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衡》杂志以“昌明国粹,融化新知”为宗旨,在“昌明国粹”方面,《学衡》派不同意自由派的“弃旧图新”,更不同意激进派的“破旧立新”,而认同于以“存旧立新”、“推陈出新”或“层层递嬗而为新”的新人文主义;在“融化新知”方面,《学衡》派反对“窥时俯仰”、“惟新是骛”,强调摒除西洋文明根据其特殊之历史、民情等为解决一时一地问题而发的部分,而寻求其具有普遍永久性的、真正属于世界的西方文化。在古今中西的坐标上,《学衡》派一方面不同意革命论和进化论,与激进派和自由派相抗衡;另一方面强调变化和发展,因而超越了当时的旧保守主义;在引介西学方面则以全面考察,深及根底,取我所需,抛弃长期纠缠的“体用”框架而独树一帜,成为2 0世纪初中国文化启蒙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
“今……于此”是先秦两汉诸子文中一种比较常见的结构。这里,我们从诸子文中选出《墨子》、《孟子》、《荀子》、《庄子》、《韩非子》、《论衡》作为研究对象,以此来探讨“今……于此”结构的一些特征。 一、“今……于此”出现的形式  相似文献   

3.
就先秦诸子思辩的视角而言,《庄子》形成了别是一家的思辩风貌。而作为这种独特思辩的学术文化渊源支撑主要有二:一是对《老子》有关的学术思想的直接继承和超越;二是充满浪漫气息的南楚地域文化的长期浸染。  相似文献   

4.
关于先秦散文的分类,现有的几部中国文学史都将其分为历史散文和诸子散文两大类。历史散文主要指《左传》、《春秋》、《国语》、《战国策》等,诸子散文主要指《论语》、《孟子》、《庄子》、《荀子》、《韩非子》等。之所以如此,大概是因为历史散文主要是记述历史人物与历史事件的,诸子散文主要  相似文献   

5.
《离骚》中所体现的哲学思想,一是天人合一的观念,二是事物的对立统一,三是生与死的冲突与归一。这种蕴含于诗篇中的哲理,虽与先秦诸子的哲学思想表现方式不同,但同样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金瓶梅》评点者深谙奇书的才子文心,打造一种开放、积极参与的批评模式,拓宽了《金瓶梅》的阅读空间,《金瓶梅》评点成为其生命存在的形式。他们传承《金瓶梅》的文化精神,构筑了斑斓璀璨的古典小说理论话语阐释世界,并促进了我国小说观念的近代化和批评体系的完善。我们必须寻找一种合适的研究视角,参以比较小说学理论,寻找文本阐释和理论言说的民族文化生态,在中国小说美学史的脉络上凸显《金瓶梅》评点的文化定位。  相似文献   

7.
历代史志目录中,班固《汉书·艺文志》“诸子略小说家”首次对“小说”进行相关记述。《汉书·艺文志》“小说家”这一“源”对后世子部小说这一“流”产生深远影响。《汉书·艺文志》“小说家”对后世子部小说的选材影响主要表现在题材、内容、思想三方面。《汉书·艺文志》还在小说观方面确立了两种基本模式:一为实录精神;二为“君子弗为”与“一言可采”的矛盾性。  相似文献   

8.
社会建构主义模式中,教师、学生、任务三者处于一种动态的平衡,学生处于中心位置。《新标准大学英语》在课前的导入、课文的选材、专题文化短篇、练习中的文化比较选题等方面不同角度地传授多元文化知识,培养跨文化意识。以《新标准大学英语》中的文化内容为例,以社会建构主义模式为理论基础,探讨了大学英语文化教学的教学手段和策略,有助于培养学生在跨文化交际情境中使用地道的英语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母语文化意识,全方位提升文化素养。  相似文献   

9.
罗根泽作为古史辨派的代表人物,侧重于诸子的考证和辨伪,学术习惯和学术思想受顾颉刚的影响甚大,所辨伪书,论证精密,资料宏富,行文朴实无华。本文主要以《战国前无私家著作说》与《<管子>探源》为例来考察其学术特点。  相似文献   

10.
全国首届体育与文化学术讨论会于1986年12月2日至3日在成都体育学院召开。会议的中心议题是将体育作为一种人类文化现象加以研究,并探讨体育与其它文化形态之间的关系。这次会议是在成都体院“青年学术沙龙”积极倡导下组织召开的,受到四川省体育科学学会、成都体院各级领导的热情支持和大力帮助。来自国家体委、北京大学、华东师大、华南师大、华中师大、西南师大、四川师大、四川大学、四川省社会科学院、上海体院、浙江、四川等省体委以及四川省委宣传部、团省委、《体育报》、《中国青年报》、《文史杂志》、《青年晨报》、《青年世界》、巴蜀书社、教育出版社等单位近百名专家、学者及有关人士出席了会议。这次会议的特点是:第一,首次提出了应将体育作为一种人类文化现象置入广阔的历史  相似文献   

11.
《儒林外史》作为一部影响深远的古典文学名著,是一部饱含酣畅纯如的讽刺艺术又蕴含着浓郁的民俗文化的长篇小说。安徽独特的饮食文化、建筑文化、语言文化等,均融在作品之中,解读《儒林外史》中这些地域文化元素,既可以看到安徽文化对《儒林外史》文本创作的影响,也可以看到《儒林外史》的成书对安徽文化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2.
“寓言”一词,最早出于《庄子·天下篇》,作者把某些生活经验和所要表达的道理,利用故事的形式巧妙地表达出来,构思巧,语言妙,含义深,在先秦诸子中,是最为光辉夺目的一部分。先秦诸子的寓言,大都接近于生活中常见的形态,如《孟子》中的“揠苗助长”,《韩非子》中的“自相矛盾”,《吕氏春秋》中的“刻舟求剑”等等,都使人感到是现实生活中可能有的,而《庄子》一书中的寓言则不同,往往异想天开,奇特怪异,不是现实生活中和人们常识中的所有之物。在他的笔下,花鸟虫鱼,神怪人鬼,禽言兽语,都赋予了人的性格。“以天下为沉浊,不可与庄语,以卮言为曼衍,以重言为真,以寓言为广,  相似文献   

13.
通过分析哈金的两部作品《等待》和《自由生活》的主要华人形象,由处于中国文革时期边缘化的停滞落后形象转型为容身于美国社会的华裔移民新形象,对比分析了两种华人形象具体的异同点,揭露了哈金作品中华人形象转型背后的意义,即哈金作为作家自我东方主义倾向的消解和作为移民的文化身份认同建构的变化,并指出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移民的文化身份是一种在异质文化中不断从冲突走向融合,并摒弃了二元对立的更为开放性的、包容性的杂糅文化身份。  相似文献   

14.
《大学语文》是高等院校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但在选材上对外国文学作品重视不够。外国文学作品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资源,在人文精神的蕴含方面具有无比的丰富性,弥补了中国传统文化所缺失的人文精神,对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完全有必要入选《大学语文》教材。  相似文献   

15.
露丝·本尼迪克特的《文化模式》系统阐述了文化整体观和文化相对主义观,确立了其在西方文化界的地位。她从人类学家的角度出发,解释了不同民族的不同文化,并就这种文化的形成原因进行了分析。本文通过对露丝·本尼迪克特的《文化模式》进行分析,对作者的观点进行研究,探讨其观点给我们带来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留东外史》是平江不肖生的一部作品。主要是谴责日本学生道德不轨的行为。叙述者用两种不同的声音叙述了在《留东外史》中隐含的情节模式。通过这种模式的表露也体现了作者之后的主题是基于武侠创作为主的。作者转型的特点一是想要寻找市民趣味的武侠创作主题,而是因为作者强国保种的浓烈思想。《留东外史》是通过对风俗的描写来强化这一主题的。也使得作者拥有了极高的武侠小说地位。从另个一个侧面我们也可以看出,通俗文学也正被精英文化慢慢接受的过程。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认为真正的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是文明的活的灵魂。本文旨在说明《洪范》就是这种真正的文化哲学。在批判了汉儒所建立的《洪范》学模式的错误取向(五行灾异论)后,探讨了《洪范》所蕴含的文化科学的意义:它把传统的宗教经验合理化为伦理文化;它指明了文化的五种物质要素和五种精神要素;它通过对殷代的宗教和政治的历史反思,创立了以“社会公正”为理想的政治哲学。《洪范》成为殷周之际的时代精神的精华和中国古代文明的活的灵魂。  相似文献   

18.
《韩非子》寓言的内容取材有引用和加工神话故事、加工改造历史故事和直接创造三个来源,几乎囊括了先秦寓言的来源渠道。从民族、时代和韩非子本人的特殊身份等方面分析取材的成因有:韩非所在的韩国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宗主制国定;所处的时代动荡不安;文化思潮百家争鸣,诸子并起。  相似文献   

19.
对《计算机文化基础》课教学方法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计算机文化基础》是高校新生的必修课 ,针对新生水平参差不齐的现状 ,提出了“模块式”滚动教学法。在教学实践中 ,以“任务驱动”教学法来实施各模块的教学 ,同时注重把计算机及其应用作为一种文化介绍给学生。  相似文献   

20.
抱怨言语行为是一种威胁受话人面子的言语行为。不同地域、不同文化的人所采用的抱怨实施模式不同,往往会受到情景变量的影响(如社会地位、社会权利、性别、年龄等)。本文则以《红楼梦》为研究语料,并对其中不同人物角色在不同场景中所采用的抱怨实施策略、实施模式进行分析,进而探寻影响抱怨言语行为策略、模式的主要因素即文化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