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退款办学,带着国耻痕迹清华大学前身“清华学堂”,本是用美国退还的部分“庚子赔款”办的一所留美预备学校。 1900年(庚子年),德、英、法、美、俄、日、意、奥八个国家,组成“八国联军”,向中国发动侵略战争,打进了北京城。1901年,清政府被迫与侵略国签订了丧权辱国  相似文献   

2.
王社生 《湖南教育》2005,(22):34-34
一、联系现实生活,增强学生比较分析能力去年,我担任双蹲小学五年级二班班主任,任教该班数学课兼社会课。通过学习小学五年级《社会》第5课《义和团反对外国侵略》一课,学生知道了1901年清政府与八国联军签订了《辛丑条约》,八国联军向清政府勒索赔款4.5亿两白银。于是,我问:“4.5亿两白银是个什么概念?”并请大家联系当时的时代背景和当今社会作比较分析。同学们议论纷纷。学生A:清朝末年中国不足4亿人口,八国联军向清政府勒索4.5亿两白银,也就是说清政府又要向每个国民平均摊派1两多白银……学生B:经过1842年《南京条约》赔款2100万元,18…  相似文献   

3.
八国联军入侵,清政府逃到西安,1901年清政府在西安宣布实行“新政”。1905年清政府又派出五大臣出国考察政治。1906年9月1日清政府宣布“预备立宪”,从“庚子新政”到“预备立宪”都对中央国家机构和职官进行了改革,这场改革瓦解了清王朝,却奠定了近现代国家机构的刍形。  相似文献   

4.
1900年(光绪26年)八国联军侵占北京后,强迫清政府于次年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条约规定付给各国赔款4亿5千万两白银,分39年还清,本息共计9亿8千多万两白银。以海关税、常关税和盐税作抵押。这介数目相当于清政府12年的财政总收入。这笔赔款通常称为“庚子赔款”。1908年美国国会通过决议,并通知清政府乐以“庚子赔款”之半“还赠”给中国,用于派遣中国赴美留学生之用。于是1911年在北京设立了清华留美预备学校(1928年该校改名为  相似文献   

5.
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之后,帝国主义列强又向中国陆续发动了英法联军战争(1857年)、中法战争(1884年)、中日甲午战争(1894年)和八国联军战争(1900年)。清政府庸弱无能,被迫签订了一个又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使  相似文献   

6.
自1931年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九·一八”事变.中国人民即开始了长期艰苦卓绝的抗战。特别是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后.中日之间已经完全处于战争状态.然而国民政府仅仅在1937年8月发表了《国民政府自卫抗战声明书》.却始终没有对日宣战。一直到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中国才正式向日本宣战。这是什么原因呢?  相似文献   

7.
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中国,对中国烧、杀、抢夺之后,迫使清政府于1901年与11个帝国主义国家代表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规定:中国从1901年起向签约各国陪偿白银4.5亿两,年息4厘,分39年还清。因1901年为庚子年,故此赔款称之为“庚子赔款”。  相似文献   

8.
段书赞 《历史学习》2004,(10):10-10
一、侵略者的贪欲是战事再起的根本原因为扩大侵略权益,1854年初,英、法、美三国公使向清政府提出“修约”要求,曲解《望厦条约》和《黄埔条约》中的有关规定,提出允许外国人往中国沿海和内地各城市并可购买地产、鸦片贸易合法化、改订税则、外国公使进驻北京等一系列无理要求,结果遭到了清政府的拒绝。1856年,英、法、美三国再次提出,清政府再次拒绝,于是,英、法分别以“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为借口,发动了“极端不义的战争”。由于双方实力悬殊、清政府忙于“靖内”,联军占领广州、攻陷天津、威逼北京,清政府被迫议和,1856年6月,…  相似文献   

9.
"红榜"新材料,新情境,以能力立意新课标文综历史卷第31题1900年6月21日,清政府颁布"向各国宣战懿旨"。6月26日,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等与列强驻上海领事商定《东南保护约款》,规定"上海租界归各国公同保护,长江及苏、杭内地均归各督抚保护,两不相扰,以保中外商民人民产业为主"。这表明A.列强在华势力受到有效遏制B.清政府中央集权面临危机  相似文献   

10.
答:清政府谋求和侵略中国的八国联军签定和约的活动,早在义和团还在天津、北京等地英勇抵抗帝国主义侵略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了。1900年7月7日,天津战败的消息传到北京,那拉氏即命时任两广总督的李鸿章为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井兼程北上,主持对外事务,准备向帝国主义投降议和。17日,李鸿章离粤赴沪,21日到达上海。其时,天津虽为寇军所占,但北京尚在义和团控制之下。李鸿章认为议和之机还未成熟,使以“盛暑驰驱、感冒腹泻”为由,滞留在上海以观风色。他一面向那拉氏提出“义和团是匪非民”,祈其“痛加剿洗”,一  相似文献   

11.
日本从“九一八”事变开始,逐渐侵入我国大部分地区,在“七七”事变后长达近4年的事实战争中,中国没有对日宣战,在国际法意义上的处于非战争状态,然而这是中国政府基于战略的考虑,利用这一国际法律规则,在抗战初期的困难局势下,积极争取到国际同情和援助的手段;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国也是出于对“宣战”所能带来的法律后果的考虑对日宣战,以便在战后赢得胜利成果。  相似文献   

12.
任俊琴 《中学历史教学》2010,(7):F0004-F0004
中国的象征物是龙,传统文化中的龙,代表着尊贵与吉祥,但西方人在不同时期,对龙却有着不同的解读。图一描述的是100多年前“八国联军”瓜分中国的漫画。图中的巨龙匍匐在地,象征着被八国联军打败的晚清政府。图中的各色人等,都手拿武器,斩龙头,割龙爪,剥龙鳞,剁龙尾,争先恐后,唯恐自己下手晚了分不到一杯“龙羹”。  相似文献   

13.
<正> 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派,艰苦奋斗不怕牺牲,坚持武装斗争,最终推翻了腐朽的满清王朝,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在中国近代化的历史进程中写下了极其重要的一页。值辛亥革命80周年之际,特撰此文并编有《辛亥革命专题文献书目》,以资纪念。1840年,以英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为了打开中国市场,掠夺中国财富,利用“船坚炮利”打开了中国关闭的大门。英国资产阶级首先发动了“旨在维护鸦片贸易而发动和进行的对华战争”的第一次鸦片战争,逼迫清政府签订了《中英南京条约》。此后,法、俄、日、美、意、德、奥等资本主义国家多次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如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条约,  相似文献   

14.
1.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起因对此,人民版(2005年)必修Ⅰ第25页说:“日本获得的极大利益,勾起了西方列强对华的更大野心。1900年,英、德、法、俄、美、日、意、奥等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笔者认为这一表述不够准确。甲午战争中国战败,日本获得了极大利益,勾起了西方列强对华的更大野心,所导致的是列强随后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使中华民族面临空前危  相似文献   

15.
19世纪末,八国联军对我国发动了疯狂的侵略战争。腐败的清政府毫无抵御能力,屈膝求和。据说,在“议和”会议开始之前,某国的一位代表想借此侮辱中国人民。于是,他对清政府的代表说:“对联,是贵国特有的一种文学形式。现在我出一联,你们如能对上,我给你们磕五个头,如对不上,你们给我磕五个头。”在清政府的代表未置可否之时,他脱口念出了上联:“琵琶琴瑟八大王,王王在上。”  相似文献   

16.
熊银忠 《中学历史教学》2006,(1):35-37,68,69
[专题解读] 近代史上美国对中国的侵略:1844年,强迫中国签订《望厦条约》,这是美国侵略中国的第一个小平寺条约。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伪装中立进行调停,实则联合侵华,迫使清政府签订了中美《天津条约》。19世纪60年代,美国人华尔组织“洋枪队”,镇压太平天国运动。19世纪晚期至20世纪初,支持日本侵略中国台湾,客观上纵容日本发动甲午中日战争和日俄战争,参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并强迫清政府签订《辛丑条约》。“一战”期间到“二战”期间,扶植中国政治势力同日本激烈争夺对华主导地位,两国合作进行了反对日本法西斯势力的斗争;“二战”后美国推行扶蒋反共政策,干涉中国内政。  相似文献   

17.
所谓宣战,是一国对他国开始处于战争状态的正式通知或宣告。抗日战争中,国民政府正式对日宣战,是在1941年12月9日。它距日军占领东北已整整十年,离日寇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也已四年有余。国民党为什么在“九一八事变”后对日本“不宣不战”,在“七七事变”后“战而不宣”,而在“珍珠港事件”后“正式宣战”?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本文将就此问题作些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8.
六月     
1951年6月1日国际儿童节定名。 1990年6月2日我国首次发布《中国环境状况公报》。 1896年6月3日清政府同俄国政府签订《中俄密约》。  相似文献   

19.
《职业技术教育》2007,(12):10-11
1906年,清政府学部咨请各省举办实业学堂"清末实业教育制度的产生,很大程度上是受西方帝国主义侵略势力的冲击,谋救亡图存。甲午战争后,1900年又有八国联军入侵,中国国势岌岌可危,朝野改革舆论高涨,认为振弱图强的途径在于普兴学校,广育人才。清政府在内外交困  相似文献   

20.
在国内外论述义和团运动的论著中,有关义和团在廊坊阻击八国联军进犯北京的一些史实,所记多有歧异。本文就此谈一点意见供有关专家和读者参考。 (一)八国联军何时到达廊坊 1900年6月10日,英国海军提督西摩尔率领八国联军从天津出发向北京进犯。何时到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