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快乐教育     
田蜜 《科教文汇》2007,(1):41-42
近年来应试教育的弊端不断暴露,各种批评都欲将它扫出历史舞台。在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交替的背景下,快乐教育的响声也响亮了起来,在理论和实践层面都有广泛响应。快乐教育着手激发学习兴趣和增加学习活力,是教育的一大进步,但它背后的快乐主义人性观和“顺乎人性”的教育观,都受到了批评。它对传承深度文化、培养理性约束和丰富人生内容。都有消极作用。因此提倡快乐教育,一方面要纠正其理论误解,另一方面要丰富其实践内容。  相似文献   

2.
人性假设是管理理论建构和管理政策选择的理论前提。“和合人”是立足中国传统和合思想、反思西方管理人性观和因应时代变迁而提出的一种新的人性假设。和合人性假设是“经济人”与“社会人”、“工具人”与“目的人”、“理性人”与“情感人”、“经济人”与“道德人”、“现实人”与“理想人”的和合化生。和合人性假设为当代管理理论的融合创新提供理论支撑,为中国式管理理论的建构奠定人性基础,为中西方管理文化的会通确立思想前提,在当代管理理论与实践创新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刘文凤 《科教文汇》2014,(13):164-165
中国的教育学缺乏有关人的知识,和对教育与人之关系的思考,教育的功利性在当今社会越发明显,而教育是关乎人的,为了让教育可持续发展,彰显人性成为重要的进路。特别是幼儿教育,只有当教师用心灵说话,真诚地关注人的生命时,人性才会得到彰显。因此,在学前教育专业理论课程设置上,突出教育性非常重要,理论课程应该着眼于未来教师的专业发展理想和信念、职业价值观,甚至是教师个人的“幸福感”,发挥理论课程在幼儿教师培养中的“塑型”作用。  相似文献   

4.
中国的教育学缺乏有关人的知识,和对教育与人之关系的思考,教育的功利性在当今社会越发明显,而教育是关乎人的,为了让教育可持续发展,彰显人性成为重要的进路。特别是幼儿教育,只有当教师用心灵说话,真诚地关注人的生命时,人性才会得到彰显。因此,在学前教育专业理论课程设置上,突出教育性非常重要,理论课程应该着眼于未来教师的专业发展理想和信念、职业价值观,甚至是教师个人的"幸福感",发挥理论课程在幼儿教师培养中的"塑型"作用。  相似文献   

5.
管理中人性思想的演变与精神管理的导出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19世纪末以来,管理中先后出现了“理性经济人”、“社会人”、“自我实现的人”和“复杂人”等人性假设理论。这些理论属于简单概括性的,没有认识到人性深层次的原因,因此管理始终未能走出困境。本文对上述几种人性理论进行了回顾和评述,提出了对人性认识的新观点,并根据时代的变化,提出了精神管理新理念。  相似文献   

6.
19世纪末以来,管理中先后出现了“理性经济人“、“社会人“、“自我实现的人“和“复杂人“等人性假设理论.这些理论属于简单概括性的,没有认识到人性深层次的原因,因此管理始终未能走出困境.本文对上述几种人性理论进行了回顾和评述,提出了对人性认识的新观点,并根据时代的变化,提出了精神管理新理念.  相似文献   

7.
"创新人"假设:创新管理的理论基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孟浩  何建坤 《科技管理研究》2006,26(4):172-175,186
每一种管理理论都有其对应的人性假设。本文首先回顾了人性假设的发展历程,分析了人性假设与其对应的管理理论之间的关系以及人性模式的特点;然后阐述了各种人性假设的相互关系,并给出了人性假设与其对应的管理理论关系示意图,最后提出了“创新人”假设是以往各种人性假设的新发展,是创新管理理论基础的观点。  相似文献   

8.
企业文化激励功能的发挥离不开企业管理理论与实践。本文分别介绍了“经济人”和x理论、“社会人”、“自我实现人”和Y理论以及“复杂人”理论,分析了企业文化激励与这些人性思想及人性管理理论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9.
马双 《科教文汇》2008,(34):255-255
以人本主义理论为核心对80年代的文学作品进行了分析,从中挖掘出文学作品中人性关怀的四种形式:在揭露和批判中复苏“人性”;在反思中赞美和呼唤人性;在女性文学的探索中张扬人性;在生命意识、自然属性中完成人性觉醒。通过这种分析肯定80年代文学中的人本主义,并希望在文学创作中发扬这种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10.
张婧 《中国科技纵横》2011,(10):121-122
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了解人性。从古至今,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侧重点不同,但—直重视对人性的研究,一脉相承。思想政治教育人性化是新时代经济发展的要求,是党和国家政策的要求,也晨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要求。  相似文献   

11.
成功的管理,一定是基于人最根本的人性,而这个人性才是真正操纵人类社会发展,最终检验各种制度、经济学理论和组织形式好坏的那只“看不见的手”。那么,哪一种人性理论才是接近根本人性的呢?这种人性理论又是遵循怎样的行为与决策原则?下面,作者汇报一下自己的一点思考:  相似文献   

12.
袁道宽 《软科学》2008,22(5):103-105
将看待城乡一体化过程中的法律问题的理论前提设定为功利主义的人性基础,即是在法治人性基础之上对此问题的一个理论回应。  相似文献   

13.
李志  向征 《科技管理研究》2005,25(4):91-92,90
本文以西方学者提出的X理论、Y理论、超Y理论和Z理论四种管理人性观为基础,通过问卷调查发现。企业管理者最为倾向于Y理论与Z理论,而对X理论倾向性最低;管理者和普通员工管理人性观存在着一定差异。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肖丹 《中国科技信息》2009,(15):217-218
张元济一生的主线是出版和教育,为中国近代出版事业及教育做出了巨大贡献.在他的一生中,闪烁着伟大的人性光辉.  相似文献   

15.
体谅关心理论是西方现代德育理论中重要流派之一,该理论渗透着丰硕的人本主义价值观与关怀人性的教育思想,对幼儿教师德育培养与师德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该模式为创新幼儿教师道德培养提供了全新的研究视角,通过深入理解该模式的内涵及对幼儿教师道德素养的影响,并就其对幼儿教师德育培养课程设置的影响进行微观探讨。  相似文献   

16.
古希腊智者普罗泰戈拉有一句名言:"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者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者不存在的尺度。"可见,任何理论只有保持与时俱进的品格才能真正具有生命力。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马克思主义重要的应用理论之一,最关键的就是要在人性基础视野下,实现现代思想政化。  相似文献   

17.
人是万物之灵"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是素质教育的全部内容。"人本"思想,无论是从人性的角度,还是人本的角度,都深刻的挖掘了人类的内心灵魂,是一把衡量人性深度与宽度的标尺。但是,如今的高等教育模式,依旧受到传统思想的束缚,无法形成切实有效的教育方法、教育理论。而人本思想的提出,就从根本上,改变了这种的现状。本文从"以人为本"的涵义出发,探究了在中职学校班级管理中,人本思想的引入方法,并从领导角度、教师角度、学生角度等不同视角,做出了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8.
评价理论是一种透过人性关怀使教育产生直指人心的效果的优秀教育理念,这种教育理念由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入手,通过关系影响受教育者,使受教育者获得一种正能量的介入,这种正能量作用的发挥在受教育者的心中才能爆发出教育的巨大能量。  相似文献   

19.
人性假设演进与管理模式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颖 《科技管理研究》2008,28(5):210-212
对人的有效管理,其理论和实践都必然要建立在对人的科学认识的基础之上.本文系统阐述了人性假设的演进过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与各种人性假设相适应的管理模式,并对我国企业的人性结构判断和管理模式选择提出了一些初步想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目前高校德育工作中的常见问题是:偏于理论化、过于理想化;缺乏人性的、贴近的教育手段;对德育理论与工作方法的研究不够重视;遭受着社会性道德危机、信仰危机的冲击。对此,笔者认为应该让德育回归现实生活,立足社会实际,拓展高校德育课程;以学生为中心,真正做到教学互动;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将德育课程与社团建设相结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