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由南开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暨历史学院主办的“近五百年来中国社会结构的历史变动”国际学术讨论会于2005年8月22—24日在南开大学举行。来自中国大陆、台湾、香港、美国、日本、韩国和法国的50余位学者参加了会议,提交论文40余篇。此次会议一个突出特色是对乡村社会结构变迁给予了更多的关注。会议提交论文的论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中国历史上的环境与社会”国际学术讨论会于2005年8月17日至19日在南开大学举行。此次会议由南开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中国思想与社会研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亚洲研究中心、历史学院以及中国农业历史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编辑部等单位联合举办。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国务院副总理姜春云担任会议组织委员会名誉主席,并发来了书面讲话。南开大学校长侯自新、中国农业历史学会理事长宋树友担任会议组委会主席。来自中国大陆、台湾、香港地区和德、荷、美、日、韩等国的近百位学者参加了讨论会。  相似文献   

3.
中学历史教学要重视历史考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证又称考据,它是中国传统学术的基本方法,也是一种普遍适用的学术形式。历史学科的实证特性、史料本身的复杂特点以及史料积存的内在规律,使考证在历史研究领域有着相当突出的地位。  相似文献   

4.
对学术自由的研究,不仅应有横向的国别比较,同时也不能忽视纵向的历史研究。近代中国学术自由之所以能够生长、发展,其成因是多方面的。从传统沉淀、留学经历、教育独立、教授治校、自由流动、多元办学等多个角度探寻近代中国学术自由的成因,可以帮助我们回顾历史,重温近代学人旧事,再现昔日大学风采,并以史为鉴,审视现实,展望未来。  相似文献   

5.
回顾二千多年来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学术发展史 ,发现这门学科的发展明显经历了以沿革地理学为主体的传统中国历史地理学、“地理化”逐步加强的近代中国历史地理学、“研究历史时期地理环境的变化”的现代中国历史地理学这三个主要阶段。现代中国历史地理学在历史自然地理研究、历史经济地理研究、历史政区地理和历史人口地理研究、历史文化地理研究、区域历史地理研究、历史地图编制、历史地理文献研究、历史地理学理论和通论历史地理研究等诸多方面取得了较大学术成就。近二十年 ,尤其是进入 90年代以来 ,中国历史地理研究出现了许多新的特点 ,可持续发展问题受到普遍关注 ,综合研究和区域研究逐渐得到重视 ,分支学科的不断出现将导致历史地理学科理论体系的重大变  相似文献   

6.
学术自由是大学的核心理念,是大学研究高深学问、自由探索真理的必要条件。正确认识、理解和把握学术自由对于大学的快速、健康、自由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作用。因此,对学术自由的发展历史作必要的考察是有意义的。文章从辞书、组织以及学者等角度对学术自由的定义进行了梳理,并通过对德语语境下学术自由词义演进逻辑的分析,比照大学学术自由在历史中的实际发展,验证了学术自由的词义逻辑与历史发展的统一。  相似文献   

7.
由天津师范大学、中国地理学会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天津市地理学会等发起的“2002年中国历史地理国际学术讨论会”于8月11至15日在天津召开。来自中国大陆、香港、台湾及美国近百名专家、学者莅临大会,讨论的内容集中在以下方面。  相似文献   

8.
20多年来,在中国历史地理的研究中,关于学术相关问题的地理学研究取得了很多成果。在总结这些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历史学术地理的内涵、研究对象及研究内容诸项进行分析、厘定及理论性的阐释,并因此建立完整的历史学术地理学术分支,已经成为可能。惟有如此,才能推动历史学术地理研究的进一步深入。  相似文献   

9.
分期是历史研究的重要内容,也是在总体上理解和把握历史的关键。在过去的一百多年里,中国史学界在中国历史分期的研究上经历了两次转型。第一次发生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由传统朝代史编纂模式转向线性进步分段论,近代西方的历史三分理论逐渐为中国学术界所接受。其中,日本史学界关于中国历史分期的理论和实践对转型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以西方的分期理论为基础,以民族国家的发展为主要线索,出现了不同的分期理论和实践,也有批判性的反思。第二次转型发端于20世纪20-30年代的社会史大论战,到50年代末正式完成。在这次向马克思主义史观转变的过程中,以社会经济形态为分期依据的社会发展阶段论最终确立,其中苏联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五种生产方式分期体系的确立,研究的重点也由分期理论选择之争转向马克思主义内部如何分期的讨论。历史分期的转型切合了近现代中国发展的需要,具有一定的必然性,对中国发展道路的选择和学科建设都产生了重要影响,提供了一些值得认真反思的经验。  相似文献   

10.
中国现代大学学术体制的演变,可分为1949年以前的民国时期和新中国成立以后的时期。前一时期的大学体制以学术独立、政学分离为基本诉求,而后一时期的大学体制以计划学术、政学统一为基本特点。从组织形态上讲,当今中国大学以"政学统一"的学术建制和"官本位"的管理体制为其核心特质。促进高校学术创新和学术发展,最关键的是要建设一种良好的学术生态环境。为此,必须跳出计划体制管理模式,按照大学的逻辑办大学,加强学术同行评议,建立现代大学制度,进一步完善学术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11.
由四川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民国史研究室、《历史研究》编辑部联合主办的“1930年代的中国”国际学术讨论会于2005年8月4日至8日在四川成都望江宾馆召开。该会是四川师大历史文化学院与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民国史研究室及《近代史研究》杂志社继2004年7月在宁夏银川成功主办“1920年代的中国”国际学术讨论会之后举行的又一次以“年代”为论域的学术讨论会。  相似文献   

12.
从中国传统学术的视阈入手,可以发现中国历史上对“历史”有一种三分法,即史事、史文、史义。其中史义即是中国的历史哲学。同时,史义包含有“历史之大义”与“吾心之精义”两部分内容。史义与西方历史哲学存在着一些重大差异。  相似文献   

13.
文章通过分析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意识对史学工作者研究领域,学术风气,学术动机及研究方法的影响,揭示出关于中国近代史内容的“翻案”文章产生、兴盛、泛滥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历史三分法与中国历史哲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传统学术的视阈显示,中国历史上对“历史”有一种三分法,即史事、史文、史义。史义即中国的历史哲学;史义包含“历史之大义”与“吾心之精义”两部分内容,史义与西方历史哲学的重大差异在于:前者与史事、史文三位一体不可分割,又以史义为体、史事为用,以史文传事载义,而后者是于史事、史文之外的注重对历史反思与批判的以期资治育人的哲学。  相似文献   

15.
学术性是大学的基本属性,从大学产生之初,学术管理就是大学内部管理的核心,但是由于社会和大学自身的发展,这种管理的核心地位越来越受到威胁。由于我国对高等教育的管理模式长久以来是高度集中的集权制,因此更是造成了行政化管理手段的主导。本文从历史解释和文本解读的研究视角,对我国大学学术管理自身的发展进行历史的梳理,从中可以看出在大学管理中学术性的特征日益彰显。  相似文献   

16.
为了促进历史地理科学的深入发展 ,加强国际学术交流 ,使历史地理科学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 ,保护自然环境 ,繁荣区域文化和经济 ,中国地理学会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天津师范大学、天津市地理学会于 2 0 0 2年 8月 1 1日至 1 5日在天津联合举办中国历史地理国际学术讨论会。来自海内外一百多名从事历史地理研究的专家学者汇聚天津师范大学进行了广泛的学术交流。大会开幕式由天津市地理学会理事长徐利淼教授主持 ,天津师范大学校长靳润成教授致开幕词 ,天津市副市长王德惠、天津市市容管理委员会主任史晓成、天津市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姜沂等参…  相似文献   

17.
2008年8月1日至6日,敦煌研究院在敦煌莫高窟举办了“敦煌吐蕃文化学术研讨会”,这是敦煌历史上,也是藏族历史上,更是国际学术界第一次以敦煌吐蕃文化为主题的学术研讨会。来自国内各地的50多位专家学者出席会议并提交了论文。  相似文献   

18.
本文就首届中国文字学国际学术研讨会提供的论文,从论文的内容分三方面进行述评:《说文》研究、古文字研究、现代汉字研究。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大学学术评价中的“唯论文”问题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基于制造同意理论和历史制度主义,研究通过构建“同意”的“主动接受—被动接受”的分析框架,对大学学术评价中“唯论文”的生成逻辑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大学学术评价中的“唯论文”问题是多种力量共同“制造”的结果。一方面,由于论文是学术交流的有效形式、论文发表是现代学术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及论文是大学教师追求声誉的有效载体等因素,大学学术评价对论文形成一种“路径依赖”,促使高校教师选择“主动接受”论文发表工作。另一方面,大学学术评价也受到多层结构的影响。在工业时代学术评价标准的变迁、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运动、高等教育治理体制的项目制以及高校教师职称晋升锦标赛制等因素的综合作用下,高校形成了一系列鼓励教师发表论文的“内部国家制度”,对教师起到“微妙的强制”作用。高校教师选择“被动接受”,将主要精力放在论文发表上。在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大学教师不断进行论文发表的“赶工游戏”,也制造了大学学术评价中的“唯论文”痼疾。  相似文献   

20.
中国民族历史地理学是一门古老而新兴的学科,它是在中国民族史、中国历史地理学不断深入发展的基础上产生出来的,研究内容很广泛,新疆民族历史的地理是中国民族历史地理研究的重要内容。开展此项研究不仅有学科价值,而且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它以辨证做为指导原则,可适用多种方法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