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两宋时期,太湖流域不同类型的市镇在经济上有着不同的特点,从中表现出多种发展趋向。就市镇商业而言,北宋时总体水平尚相当有限,南宋时逐渐走向繁荣,发展形态也趋于成熟。就市镇手工业而言,行业种类繁多,专业化特点日趋明显,经营方式方主要有个体生产和作坊生产两种。就市镇的市场形态而言,由草市和镇构成了农村初级市场和中心市场两级市场体系,进而与城市市场体系有机地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2.
市镇作为一种市场形态,是中国传统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交通条件和商品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清代皖江流域的市镇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呈现出一定的市场层级关系,具体而言,可分为传统型市镇、地方集散型市镇、流通枢纽型市镇,同时,这些处于不同市场层级中的市镇也承担着不同的经济功能。  相似文献   

3.
巢湖流域市镇从古老的草市及军镇体系中分裂出来之后,至明代及清初,获得了独立的商贸地位,经济贸易作用不断增强,开始取代原有县城的经济中心作用,成为新的区域经济增长点。晚清市镇在中西经济文化交汇的时代背景下步入新的发展阶段,巢湖流域形成了市场等级不同、功能多元的市镇体系,并在广袤的农村地区建构了一个联系紧密的商品流通网络,促进了巢湖流域商品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现今常熟乡镇的基本格局莫定于明清时期。明清两代是常熟市镇经济发展的鼎盛时期^①,许多官僚、地主和商人纷纷创立市镇,招商集贾。常熟市镇的发展过程充分体现了江南水乡特色,布局结构多为夹河为市、沿水成街。一些市镇形成颇具特色的手工业和专业市场。随着市镇的手工业、商业发展,市镇人口结构逐渐变化,工商人口比重越来越大,外来人口越来越多。清末民初,常熟市镇的棉纺织业劳动形式广泛采用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雇佣劳动。  相似文献   

5.
南宋太湖流域市镇的人口规模与居民结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南宋时期,太湖流域市镇的人口规模不断扩大。其中镇级中心地大致可分为上千户至数千户、数百户、百余户三个等级;草市大致可分为千户以上、数百户至百余户、数十户、几户至十几户四个等级。市镇居民的社会结构也趋于多样化和复杂化,包括了工商业人员、佣工和苦力、官僚贵族和士人、地主和农民、军事人员、技艺之人、宗教人员、无业游民等,由此构成了不同的社会等级,从中呈现出类似州县城市的社会特征。  相似文献   

6.
南宋时期,太湖流域的镇级中心地和规模较大的草市,在空间规模上大多达到或超过了县级城市,并呈现出类似州县城市的社区结构和街区布局特点。在社会管理方面,也逐步形成了有别于一般乡村的行政、税收、治安、户籍、役法等制度。同时,市镇的文化教育日趋发达,社会生活丰富多彩,重商逐利、追求富裕的观念颇为流行,竞奢好侈、尚慕虚荣的风气相当普遍。  相似文献   

7.
集市(镇)在华北乡村经济和社会生活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因而在近代华北区域史研究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与江南市镇研究相比,近代华北集市(镇)研究还存在不小的差距:一是关于集市数量和集期的研究较多,关于集市其他方面以及市镇发展的研究成果较少;二是市镇研究方面缺乏深入的个案剖析;三是集市和市镇研究方面均缺少与其他区域之间的比较。因此,今后的近代华北集市(镇)研究应在研究视角转换和扩大研究视野、研究方法更新、研究内容拓展、资料发掘利用等方面作出更大努力,以使相关研究在既有成果的基础上更上一层楼。  相似文献   

8.
程广海 《成才之路》2011,(11):I0016-I0016
美国的休伦埠是个依山傍水、风光绮丽的市镇。大发明家爱迪生小时候就住在这个市镇的郊区。  相似文献   

9.
如对明末清初,长江三角洲市镇网络的密度关系的研究。长江三角洲的市镇网络,镇与镇的间距以十二里至三十六里为常见的模式。每个市镇都有一定范围的四乡村落作为相对固定的“乡脚”,这是市镇赖以繁荣  相似文献   

10.
明清时代徽州的市镇与宗族--歙县岩镇和柳山方氏环岩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过去明清时代市镇研究大部分集中于经济先进地带的江南平原地区,而对山地市镇--徽州市镇则较少注意。笔者注意到,徽州的代表性市镇--岩镇在明代中期以后的逐渐繁荣,其过程可能与以岩镇为根据地的宗族中的一个支派势力的扩大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与平原市镇不同,使得徽州市镇在宗族文化上成为徽州乡村社会的缩影,呈现出其自身的特点。通过对徽州市镇与宗族的研究,有助于中国都市史研究的深化,扩大市镇研究的范畴。  相似文献   

11.
随着农村经济的高涨,州县城市的兴盛,人口的增加,从北宋中期起,各种市镇在太湖流城广泛兴起,并呈快速发展之势。到南宋时期,不仅形成了颇为密集的市镇网络,而且市镇的工商业普遍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在此基础上,市镇形态也呈现多样化的趋势。市镇的广泛兴起和发展,直接推动了太湖流域农村市场的成长,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经济结构的变动,引发了农村城市化现象的出现。  相似文献   

12.
乡镇企业结构调整与开拓农村市场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乡镇企业结构面临新的调整,它对农村市场的开拓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优化乡镇企业的结构以及开拓农村市场必须要有新的思路;必须与国民经济发展总体趋势相一致,坚持走城乡一体化的道路,寻求新的竞争优势,建立起一支企业家队伍;同时要采取多方面的积极措施,包括培育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加快城镇化进程,促进第三产业在农村的发展等.  相似文献   

13.
现代社会和市场经济发展的重点在城镇,加快小城镇建设是西部大开发的既定目标,西部地区小城镇建设目标必须与国家城镇化战略目标相适应,必与国家整个农业和农村改革部署相一致。为此就要依法制定科学而合理的小城镇发展规划,完善小城镇多元投资体制和全理征用土地机制,做好保护历史文化名城和地下历史文化物的工作,加快城镇户籍管理机制的改革,加强小城镇居民的社会保障。  相似文献   

14.
党和国家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战略使农村消费市场的潜力巨增,亟待开发。针对农村消费市场的特点,采用适合农村消费市场的营销策略,开拓农村消费市场,启动农村消费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拉动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5.
史炤《资治通鉴释文》(简称《释文》)是一本作于南宋时期的音义著作,其中大量音切集中反映了宋代的语音特点。考察《资治通鉴释文》音切特征之大貌,可烛照宋代语音特点。南宋语音处于上承北宋、下启元代语音变化的阶段,反映着中古音系向近代语音系统的过渡与转变,这一阶段的音变现象研究属于语音演变转型期的研究,具有特殊意义。  相似文献   

16.
铜仁地区的城镇化随着改革开放得以长足发展,建成建制镇69个,一般集镇171个。各类农村集贸场镇240个,出现了工矿集镇、传统商贸集镇、交通码头集镇、革命历史集镇、历史文化集镇、综合性农贸集镇等多种类型的特色小城镇,为黔东大地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保证,成为本区重要的经济增长点和突破口。  相似文献   

17.
自傅衣凌讨论江南市镇中的资本主义萌芽以来,盛泽镇一直被学界视为经典案例。近40年来,中国社会经济史学界从市镇的兴起、发展及其现代化、商品流通和以市镇为结点的市场体系、丝织品的专业化生产等方面,以盛泽为个案或为例进行了考察,并展开了更为深入的讨论。本文试就此作一回顾,以期为江南市镇研究的进一步展开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由于统治者的重视以及北方、中原人民南迁,南宋江南地区出现了城镇化的趋势,主要表现在城镇的数量增多、市场化水平提高,城乡之间、区域市场之间的联系加强,农村经济活动与市场联系加强。江南城镇化过程中,农村和城镇以及城镇之间的人口流动加快,城镇居民结构发生了很大改变,贫富差距拉大,江南农村的生活方式、社会文化、价值观念、伦理道德、人际关系、家庭关系等也发生了与传统社会不同的改变,固有的宗法宗族制受到冲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由血缘关系、地缘关系转变为业缘关系,新的社会组织日益取代旧的群体组织,货币关系发展为人与人之间交往的主要形式之一。但是南宋江南城镇化过程中,因固有乡村生活的整体平衡被打破,社会结构失去原先的平衡与相对稳定性,造成社会结构失衡,从而产生一系列的社会问题。我国新时期的城镇化建设,应吸收传统中国和西方国家的经验教训,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城镇化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