量变化(不计空气阻力,g取10 m/s2). 分析与解:由于物体的初、末速度方向均未知,故 无法用△p=p2-p1来求解,而动量定理为我们提供了 求动量变化的另一种方法. 物体在空中运动过程中仅受重力(恒力),故合力 的冲量就是重力的冲量.由动量定理有: △p=IG=mgt=5×10×4 kg·m/s=200 kg·m/s, 方向竖直向下  相似文献   

15.
斜抛、平抛类运动有一个反映速度与射程关系的式子,这里简称为“速度射程关系式”.使用该关系式能大大简化有关抛体极值问题的计算.现求证此关系式如下:因抛物体运动过程仅受重力作用.如设物体的初速度υ_o,末速度υ_t,则经t时间后,速度的改变量△υ=g·t,方向竖直向下.作速度矢量图,如图1所示.α为υ_o、υ_t间的夹角.  相似文献   

16.
在复合场中求解类平抛运动的末速度时,总希望有个简便的方法,使我们能一眼看出答案或一口说出答案,在此介绍一个口算平抛运动末速度的表达式,以飨读者.一、表达式的推导平抛运动的末速度有两种表达式:一是用水平位  相似文献   

17.
带电粒子垂直射入匀强磁场.在磁场中做圆周运动,它的速度方向会发生改变.粒子的末速度与初速度方向的夹角即为偏转角,这也是粒子运动轨迹所对的圆心角.这个偏转角如何算呢?请看  相似文献   

18.
物体的运动千姿百态,千差万别.我们研究的是最简单、最基本的直线运动,涉及位移S、初速度v0、末速度v5、时间t和加速度a等五个物理量.除t以外都是矢量.在研究具体的直线运动问题时,我们往往遇到解答的结果有两个,是否都有物理意义,即符合所描述的物理情境呢?这就势必要探究解的合理性,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思考:  相似文献   

19.
观察图1和图2,发现这两个物体的运动有这样的共同点: 前一阶段的初速度与后一阶段的末速度相等,前一阶段的末速度与后一阶段的初速度也相等.由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v=vt v0/2,可得出如下结论: 前一阶段的平均速度等于后一阶段的平均速度,也等于整个运动过程的平均速度,均为v0/2,即  相似文献   

20.
用电磁打点计时器做实验验证自由落体重力势能的减少等于动能的增加,在现用的必修课本中改用由终点两侧的间隔位移s_1、s_2之和除以所用的时间2T,即V_(1/2)=(?)=s_1+s_2/2T来定终点的速度v,比过去引用自由落体末速度公式v=gt好得多,即mgh中的h、1/2mv~2中的v均由实验得出,其客观性大大增强。 但学生做这个实验时,常出现以下一些问题,使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