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香港作家刘以鬯的长篇小说《酒徒》是“中国第一部意识流小说”,作者在借鉴西方意识流小说技巧时,从四个方面即意识流与现代诗意象的结合、情节交待与意识流动的交替展示、社会现实与“内心真实”的交融、意识流与象征手法的结合,说明了作者在对新感觉派、西方意识流及传统文学中的意象、情节及象征手法的整合中,形成了自己的“意识流”小说的特色,但他这种特色不可避免地具有肤浅性和世俗性。  相似文献   

2.
著名英国女作家弗吉尼亚·沃尔夫的短篇小说《公爵夫人与珠宝商》是一篇集现实主义小说精华和现代主义小说活力于一身的优秀作品.本文就作品中主要的现代主义表现手法:内心独白、自由联想、象征暗示、叙述与回忆穿插等加以分析,以展示沃尔夫意识流小说技巧在成功地揭示人物纷繁复杂的深层意识和刻画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方面所具备的独特风格,从而表现意识流小说的现代派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3.
《秋思》是一篇象征意味深长的"寓言".白先勇运用象征和隐喻、意识流写作技巧与现实主义相结合,使小说超越了具体的故事情节,超越台湾,成为人类命运的寓言,揭示了人类自身和历史衰败灭亡的必然的悲剧命运以及对这种悲剧的束手无策、无可奈何.  相似文献   

4.
沈艳 《文学教育(上)》2010,(15):108-109
《喧嚣与骚动》是第一部真正的美国意识流小说,对英美现代主义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也是在艺术手法方面,福克纳第一部最富创造性与实验性的小说。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的对这部小说的艺术手法进行分析:象征隐喻,意识流及并列对照。  相似文献   

5.
王惠 《海外英语》2012,(15):247-248
源自认知心理学的图式理论已被广泛应用到各个研究领域,但很少看到其对意识流小说的研究。在此基础上,试图从图式理论的角度,以弗吉尼亚.伍尔夫意识流小说中最常运用的写作技:自由联想、时间蒙太奇及象征手法为例来解读意识流小说中隐性逻辑的获得。旨在拓宽图式理论应用领域的同时,也为意识流作品研究提供认知理论依据这一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6.
源自认知心理学的图式理论已被广泛应用到各个研究领域,但很少看到其对意识流小说的研究.在此基础上,试图从图式理论的角度,以弗吉尼亚·伍尔夫意识流小说中最常运用的写作技:自由联想、时间蒙太奇及象征手法为例来解读意识流小说中隐性逻辑的获得.旨在拓宽图式理论应用领域的同时,也为意识流作品研究提供认知理论依据这一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7.
伍尔夫被认为是意识流小说流派的重要代表作家,王蒙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几篇新作曾被称为“中国的意识流小说”。两者的小说在艺术手法的选择上确有不谋而合之处,但在创作背景、思想价值取向、叙述策略、内部结构等方面存有显豁的不同。本文在以上各个方面的探寻中,对意识流小说进行再思考。  相似文献   

8.
本文试图对意识流小说的时间观念作系统的层次分理,辨析意识流创作中各种时间观念对意识流小说创作的不同程度的影响和制约;从客观时间、主观时间、空间的时间化三个层次,论述三种不同情景层次下的时间观在意识流小说中的不同表现,推导出时间这一特殊叙事因素为意识流小说的叙事基点.  相似文献   

9.
本文试图对意识流小说的时间观念进行一个系统的层次梳理,辨析意识流创作中各种时间观念对意识流小说创作的不同程度的影响和制约.文章从客观时间、主观时间、空间的时间化三个层次论述三种不同情景层次下的时间观在意识流小说中的不同表现,推导出时间这一特殊叙事因素为意识流小说的叙事基点.  相似文献   

10.
伍尔夫是意识流小说的奠基者,因其成功地将意识流技巧运用于现代小说。她注重探索人的心灵世界,运用内心独白、自由联想、象征暗示等手法,来发掘人的内心深处的奥秘,从而深化作品的主题。  相似文献   

11.
论伍尔芙、乔伊斯意识流小说的艺术技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意识流小说是二十世纪西方现代派文学所有流派中取得成就最大的文学流派,伍尔芙、乔伊斯的意识流小说,不但为我们打开了一扇重新认识人类社会的窗口,更为小说的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伍尔芙、乔伊斯意识流小说中的主要艺术技巧有内心独白、自由联想、象征手法、蒙太奇、不连贯性、梦境和幻觉、重复出现的形象等。伍尔芙、乔伊斯在艺术技巧探索上的杰出贡献,使意识流小说达到了一个后人无法企及的高度,对二十世纪的小说创作曾经起到过巨大作用,同时也提高了小说的地位。  相似文献   

12.
《乞力马扎罗山的雪》是一篇值得深入研究的小说。这篇小说没有曲折的情节,甚至主要人物没有充分行动,但是,却让人觉得内容丰满,动人心弦。究其原因,本文认为,这与海明威娴熟地运用意识流、象征、聚焦叙事等艺术手法密不可分。一.意识流手法《乞力马扎罗山的雪》的主体内容由对话与回忆构成。哈里的回忆并  相似文献   

13.
威廉·福克纳是美国20世纪最杰出的作家之一。《喧嚣与骚动》是他的代表作,在这部小说中,他运用多视角、象征、意识流等表现手法,揭示了康普生家族的衰落过程。本文拟从《喧嚣与骚动》第一章即班吉篇,通过浅析这部分的功能及写作技巧,来欣赏作者独特的艺术才华。  相似文献   

14.
弗吉尼亚·伍尔夫是英国文坛上著名的意识流作家之一,为意识流小说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前景化是指通过对标准常规的系统违反来达到独特艺术效果,从而把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提到前景位置以引人注目的表现手法。意识流小说往往描写人物混乱流动的意识,因此在语篇上常常表现为词汇组合、句法结构、语篇结构、叙述模式等多层面上偏离常规的前景化特征。本文拟从前景化的角度分析《丘园记事》这部无论从思想上还是艺术上都体现出传统小说向现代小说过渡的特征的小说中人物的对话与主题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乔伊斯的这个短篇小说集,以不同的艺术手法从不同的视角和层面描绘了本世纪初都柏林人麻木不仁、死气沉沉、处于瘫痪状态的社会生活,表现了现代人的空虚、寂寞、失落和困惑。有序排列的线型结构、灵活多变的叙述视角,以及对比与象征结合和意识流手法的成功运用,使这部作品在艺术上颇具创新意义,开了意识流小说创作的先河。  相似文献   

16.
老舍创作的几篇意识流小说很有特色。其中的《丁》与《微神》是相当独特的两篇,它们体现了作为现实主义大师的老舍在写作意识流小说时的本土化努力。  相似文献   

17.
张继升 《山东教育》2004,(32):52-53
意识流小说是20世纪初期兴起于西方,用以表现人们的意识流动、展示恍惚迷离的内心世界为主的小说。它以象征暗示、内心独自、自由联想等意识流的方法为主要特征,在上世纪20-30年代的英、法、美等国形成了一个颇为壮观的现代主义文学流派;40年代后,纯粹的意识流小说已不复存在,但意识流小说所锤炼的各种技巧,对后来的诸多文学流派部产生过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死者》是英国意识流小说大师乔伊斯的著名小说,讲述了发生在都柏林圣诞节期间的故事。本文从细节描写和象征手法两个方面分析了《死者》中的死亡主题,并揭示了都柏林人道德、精神的麻痹状态和无力自拔的痛苦。  相似文献   

19.
当今小说创作,就其内容而言,从各个方面、不同角度反映社会生活,可谓丰富多彩。其中最令人注目的,大约要算反映在新潮冲击下的城市和乡村生活题材的小说。这些小说,时代气息浓厚,矛盾冲突急剧,格调大多高昂激越,意识流、象征、隐喻和荒诞等手法大量运用,结构趋于奇崛,技法嬗变更新,成为当今小说创作的滔滔势头。  相似文献   

20.
一、分辨小说的类型 教材《外国小说欣赏》从13个国家、不同时代选了16篇经典小说,编写时考虑到小说发展史、创作方法和小说流派。其中有传统的现实主义、浪漫主义小说,也有意识流和魔幻现实主义等现代主义小说。有的小说是以情节为主的,比如《清兵卫与葫芦》讲了清兵卫是如何醉心于葫芦的故事,实践中的时间、地点、人物和环境是清晰的,情节跌宕起伏、摇曳多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