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0 毫秒
1.
近代中国农田灌溉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农田灌溉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但从夏商时期到新中国成立这几千年中,其发展十分缓慢.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的农田灌溉事业进入了迅速发展时期,灌溉面积从建国初期的0.16亿公顷发展到1998年的0.55亿公顷,为我国的粮食自给做出了突出贡献.但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可利用水资源不断减少与农业需水不断增加的矛盾将会越来越突出,节水灌溉将是未来农田灌溉发展的主要目标和方向.  相似文献   

2.
我国人均耕地只有0.086公顷,仅为世界平均数0.32公顷的1/3。目前在0.957亿公顷耕地中。高产稳产田不足1/10,而盐碱地、沼泽地、高寒地、红壤地、水土流失地、风沙、干旱及沿海滩涂等低产田有0.15亿公顷。我国耕地作为一种紧缺资源,长期以来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甚至忽视了土地问题的存在。  相似文献   

3.
李焱 《地理教育》2009,(3):73-74
生态旅游从上个世纪80年代提出至今,已得到广泛认同,成为当今世界旅游发展的主流。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到2010年全球旅游人数将超过30亿人,其中5亿人要到森林等原始环境中进行生态旅游。到2004年底,我国已建立森林公园1658处,规划面积1900多公顷;建立自然保护区划1757处,规划面积1.5亿公顷。据不完全统计,我国自然保护区年总旅游人数约2500万人,年旅游收入约5.2亿人民币。  相似文献   

4.
到2000年,我国粮食产量要达到4.9—5.0亿吨,扩大农田灌溉面积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措施。但我国是水资源缺乏、水利用率较低的国家,开辟新水源和提高水利用率等是发展灌溉农业的关键所在。建国以来,我国农田灌溉面积发展到7.2亿亩,农业灌溉年用水量约4000亿立方米,是头号用水“大户”,必须通过对广大半干旱地区水的开发来扩大灌溉面积。我国发展灌溉农业面临的问题和我国发展灌溉农业的迫切性,要求我们在开发水源和提高水利用率上要有新的思路和技术。雨水集流灌溉技术是在人工创造集水工程(集水面、集水池等)的基础上,配套实施简便高效的滴…  相似文献   

5.
我国居民收入分配统计测度 我们首先使用国际学术界通用的基尼系数来衡量收入分配不平等程度高低。全国总体基尼系数呈现波浪式的不断上升的趋势,总体基尼系数已经由1981年的0.28上升到2001年的0.4以上。如果0.4作为国际警戒标准是合理的话,应该说,即使不考虑非法非正常收入等因素,我国总体收入差距也已经位于警戒线。尽管作为拥有13亿人口、地理差别很大的发展中国家,0.4这样的标准未必合理,但从政府管理的角度看,我们仍然不能掉以轻心。  相似文献   

6.
从小平同志南巡时讲“发展是硬道理”。到江泽民总书记在“5.31”重要讲话中指出:“必须始终紧紧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充分显示了发展对于我们党执政兴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意义。职业教育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但由于种种原因,目前仍然是我国教育事业中比较薄弱的环节。一个时期以来,  相似文献   

7.
美国国家公园──森林保护的圣地胡景良,张丽洁,郑步新目前全世界森林从76亿公顷减少到43亿公顷,而且还在不断减少。这个严峻的现实已引起许多国家的关注与警惕。美国通过建立国家公园,在保护森林这项关系人类命运的千秋大业上收到了可喜的成果。美国是世界上第一...  相似文献   

8.
我国是个农业大国,农业用水约占全国总用水量的70%以上,而灌溉用水又占农业用水量的90仍以上。建国以来,国家十分重视水利建设,兴修了大量基础设施,农田灌溉面积由1949年的2.4亿亩发展到目前的7.5亿亩,以占全国不足一半耕地的面积生产了占全国总量2/3的粮食,为养活12多亿人口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我国水资源总量2.8万亿立方米,居世界第6位,但人均占有量仅2400立方米,约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居世界第109位;耕地占有量8.4立方米/亩,为世界的4/5,是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国家之一,干旱缺水已成为我国农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9.
(一)严格控制农业用地转为非农业用途 中央政府提出要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其宏观目标是防止耕地总量降低至最低警戒水平以下,即满足未来人口高峰时16亿人口的粮食需求所需的耕地数量。这个耕地总量估计为1.067亿公顷。2001年,全国1.27亿公顷的耕地中有1.089亿公顷被确定为“基本农田”。“基本农田”是指国家按照一定时期人口和社会经济发展对农产品的需要,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不得占用的耕地。这些基本农田未经国务院批准,禁止转为他用。  相似文献   

10.
国家林业局日前宣布了第5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结果。我国森林覆盖率已达16.55%,与上一次清查时的15.12%相比,净增了1.43个百分点。但与世界森林平均覆盖率27%相比,这个数字还有较大差距。 此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表明,我国森林面积为15894.1万公顷,列世界第5位,森林蓄积量为112.7亿立方米,名列世界第7。但全国人均占有森林面积为0.128公顷,相当于世界人均占有量0.6公顷的21.3%;人均森林蓄积量9.048立方米,只有世界人均蓄积量72立方米的1/8。所以,虽然森林资源保护工作进…  相似文献   

11.
论我国的就业形势与大学生就业问题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人口与人力资源数量众多并持续增长,是我国的一个基本国情。2000年我国人口达到12.65亿,人力资源数量已近8亿,这既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巨大的人力资源,也对我国的就业增加了巨大压力。从目前到可预见的20~30年,我国的人口和人力资源供给数量还会有较大增加,人口峰值在2030年代将达到16亿,人力资源在2010年将达到8.7亿,2020年将达到9亿,比现在净增1亿多。  相似文献   

12.
俗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从某种意义上说,教育就是中国未来的种子。我国共有中小学生2.08亿,其中城市学生为0.33亿,农村学生为1.75亿,可以说,我国基础教育的大头在农村。改革开放以来,是我国农村教育大发展的时期,我国基础教育事业特别是农村义务教育获得了迅猛发展。到2000年底,基本实现了在全国85%的人口地区普及  相似文献   

13.
在过去的2 5年里,中国创造了国内生产总值(GDP)年均增长超过8%的奇迹,虽然受非典影响,2 0 0 3年GDP仍增长9.1%。而2 0 0 4年温家宝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经济增长的预期目标为7%左右,这个数字比2 0 0 3年的增长数字低了2个多百分点,这将传递出一个什么样的发展信号呢?我们先看一组沉甸甸的数据:———从2 0世纪5 0年代至90年代,每年沙化土地扩大面积从5 60平方千米增加到2 460平方千米,我国18个省的471个县、近4亿人口的耕地和家园正受到不同程度的荒漠化威胁。———195 2年我国人均耕地0 188公顷,2 0 0 3年人均耕地减少到0 0 9…  相似文献   

14.
随着地球人口的不断增长 ,食物结构的变化 ,人类食物需求的蛋白质供应日趋紧张 ,已引起了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 ,第三次浪潮的作者托夫勒预言 :“海洋能帮助我们解决最困难的食物问题。”因此 ,世界各国都把开发海洋的生物资源作为解决人口激增、资源不足和人均占有耕地减少而导致的粮食供应不足的重要途径。我国虽然拥有 96 0万平方千米的陆地国土 ,居世界第三位 ,但我国现有人口近 1 3亿 ,人均占有陆地面积仅 0 0 8平方千米 ,远低于世界人均 0 3平方千米的水平 ;人均耕地只有 0 0 6 7公顷 ,有的地区已降到0 0 47公顷 ,降到了联合国规定…  相似文献   

15.
我国发展新阶段存在的战略机遇 (一)物质条件:为较长时期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 一是我国经济规模迅速扩大,综合国力大幅度提高。1978年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只有3624.1亿元,2003年国内生产总值已超过11万亿元。财政收入大幅增加,2003年财政收入达到2.17万亿元,比1978年增长18倍,国家外汇储备2003年末达到4033亿美元,居世界第2位。粮食生产能力不断提高。工业持续增长。许多重要农产品和工业品产量位居世界前列。  相似文献   

16.
城镇化的高速发展,必将引起劳动力大量地从农业转移到非农业,从第一产业转移到第二、第三产业。根据专家的预测,到2020年,中国的城市化率将由目前的42%推进到55%左右,这就意味着平均每年增加约1%,也就是说每年有1000万-1200万左右人口从农村转移到城市。“五普”表明,目前我国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64%,农业劳动力占全国总劳动力的50%左右,即4.4亿农村劳动力,按照城市化发展进程,估计到2020年将有2.2亿-2.3亿剩余劳动力要从农村转移到城镇。这里的剩余劳动力是指从农业产业中分离出来的大量剩余劳动力,一部分指刘易斯所说的无效劳动力,就是劳动力的减少不会影响农业总产出,劳动力的边际生产率为零;另一部分指费景汉一拉尼斯所说的低效劳动力,即边际生产率虽大于零,但小于工资的劳动力。  相似文献   

17.
我国人口众多 ,适于农耕的土地数量有限 ,又普遍存在着工矿企业滥占耕地的情况 ,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问题就显得特别突出。一、我国土地资源的现状和主要问题我国实际耕地面积约 1 33亿公顷 ,位居世界第三位 ,但人均耕地只有 0 11公顷 ,不及世界人均耕地0 2 5公顷的 44% ,有 6 6 6个县低于联合国粮农组织人均耕地 0 0 5公顷的警界线。 1986年~ 1996年我国平均每年净减少耕地 5 0万公顷。由于耕作方式不当、工业“三废”污染、化肥农药污染、酸雨污染的影响造成土壤肥力下降、土壤板结、酸化趋势严重 ,土壤中有害物质残留过多等。我国林地…  相似文献   

18.
过去十多年中,我国通信市场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新的重要增长点。根据信息产业的统计,截至2003年2月底,中国有2.69亿户移动通信用户。移动通信电话从九十年代初贵族式、奢侈式的通信工具变为一个普遍到千家万户的普通消费品。在此过程中,我国的移动通信企业的市场营销能力不断增强,但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影响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笔者认为,要进一步提高移动通信企业的市场营销力,必须考虑解决好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上半叶.伴随着我国职业教育的不断发展.我国职业教育教师资格标准也经历了从初创到逐渐完善的过程。对历史上不同时期职业教育教师资格标准的探索,在当前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0.
国情信息     
1 .1998年 10月 3 1日 ,中国首座生态博物馆在贵州省西部的六枝特区梭戛苗族聚居区陇戛寨建成 ,用以展示并保护苗族在这一区域近乎原生状态的古老民族文化、传统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及自然环境。生态博物馆的建立 ,是在探索人类与环境协调发展中对文化遗产及其附生的自然环境进行保护的全新的并极具前瞻意识的一种方式。2 .由国土资源部、国家统计局和全国农业普查办公室调查统计 ,到1996年 10月 3 1日 ,全国耕地面积为1 3亿公顷 ,此外还有林地 2 3亿公顷 ,牧草地 2 7亿公顷 ,居民点及工矿用地 0 2 4亿公顷 ,交通用地 0 0 5亿公顷 ,园地 0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