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朱林 《文教资料》2013,(33):24-25
英语和汉语在词类的划分及功能、词语搭配及句子结构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使两种语言词对词的翻译变得很困难.汉语连动式便是一例。本文从汉语连动式的句式特点入手,探寻对汉语连动式中不同类型的谓语动词结构的英译处理方法.同时对连动式英译简单句与复合句的特点及意义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
连动式是现代汉语特有的句式。本文通过实例比较详细地描述了汉语连动式的语义结构,并以此归纳出连动式的六种语义结构类型及其在维吾尔语的相应表达式。  相似文献   

3.
"连动式"这个术语,最早出现于李荣先生编译的赵元任的<北京口语语法>(原名<国语入门>,出版于1948年)一书中,原文是"动词结构的连用式"[1].<现代汉语语法讲话>之后,尽管它的范围有大小之争,"连动句/式"这个名称还是得到比较广泛的承认.80年代后,随着句型句式研究的深入,连动句/式的研究也备受关注,特别是对连动句的性质、存废及其特点等方面进行了细致地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4.
连动式结构在汉语中很普遍,也是世界语言中一种广泛存在的语法结构,学术界对现代汉语连动式研究充满矛盾与争议。现就现代汉语连动式的命名、存废、分类等三个方面进行述评,力图展示半个多世纪的现代汉语连动式研究概貌。  相似文献   

5.
连动式是观代汉语中动词性谓语句里的一个极富特点的句式。其表面结构形式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谓语部分,而这两个谓语之间“没有状语和中心词的关系,没有补语和中心词的关系,也没有动词和宾语的关系,它们也不是合成谓语或者联合谓浯,主谓谓浯”。①其结构比较特殊,谓语部分形成了多个中心。因此,连动式又成了观代汉语语法分析中比较棘手的一种句式。长期以来一直引起语法学界的争沦,尤其表观在对其作为一种独立句式的认识上:有的人主张,连动式是一种独立的句式,可以表示祖国语言的简炼与灵活,不宜取消;有的人认为连动式的存在是多余的,对语法分析有害无益,主张取消;还有入主张应缩小连动式的范围,将部分连动式归入一般的单句句型。本文试图通过对连动式的再认识,进一步说明连动式的结构特点及其语法分析。  相似文献   

6.
汉语动词到介词的语法化演变都是在连动式结构中发生的。动词的介词化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主要有句法位置的改变、语境影响以及认知因素等。  相似文献   

7.
连动句在汉语句型系统中占有特殊的位置。连动句的构成条件问题是连动句研究的基本问题。主语和连动动词是问题的关键,因此本文在充分讨论这两方面问题的基础上,对连动句构成条件进行了重新界定。  相似文献   

8.
现代汉语连动结构方式构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现代汉语中,连动结构方式的复合词是指由两个动词语素构成,并且动词语素按照所表示的动作先后顺序排列,两个动词语素之间具有一定的语义关系。连动结构方式构词与其他构词法有一定的区别,连动词可以采用"v1 之后再 v2"的格式来验证。  相似文献   

9.
《宜宾学院学报》2017,(1):115-120
基于构式语法的视角,汉语"将"字处置式的演变路径为链条式:率领义连动结构>持、拿义连动结构>工具式>广义处置式>狭义处置式。"将"字处置式的演变动因是受到语境、构式与词汇的压制,以及转喻机制及汉语自身规则多重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现代汉语连动式结构是句子谓语的常见形式。连动式谓语是指句子谓语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动词(或动词性短语)连接使用所构成的语法结构,连接使用的动词或动词性短语都与句中的同一主语发生主谓关系,彼此之间表示动作的接续或语义上相互关联的动作(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下册,第111页)。在语法形式上,连动式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动词或动ids短语之间处于并列的关系,但在语义功能上,有些连动式表示并列的语义关系,有些连动式却表示偏正的语义关系。因此,在语义功能上,汉语连动式又可分为并列语义结构和偏正语义结构两种。由于…  相似文献   

11.
何芳兰  黄琳 《考试周刊》2009,(21):209-210
本文从分析英汉动词的差异入手,以提高翻译技巧和译文质量为目的,探讨了在汉译英时如何处理汉语动词这一问题,举例说明了词类转换、汉语连动式和兼语式的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12.
本文基于认知语言学框架理论,从框架激活、视角、脚本这几个理论点出发,对汉语连动式的产生与分类进行讨论。连动式是框架操作在汉民族形象、具体的思维认知影响下催生的语言形式。以连动式具体特征形成的认知动因作为划分依据,连动式大体分为脚本型顺序连动式与视角关系连动式。  相似文献   

13.
连动式是古今汉语一种重要的句式,对连动式的研究从三个平面的角度作一个综述,有利于发掘出连动式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连动式 ,兼语式两种汉语句型与相似的英语句型 ,有它们的异同之处 ,比较这些异同之处 ,并将这种比较贯穿于教学当中 ,对中学英语的语法教学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汉语连动句式中的动词结构连用而无须改变词形,这是汉语和印欧语系语言的重要区别之一.本文从认知的角度如时序原则、原型范畴等方面,阐释连动式存在的必然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16.
《左传》与《三国志》的连动式比较来看,《三国志》的连动式结构比较复杂,不使用连词占据优势,动词组合更加多样化,语义已经大大丰富。从《三国志》连动式发展可以看出动结式在《三国志》中尚未形成,处于部分连动式向动结式发展的过渡阶段。  相似文献   

17.
本文基于语料库考察现代汉语路径动词"到",研究发现:1.路径动词"到"共有四种句法搭配,体现了汉语兼具动词内建构语言和动词外建构语言的特征,属于第三种类型的语言——均等建构语言。2."到"在连动式结构中具有不对称性,这是由心理文化及句法特征所引起的。  相似文献   

18.
连动句教学方法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Di新红 《天中学刊》1999,14(1):115-115
连动句是动词谓语句中的一小类,因为它的谓语是由相连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动词短语(或其中一个是单个儿动词)构成,比较特殊,所以,中师的(现代汉语知识)是将它放在“特殊句式”中介绍的。学生在学习连动句时往往不能真正地理解、掌握,判断起来模棱两可。抓住特征,进行连动句教学,可以收到较好的效果。具体做法是这样的:一、明确定义,抓住特征抓住连动句的特征,应从分析连动句的谓语构成入手。连动句的谓语构成有以下几种情况:(1)动词短语十动词。如:他【]去城里玩儿。(2)动词十动词的重叠形式。如:我11去看看。(3)动…  相似文献   

19.
强调意义与形式相结合的语法分析原则,并据此将动词结构连用的几种情况分别划归复句或联合短语、偏正短语里,取消连动式这一概念.目的是消除语法分析的混乱局面,避免语法分析的复杂化、烦琐化,减少一些不必要的术语,从而使语法更简明、更实用.  相似文献   

20.
本文就汉语复杂谓语即连动式与兼语式的分类及英译作了探讨,认为绝大部分的连动式可译为英语的谓语成份及状语;兼语式则多译为英语的谓语成份与复合宾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