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一、有利于广播由小变大.广播单兵作战、高效运转的特点在突发事件报道中确实有着独占鳌头的优势,但在日常宣传和重大主题报道中的单兵作战越来越不适应舆论环境的变化.面对这种情况,广播必须摒弃"固守自留地"的保守观念,联合其他媒体形成合力,由小变大,扩大自身的影响.2007年10月第五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召开之际,山东乡村广播就联合江西农村广播在内的全国11家农村广播,对交易会的开幕式进行了直播.  相似文献   

2.
编者按在我们“记者生活日”栏目内,不少记者在这里倾诉他们采写背后的酸甜苦辣,曾感动了很多读者。这一期,我们向大家推出全国新闻界年纪最小的记者、中央电视台9岁的马字歌写的《我第一次做广播新闻采访》,和另一位小朋友观看了马字软制作电视节目的经过。我们为新闻界涌现出这样有才华的小同仁感到由衷高兴。希望小字识不断努力学习,茁壮成长,为今后在新闻工作中作出更大贡献打下坚实的基础。我第一次做广播新闻采访,是199o丰6月23日星期天下午,在北京官园的中国儿童发展中心多功能厅,现场报道中央电视台首协小记者团309成员第…  相似文献   

3.
一、中原广播协作网的建设历程和协作成果 中原广播协作网是在中原13城市市长联谊会和中原经济协作基础上谋划建设的。2006年初,由邯郸人民广播电台发起,逐一征得中原经济区其它12城市广播电台的同意,并于当年5月在邯郸市召开中原广播协作座谈会,13城市的广播电台台长或主管局领导出席。与会人员畅谈中原地区城市间广播协作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对成立中原广播协作网达成共识。时年9月1日在邯郸市召开中原广播协作网成立暨第一次年会,通过“中原广播协作网章程”。  相似文献   

4.
全媒体时代的到来,各种形态呈现的新兴媒体风起云涌,势如破竹,极大撼动着传统广播媒体的传统地位和影响力。在这种崭新的全媒体传播环境下,传统的广播广告能否在坚守自己的传播特色、充分发挥自己的传播优势的基础上,主动走进当今全媒体时代,是捍卫广播广告可持续发展的唯一选择。这种选择既是广告商业市场资源的一次重新配置,更是广播广告经营业态的一  相似文献   

5.
邹新炎 《中国广播》2002,(10):19-21,23
第二届西部广播协作体年会选在西藏自治区的首府拉萨召开很有意义:第一,这是党的十六大召开前夕举办的协作体会议,十六大是党和全国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也是我们广播人今年宣传工作的重中之重;第二,今年是全面实施“西新工程”的第二年,西藏是“西新工程”的主体地区,今天在西藏召开西部广播协作体年会十分及时,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6.
北京奥运,全国和世界各大媒体聚焦北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内合外联”,联合全国140家电台组成全国奥运广播联盟,发挥广播的整体优势,进行了广播史上的第一次超大规模的大兵团联合作战,在奥运报道的媒体大战中发出了广播的嘹亮声音,令其他媒体刮目相看。  相似文献   

7.
随着经济、文化、科技的飞速发展,国际、国内传媒业的竞争呈现出全方位、多样化的态势,广播作为传统媒体,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竞争压力。广播媒体虽然拥有自身特色和比较优势,但在愈演愈烈的传媒大战中,自身的一些深层次问题和持续发展能力不强等问题日益突出。主要表现在:一是整体实力不强,多数广播媒体在各层次传媒市场中份额不大。  相似文献   

8.
徐强 《中国广播》2010,(12):10-12
在上海世博会这样的重大宣传报道战役中,专业广播频率如何扬独家之优势,脱离同质化竞争,成为摆在广播人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中央电台经济之声将世博会报道融入频率改革进程之中,借助世博会报道探索改革新模式,打造中国第一经济广播品牌,以改革的实践推动世博报道形成独特优势。  相似文献   

9.
一九八○年召开的第十次全国广播工作会议,提出了要创造一套适合广播特点的文艺节目形式的要求。这个要求是提得适时的,是有重要意义的。六十年代初期,广播界虽曾以当时刊行的《广播业务》为阵地,讨论过广播节目的形式问题,但当时的争论只限于广播新闻节目,并未涉及到广播文艺节目。一九八○年夏季,在北京广播学院举行的第一次《广播戏曲业务座谈会》上,一些兄弟电台之间,对于戏曲节目形式的分类、  相似文献   

10.
2009年中央一号文件再度锁定“三农”,这是2004年以来中央第六次将目光聚焦“三农”,特别是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关于推动农村改革发展的战略部署,给予“三农”问题的高度重视,也给全国农村广播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2003年以来,从陕西开办全国第一家农村广播,到现今24家省、市农村广播分布全国东西南北中,6年间全国对农广播蓬勃发展,以新的形象,面对广大的听众群体,以独具特色的节目内容成为广播业界新的生力军,农村广播在促进社会经济和谐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5月18日-22日,由甘肃农村广播主办的2009年全国农村广播总监论坛在兰州举行,来自全国19家专业对农广播频率的44名代表共同寻找农广“蓝海”,寻找乡村“钱景”。本届论坛以“坚持、坚信、创造、联合”为主题,共同探讨了对农广播频率未来的发展方向。会议还将2006年成立的中国农村广播协作网更名为中国农村广播联盟,研讨农村广播广阔的合作和发展之路,交流打造特色频率、特色节目、特色服务,发挥定位优势和联盟协作的经验,切实把农村广播的发展提升到新的阶段,大力提高农村广播有效覆盖率、覆盖的质量和水平,让广大农民群众能够享受到、享受好基本的广播宣传服务,提高农村文化生活水平和质量,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本期“特别策划”选取了部分代表在论坛上的交流发言,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1.
卢明亮  赖丁 《中国广播》2008,(10):53-54
中国广播史上,也许没有一次如同报道2008北京奥运会一样: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牵头,集合全国140家电台,形成强大的规模化、联盟化报道效应,使广播的优势在短短半年时间里得到最大化的拓展和延伸。全国奥运广播联盟成为广播联合起来,在媒体竞争日趋激烈的时代走出低谷的一道霞光。  相似文献   

12.
左漠野同志在第十次全国广播工作会议上的发言和发表在北京广播学院学报上的《自己走路发挥优势》(载1980年第3 期)的文章中,都提出了文艺广播以音乐为主体的主张。发言材料和论文里除了说明电台音乐广播的社会作用和受到听众欢  相似文献   

13.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广电总局党组指导全国广播电视战线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强化头条建设,调整节目编排,开展公益展播,加强科普宣传,发挥广电5G、应急广播作用,广播电视媒体主阵地、主力军的地位再一次充分彰显,为争取疫情防控和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提供了有力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4.
王廷龙  安国平 《新闻采编》2006,(3):10-11,18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中部六省广播电台(准确地说新闻综合广播)首次实行了跨地域之间的广播强强联合。在北京梅地亚中心共同设立“中部六省广播电台2006全国‘两会’直播室”,以“立足中部、放眼全国”的理念,精心策划、制作,从3月5日到15日联合播出了十一组节目。在六省广大听众和上会媒体中引起很大反响,新华网、人民网等中央媒体及省市媒体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中宣部听评专家为此撰写了《新闻阅评》。这次联合直播无论是在宣传报道全国“两会”还是在延伸广播平台、组建广播联合舰队方面都可以说是广播创新的一次有益尝试。具体说有以下几个特点:  相似文献   

15.
频率专业化被称为中国广播的第二次创业。随着广播产业化进程的加速和市场竞争的加剧,随着广播改革的逐步深入,今天的广播早已经步入了频率专业化的时代,全国各地电台都已经或正在进行频率专业化改革。以辽宁的广播频率为  相似文献   

16.
1月3日至4日,全国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工作会议在京举行。这是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组建后召开的第一次工作会议。蔡赴朝在主旨报告中指出,今年,全国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系统要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是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始终坚持正确方向,牢牢把握舆论导向。  相似文献   

17.
孙家正部长在全国广播影视语言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全国广播影视语言工作会议是我国广播影视进入新时期以来一次重要的会议,它不仅将有力地促进我国广播影视质量的提高,也将对全社会语言文字工作产生积极的影响。(一)广播电影电视是通过声音和图像进行传播的媒体,是声像...  相似文献   

18.
广播新歌十年唱辉煌第10届全国广播新歌征集作品评选9月20日在北京圆满结束。以“弘扬主旋律、坚持多样化、振奋民族精神”为主旨的广播新歌评奖,从1987年起每年面向士国电台征集一次,至今已持续十届。近两年,由于广播文艺政府奖从中选拨获奖作品,“五个一”...  相似文献   

19.
王凯 《中国广播》2008,(10):61-63
随着奥运圣火的缓缓熄灭,运行了入个多月的全国奥运广播联盟也渐行渐远,淡出人们的视线,然而它留下的成果及思考仍启迪着新世纪迎接无穷挑战和机遇的中国广播人。除去人们耳熟能详的那一场场广播盛宴,除去连创新高的收听率和社会经济效益,在合作机制上、在如何做大广播整体影响力上,这一次全国奥运广播联盟留给我们的似乎更多。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浙江广电集团的广播剧创作呈现出强劲的上升势头。以《嫁给中国》、《平湖秋月》、《大兴安岭的女儿》、《相见恨晚》、《我从山中来》为代表的一批优秀剧目先后三次荣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五次荣获中国广播剧奖一等奖,三次荣获浙江省鲁迅文艺奖。在去年年底揭晓的年度中国广播剧奖评选中,《孤独的向日葵》荣获广播剧单本剧一等奖,又一次显示了浙江广电集团在广播剧创作领域的整体实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