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在清代,科举考试除常科外,还采用其他方式选拔人才,称为制科。制科是对常科的完善、补充和调整,也是在常科的基础上进行的科举改革。康熙十八年(1679年)的博学鸿词科以及光绪年间的经济特科就是两次重要的刺科。透过这两次制科可以看到,清代执政者力图从考试内容、录取标准、考试思想等各方面对科举制度进行调整。  相似文献   

2.
唐代制举的常科化及其政治意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制举与常科同为唐代科举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有不同的职权归属,其一般规制为:皇帝主制举,政府主常科。考察唐代制举的实际运行情况,作者发现,这个制度呈现了常科化的发展趋向。唐代制举的常科化,说明皇帝通过制举的扩张,来压缩常科的领地;与此同步发生的是,皇帝通过各种途径干涉常科考试,渐渐把常科变成了制科。制举的常科化与常科的制科化,具有同样的政治背景,即皇权对行政权力的侵夺。  相似文献   

3.
谈“状元”     
“状元”一词与科举制密切相联。科举始于隋,然隋无“状元”之称。“状元”唐代始有,唐代科举考试的最高等级为礼部试,又称省(尚书省)试。省试分为常科和制科两大类,常科种类较多,进士科乃常科之  相似文献   

4.
科举略说(二)唐代以后各朝的科举,主要是继承唐代的进士科。宋代科举基本上仍分常科与制科。常科考试分州府试、礼部试、殿试三级。州府试称为解试,礼部试也称为省试。殿试制度,是宋太祖时正式建立的。殿试是礼部考试后由皇帝在宫廷主持的最高一级考试。考生在殿试及...  相似文献   

5.
1905年清廷宣布立停科举,主要针对常科,并未触及恩科与特科。随着各省学堂的兴办、扩展及西学风行、儒学衰微,不断有人呼吁举办制科,借此保存国粹。清廷批准开科后,博学鸿词科因故未能落实,孝廉方正则在宣统年间两度开科,其初虽以德行、孝道为推荐的依据,而后却据考试成绩与报考者原有旧学功名分等录用,未见有挽回中学颓势的功效,却实际成为停罢科举后疏通旧学士子的一项善后措施。  相似文献   

6.
九、清代职官清代初期,实行满族特有的“旗”制,另按明代制度进行统治。雍正、乾隆两代,逐步调整,才形成一个新的官僚体制。(一)中央官制(行军机处制)(1)内阁设大学士若干人,一般皆有职无权。  相似文献   

7.
文化考试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封建统治者为了网罗人才,由隋兴起至唐形成常科和制科二种文化考试形式。自宋至清各代基本实行“府州乡试,礼部会试,皇帝主持的殿试”三级考试制度。现据有关史料,就我国封建社会文化考试的对象、考场的设置、考场官员的选聘、阅卷等组织管理方面的有关资料综合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8.
唐代童子科举作为科举制中的一个子科目,是唐朝政府为推行崇圣尊儒政策针对少年儿童设置的一种考试,属于"岁举之常选"的科目。它自唐朝设置以来经历了一个由创立、发展到完善的过程,并且以宋朝为临界点,唐五代的童子科属于常科,之后的童子科则成为一种临时设置的考试科目。唐朝虽然规定童子科为常科,但在具体实行过程中与制举有很大的相似性。  相似文献   

9.
制科是皇帝临时下诏设置的考试科目,乾隆朝开设“保举经学”制科,是在乾隆帝特别尊崇和重视研习儒家经典的历史背景下举行的。保举经学的过程中遇到一些实际问题,都得到了较好的解决。此科取中者仅4人,均是明经行修之士,名实相符,众望所归。它虽只举行了一次,但对清代学风的转变和国史馆修史中“儒林传”的确立,有很直接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1984年,苏联进行了一次大的教育改革,这次改革是1958年和1964年两次改革和1969、1977年进行局部调整的继续,是苏联在战后40年以来的最大一次教育改革。这次改革,将原来的十年制(“三、五、二”制)学校改为十一年制(“四、五、二”制)学校,小学六岁入学,比原来提前一年,中学增加了两门课程,其中一门就是《信息学与电子计算技术原理》,近年来有的学校把计算机课列为选修课,现在则正式把它作为必修课。  相似文献   

11.
清代武举考试是清代科举制度与科举取士中的重要内容,也是清代自身民族特性的写照和反映。清代武举考试在嘉庆帝以前不但将文试与武试分开来进行,而且也比较重视文试的功能。武举中对各级考官的设置参照文举进行,在考试级别中也设有殿试一项,同时采取了复试的办法以搜罗人才,并借此严肃考风考纪。清代八旗宗室内部的官学与举业也同样以其民族性而有别于一般意义上的科举,八旗内部无论是文试还是武试均恪守“祖制”,时刻保持本民族的尚武传统。就科举考试而言,清代武举与八旗官学和八旗科举形成了一种天然的联系,它构成了清代科举文化与政治文化的时代特点与民族特点。  相似文献   

12.
清代定鼎之初,即宣布采行科举取士之制。沿袭相对较为完善的明朝科举是并不熟悉科举的满洲贵族迅速实现开科取士的便捷之途。在顺治朝建立清代科举制度框架的基础上,经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不断调整与补充,科举制度步入了鼎盛,其缜密与完善程度远超前代。嘉庆、道光朝虽将多项科举制度发展成定制,但受内忧外患之冲击,科举弊端逐渐显露,衰败之势已逐渐显露。咸丰、同治朝,科举已无法沿着其制度之规定正常运作,发展新式教育、改革科举成为晚清有识之士之共识。至光绪朝,清廷虽对科举进行了局部改革,终回天乏力。清廷被迫下诏停废科举。  相似文献   

13.
1903癸卯恩科乡试成为中国科举史上的末科,是时人意想不到的事情。但若将其放入20世纪初叶中国晚清的内外大势之中,末科的诞生似乎又具有着不可逆转的必然性。因而,本文拟以《大公报》中的相关文献为参考资料,对此次乡试进行探讨,以期见微知著,对晚清科举所面对的内外大势进行详细考察,同时也对晚清政府和士人的心理进行剖析。  相似文献   

14.
明清以来,由于科举制度逐渐僵化腐朽而一直遭到抨击,指斥,至清末新政时终于被废止了,然而,科举废除后却给晚清社会和清政府的统治带来了严重后果。有鉴于此,朝野内外不断有人提议恢复科举,连一度坚决主张废除科举的梁启超也公然发表这种看法,为何会出现这种局面呢?本认为科举制度其实不仅仅是一种官考试制度,实际它又是一种社会整合机制,对中国古代社会的上下沟通、互动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而它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一旦新的替代体制尚未确立,就贸然弃用它,势必产生一连串问题,如今科举制度早已退出历史舞台,但以考试选才这种方式仍为世界各国所沿用。  相似文献   

15.
我国历史上的武举考试创始于唐代。唐代的武举考试重技勇,轻兵略,于兵法不甚重视。宋代设武学,《孙子兵法》等武经七书成为武举考试的重要内容。金、明、清各朝继续宋朝的武举考试制度,多有更张,《孙子兵法》作为重要的考试内容一直被延续下来,直到清朝末年废除武举制度。  相似文献   

16.
人口流动规模膨胀、分地定额制的推行导致异地考试成为越来越普遍的社会问题。清代对异地考试实行部分放开的政策,允许符合条件的移居年久者入籍参加当地考试,对人口稀少的边地采取变通性措施,设立商籍解决盐商子弟异地考试问题,许可具有特定身份而非直隶籍者参加顺天乡试。通过为异地考试者单独确定学额或中额的措施,使不同阶层或不同地区间科举利益的冲突趋于弱化和隐蔽。清政府严格限制制度范围外的异地考试,采用防惩结合的思路治理冒籍跨考问题。研究清代异地考试制度对当前异地高考政策的改革及决策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清末科举取士制度在内忧外患的重重压力下,经历了洋务教育和维新改良运动的冲击,虽革新改良、补伪救弊也不能挽回其覆灭的历史命运。鉴古知今,废除科举可为今天推进基础教育新一轮课程改革和高考制度改革提供历史借鉴,从而坚定改革者的信心。  相似文献   

18.
清代科举考试的考务管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清代的科举考试是国家统一管理的考试,它的正常运行是以一套完整、规范的考务管理程序为基础的,并在法规的执行中得到确认与保证。为了让人们清楚地了解清代科举考试在实际中的具体操作,本文按照考试的流程,从考试前的准备、考试过程的实施和考试后的处理三个主要环节,分别阐述和介绍了考务管理制度的具体实施状况,还就清政府处罚考试违规的情况进行了描述。  相似文献   

19.
科举制度在中国封建历史进程中曾经起过重要的作用,但是久而久之积弊难返。由于这一制度的任何更改都势必牵涉众多乃至一代人的利益,因此多年来议论归议论,执行归执行,人人都说科举制度摧残人才,不利于选拔人才,可是人人也都在这条,艮难的道路上跋涉。到了1898年夏天,由于政治变革的急剧发展.废除以八股取士为主要内容的科举制度也就自然地提到了政治日程。以康、梁为代表的维新派坚决主张彻底废除科举考试制度,甚至建议光绪皇帝不惜采取某些非常规的政治手段。在维新势力的鼓吹和支持下,光绪帝冒然宣布废科举,然而由此却引发了一场空前的辨难和新旧势力的急剧冲突,最后清廷只好采取变通的办法从废科举的既定政策退回到改科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