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成功申遗十年来,峨眉山-乐山大佛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的原真性和完整性得到有效保护,实现了经济、社会和环境综合效益,为乐山今后的世界遗产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奠定了基础。在乐山遗产旅游的深化发展阶段,要以整个目的地建设和发展为基础,在空间上整合资源,突破景区旅游经济模式,形成“山城一体”、“景城一体”的旅游空间新模式,提高旅游经济质量,为旅游者提供高品质旅游服务。实现乐山遗产旅游深化发展的措施主要有:(1)世界遗产周边环境的保护与利用;(2)两个世界遗产景区资源的整合;(3)整合中外文化遗产资源,打造精品旅游产品;(4)整合传统旅游要素,打造休闲旅游特色街区;(5)高度重视遗产文化交流,提升遗产资源保护和利用层次。  相似文献   

2.
构建世界遗产旅游教育体系保护世界遗产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我国的世界遗产正面临着旅游业发展带来的巨大威胁,本文提出建立一套针对不同旅游利益主体,具有科学开发管理、传播和保护遗产文化、有效监督等功能的世界遗产旅游教育体系,发挥各方面力量保护我国的世界遗产。具体论述了世界遗产旅游教育体系中,教育对象的角色作用、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强调了旅游经营者素质的重要性,提出对旅游经营者教育应采取强制的方式。认为景区要设计旅游者引导系统,进行遗产文化的传播和保护。提出要让当地居民参与决策,发挥居民的监督作用,保护世界遗产。  相似文献   

3.
构建世界遗产旅游教育体系保护世界遗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的世界遗产正面临着旅游业发展带来的巨大威胁,本文提出建立一套针对不同旅游利益主体,具有科学开发管理、传播和保护遗产文化、有效监督等功能的世界遗产旅游教育体系,发挥各方面力量保护我国的世界遗产。具体论述了世界遗产旅游教育体系中,教育对象的角色作用、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强调了旅游经营者素质的重要性,提出对旅游经营者教育应采取强制的方式。认为景区要设计旅游者引导系统,进行遗产文化的传播和保护。提出要让当地居民参与决策,发挥居民的监督作用,保护世界遗产。  相似文献   

4.
基于体验经济理论的文化遗产旅游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化遗产旅游体验载体系统是增强产品易读性和易理解性,使旅游者获得深层文化体验的凭借.旅游体验载体系统由舞台体验载体系统、活动体验载体系统、环境体验载体系统和服务体验载体系统四个子系统构成.它们相互影响,给旅游者提供综合体验.  相似文献   

5.
随着国民素质与收入水平的提高,游客逐渐关注文化遗产地旅游,世界文化遗产地作为高层次的旅游景区也越来越受到各地学者的关注。以知网上发表的相关文献为研究对象,对研究文献的计量特征进行分析,分别从文化遗产价值、文化遗产开发与保护、文化遗产景区管理、地区经济以及旅游者角度等方面对我国世界文化遗产地旅游进行评述,并对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的研究方向提出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6.
工业文化遗产是工业文化的重要载体,是我国工业发展历史的重要表征。工业文化遗产通过旅游活动,进一步激发了新的活力和生命力。从旅游、资源、价值、环境四维构建工业文化遗产旅游活化绩效评价体系,从遗产旅游活化发展质量和影响因素两个方面评价活化绩效。研究发现:质量把控度、遗产完整性和经济活化力对遗产旅游活化绩效影响最大;案例地的工业文化遗产旅游活化整体和各维度均处于极度耦合协调发展;旅游者和遗产地居民对工业文化遗产旅游活化绩效评价的感知不同,旅游者偏好于活化后的旅游体验,遗产地居民更注重经济、就业等价值效益;工业文化遗产旅游活化的关键在于资源活化。文章补充和完善了工业文化遗产旅游活化领域相关研究,对遗产活态保护和活化效益的可持续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文化遗产旅游原真性的多维度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遗产旅游原真性包含遗产原真性和原真的遗产旅游体验两个方面的内容。文章从专家学者、遗产旅游者、东道地居民和旅游经营者等四个维度,讨论不同利益群体对遗产旅游原真性的理解与构建,认为专家学者对遗产物的原真性的认知结果是一个客观、可评价的标准,但并非是获得原真性旅游体验的必要前提;遗产旅游者追求原真性旅游体验是一个连续的心理过程,其最终体验的是旅游经营者和目的地居民共同构建的"原真性效果"。文章还着重探讨不同利益群体对文化遗产旅游原真性的互动机制。  相似文献   

8.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历经岁月沧桑的历史见证及保存、传承文化的重要载体。随着我国入选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不断增加,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注度明显提高,带来了有关开发与保护的研究热潮,尤其是从旅游角度对其进行保护与利用不仅是研究中新的切入点而且已成为热点问题。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不仅能够满足旅游者的多重旅游需求,而且能够带动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辽宁省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资源大省,应结合资源优势,侧重体验式开发,最大限度地对资源进行充分挖掘与利用,以实现辽宁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合理的旅游开发方式是世界遗产保护与传承的途径之一,本文阐述了世界文化遗产南靖土楼的概况与旅游开发现状,依据现实条件针对性提出南靖土楼保护性旅游开发对策,以期为南靖土楼的保护、开发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0.
以湘西苗族鼓舞为例,分析了湘西苗族鼓舞的文化属性。在旅游开发中,需要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发掘、重组、复兴、再造等方面的资源配置,才能满足旅游者的求知、求异、求新、求乐等方面心理需求,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资源化。这对少数民族地区依靠非物质文化遗产来发展旅游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民间传说是民间文学的一个重要门类。中国南北两大故事村伍家沟村、耿村都流传大量民间传说,这些民间传说富有丰富的文化蕴涵。两村民间传说在反映下层民众的道德伦理观念,对农民起义领袖、帝王的多重人性、及人性裂变表现出两种文化心理倾向方面是相似的。不同之处是伍家沟村的民间传说更深切地表现了热爱乡土的深切情怀,下层民众的武当道教的信仰。耿村民间传说更强烈地表现人民群众的壮烈的爱国情怀及尊崇儒家思想文化的心理倾向。两村不同的地理环境,所处在不同的文化圈造成了两村民间传说不同的文化蕴涵。  相似文献   

12.
伍家沟村与河北耿村民间故事中都较全面地反映了当地的民间信仰,两村民间故事所反映的民间信仰有同有异,相同的主要内容有:鬼魂信仰,精怪信仰,命运信仰等;不同的内容主要有伍家沟村民间故事着重反映了民众的巫术信仰、成仙信仰,耿村民间故事着重反映了天神信仰、水神信仰,两村不同的民间信仰产生的原因主要是由两村所处不同的地理环境、及两村处在两个不同文化圈所致。  相似文献   

13.
伍家沟村、耿村民间幻想故事文化意蕴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伍家沟村与河北耿村两大故事村都流传大量的幻想故事,这些故事具有丰富文化意蕴。两村故事所表现的文化意蕴相同的内容主要有(1)希望借助神奇力量解救世人的危难,来惩治恶人,维护人间正义;(2)表达了以善为美的审美观念;(3)表达了对"孝"的道德伦理的遵崇;(4)表达了对坚贞爱情的渴望。两村故事的文化意蕴不同的内容主要有:(1)伍家沟故事表现了强烈的贵生意识、崇尚法术意识;(2)耿村故事表现了崇尚维护正义的刚烈之风。以及崇尚皇权、追求富贵的心理。其原因有两地民众受不同地域文化影响及两地所处不同地理环境影响所致。  相似文献   

14.
伍家沟村、耿村历史人物传说文化意蕴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伍家沟村、耿村都流传大量的历史人物传说,这些传说都蕴含了丰富的文化意蕴。两村传说蕴含的文化意蕴主要有强烈的惩恶扬善的道德劝诫意识,对侠义性清官的渴望,反对战争中过度杀生、滥杀无辜的观念,及宿命论的命运观,反映了下层民众对社会高层的特殊认知理解的思维方式。两村历史人物传说蕴含的不同文化意蕴是:伍家沟村传说着重表现了崇拜能工巧匠意识,及修道成仙信仰,耿村的人物传说表现了崇拜文化、文化英雄、崇拜精神文化创造、崇拜文学才能的思想意识。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中国南北两大民间故事村的伍家沟村和耿村在生活故事上有很多文化内涵类似的地方,如它们对智慧的推崇,对家庭和睦、和谐、和美的提倡、倡导良好的人际交往道德等。但由于所处的地域环境不同、所受文化浸染的不同,伍家沟村和耿村民间生活故事在文化内涵上也有很大区别,主要表现为伍家沟村民间生活故事崇善,而耿村民间生活故事尚义。  相似文献   

16.
两村爱情婚姻故事都体现了追求自由、为爱抗争和渴求幸福、向往美好姻缘的人生追求,行善得妻、知恩图报的价值观和男女平等、夫妻间要相互忠诚、重义轻利的伦理观;在婚姻的获得途径、婚姻理念、婚姻严肃性及择偶标准等问题上又存在差异,原因在于伍家沟村受武当山道教思想和"万物有灵"观的影响较大,而耿村受燕赵侠义文化和儒家思想的浸润深远。  相似文献   

17.
2004年起,中央决定在全国范围内逐步取消农业税。经过两年的发展,此项改革的绩效究竟有多大?农业税的取消对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农村富裕有无显著作用?笔者以湖南省武冈市连山村、法新村在取消农业税后所表现出的不同情况为调查内容,分析取消农业税的绩效并探讨其中的原因。连山村村民认为没有太大的作用,法新村村民却认为有实际好处,基层领导认为有四个正面影响和四个负面影响。作者认为取消农业税只是一种手段、一个工具。要实现农村的富强,首先要依靠科学技术;其次政府要保证对各地基础设施的均衡投入;再次要加快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大力发展订单农业;最后,应提倡农民义工、农民志愿者等。  相似文献   

18.
风水作为一种具有独特意藴的文化事象,在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文明历程中,曾对人们的社会生活产生过重要的影响。风水文化的兴盛与客家民系的形成和发展是息息相关的。地处客家腹地的兴国县三僚村,相传是形势派风水祖师杨筠松定居和传道授业的地方,在风水文化史上有着独特的地位和深远的影响,三僚风水术被认为是江西形势派风水的正宗代表。三僚留下了许多颇有价值的风水文化遗存,被学者们誉为"风水文化的博物馆"。它从一个侧面诠释了三僚在风水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和深远影响,也为人们深入研究"原生态"的风水文化提供了物质载体和重要实验场所。  相似文献   

19.
试论徽州古村落中的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徽现的角度出发,选取"水"这个因素,从文化理念、生活、景观等方面入手,分析了徽州古村落重视水的原因.关蕾词:徽州;古村落;水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松潘县传子沟村的实地调研,通过分析相关资料得出传子沟村迅速发展的原因(条件)主要有背景条件、外部条件、(自身)内部条件、先入条件等。传子沟村的发展是这些综合条件使然,是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共同促成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