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国科学院院刊》2014,(6):764-764
<正>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所万伯顺研究组在催化杂环合成研究中取得新进展:通过金属铑催化炔烃与硝酮的环加成反应实现了桥联八元杂环化合物的合成,该研究组继吡啶化合物和吡咯化合物的合成研究工作后,尝试利用硝酮来构建中环杂环化合物。在铑催化剂条件下,炔烃与硝酮发生形式上的[2+2+5]环化反应,构建出氧桥联的八元含氮杂环  相似文献   

2.
《中国科学院院刊》2011,(5):582-582
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所催化杂环合成研究组万伯顺研究员在铁催化[2+2+2]环加成反应合成吡啶化合物的研究中取得新进展。[2+2+2]环加成反应构建吡啶化合物是将吡啶单元拆分成三个双原子片段再加以组合.  相似文献   

3.
在有机合成领域酮的加成反应十分普遍,特别是硅氢化反应更是应用广泛。因此,我们研究了近些年来铜的氮杂环卡宾配合物催化不对称硅氢化反应的研究近展,并阐述了不对称硅氢化反应的机理。  相似文献   

4.
本文基于"高选择性的有机合成新反应与新策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部分研究成果,系统综述了在不对称催化合成新催化剂和新机制、有机合成新试剂及天然产物全合成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本研究群体发展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优势"手性双氮氧酰胺—金属配合物催化剂和新型开链胍类催化剂,在新反应和有重要用途的手性化合物的高选择性合成方面取得了优秀的结果;发展了手性有机胺类小分子的三烯胺催化新模式,实现了远程手性控制。基于串联反应策略、仿生策略及汇聚合成策略等,完成了多个复杂结构和重要活性天然产物的高效全合成,发展了一些有重要用途的药物分子的合成新途径。  相似文献   

5.
《中国科学基金》1991,5(3):69-69
科学基金对基础研究的支持,使我所的科研工作呈现了勃勃生机和活力。化学昕学术委员会主任黄志镗研究员领导的“含氮及硫的杂环化合物的合成与反应”研究组从科学基金实施至今,共有4个课题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支持,其中已圆满完成2个基金项目。今年在研的2个基金课题也取得较好进展,尤其是“内酰胺并杂环化合物的合成”项目,两年来已合成约140个新化合物,并对其波谱进行了测试和研究,已发表论文11篇。  相似文献   

6.
正Nature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中的自发回旋电子排序Nature封面:研究团队所用方法的艺术示意图,该方法让圆偏振光照射1T-Ti Se2的同时将其冷却在临界温度以下,从而优先形成一个手性畴。Nature杂志第7796期封面文章报道了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中的自发回旋电子排序研究。手性是自然界材料的一个常见属性。对某些材料来说,电子可以自发地重新排列,让原来的非手性结构具有手性。这种回旋排序被称为胆固醇液晶的量子版本,但事实证明它很难被观察到。NuhGedik等人报告称,他们在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1T-Ti Se2中实现并观察到了回旋排序。  相似文献   

7.
以恶唑啉为导向基团 ,通过邻位锂化方便地高非对映选择性地合成了一系列平面手性二茂铁硫恶唑啉、硒恶唑啉和膦恶唑啉配体 .应用于 1 ,3 二苯基烯丙基醋酸酯的烯丙基烷基化反应 ,ee值最高可达 99%,膦氮配体在烯丙基胺化反应中 ,ee值最高也可达 97%.此外 ,发现中心手性起到了决定产物ee值和绝对构型的作用 ,平面手性和中心手性的匹配在取得高对映选择性上是重要的 .设计合成的一类平面手性二茂铁修饰的手性口袋型双膦配体 ,由于有平面手性的辅助而具有更有效的诱导效应 .这类配体在前手性亲核试剂的不对称烯丙基化生成季碳氨基酸衍生物构及alpha 位双取代季碳酮反应中 ,ee值最高分别可达到 75 %和 95 %.设计合成的 1 ,1’ 二茂铁膦氮配体 ,在单取代的烯丙基醋酸酯的钯催化区域选择性及对映选择性的烯丙基烷基化及胺化反应中 ,显示了非常高的反应活性、区域选择性和对映选择性 .配体中BINOL羟基由于和苄胺存在分子间氢键而对反应的选择性起到了关键作用 ,并从实验上给予了证明  相似文献   

8.
手性离子液体同时具有离子液体和手性物质的特点。它可以作为手性溶剂或手性诱导剂,在手性合成、手性分离、手性催化等诸多方面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本文解决了传统手性试剂合成困难、价格昂贵的问题,以天然氨基酸为手性源合成了新的手性离子液体,对手性离子液体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简单地介绍了以同多酸结构为基元的有机无机杂化材料的分类、合成和功能。阐述了同多酸的Lindqvist结构、同多钼酸和同多钨酸的结构与特性;简要概括了同多酸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对其催化功能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10.
熊明瑜  刘惠君  谢飞 《科技通报》2009,25(6):727-731
综述了细胞色素P450s(CYP450s)对手性化合物代谢的对映体选择性差异,探讨了CYP450s酶工程研究的进展。在环境科学方面,研究CYP450s代谢环境中手性污染物的选择性可为正确评价手性污染物及其产物的毒理作用并为环境中手性污染物的生物修复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在香港研究资助局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等单位长期、持续资助下,由香港理工大学陈新滋院士主持、中国科学院成都有机化学研究所蒋耀忠先生和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范青华研究员参与的“新型手性配体的设计、制备及其在不对称催化反应中的应用”研究项目,经过近十年的不懈努力,在不对称催化研究领域的若干方面取得了国际领先的研究成果,得到了国内外同行的承认,相关的研究成果获得2005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主要成果如下:1.通过解决含吡啶类手性膦配体中氮原子配位问题,合成了首例用于不对称氢化反应的含吡啶联芳手性膦配体,是目前报…  相似文献   

12.
采用廉价的催化剂代替昂贵的金属,低成本的一氧化碳代替氢气乃至光气,一直是人们追求的目标.综述了非金属硒在含碳、氮、氧、硫类有机化合物中的催化羰基化反应,以及在Se/CO/H2 O体系中一些有机化合物的高选择性还原反应,介绍了近期的一些新进展.催化剂量的硒在温和条件下,即可活化一氧化碳而直接进行羰基化和还原反应,特别是发展了将硝基化合物的还原羰基化与胺的氧化羰基化相结合,合成一系列精细化学品和生物化学品.催化剂硒在催化反应中表现出反应过程相转移的特性,兼具了多相催化与均相催化的优点,是反应过程相转移概念中的典型实例.硒催化反应的特点是反应物转化率高,反应选择性专一,原子经济性高,对环境友好,且可部分替代光气合成法  相似文献   

13.
《中国科学院院刊》2014,(5):641-641
<正>中科院化学所在CO2化学转化方面开展了系统研究,取得重要进展。研究人员通过设计合成双功能离子液体([HDBU+][TFE-]),发展了面向常温常压下CO2与邻氨基苯腈类化合物反应合成喹唑啉-2,4(1H,3H)-二酮类化合物的新型催化体系。该离子液体由有机碱和弱质子给体三氟乙醇(TFE)中和反应制得,可在常温常压下吸收CO2,  相似文献   

14.
我们通过手性二恶唑啉配体实现了铜催化的手性分子内O-H键插入omega-羟基-aIpha-重氮甲酸酯。高度对映体选择性分子内O-H键插入提供了一种不同大小和取代基的手性2-羧基环醚合成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苯并恶嗪酮作为重要的氮氧杂环化合物,广泛存在于各种生物活性分子中,是一种重要的医药母体结构。其在精神疾病,艾滋病,炎症治疗等方面都有显著效果。国内外对苯并恶嗪酮类的研究日益深入,已发现了众多不同的合成方法,并不断推进苯并恶嗪酮的合成方法创新。本文就是对苯并恶嗪酮的合成方法研究等进展现状进行综述,并且对苯并恶嗪酮的合成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提出一种目标化合物合成法制备双核大环多胺金属配合物。该方法先以大环多胺配合物为基础,利用目标化合物法形成单臂大环多胺,将其与过渡金属离子结合生成金属配合物,并测定质子化大环化合物的晶体结构,在大环多胺配合物中再引入多个不同的杂环功能基团,得到一系列水溶性的配体,在此基础上合成了一个系列的以柔性的醚氧键桥连的大环多胺及其双核配合物,通过分光光谱滴定法模拟金属水解酶的活性中心,利用双核大环多胺金属配合物的催化磷酸二醋BNPP的水解反应,结果表明,双核大环多胺金属配合物能较好地催化BNPP的水解。  相似文献   

17.
《中国科学院院刊》2010,(6):676-676
中科院上海有机所金属有机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研究人员最近通过巧妙的设计,在[Ir(COD)C1]2和Feringa配体的催化下,邻胺基苯乙烯类化合物和烯丙基双碳酸甲酯反应,可以实现串联的烯丙基烯基化与分子内不对称烯丙基胺化反应,高收率、高对映选择性地合成苯并氮杂七元环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18.
至今,金属转移催化的研究仍然受到化学工作者的青睐,在此我们以苯胺、2,3-二溴丙烯和乙酰乙酸乙酯等商品化的物质为起始原料,在Ullmann反应条件下,碳酸铯为碱,8-羟基喹啉为配体,经过铜盐的氧化插入-还原消除机理合成了1,2,3,4-多取代的吡咯化合物,该化合物结构经过1H-NMR和13C-NMR鉴定确认。  相似文献   

19.
李海 《科技风》2012,(13):124
用实验室合成的类双酚单体4-(4-羟基苯基)二氮杂萘-1-酮,在碳酸钾催化下与2-氯-5-硝基-三氟甲苯经亲核取代反应先合成一种二硝基化合物;再在钯催化下与水合肼发生还原反应制得一种具有扭曲,非共平面结构和大取代三氟甲基的新型二胺单体2-(4-氨基-2-三氟甲基苯基)-4-[4-(4-氨基-2-三氟甲基苯氧基)苯基]二氮杂萘-1-酮。由此含氟二胺单体和两种商品化二酸进行膦酰化缩聚反应制得了一系列主链具有扭曲,非共平面结构和大取代侧基的聚芳酰胺。  相似文献   

20.
《中国科学院院刊》2007,22(5):415-415
发展高活性、高手性选择性、高稳定性的固体手性催化剂是手性催化领域的一个主攻研究方向。大连化物所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杨恒权、杨启华、李灿等,通过特殊的纳米反应器封口技术将均相手性催化剂限阈在笼形纳米反应器中,同时允许反应物和产物分子在纳米反应器中自由进出。结果发现,在纳米反应器中组装2个以上手性催化剂分子时,手性催化反应的活性大幅度提高,甚至远远超过均相催化反应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