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量化分析的角度,对图书馆读者进行抽样调查分析,借以对读者满意度进行评价,对图书馆服务质量的改进和提高提供决策参考,并给出提高服务质量的建设性建议。在图书馆读者服务中,只有馆员和读者之间互相尊重,员工不断对自己的工作进行审视和创新,才能够有助于服务质量的提升,也有助于图书馆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2.
Brown和Yule针对读者对文本的阐释,从语言学、心理学、人工智能等角度对读者如何推理进行了归纳,认为读者可以利用框架理论的动态模式进行推理以获得作者的意图。以认知框架理论解读短篇小说《女房东》,说明默认值如何填补空缺从而对文学语篇进行阐释,有益于读者对文本的预测和更好地把握。  相似文献   

3.
读者服务是贯穿高校图书馆发展的主线,是图书馆的核心价值观.图书馆的工作应以读者为中心开展工作,各高校图书馆在读者服务方面取得一定成绩,但还存在一些问题.根据图书馆管理的基本原理,结合实践,对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进行思考.提高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水平,首先应该转变观念,根据读者的需求,进行文献资源建设,根据图书馆区分原则,为读者提供个性化服务;其次,提高馆员素质,提高读者服务能力;再次,加强对读者的教育,提高读者的文献利用能力;最后,实现读者和馆员的良好沟通,改善和提高服务质量,更好地满足读者的需求.  相似文献   

4.
作者论述了读者工作的意义及读者工作存在的问题,从读者构成、阅读规律及读者服务等方面对高校图书馆读者工作进行粗浅分析。为充分发挥图书馆藏书的作用和效能,扩大图书馆的影响,以提高对读者服务工作的水平,减少读者拒借率,使传统的被动服务逐步走向主动服务。  相似文献   

5.
从心理角度对读者和馆员进行分析,图书馆馆员只有切实了解读者的心理,才能做好读者服务工作。  相似文献   

6.
从心理角度对读者和馆员进行分析,图书馆馆员只有切实了解读者的心理,才能做好读者服务工作。  相似文献   

7.
浅析高校图书馆馆员与读者的沟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图书馆馆员不仅应具有为读者服务的意愿,也应具备为读者服务的真本领,同时也具有对读者进行思想教育的义务。本文对图书馆服务体系中的馆员与读者之间的沟通问题进行探讨,以望进一步改善沟通环境,提高沟通效果,构建更为和谐、优质的服务环境。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天津广播电视大学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现状、读者利用图书馆数字资源情况进行调研,分别通过图书馆数字资源情况、读者资源利用途径、资源质量与读者满意度、读者资源需求等方面进行分析,最后归纳出目前图书馆数字资源应用与读者需求的典型特征。  相似文献   

9.
接受理论启示我们,译者对读者的选择和立体关照是读者接受译作的关键.读者的介入为评价朱生豪和梁实秋对莎士比亚戏剧的翻译提供了新的视角:正是两人选择了不同的读者群体,并对他们进行了立体关照,从而获得了不同读者的青睐.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图书馆读者成果的概念,读者成果的收集,成果档案的建立和利用读者成果档案服务图书馆建设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