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1 毫秒
1.
本文研究了以烷基丙二酸二乙酯为原料 ,经 Li Al H4 还原后 ,得 2—烷基— 1 ,3—丙二醇 ,然后以对甲苯磺酸为催化剂 ,4A分子筛为脱水剂 ,在室温下与β—溴丙醛缩合 ,得 5—烷基— 2—溴乙基— 1 ,3—二氧六环 ,产率在 80 %以上 .产物经元素分析、IR和 1HNMR光谱表征  相似文献   

2.
微波辐射磷钨酸催化合成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微波辐射技术 ,以磷钨酸作催化剂 ,邻苯二甲酸酐和 2 -乙基己醇直接合成邻苯二甲酸二 (2 -乙基己基 )酯。最佳反应条件为 :邻苯二甲酸酐与 2 -乙基己醇物质的量的比为 1:2 .75 mol,苯酐与催化剂物质的量的比为 1:0 .0 0 0 174mol,微波功率为 2 85 W,微波辐射时间为 2 0 min,此条件下转化率为 97%。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不同稀释剂中2—乙基己基磷酸单2—乙基己基酯(HEHEHP)萃取锌(Ⅱ)的动力学,其萃取速率在不同稀释剂中按正辛烷>环己烷>甲苯~四氯化碳>苯>氯仿>甲基异丁基酮的顺序变化,求出了表观萃取速率常数和萃取反应的活化能,并对萃取机理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N—乙基沛心达对静息状态下心肌细胞胞浆)[Ca~(2+)]i无显著影响,对高钾诱发心肌细胞胞浆[Ca~(2+)]i升高,N—乙基沛心达2μmol/L,虽有抑制作用,但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N—乙基沛心达10μmol/L可显著抑制大鼠心肌细胞胞浆[Ca~(2+)]i升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1)。  相似文献   

5.
本文研究了以二(α—乙基己基)磷酸在磺化煤油——(Na,H)NO_3体系中萃取镍(Ⅱ)的机理及热力学性质。实验结果表明其机理为阳离子交换型:Ni~(2+)(a)+3H_2A_2 NiA_2·4HA(0)+2H~+(a).在298~323°K 温度区间里考察了温度 T 对萃取分配比 D 及萃取平衡常数 K_(jx)的影响,由1gK_(jx)~1/T 图中直线的斜率求出萃取反应的恒压热效应ΔH°为-15.7kj·mol~(-1).  相似文献   

6.
以氯甲酸(2-乙基)己酯为原料制备过氧化二碳酸双(2-乙基)己酯(EHP),研究了加料方式、反应潭度、反应时间、投料比等因素对产品的影响。结果表明:氯甲酸(2-乙基)己酯与过氧化钠的摩尔比为1:0.58~0.62,反应温度为15℃~20℃,反应时间为3~4小时,以异十二烷为溶剂,可以得到高效、无毒的EHP溶液。  相似文献   

7.
首次报道了N^3-2-氰基乙基-N^1,N^5-二乙酰基二乙基三胺的合成方法。合成此化合物的意义在于将二乙基三胺两端之氨基保护后,从其中间的N^3原子上接一条碳链,再通过这条碳链将DNA之切割基因二惭基三胺与DNA识别系统相连接,这样即可增加二乙基三胺的柔性,增大其切割活性,从而可进一步开发出一系列定位切割DNA的化学核酸酶。  相似文献   

8.
通过2—呋喃甲酰乙酸乙酯与卤代烃在相转移催化剂的作用下,合成出1-(2’—呋喃甲酰基)环烷—1—羧酸类三个新化合物。合成方法较经典的酯缩合法既操作简单安全、反应条件温和,且产率也较高。  相似文献   

9.
<正> 由卤代烷与巯基乙酸反应制备烷硫基乙酸,已有文献报道。但反应都是在甲醇溶剂中进行的。本文用三缩四乙二醇<分子量=194.23)作为相转移催化剂,在50%NaOH水溶液中,用自制的α—乙基溴代已烷与巯基乙酸反应,合成α—乙基己硫基乙酸,产物为无色透明液体,b·p/4mmHg为145°—147℃,产:率为71%。α—乙基己硫基乙酸及其酯类,对稀有金属离子具有良好的萃取性能,是一类新型的复合官能困萃取剂。 其合成反应方程式如下:  相似文献   

10.
先将邻二氯苯与对苯二甲酰氯(TPC)在无水A lC l3的催化下合成得到双(3,4—二氯苯甲酰基)苯(BDCBB);然后再将双(3,4—二氯苯甲酰基)苯(BDCBB)与苯酚在K2CO3及Cu粉存在的条件下进行缩合反应得到双(4—苯氧基—3—氯苯甲酰基)苯(BPOCBB).  相似文献   

11.
回流条件下,以2-氯亚甲基-5-苯并呋喃-1,3,4-噁二唑为中间体,合成了一系列新的1,3,4-噁二唑类化合物。用元素分析、IR及^1HNMR确证了其结构。  相似文献   

12.
成功地实现了对酸敏感的(E)-2-(1,3-二硫戊环-2-亚基)-3-羰基-5-芳基4-戊烯酸1与脂肪醇的酯化反应,以较好的产率生成相应的酯3.  相似文献   

13.
IN REEENT YEARS,MUEH ATTENTION HAS BEEN PAID TO DIARYL一SUBSTITUTED HETEROEYELES THAT ARE ASSOEIATED WITH HIGH BIOLOGIEAL AETIVITIES AS SELEETIVE COX一2 INHIBI- TORS[L〕AND ANRITUMOR AGENTS[21.A NEW EOM卯UND, NAMELY4一{5一[3,4一DIMETHYL一5一(3,4,5一T  相似文献   

14.
以NH4VO3为原料,(NH4)2S2O8为浸渍液,添加少量稀土Ce^4+,用沉淀-浸渍法制备出新型S2O8^2-/V2O5-CeO2固体超强酸催化剂,以合成乙酸苄酯作为探针反应考察不同条件下制备的超强酸的催化活性。研究发现,当加入CeO2量为催化剂总量的1.0%,焙烧温度为500℃,浸渍液浓度为1.5mol/L,焙烧时间为3h时,催化剂的活性最好。  相似文献   

15.
首次将稀土元素镧改性并以HZSM-5分子筛担载制备的固体超强酸催化剂SO24-/ZrO2/La2O3-HZSM-5(SZLH),用于合成原油降凝剂单体甲基丙烯酸高级酯。合成了3种甲基丙烯酸酯,考察了催化剂用量、带水剂种类、醇酸比和反应时间等因素对酯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最佳工艺条件下,酯化率可达95.6%以上。酯化产物经红外光谱测定,证明为甲基丙烯酸高级酯,且该催化剂具有良好的重复使用性。  相似文献   

16.
一个新的三维超分子化合物(C12N4H10)[(C12N4H11)Cl](H2O)7通过溶液法合成。该化合物为三斜晶系,P-1空间群,晶胞参数:a=7.1350(14),b=12.594(2),c=16.210(3),α=82.675(3)°,β=78.588(3)°,γ=84.198(3)°,V=1411.8(5)3,Z=2,Dc=1.372Mg.m-3,F(000)=616,Mr=583.05,最终偏离因子R1=0.0798,wR2=0.2100。化合物通过O-H…O,O-H…Cl,O-H…N,N-H…O和N-H…Cl多种氢键作用连接成三维超分子结构。  相似文献   

17.
将SO4^2-/TiO2-HZSM-5负载镧制备了新型催化剂SO4^2-/La2O3-TiO2-HZSM-5,以对羟基苯甲酸和丙醇的酯化反应为探针,考察了不同制备条件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la^3+浸渍浓度为0.07 mol/L,经110℃烘干后于500℃焙烧3h所得催化剂活性最好。对影响酯化反应的因素进行考察,最佳实验条件为n(醇)∶n(酸)=5∶1,反应时间4h,催化剂用量3.0%(总物料),酯化率可达96.0%。且该催化剂具有良好的重复使用和再生能力,适宜合成对羟基苯甲酸酯。  相似文献   

18.
取胃镜活检标本93例,SP免疫组化法检测bcl-2、c-myc基因蛋白。结果表明bcl-2基因蛋白表达率在伴有上皮异型增生(GED)和肠化生(IM)的慢性浅表性胃炎(CSG)、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明显高于不伴GED、IM组(P<0.05-0.01)。c-myc表达则差异不明显P1>0.05。GC及伴有GED、IM癌旁粘膜与不伴GED、IM的癌旁粘膜比较,bcl-2与c-myc的表达差异均非常显著(P<0.01)。bcl-2、c-myc共同表达阳性率在CSG、CAG、癌旁粘膜中伴有GED和IM组及胃癌组分别为60.0%、34.8%、54.5%、36.8%。而无GED、IM组均无阳性表达(P<0.05-0.01)。bcl-2、c-myc阳性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无关(P>0.05)。本文对它们表达的意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9.
以糠醛为原料通过光氧化反应生成4-羟基丁烯内酯,再与薄荷醇缩醛化制得手性合成砌块5(R)-(1R,2S,5R)-孟氧基-2(5H)-呋喃酮(1),然后使1与正十八胺进行不对称Michael加成反应,在十分温和的条件下得到标题化合物4(R)-N-正-十八氨基-5(R)-(1R,2S,5R)-孟氧基-3,3-二氢呋喃-2-酮(2)。并通过元素分析,IR,~1HNMR,~(13)CNMR和MS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  相似文献   

20.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复合型Fe2O3-TiO2-SiO2光催化荆利用FTIR、XRD等测试手段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通过研究Fe“掺入量、催化荆用量、光催化降解时间及催化剂吸附实验、催化反应动力学实验,探讨了光催化剂降解头孢氨苄的条件。实验结果表明:在自然光照的条件下。该催化荆对试液中头孢氨苄的吸附率达48%。120min紫外光照射可使头孢氨苄降解率达90%,降解率随着催化剂用量增加而增加。Fe^3+掺杂量为2.5%的催化荆催化活性最好。头孢氨苄光催化降解反应中。速率常数(K)与头孢氨苄的初始浓度Cod呈0.40级的动力学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