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如何将信息技术这一高科技的内容用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传递给学生,让他们不仅感兴趣接受,而且能主动发挥和应用?笔者在实践中摸索出了一套较有效的"走进生活"的信息技术教学方式。一、活动内容与学生学习生活紧密联系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必须结合生活、贴近生活进行教学目标和知识任务的设计。如在《我的名字我做主一一文字的修饰》一课设计中,可以从二年级学生  相似文献   

2.
教学目标 1.技能目标: 学生通过操作,掌握在画图程序中输入文字的方法。学生学会用文字工具在图形中添加文字,并对文字进行修饰。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自主学习的能力。 2.发展目标: 利用所学知识,设计、制作贺卡。 3.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对信息技术的兴趣,鼓励学生大胆操作,让学生体验到把掌握的知识与技能用于生活的乐趣。教学重点利用文字工具在图形中添加文字并对文字进行修饰。  相似文献   

3.
唐燕 《中小学电教》2005,(10):45-46
本课选自江苏省教学研究室新编《小学信息技术》四年级下册第11课。从教学内容上看,主要讲了表格的一些修饰方法,如果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即教师示范——学生模仿练习)也能完成教学任务,但对学生而言则仅仅是学会了一堂课的内容,和前面知识点联系不大。因此本着培养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加强学生综合运用信息技术能力的目的,笔者在教学时将本课进行了一些改动,将课堂教学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学会学习,教师在本课中只起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任务驱动法"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备受关注,几乎是所有与信息技术教学相关的地方都会提到"任务驱动法",但同时也出现了太多"任务驱动"的表演课。有的教师为了让学生练习文字的修饰,把一首古诗中的四句话设计成多种格式,但在实际应用中  相似文献   

5.
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的真正任务应该是使学生获得幸福的生活.要实现这一任务必须切入中学生的生活世界,因为学生不可能把自己的生活、自己的印象、自己的感受丢在校门之外,学生的可接受性是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取得效果的一条"红线".只有从初中生逐步扩展的生活实际出发,切实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引导他们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交往、学会做人、学会生存并真正成为生活的主人,思想品德课教学才会因此而变得"有用"和"有效".我在教授初中思想政治课时,努力让教材融进生活,让课堂走进生活,创设充满生活味、人情味的课堂教学环境.在具体操作时,我是从以下三方面入手的:  相似文献   

6.
任务驱动法是信息技术学科应用比较广泛的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基础上的教学方法,是指学生在任务的驱动下,必须的学习资源,通过问题解决式的自主学习方式获得知识的意义建构.本文从基于学生特征的任务设计这一关键点着力诠释了"任务驱动"这种在信息技术学科应用广泛的教学模式.文章从切中学生的心理特征、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长期任务同短期任务相结合、利于实现素质教育目标等几个方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阐述任务设计中应考虑的学生特征,着眼于学生特征分析的"任务驱动"教学法的设计和应用.  相似文献   

7.
信息技术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最主要的还是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技能,熟练运用技能知识去解决技术的各个任务。在学到技能知识的基础上要能自己熟练地运用,信息技术教师的最大作用应该是引导。许多教学实践都证明任务教学法是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基本技能最有效的方法,这个教学法运用成功与否还在于教学任务设计上。信息技术教师的教学任务设计方法各有千秋,本文主要根据自己的教学设计分析,总结出"任务教学"中教学任务设计过程中的几个要点。  相似文献   

8.
新课程改革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注重全面素质的提高"。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要成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就要在教学模式上打破常规,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就是教师根据要学习的知识点,设计出将知识点巧妙融入的"任务",学生在完  相似文献   

9.
任务驱动法是信息技术学科应用比较广泛的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基础上的教学方法,是指学生在任务的驱动下,经必须的学习资源,通过问题解决式的自主学习方式获得知识的意义建构.本文从任务设计这一关键点着力诠释了"任务驱动"这种在信息技术学科应用广泛的教学模式.文章从初中学生的心理特征、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长期任务同短期任务相结合、利于实现素质教育目标等几个方面,结合自己的研究 实践阐述任务设计中应考虑的学生特征,以及学生特征分析在"任务驱动"教学法中的正确应用.  相似文献   

10.
小学中高年级的学生已经到了对生活比较敏感的时期,而数学学习比较理性,要想学生从理性的学习贴近感性的自己,最重要的就是让学生走进生活,让数学学习变得感性,变得生活化.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贯彻生活化教学的思想. 一、联系生活,设计教案 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本身就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很多内容和题目在设计上贴近学生的生活,有很多联系生活的实例,这无疑为生活化教学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设计方面要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积极配合教材的内容,注意内容的"显肌肉型",教学环节要能够让学生从中真正学到数学知识,掌握数学规律,并与生活有效地联系起来.  相似文献   

11.
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应体校这一特殊学校的英语阅读教学,而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教学的引入真正实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要想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最大优势,保证阅读教学的有效性,需要科学构建合作学习小组、有效设计小组合作学习任务、有序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注重师生角色分工、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动力。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会思考、学会交流、学会互助、学会学习。  相似文献   

12.
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句话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同样也适用。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涉及到实践操作比较多,比如说图表处理软件Excel,网页制作软件FrontPage,图形图像处理软件Photoshop和动画制作软件Flash等,如果让学生呆板地学习一步步的操作,不如教给学生一种方法,即让学生学会探索,利用各软件自带的“帮助”系统去学会学习。  相似文献   

13.
"任务驱动"教学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方法,它是指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将教学内容的知识点分解成若干个模块,设计出符合学校务件和学生实情的一个任务,让学生在有明确目标任务的驱动下,发挥每个学生的能动性和各小组成员的优势,合作完成任务.本文就以电子电工专业电子仪器中"示波器中调出正圆实验"为例,应用"任务驱动"教学法进行教学设计.  相似文献   

14.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任务驱动教学法,其关键是"任务"设计,要仔细推敲知识点、统筹兼顾,为学生设计、构造出一系列典型的可操作的"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中掌握知识、技能与方法。  相似文献   

15.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教者把知识点深入到任务中,用任务带动学习,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发现、思考以及解决问题,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地位作用,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6.
马颖 《考试周刊》2014,(81):121-121
为提高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效率,作者将任务驱动法引入课堂。任务驱动法以任务贯穿教学始终,让学生通过完成一系列任务学习知识点,掌握信息技术技能,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相似文献   

17.
素质教育要求我们在语文教学中不仅让学生学到语文知识 ,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学习语文知识的方法和途径 ,学会自己学习。这是达到“教是为了不教”之目的的根本出路。教学实践告诉我们 ,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明确目标 ,引导学生主动学人的一切活动都是有目的的活动。对目标的追求 ,可以激发巨大的心理力量和实际力量。所以在教学中一定要从整体上向学生提出明确的学习目标 ,阐明学习任务 ,指出努力方向 ,帮助学生建立一个优化的目标结构 ,以造就成一个强大的动力系统。引导其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 ,主动地学 ,一步一步踏上新的知识…  相似文献   

18.
学生是教育活动的主体,在全社会都在关心素质教育的时代,学校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是教会学生学习,学会学习,学会求知,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学校的主人。要想完成这一重要任务,就需要为学生创设愉快教学情境,让学生时刻感受到学习之乐,生活之乐,和谐之乐,从而真正实施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19.
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操作性强,教学效果受多种因素影响。这就要求教师的课堂教学活动设计必须能让学生专注于所学内容,积极参与进去。把合作学习与"任务驱动法"融合,根据教学目标,设计出合理的课堂教学任务,通过这种任务驱动的合作学习,效果显著。主要从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机会的利用,小组分配,任务设计,多维评价四个方面阐述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的任务设计策略。  相似文献   

20.
现代教育引入了以计算机为主的信息技术教学手段,提出了以"超媒体"方式组织教学信息,以"任务驱动"组织教学过程的思想。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学目标的确立直接影响知识的传授,设计课堂教学是让学生最大限度地记住与掌握传授的知识。"任务驱动"教学法提出了一种由表及里、逐层深入的学习途径,符合计算机系统的层次性和实用性,因此便于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信息技术的知识和技能。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引用"任务驱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