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突发事件因其不可预知的突然性而具有广泛的社会关注度,因此成为媒体争相报道的对象。近年来,风凰卫视通过美闰“9·11”事件报道在华语媒体中迅速崛起,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通过伊拉克战争报道得到普遍认可,中央电台中闰之声通过汶川特大地震报道获得广泛赞誉等等,都成为“突发事件报道成就媒体”的典型例证。  相似文献   

2.
真正需要进行报道策划的选题只是所有报道选题中的一部分,主要有三类:第一、可以预知的、有重大社会影响的活动和事件性或非事件性新闻。第二、非可预见、有重大社会影响的突发性事件。第三、新闻媒介自己设立的重要问题性报道、活动性报道。[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张志民 《新闻窗》2010,(2):126-127
新闻报道策划是指在尊重新闻事卖的基础上,对已经发生的、正在发生的、即将发生的客观事件进行报道谋划,包括对报道时机、报道方式、报道规模等所做的规划设计,以实现最佳传播效果的创造性的活动。是一种视角新、立意高、开拓深、介入及时的战役性、系列性、话题性并能形成新闻强势的新闻报道的谋划和组织运作过程。作为可预见性的一类新闻事件,体育赛事通常具有计划性和公开性的特点,其赛程、地点、参赛人员、场地情况都是可以预知的,策划者可以充分利用赛事正式开始之前的这段时间进行精心的设计和安排,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应该说,  相似文献   

4.
突发事件是指在短时间甚至瞬间之内、在不可预知的情况下,事物、环境和人的生存状态的急剧变动.  相似文献   

5.
我们通常所说的同期声大致可分为人物同期声和现场同期声也称国际声两类,人物同期声是指拍摄新闻时,同步采录的人物讲话,记者和被采访者的对话等。而电视体育报道当中的同期声多指现场同期声,可以说他有着独特的魅力和作用。在电视体育新闻中,人物同期声与解说词加上国际声,都是重要的声觉形象元素,它们与视觉形象元素一起,共同承担着传播的功能。  相似文献   

6.
在广播舆论监督报道上,如何做到述实不虚夸.写情不煽情,详细不繁琐,深刻不尖刻,我们在《事事关心》节目的采编实践中总结出“三策”。  相似文献   

7.
老舍先生在北京大学中文系学生演讲时谈到,写实物要以实物为主而略加抒情的描写,使文章生动空灵一些,反之,写诗情画意则要略加实物以期虚中有实。这的确是名家的经验之谈。不仅写作讲究虚实相生,中国画的烘云托月、计白当黑,书法的飞白,音乐的休止符何尝不是虚实关系的具体运用。可以说,作为一对充满辩证关系的矛盾统一体,虚实的结合是无处不在的。对新闻报道来说也不例外。正确处理虚与实的关系可使报道工作别开生面。新闻中的“虚”指概貌、概况、抽象事实;“实”指细节及具体事实。虚实法在新闻报道中有哪些体现呢?择其要有以…  相似文献   

8.
突发事件的特点就是没有预料性,这种事件引起的关注度是远远大于预知的新闻的,所以能够在短时间内成为社会的热点和焦点。本文将新媒体环境作为背景,研究如今突发性事件在进行报道的时候常遇到的问题,希望对突发性事件报道策划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9.
在社会生活中,有许多问题受到公众和政府的热切关注,受到广泛的议论,我们通常称之为“热点”。有学者将热点分成三类:第一类是日常性的热点。比如久已有之的教育、社会治安、环境卫生问题,还有随着社会的进步而出现的购房、购车、出国求学等问题。第二类是可以预知将会出现的热点。例如1997年的香港回归,1999年的庆祝新中国成立50周年,2000年的世纪之交,2002年的我国加入WTO,都是可以预期的热点。第三类是突发性的热点。例如2003年“非  相似文献   

10.
当前纸质媒体文化娱乐报道领域内的现状是:既有以大多数都市报、晚报等为代表掀起的热潮涌动,也有少部分报纸凭借低俗化、庸俗化和媚俗化等搅和出的暗流、浊流和逆流翻腾,还有党报主流却不主导的一潭静水“波澜不惊”。这样的尴尬局面亟待改变和突破:党报作为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建设的重要舆论阵地,必须加强在文化娱乐报道领域的引领力度,以高屋建瓴、正本清源的报  相似文献   

11.
在震惊世界的5·12四川汶川大地震报道中,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再次体现出国家电台在重大突发事件报道中独特的优势和魅力。  相似文献   

12.
中国之声2010年全国两会宣传呈现出报道角度新、品牌栏目多、内涵挖掘深、媒体合作广等亮点,充分发挥国家电台在正面报道时的积极作用,深刻彰显广播媒体在重大活动中的报道优势。中国之声今年两会报道上了一个台阶,在新闻界两会报道上实现多方面的重大创新和突破。  相似文献   

13.
中国目前处在社会转型期,危机事件以其不可预知的突发性、爆发的罕见性、代价的惨重性成为了媒体争先恐后报道的“香馍馍”。媒体在危机事件中能否客观公正地报道、及时全面地分析、冷静负责地引导,是衡量媒体能否扮演好“船头嘹望者”和“理性把关人”角色的重要标尺。  相似文献   

14.
新闻事件的时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视新闻传播必须充分发挥现有的技术手段,在声画同步和即时性两个层面上,不断地丰富和发展自己。从实践看,过去那种简单的画面加解说词的电视新闻报道样式,虽然在个别时候、个别栏目还是可以采用的,但它明显不符合电视媒介的技术优势和传播特点,  相似文献   

15.
蔡云骜 《军事记者》2007,(10):26-27
军事训练报道怕太实,练什么写什么,不注意主题思想的提炼,让人看了乏味。政治工作报道又怕太虚,通篇"认识到"、"体会到",大而空,让人望文生厌。怎样把政治工作宣传的稿件写实写活,值得认真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6.
在当前日趋白热化的媒体竞争中,电视凭借画面与声音的完美结合而独树一帜,将亿万观众牢牢地吸引在电视机前,它不但可以让观众看到新闻发生的现场或景观,而且可以听到新闻中人物鲜活的声音和真实的现场音。由此可见,电视新闻同期声的运用是发扬电视新闻优势最重要的手段之一,这对于强化电视新闻的真实性和感染力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何利用好同期声,发挥同期声现场。  相似文献   

17.
同期声作为电视新闻报道中运用比较广泛的一种重要形式,具有自身独特的优势。一方面,通过电视同期声的运用能够有效突出节目主题,衬托现场气氛;另一方面,通过电视同期声的运用能够凸显人物性格特点,使观众具有身临其境之感,促进了电视新闻现场报道的真实感。本文主要从同期声在电视新闻报道中的作用入手进行探讨,进而帮助电视工作者强化对同期声运用重要性的认识。  相似文献   

18.
所谓连续报道,就是对同一新闻事件或者新闻人物在一定时间内进行连续的不断追踪最新信息的报道方式,它是当今各种媒体进行深度报道的一种重要形式。连续报道具有这样一些特点:报道对象是已经发生或者正在发生的重大新闻事件;在事件的报道上具有时间上的连续性.且以揭示事件的最新进展为要义:体裁形式可以多种多样;报道内容具有不可预知性。这些特点构筑了连续报道独特的魅力,也使得它能更好地吸引受众。  相似文献   

19.
德国华人记者张丹红“因言获罪“,被德国之声停止了工作,免去中文部副主任职务。事件被报道后,引起国际新闻界的普遍关注。根据德国之声的解释,张丹红“获罪“的原因是“她的一些表述和德国之声所秉承的主导理念不相符合“。张丹红究竟都说了些什么,  相似文献   

20.
米娜 《中国地市报人》2012,(12):122-123
在电视新闻报道中采用同期声,不仅对于节目主题的烘托、现场气氛的渲染具有重要作用,而且也可以展示鲜明的人物性格,使观众产生强烈的现场参与感,从而实现最终的电视节目说服力。合理应用电视新闻同期声,会让新闻熠熠生辉。下面,笔者就谈一谈同期声在电视新闻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