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0早在19年前(1985年),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李欧梵先生在时由著名诗人、翻译家徐迟主事、甚具影响的《外国文学研究》(武汉)杂志上发表了题为《世界文学的两个见证:南美和东欧文学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启示》的万字长文,向中国文学界热情推介了两位“世界级”的小说家:一位是哥伦比亚的加西亚·马尔克斯,另一位即是捷克的米兰·昆德拉。这似乎是米兰·昆德拉在国内面对公众的学术媒体的首次亮相。此后不久,即有昆德拉的短篇小说《搭车游戏》(赵长江译)、《没人会笑》(赵锋译)、长篇小说《为了告别的聚会》(景凯旋等译)的译文面世。而著名作家韩少…  相似文献   

2.
1、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犤英译犦Agreatmanhasagoodknowledgeofrighteousnesswhereasameanmanhasthatofprofit-making.2、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犤英译犦Asuperiormanisbroad-mindedwhereasavillainisalwaysresentful.3、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论语·阳货》犤英译犦Onewhoisfondofhearsaygivesuphisvirtues.4、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论语·子张》犤英译犦Liketheeclipsesofthesunandthemoon,themistakesofasuperiormanareinclearsightofthemult…  相似文献   

3.
本文译自英国爱丁堡大学英国文学讲师简·斯潘塞1986年出版的《妇女小说家的兴起》一书。本译文是此书第一章第一节的部分内容,题目为译者自拟。因考虑到内容的相对完整性和篇幅,译时作了些删减。英国女性文学成就巨大,在欧美大陆是罕见现象。本人曾在攻读硕士学位时对英国19世纪文学作了较深入系统的探讨研究(见1989年《人文杂志》2期拙作《试论维多利亚时代的女性文学》)。简·斯潘塞的这本书对英国18世纪女性文学作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本人拟翻译其中的探讨英国女性文学兴起原因的一小部分。  相似文献   

4.
叶甫盖妮·奥涅金是普希金在《叶甫盖妮·奥涅金》(又译《欧根·奥涅金》)里塑造的文学典型。评论家一直把奥涅金定位为“多余人”,有人据此对奥涅金形象提出了一些否定性的解读。文章结合文本主要驳论了这一解读倾向,并提出用“边缘人”一词取代“多余人”以寻求更为客观的文本阅读。  相似文献   

5.
先哲名言     
处世篇OnHumanRelationsXIA1、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论语·颜渊》犤英译犦Ifagentlemanalwaysmaintainsreverencewithoutignorance,behaveswithcourtesytooth-ers,andobservestherulesofritual,thenallwithintheFourOceansarehisbrothers.2、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犤英译犦Onemuststandbyone’swordsandmustnotstopone’sactionuntilsuccessisachieved.3、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论语·卫灵公》犤英译犦Agentlemanisunyieldingbutnotquarrel-some;heisagreeablebutnotcliquey.…  相似文献   

6.
基础篇(30部)1.《论语译注》,杨伯峻译注。2.《学记评注》,高时良编撰。3.《陶行知教育文集》,陶行知。4.《爱弥儿》,(法)卢梭著,李平沤译。5.《大教学论》,(捷克)夸美纽斯著,傅任敢译。6.《普通教育学:教育学讲授纲要》,(德)赫尔巴特著,李其龙译。7.《教育漫话》,(英)约翰·洛克著,徐诚、杨汉麟译。8.《民主主义与教学》,(美)杜威著,王承绪译。9.《给教师的建议》,(苏)瓦·阿·苏霍姆林斯基著,杜殿坤译。10.《和教师的谈话》,(苏)B·赞科夫著,杜殿坤译。11.《当代教育学》,袁振国主编。12.《中国教育史》(修订本),孙培青主编。13.《外国教…  相似文献   

7.
夏洛蒂·勃朗特和《简·爱》   古老的英国是一片文学的沃土,自中世纪杰弗利·乔叟的《坎特伯雷故事集》,到 18世纪丹尼尔·笛福的《鲁滨逊飘流记》,约拿旦·斯威夫特的《格列弗游记》; 19世纪女作家简·奥斯汀的《傲慢与偏见》,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查理弗·狄更斯的《双城记》,威廉·麦答皮斯·萨克雷的《名利场》,托马斯·哈代的《苔丝》,约翰·高尔斯华绥的《福赛蒂世家》三部曲,可谓名家辈出,佳作纷呈。其中,勃朗特三姐妹的文学活动尤为引人注目。   这三姐妹便是夏洛蒂·勃朗特 (1816~ 1855),艾米莉·勃朗特 (1818~ 184…  相似文献   

8.
本文译自《Noam Chomsky on the generative enterpries》(《诺姆·乔姆斯基论生成语言学》,荷兰福斯出版公司,一九八二年)。这本书是荷兰语言学家赖因·海尔布莱格兹和昂克·万里姆迪杰克根据他们同诺姆·乔姆斯基谈话的内容辑录而成的。两位作  相似文献   

9.
论赛珍珠的《东风·西风》、《母亲》与传记作品[美]保罗·A·多伊尔著 郝素玲译《东风·西风》(赛珍珠的处女作)常被称为长篇小说,但它实际上包括了截然不同、差异明显的两个短篇小说。第一篇叙述充满诗意和浪漫色彩;第二篇松散而带有道德意味。我们将会看到在《...  相似文献   

10.
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是俄罗斯文学家,世界名著《复活》、《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的作者.他热爱文学、也热爱数学.下面两道题是他与少年朋友在一起时出的,人称托  相似文献   

11.
大师小传米格尔·德·塞万提斯·萨维德拉(1547~1616)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西班牙杰出的作家之一。塞万提斯的文学创作极其丰富,包括诗歌、戏剧、小说等。除长篇小说《堂·吉诃德》外,还有悲剧《努曼西亚》、短篇小说集《训诫小说》(又译《惩恶扬善故事集》)、长诗《帕尔纳索斯游记》,作品中饱含着对劳动人民的赞美与同情、对权贵与教会的讽刺与谴责。分享经典【读书人语】作为一名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作家,塞万提斯为世人创作了一部不朽的作品——《堂·吉诃德》,也塑造了一个崇高、可敬的疯子形象——堂·吉诃德,他以其典型性格中的矛盾性和…  相似文献   

12.
《四库提要·(李贺 )昌谷集》 ,余嘉锡先生已有辩证 ,今补四则。一、《四库提要·昌谷集》云 :“贺事迹具《新唐书·文学传》。”“《文学传》”当为“《文艺传》”。贺事具《旧唐书·李贺传》、《新唐书·文艺传下·李贺传》、李商隐《李长吉小传》等。新、旧、《唐书》皆谓李贺曾作“协律郎” ,然实为“奉礼郎”之误。贺有《始为奉礼忆昌谷山居》诗 ,又《听颖师弹琴歌》有“奉礼官卑复何益”之句可证。二、《四库提要·昌谷集》云 :“贺系出郑王 ,故自以郡望称陇西。”考新、旧《唐书》 ,唐代有两个郑王。一个是唐高祖李渊的从父李亮 ,武…  相似文献   

13.
来继文 《现代教育技术》2012,22(10):126-126,125
<正>《亚洲远程教育技术》[主编:乔恩·巴格利、田·贝妮,白晓晶、冯立国等译,陈丽审译]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12年6月出版这是一本很精彩的书籍……保持了自身的连贯性和一致性,覆盖广度和分析的严谨性是类似  相似文献   

14.
1986年3月21日,英国《泰晤士报·文学增刊》发表玛丽·T·雷诺兹的题为《〈尤利西斯〉在中国》的文章,报道了中国《世界文学》刊登金隄先生译介《尤利西斯》的消息。该文说:“1922年,当《尤利西斯》的征订单送到西尔维亚·毕奇的巴黎书店时,乔伊斯曾写信给哈丽特·威弗尔说:‘给北平寄10本!’这10本书现在早已不知下落,如今查遍中国的各家大图书馆也只能找到寥寥几册1946年兰登图书公司的版本。……然而,《尤利西斯》很  相似文献   

15.
阿列克赛·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1883——1945)是前苏联最卓越的无产阶级作家之一。 阿·托尔斯泰的文学创作是从象征派的文学阵地上起步的。1907年初,俄国象征派文艺周刊《光芒》的创刊号上,发表了署名“阿列克赛·尼·托尔斯泰伯爵”的一首小诗《咏乳蘑》。时隔不久,他的《抒情诗集》也在它们的帮助下出版问世。从此,他便涉足于梅列日科夫斯基——吉比乌斯的文艺沙龙。他厕身于象征派的文学  相似文献   

16.
【说明】斯蒂芬·茨威格(1881-1942),奥地利作家。著有《三位大师》、《罗曼·罗兰》、《三个描摩自己生活的诗人》,为巴尔扎克、狄更斯、陀思妥耶夫斯基、罗曼·罗兰、托尔斯泰、司汤达、卡萨诺瓦作传,开拓了人物性格描绘的文学传记样式。  相似文献   

17.
点点荐书     
《爱因斯坦的梦》[美]阿兰·莱特曼著黄纪苏译接力出版杜出版这本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物理教授阿兰·莱特曼创作的小说,以1905年的瑞士伯尔尼市镇  相似文献   

18.
周作人在《关于鲁迅之二》里曾介绍过鲁迅所接触过的外国作家,然后说:“这许多作家中间,豫才最喜欢的是安特来夫……。此外有迦尔询,其《四日》一篇已译登《域外小说集》中,又有《红花》,未及译。”从这里,我们可以间接看出俄国作家弗·米·迦尔询在鲁迅心目中的地位仅在安德列耶夫之后。  相似文献   

19.
杰克·伦敦的《马丁·伊登》和司各特·菲兹杰拉德的《了不起的盖茨比》是20世纪初美国文学的经典之作。本文就这两部小说的题材特点、主题思想和艺术成就等方面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20.
马克·吐温     
马克·吐温(1835-1910),美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奠基人,世界著名的短篇小说大师。他经历了美国从“自由”资本主义到帝国主义的发展过程,其思想和创作也表现为从轻松幽默到辛辣讽刺再到悲观厌世的发展阶段。1867年,他的第一部短篇小说集《卡拉韦拉斯县驰名跳蛙及其他》问世,从此开始了文学生涯。他的主要作品有小说《傻瓜国外旅行记》《镀金时代》《汤姆·索亚历险记》等以及逝世后出版的《神秘的来客》《百万英磅及其新编故事》等。其中《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被公认为是他最优秀的作品。马克·吐温出生于密西西比河畔小城汉尼拔的一个乡村贫穷律师家庭,从小离家拜师学艺。当过排字工人、密西西比河水手、南军士兵,还经营过木材业、矿业和出版业,但有效的工作是当记者和写作幽默文学。马克·吐温被誉为“美国文学中的林肯”。他的主要作品大多有中文译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