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陈翔 《青年记者》2006,(12):42-42
随着新闻摄影数字时代的到来,数码相机、电脑加网络让摄影记者成为了速度更“快”、腿更“长”的数字飞人。然而,理应拥有更大创作空间的摄影记者们却发现,越来越多的文字记者、业余摄影爱好者,甚至连一般的群众也成了他们强有力的竞争者,再加上版面编辑们越来越喜欢从网络图片  相似文献   

2.
杨杰 《新闻世界》2013,(6):303-304
在当今新闻摄影实践中,有两支队伍,一支是专业摄影记者,一支是业余摄影通讯员。专业和业余各自的优势是什么,劣势在哪里,如何才能扬长避短,变劣势为优势,充分发挥自己潜力,对能否拍出好的新闻图片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3.
程前 《军事记者》2001,(11):23-23
网络媒体不仅为摄影记者提供了新的舞台,而且给新闻摄影的方方面面带来了冲击,这不禁使人思考,怎样才算一个“E时代”的摄影记者? 1、研究网民的视觉需求,拍摄适合网络媒体播发的新闻图片。2、向“市场”型记者转变。在讲求“点击率”的“E时代”,因特网将摄影记者推向了市场,摄影记者如果不动脑筋认真研究市场需求,不下大力气提高图片质量,最终会被市场淘汰。3、熟练掌握数码设备与因特网知识。4、利用因特网发现新闻线索。因特网新闻信息量大,互动性强,给摄影记者提供了极其有价值的新闻源。5、使用个人主页展示作品,…  相似文献   

4.
延婿在2011年第23期《新闻爱好者》中刊文认为,摄影记者要在多重竞争中求得生存.让自己的新闻图片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就必须对新闻图片的质量进行严格把控。 信息含量的大小。利用新闻现场与画面主旨相关的一切视觉元素,可以使画面的影像结构变得丰厚。这就要求摄影者在事发地冷静地审视各种影像符号.用“时空选择”和“视角选择”法去伪存真、去粗取精,从而获得“有效空间”。  相似文献   

5.
杰出的新闻图片是摄影记者和图片编辑的追求与梦想,其拍自新闻现场,源自摄影记者的观察思考.探寻、解析杰出新闻图片产生的源头与途径,研究其产生规律与传播效果对新闻摄影有着特殊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杜鸣 《新闻窗》2008,(3):78-79
新闻图片是一种视觉新闻,也是比较直观的新闻。摄影记者用一幅幅生动的现场照片,把所要表述的新闻信息凝聚在这一瞬间;图片编辑则把摄影记者所捕捉到的新闻信息用最有效的方法呈现在读者面前。时下媒体正面临着来自外部和内部多重复杂状态下的业态竞争,  相似文献   

7.
龚宇 《新闻窗》2008,(4):86-87
图片报道的现场体验是从新闻摄影的本质和特点出发,将新闻摄影形象视为一个形象新闻的“体验场”,高度重视摄影记者在获取和传递新闻形象过程中的价值和作用,从主观层面和实践意义上肯定摄影记者在图片报道中的知觉体验和见解创意。  相似文献   

8.
有益的尝试     
十月中旬,北京晚报同北京市青年联合会、北京电视台一起,举办了一次题为《猎取美好的一瞬》新闻摄影现场抓拍比赛。新闻图片在报纸上占有重要地位。举办这次比赛的目的之一,就是给业余摄影爱好者们提供一个机会,让他们和专职摄影记者一样,能够在采  相似文献   

9.
一幅新闻图片成败与否,除了新闻事件自身的新闻性以外,关键是看它的瞬间形象表现得如何。新闻图片的精彩细节能为报纸版面增添光彩,因此,新闻摄影记者要善于从新闻现场捕捉细节和瞬间。  相似文献   

10.
随着全媒体时代的到来,新闻摄影已不是专职摄影记者的专利,文字记者与编辑也纷纷拿起相机、手机,一人身兼数职,自己拍摄图片,方便快速。面对变革,摄影记者需要转变观念,拍出让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受众喜欢的图片呢。新闻摄影的当务之急现在新闻摄影的当务之急,是必须适应和满足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发展和社会大步前进的需要。在全媒体时代下,对摄影记者的要求越来越高,摄影记者应该具有综合性的专业知  相似文献   

11.
彭燕 《新闻实践》2009,(7):52-54
在经济伞球化的大背景下,读者对经济新闻的关注程度较以往任何时候都有所加深,同时对经济新闻表达方式和表达角度的选择也有了新的变化.图片作为报道经济新闻的一种手段.同样也要随着读者阅读需求的变化而变化,这对摄影记者来说是一种挑战.笔者作为专职从事经济新闻图片报道的地市党报摄影记者,每天与大量的经济新闻打交道,成败得失感触颇深.下面结合个人从事报道的实践.谈谈如何提高经济新闻图片报道可读性.  相似文献   

12.
文字报道可以通过上百、上千甚至上万字的无声语言向读者详尽阐述事件的原委,电视新闻可以通过连续的有声画面向观众讲述报道内容的方方面面,而图片新闻只能通过一个或几个几十分之一秒的瞬间镜头在通常只有几十个字的说明文的辅助下来展现所要报道的主题。摄影记者要想让自己的“瞬间工夫”在读者的记忆中留下痕迹,只能靠平日里“厚积”、关键时“勃发”来实现。培养“形象”新闻敏感摄影记者除了应与文字记者一样具备较强的新闻敏感外,还应对“形象”新闻有较强的预见能力和驾驭能力。重大的突发新闻爱好者2003/8性、事件性新闻,是新闻摄…  相似文献   

13.
陆纲 《新闻导刊》2005,(4):36-36,35
在现代传媒中,新闻图片担当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摄影记者在各种新闻事件中不仅是采访者,很多时候也是新闻事件的亲历者和参与者。摄影记者在现场的言行举止,不光体现出自身的素质修养,也代表着所属媒体的社会形象,事关新闻行业的职业声誉。因此,加强新闻职业道德学习,重视新闻记者在社会公众中的职业形象,规范现场采访行为,是自身、所属媒体和整个新闻行业的共同要求,摄影记者在这方面应该起到表率作用。  相似文献   

14.
新闻摄影如何贯彻江总书记关于“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人”,坚持搞好正确导向,是摆在我们摄影记者、图片编辑乃至报社老总面前的一个非研究解决不可的问题。图片新闻与文字新闻相比,它更加直观,更具  相似文献   

15.
蒋汝轩 《今传媒》2015,(2):63-64
新闻图片代理制的兴起与发展是新闻图片传播方式的一个飞跃,极大地节约了新闻图片的生产成本,整合了新闻图片资源,拓展了图片报道空间,也加速了摄影记者的转型。新闻图片代理制具有传播特征与市场属性,真实性问题和法律问题不容忽视。随着媒介环境、市场环境的变化,新闻图片代理制必将产生更多新的内涵,对传播实践产生更加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张薇 《记者摇篮》2009,(9):25-25
新闻现场的重要性 摄影记者既要拍摄新闻,就要到新闻现场,新闻现场就是摄影记者的第一工作现场,只有现场感强的新闻图片才会有感染力。现场新闻,也称“视觉新闻”、“目击新闻”、“现场速写”等,是记者用耳闻目睹的第一手材料拍摄或写成的新闻。它以鲜活生动、真切感人的事实打动读者,  相似文献   

17.
杜鸣 《新闻窗》2007,(1):66-67
长期以来,新闻摄影研究人员和实际工作者(即摄影记者),对新闻图片都有各自的认识。新闻摄影研究人员认为:新闻图片主要是表现图片的视觉冲击力、视觉吸引力,在一定程度上新闻艺术价值更加重要;而新闻摄影实际工作者则认为:新闻图片就是以新闻为要素,新闻价值应该最为重要,因为新闻摄影是属于新闻范畴而不是属于艺术范畴。  相似文献   

18.
新闻摄影图片对于平面新闻媒体来说,已经毫无争议地成为吸引受众眼球的重要手段。而综观当下国内的新闻摄影现状,尽管在“汶川地震”、“奶粉事件”等频频爆发的媒介事件中,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的摄影图片,但就其震撼力、冲击力以及对人性的把握和表现来说,与国外同行还有一定的差距。下面就介绍一些目前在美国主流平面媒体中所流行的一些新闻摄影的经验与技法,以供广大摄影记者及爱好者参考。  相似文献   

19.
有新闻事件发生的地方就会看到不仅摄影记者在拍摄,连市民也拿着各种数码设备在拍,他们通过网络把照片贴在博客中、放在贴吧里,正以全民记者般的阵势,铺天盖地抢夺报纸和网络上的图片位置。速度之快纸媒望尘莫及,甚至记者没能及时赶到只好采用市民的图片,此种情况在媒体中时有发生。正可谓是只要有新闻就有大众摄者的身影,这给专业从事新闻的摄影记者,造成了不小的冲击,激发起摄影记者自我创新的紧迫需要。1.读者图片上传使摄影记者鞭长莫及。过去,完成一张胶片照片得历经烦琐的工序,在时效上也略显不足,专业的技术使得摄影记者风  相似文献   

20.
涂志勤 《新闻世界》2013,(5):274-275
摄影需要有快速的反应,没有快速的反应,就没有优秀的新闻图片。新闻现场是摄影记者的主战场,作为新闻摄影记者应做到抵达现场速度快、现场拍摄速度快、发稿速度快。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新闻事件第一时间报道,使大众及时了解新闻事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