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答读者问     
编辑老师: 我的叔叔去年与婶婶离婚,他5岁的儿子被法院判归婶婶抚养。叔叔起初还能经常去探视自己的儿子。今年叔叔又结婚了。当他再去探视自己的儿子时却受到婶婶的阻挠。婶婶经常告诉儿子,他的爸爸不是好人,以后不要理爸爸.并千方百计地阻止叔叔探望儿子。叔叔非常思念儿子.他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维护自己的权益呢?  相似文献   

2.
某家长:老师您好,我的儿子已经7岁了,小学一年级,胆子特别小。您看怎么办呢?咨询师:您能说得具体些吗?胆子小都表现在哪些方面?某家长:在学校里不敢回答问题,很少和同学们说话,很少和同学们一起玩儿,老师说他总自己一个人呆着,老师跟他说话时,他表现得也特别胆怯。咨询师:那么在家里也这么胆小吗?某家长:在家里不像老师说的那么严重,他与我和他姥姥的沟通还可以,但与外人的沟通不行,而且特别任性,另外他还特别怕天黑,天黑了就不敢出去。咨询师:那你的孩子在7岁之前的成长过程中有没有特殊生活事件?或者说是否有与别的孩子不同的生活经历呢?…  相似文献   

3.
王桂玲 《班主任》2006,(11):16-16
在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里,我喜欢漫步于学生中间.时间长了,我发现一种奇妙的"脚步效应",即我的脚步经常停留的地点附近的学生,上课精神饱满,学习劲头十足;而我不经常或很少"光顾"的学生,精神状态就不太令人满意.为什么呢?为了搞清答案,我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通过调查,我终于明白:教师的脚步停留在某个学生身旁,就意味着教师对他的关心,这个学生的学习愿望就能得到激发,进而推动他的学习.这么简单的一个道理,我怎么就没有想到呢?我应该把脚步"管"起来,有意识地停一停,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感受到老师的关爱.  相似文献   

4.
在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里,我喜欢漫步于学生中间.时间长了,我发现一种奇妙的"脚步效应",即我的脚步经常停留的地点附近的学生,上课精神饱满,学习劲头十足;而我不经常或很少"光顾"的学生,精神状态就不太令人满意.为什么呢?为了搞清答案,我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通过调查,我终于明白:教师的脚步停留在某个学生身旁,就意味着教师对他的关心,这个学生的学习愿望就能得到激发,进而推动他的学习.这么简单的一个道理,我怎么就没有想到呢?我应该把脚步"管"起来,有意识地停一停,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感受到老师的关爱.  相似文献   

5.
我们当教师的经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是在我们的欣赏课堂上,学生总是无精打采,学习兴趣不高。我常常上完欣赏课也在反思:这么好听的音乐为什么学生就不喜欢呢?这么优美的旋律学生为什么就感受不到呢?这么欢快的节奏为什么就激发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呢?一连串的为什么展现在我的脑海里。后来我在好多的书籍中,经常看到关于欣赏教学的文章,同行们也都在这个问题中苦恼着,不仅小学的欣赏教学是这样,初中、高中的欣赏课也  相似文献   

6.
小小太阳系     
我家有一个小小太阳系,小太阳当然是我啦!九大行星都围绕着我转。金星爸爸对我的学习要求很严格,一个错字也不放过;水星妈妈生活上关心我,天气突然冷了,她把衣服送到学校给我穿;地球爷爷是我最尊敬,也是最怕的人,但是他能经常给我讲故事;火星奶奶最疼我、爱我,她还是我的启蒙老师;木星公公每天中午及时接送我上学;土星婆婆给我烧最喜欢吃的菜;天王星叔叔、海王星婶婶经常给我买好吃的和好玩的东西;可爱的冥王星小妹妹———好好,是我快乐的小伙伴。我生活在这个太阳系里多开心、多幸福啊!指导老师陈爱华图阿方小小太阳系$江苏省如东县掘港小…  相似文献   

7.
我能回家吗     
正刚下课,云就走进了办公室,怯怯地问:"老师,明后两天我哥哥结婚,我能请假回家吗?"云平时住叔叔家,自从插班进来,一直不怎么爱说话,和同学也没太多接触。见到我大都靠边低头躲过去,实在需要和我说话时也总是小心翼翼。同意吧?加上来回的时间,最少需要三天。对于学习不努力,基础薄弱的他来说,三天太长了。不同意吗?他哥哥结婚,毕竟是件家  相似文献   

8.
"现在过年,越来越没年味了。"不知道谁说的,细细想来,觉得这话也对。我坐在回老家的车上,一边望着窗外飞快倒退的景物,一边听大人闲聊。"要不是会被他们说,我才不回去。"婶婶在抱怨。"就是就是。"妈妈附和着,"待会儿我把女儿送到就回来。""或许你们到了他们的年龄就不那么想了。"叔叔一看前方是红灯,踩下了刹车。"那时候管那时候。"婶婶剥起了橘子。我没说话,静静地听。  相似文献   

9.
李昭晖 《教书育人》2012,(31):70-71
"老师,他打我!""老师,他推我"……在学校,这种打闹声音我们会经常听到,教师该如何应对呢?不责备?孩子会打得更厉害;真要责备?好像也没多大的事。其实,这和学生的年龄及生活环境有关,学生的年龄小,自控能力差,再加上现在的孩子都是家里的独子,家长深怕孩子受到欺负,总是跟孩子说"你去打,打伤了爸爸帮忙看"之类的话,使得孩子产生了喜欢攻击别人的想法。具有关资料显示,70%的少年犯在学生时期存在攻击性行为,所以,矫正  相似文献   

10.
我任教三年级的美术教学,希望学生每次上课都能把作业本及美术工具带齐,可是往往事与愿违。"曹飞,你的美术作业本呢?"不说话。"说啊,本子放在哪了?""丢在家了。""老师,你别相信他……"其他的同学说道。一进三年级四班的教室,我就看见了曹飞,一个让人忘不了的面孔。因为我经常都会问他":曹飞,你的作业本呢?"他一贯的作风,头低着,不说话。一直等你问了他很多遍,他  相似文献   

11.
火灾过后     
两年前暑假的一个下午,叔叔家发生了火灾,幸好没伤到人。叔叔一家特别难过。婶婶一把鼻涕一把眼泪地说:什么都烧没了,以后怎么过呀……不久,村支书、村主任和邻里乡亲纷纷前来安慰,都问叔叔怎么回事。我也不知道怎么起火了,真是造了孽……叔叔伤心又狼狈地说。随后,村支书说话了:谁家有空房子?让胡子(叔叔的小名)一家借住一段时间。  相似文献   

12.
班里新转来了一位学生叫小雷。这个学生逆反心理特别强,上课总喜欢在桌子下面摆弄东西,管不住自己,而且还经常故意扰乱纪律,影响其他同学学习。同学们都很讨厌他,也不愿意和他一起玩。我找他谈话,没想到他却说:"老师,我就这样了,你也别管我了。"唉,怎么办?我苦思冥想着。  相似文献   

13.
<正>手机铃声响起,是来自西藏阿里地区的陌生号码:"杨老师,我是小康,您还记得吗?我现在当兵第二年了,老师您一切都好吗?同学们都还好吧?"是小康,听着他的声音,与他相处的一幕幕在我眼前浮现……那年的第二学期,小康从分校转到了我的班上。这个小康可算得上是个"人物",几乎天天迟到,作业时常不交,经常旷课打篮球,曾因课上翻围墙离校而受处分,个性张扬,喜欢和教师"对着干",一学期下来多门功课不及格,小康家长主动提出要把他转到对数学要求相对较低的导游班来。  相似文献   

14.
案例:"我把老师杀了!" 一堂语文课上,一位老师正在上小学语文第二册"复习六"中的一篇短文:古时候,一个人背着大包袱骑着毛驴赶路,路边一个人问他:"你怎么不把包袱放在驴背上呢?"那个人说:"我才不会那么傻呢!毛驴驮着我已经够累了,我怎么还能把包袱放在驴背上呢?"这时,上课的老师给孩子们提了一个问题:那人究竟傻不傻?我真没想到.问题刚一提出来,教室里面就像开了锅似的,有的学生大声说那人傻,有的学生更大声的说那人不傻,简直是在比声音大小.这时,这老师灵机一动,既然孩子们有了说话的欲望,何不顺水推舟,让他们来一场辩论赛,正好进行口语训练.  相似文献   

15.
周五放学时,老师宣布:"你们每人都给我写一篇'上乘之作',下周一交来!"作文向来都是我的克星,更何况是上乘之作!周六我在家闭门造车,构思了一上午,只字未写.然师命不可违,这叫我可咋办呢?幸亏爸爸给我指一"生路":"去万年矿找你叔叔吧,他是业余高产作家."对呀,让经常在报刊上发表文章的叔叔辅导我写作,一定能胜利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  相似文献   

16.
理想的同桌     
<正>"老师,给我调一下位置吧!我的同桌总把垃圾扔我这边,烦死人了。""老师,我不想跟他坐一块儿了,他上课总是跟我说话,干扰我听课!"……连续几天,像这样的"上访"事件不断发生,而且诉求几乎一致:要求换同桌!怎么办呢?事情并不大,原因也不复杂,可它关乎班级的稳定啊。怎么办呢?我的目光突然停留在桌子旁的一摞周记作业上:何不欲抑先扬呢?既然都对同桌有看法,那就让学生将自己理想中的同桌描述一下吧。主意已定,我利用周五班会的时  相似文献   

17.
陈析宇小朋友是一个性格特别的孩子,他给人的感觉老是慢慢腾腾,做什么事情都是拖泥带水。老师带小朋友玩的游戏他都不愿参加;平时坐也坐不好,站也站不稳;上课不认真听课,提问他时,总是一句话也不说;唱歌不唱,画画不画。一到画画时他就说:“老师我不会画!”老师教他,他也不学。针对这样的孩子,怎么办呢?我曾多次和他的家长沟通,想改变这个孩子的缺点,但是结果却不理想。我决定改变教育方法。于是,我有意经常和他说话,和他一起  相似文献   

18.
问:我的儿子上小学四年级,近期学习成绩急剧下滑。直到有一天,老师把电话打到家里,我才知孩子这些日子经常不上学校。他每天按时背着书包上学,按时放学回家,谁会想到他在逃学呢?打也打了,骂也骂了,他就不肯说是怎么回事。请问,我该拿他怎么办?  相似文献   

19.
距离     
明明外婆家和爷爷家不过几百米的距离,可我就是不愿意回去. 自从那年奶奶出车祸以来,家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被送到了外婆家,在外打工的爸爸妈妈也从广州赶了回来,但他们在把爷爷安顿好之后,又马上赶回了广州.尽管家里有叔叔婶婶在照顾,可我知道,他们过得并不好,婶婶也不是好脾气的女人.没多久,奶奶去世,爷爷基本上独自住在那栋残旧的老屋里.  相似文献   

20.
他立志要做一名人民教师;他好像不适宜做教师;他真的当上了教师,而且是全区“希望杯”竞赛获得一等奖的青年教师。一1986年。四十中学高中三年级六班教室里,即将毕业的学生们畅谈着自己的理想。团支部委员赵毅说:“我立志报考师范学院,将来做一名人民教师……”话音未落,同学们就议论纷纷。有的赞同,有的响应,也有的提出不同看法。“你神经性耳聋,听不清学生说话,能当老师吗?”“你学习不错,为什么非要报考师范院校呢?”赵毅深沉地回答:“正是由于我耳聋,从小就得到老师们加倍的爱。他们无微不至地关心爱护我,当我烦躁时他们安慰我,当我苦恼时他们体贴我,12年的学习生活是在老师们的爱河中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