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1.时间误区 例1如图所示,A、B两物体相距x0=7m时,A在水平拉力和摩擦力作用下,正以vA=4m/s的速度向右做匀速运动,而物体B此时以vB=10m/s的初速度向右做匀减速运动,加速度a=-2m/s^2,求A追上B的时间.  相似文献   

2.
题目如图1所示,A、B两物体相距s0=7m,A在水平拉力和摩擦力的作用下正以vA=4m/s的速度向右匀速运动,而物体B此时以初速度vB=10m/s向右匀减速运动,加速度a=2m/s2,则经过多长时间A追上B()(A)7s(B)8s(C)9s(D)10s解析:多数同学的解答如下:设经过时间t物体A追上物体B,依据题意有vA·t s0=vB·t at2/2.  相似文献   

3.
例1物体以0.1m/s的速度在水平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受到摩擦力为10N,若速度增加到0.5m/s后,仍在水平桌面上的匀速直线运动,则它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不计空气阻力)为( )[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上当题析     
皮带传送物体的上当题析1.如图1所示,传送皮带与水平面的夹角θ=37°,并以v=10m/s的速度运行着.在传送带的A端轻轻地放一小物体,该物体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5,传送带A端到B端的距离s=16m,求小物体从A端运动到B端所需的时间.(sin37°=0.6,cos37°=0.8,g=10m/s~2)“上当”解法1:设小物体的质量为m,它所受皮带的摩擦力沿皮带面向上,其大小为  相似文献   

5.
例1 如图1所示,A、B两物体的质量分别为mA=2m,mB=m,用长为L的不可伸长的细线连接后放在水平桌面上,在水平恒力F作用下以速度v做匀速直线运动.某一瞬间线突然断裂,保持F不变,继续拉A移动一段距离s0后撤去F.问当A、B都停止运动时相距多远?(设A、B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 解法1 初始时,A、B一起在水平恒力F作用下做匀速运动,说明系统所受合力为零. 线断裂后,物体A在水平恒力F及摩擦阻力作用下做匀加速运动,水平恒力F及摩擦阻力fA对它所做的总功等于它的动能增量.撤去F后,物体  相似文献   

6.
在应用平衡条件、牛顿第二定律解题时,用整体法可以减少中间量,减少方程个数,使解题过程变得简洁,巧用动量定理的整体法,对解题过程的简化程度更明显,举例如下:例1如图1所示,水平面上一质量m1=2kg的滑块A向着静止的质量为m2=1kg的滑块B运动;两滑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0.1。当A的速度v0=10m/s时开始计时,A与B正碰后粘在一起又滑行了一段距离才停下来,A共历时8s,问A、B一起滑行了多长时间?(A、B碰撞时间不计,g取10m/s2)解析以A、B两物体为系统,碰撞过程动量不损失,初动量为m1v0,末动量为零,动量损失由A、B的摩擦力施加反向冲…  相似文献   

7.
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摩擦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静止的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不一定是静摩擦力;B 手握住瓶颈使瓶子竖直悬空静止,握得越紧时,手与瓶颈间的摩擦力越大;C 石块在水平冰面上滑行时,速度越来越小,说明它所受的摩擦力越来越大;D 摩擦力可以是动力2.关于力和运动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条件,对同一物体而言,力越大它的速度也越大;B 作用在物体上的力消失后,物体的速度将减小,直到停止运动;C 物体受的合力增大了,其加速度和速度都将随之增大;D 如果物体的速度方向发生了改变,那么它一…  相似文献   

8.
一、f滑s相对=ΔE系统=Q的分析、应用滑动摩擦力是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一种非常重要的形式.在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最典型的问题是将其中一部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所符合的关系式为f滑s相对=ΔE系统=Q.例1如图1所示,平板小车C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现有A、B两个小物体(可视为质点),分别从小车C的两端同时水平地滑上小车,初速度vA=0.6m/s,vB=0.3m/s.A、B和C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0.1,A、B、C的质量均为m.最后A、B恰好相遇且未发生碰撞,随后A、B、C以相同的速度运动.取g=10m/s2,求:(1)A、B、C共同运动时的速度.(2)B物体相对于地面向左运动…  相似文献   

9.
学生数理化中高一版图11.如图1所示,A、B两木块在水平方向力F的作用下,挤压在竖直墙面上,A与B、B与墙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0·1,两木块质量相等且为1kg,g取10m/s2,当F取不同值时,关于A、B之间的摩擦力f1与B与墙面之间的摩擦力f2的大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当F=300N时,f1=  相似文献   

10.
一、结论的导出如图1所示,重力为G的物体从倾角为θ的斜面图1顶端A处运动到底端B处,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设斜面长为l,斜面在水平方向上投影BO长为s,则摩擦力做功为Wf1=-f1l=-μGcosθ·l=-μGs,同理,物体以某一初速度从底端自由滑到顶端时,摩擦力所做的功也为-μGs.如果斜面倾角为θ=0°,即斜面变为水平面,当此物体由B点沿此水平面自由滑到O点,摩擦力做功为Wf2 =-f2 s=-μGs.结论 物体沿某一斜面自由滑动(运动方向不变) ,摩擦力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物体沿着这段位移在水平方向的投影上自由运动时摩擦力所做的功,皆为Wf=-μG…  相似文献   

11.
例GA=100N,B与动滑轮总重为60N,A在B的作用下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若在A上加一个水平向左的力F拉着A,使B以1m/s的速度匀速上升,下列正确的是( )  相似文献   

12.
恒力做功可用公式 W=Fscosα来求解 ,但如果是变力做功 ,即力的大小、方向在做功过程中发生了变化 ,就很难套用该公式了 .那么 ,在高中知识的范围内如何处理有关变力做功的问题呢 ?下面介绍几种方法 .一、用动能定理求解动能定理告诉我们 ,外力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 ,即 W外 =ΔEk,W外 系指物体受到的所有外力对物体所做功的代数和 ,ΔEk 是物体动能的变化量 .例 1 如图 1所示 ,质量为 2 kg的物体从A点沿半径为 R的粗糙半球内表面以 1 0 m/ s图 1的速度开始下滑 ,到达B点时的速度变为 2m/ s,求物体从 A运动到 B的过程中 ,摩擦力所做的功是多少 ?分析 物体由 A滑到 B的过程中 ,受重力 G、弹力 N和摩擦力 f三个力的作用 ,因而有f =μΝ ,N- mgcosθ=mv2R,即 N=mv2R mgcosθ.式中μ为动摩擦因素 ,v为物体在某点的速度 .分析上式可知 ,在物体由 A到 C运动的过程中 ,θ由大到变小 ,cosθ变大 ,因而 N变大 ,f也变大 .在物体由 C到 B运动的过程中 ,θ由小到变大 ,cosθ变小 ,因而 N变小 ,f也变小 .由以...  相似文献   

13.
一、选择题又.J 1.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一_\苦 A.物体做匀速运动,它的机械能一定守恒柔梦: B.物体所受合力做的功为零,它的机械能一定守恒/‘ c.物体所受合力做的功不为零,它的机械能可能守斌- D.物体所受合力为零,它的机械能一定守恒、义一 2.一条自西向东的河流,南北两岸分别有两个码头A、B,如图1所 示,已知河宽SOm,河水流动的速度为sm/s,两个码头A、B沿水流的方 向相距100 m.现有一只船,它在静水中的行驶速度为4m/s,若用这只船 作渡船,沿直线运动,则().一-一 牛0币 O口 入‘了了 A.它可以正常来往于A、B两个码奉 B.…  相似文献   

14.
2004年天津市物理中考考生答卷中的问题很多,不能一一列举,本文只就主要的、有共性的问题作简要的分析.一、基础知识不够扎实基础知识不够扎实的现象不是少数考生的问题,而是将近一半的考生存在的共同问题.第8题:如图1所示,在水平拉力F作用下,使重40N的物体A匀速移动5m,物体A受到地面的摩擦力为5N.不计滑轮、绳子的重力及滑轮与绳子间的摩擦,拉力F做的功为().A.50JB.25JC.100JD.200J该题有两种解法.第一种解法是设物体A与地面的摩擦力为f,而F=2f=10N,物体移动的距离为sA=5m,动滑轮图1移动的距离s=12sA=2.5m,所以力F做的功为W=F·s=…  相似文献   

15.
题目如图1,水平桌面上叠放着A、B两物体,在水平方向的力风和风的作用下,以共同的速度v一起向右匀速运动,已知儿一5牛顿,F—3牛顿,那么物体B上、下表面所受摩擦力的大小分别为AS牛顿、2牛顿;B3牛顿、0牛顿;C.0牛顿、2牛顿;D.5牛顿、8牛顿.(本题选自94年《迎奥赛物理知识竞赛》初二组试题)解析1.求B上表面所受的摩擦力B上表面所受的摩擦力人与A下表面所受的摩擦力人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因此,人与人在大小上是相等的.所以,本题可将A作为研究对象,求出入即可.由于静止是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的特例,可以把A、B都看作静止…  相似文献   

16.
一、选择题1、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速度越大,加速度越大B.物体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越大C.物体加速度不断减小,速度一定越来越小D.物体在某时刻速度为零,其加速度也一定为零2、运动员在百米赛跑中,测得6s末的速度是9m/s,12s末恰好到达终点时的速度为10.2m/s,则运动员在比赛中的平均速度是()A.9m/sB.8.33m/sC.10m/sD.5.1m/s3、关于质点,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通过收看实况转播,测量宇航员聂海胜从工作舱进人休息舱的时间时.聂海胜不能视为质点。B.我国花样溜冰运动员申雪和赵宏博在比赛中,在裁判员看来,两人均可视为质点。C.只有很…  相似文献   

17.
1.在判断中求解例1 如图1,在光滑地面上并排放有两个相同的木块A、B,长度均为L=1.0m,木块A的左上端放有一小金属块,它的质量和木块的质量相等.现令小金属块以ν0=2.0m/s的初速度向右滑动,金属块与木块间的动摩擦因数μ=0.1,取g=10m/s2,求木块B的最后速度.分析本题难点在于确定各物体最终的运动状态.  相似文献   

18.
例1 如图1,倾角为30°的传送带以恒定的速度2m/s运动,皮带AB长5m.将质量为1kg的物体放在A点,经2.9s到达B点,求物体和皮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为多少?若增加皮带的速度,则物体从A运动到B的最短时间是多少?(g=10m/s2) 分析物体沿皮带上滑,运动情况可能是先加速后匀速,或者是一直加速,我们用平均速度来确定. 设物体一直加速上滑,则物体到达B点时的速  相似文献   

19.
1.有没有摩擦力? 例1 物体A叠放于物体B上,B又静止地置于粗糙水平地面上.若用10N的水平拉力拉B而B未动,则A受到的摩擦力为__N. 分析水平力作用于B时,A静止,所以在水平方向上A可能受到平衡力的作用,也可能不受力的作用.若A受到B给它的摩擦力,那么与摩擦  相似文献   

20.
刘力 《理科考试研究》2004,11(11):34-35
题 列车以速度v=72km/h沿水平路段行驶,为使列车在下大雨时也以这样的速度行驶,问火车头发出的功率应该变化多少?(单位时间内落在列车上的雨水质量m=100kg/s.雨滴下落后顺车厢壁流下,下雨时车轮与铁轨间摩擦力的变化不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