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考是考生一个人的考试,因为考生学习实力、心理状态,及考场的瞬间发挥等因素直接决定着考试的成绩。但高考又不是一个人的考试,还是学校、家庭等诸多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如何正确地理解高考,以最佳状态来应对高考,2007年福建省高考文科状元罗宏晟同学的高考访谈也许能够给大家一些有益的启示。——采访手记  相似文献   

2.
年年高考,届届都在备考,谈起高考,学生怕高考,教师厌高考,备考情绪低靡,效率低下,究其个中原因是一个复杂的话题,笔者试图从学生高考备考心理误区的角度作一些深层探索。一、担忧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而难以应付来自社会各方面的压力,致使高考备考情绪低靡,效率低下许多考生认为高考是人生中最重要的考试,其他的任何一次考试都没有这么重要,小考中考是起点考试,并不决定人生成败;考硕考博只是使人生之路更加辉煌。不少考生认为高考是人生成败的分水岭,成者为王幸福一生,败者为寇苦海无边,许多考生把自己一生的幸福都赌到高考上去了。考生…  相似文献   

3.
一、考后心理问题产生有原因高考结束后,大多数考生都能够很快从考试中解脱出来,做一些更有意义的工作,但也有少部分考生可能沉湎于考试之中而不能自拔,出现种种心理问题。  相似文献   

4.
刘昕斓 《高中生》2010,(33):47-47
2011年高考很快就呼啸而至,一位报考艺术类专业的考生,究竟是专业考试对自己重要一些,还是文化考试对自己重要一些,抑或两者并重?这不能凭考生的感觉想当然,而是要根据考生报考的艺术类院校及专业的录取规则来判定。  相似文献   

5.
刘昕斓 《高中生》2010,(11):47-47
2011年高考很快就呼啸而至,一位报考艺术类专业的考生,究竟是专业考试对自己重要一些,还是文化考试对自己重要一些,抑或两者并重?这不能凭考生的感觉想当然,而是要根据考生报考的艺术类院校及专业的录取规则来判定。  相似文献   

6.
正如果说高考结束意味着中国考生的苦日子可以告一段落,那么韩国学生的"后高考时代"可就没那么轻松了。对于韩国学生来说,高考——"大学修业能力考试"的结束并不意味可以尽情玩乐。高考结束后的几周内,报考重点高校的学生还需继续参加一项考察逻辑能力的"论文"考试。这催生了社会上很多的私立"论文学院"专门传授考生写作技巧,一至两周的课程需花费5000多元人民币,但考生们依然趋之若鹜。论文考试当天,由于一些考生同时报考了多所高校,家长不得不雇佣可灵活穿梭于车流中的"摩的",载着考生们四处赶场。  相似文献   

7.
2011年广东省普通高考英语听说考试3月18日就要开始进行。那么,考生在听说考试中应注意些什么问题,才可以获得更高分呢?现在结合刚过去的佛山一模和广州一模的听说考试,谈谈考生在进行人机对话时可避免的一些问题及其相应的一些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8.
李健 《广东教育》2007,(2):14-16
目前,新课程的高考方案、2007年高考历史科考试大纲及考试说明都已经出台。对考生而言,复习最主要的依据是课标、考试大纲及考试说明。那么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究竟给考生的复习带来了哪些具有方向性的指引呢?考生又该如何把握好这一方向呢?  相似文献   

9.
孔祥 《考试研究》2014,(2):49-53
近几年,即使面对日益严格的监考,在高考中依然出现了群体性的高科技团伙作弊现象,如何遏制这种情况,严肃考试纪律,维护广大守纪考生的合法权益,对考试机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考试结束后采用雷同答卷甄别技术对作弊考生进行甄别已经应用在司法考试、医师考试、公务员考试等一些国家级考试中,因此,有必要通过高考题型、试卷质量、甄别方法、法律问题等方面的分析,对在高考中采用雷同答卷甄别技术的可行性进行研究,以震慑作弊考生,保证考试的公平公正。本研究结果表明,在高考中采用雷同答卷甄别技术是现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一年一度的高考已经过去,众多紧张苦读的考生可以喘口气歇歇了,但“考试”还远没有结束。随着高考成绩的陆续公布,有的考生考得好一些,有的考得差一些,这都很正常。家长、考生乃至全社会,理应以平和的心态看待考试结果,但我们特别容易走上两个极端。有些家长当孩子成绩不理想时  相似文献   

11.
各地、州、市(县、区)招生考试委员会、教育局、招生考试办公室: 随着西部大开发的不断深入,到云南的投资者增多,其子女要求能够在我省参加普通高考。同时,一些外省籍考生非正常迁移户口,甚至利用假户口报名参加我省高考的现象也在局部地区有所增多。为规范考生报名资格审查,防止高考移民,维护云南考生的合法权益和考试秩序,兼顾外来投资者子女的报考要求,  相似文献   

12.
《家长》2011,(7):4-4
纷飞的书本、张扬的笑脸、激动的热泪……这是各高考考点上演的最引人注目的一幕。6月8日下午,随着高考最后一科考试结束,考生们终于结束了12年的寒窗苦读…… 高考结束了,考生最大的心愿就是大玩特玩一番。一些考生开始“放羊”:每天睡到日上三竿,每天跟同学玩到夜里两三点钟……  相似文献   

13.
高考是难度的考试,是速度的考试,高考也是对考生心理素质的一次考试,考生参加高考要有知识和能力的准备,也要做好心理准备,一定意义上说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提高复习效率及高考成绩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网络上有许多关于高考考生是否需要进行心理辅导的争论,褒贬不一。笔者长期在基层执教,并从事高中生考试心理研究,认为考试应激反应强烈的高考生尤其需要考试心理辅导,但凡高考考生都需要进行心理辅导的说法不能一概而论。本文就高考考生考试应激反应强烈的心理行为和心理调适作一分析。  相似文献   

15.
高考是一种综合性的考试,既是知识和能力的考试,也是心理素质的检验,是学生综合素质的测试.高考的考量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心理素质的考量.心理学专家对影响高考成功因素在高考中的作用进行研究,结果证明考生考试前的心理状态在高考成功中占第一位,考生的学习方法占第二位,考生的学习实力占第三位.  相似文献   

16.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指出 ,招生考试工作要“有助于高等学校选拔人才 ,有助于高等学校扩大办学自主权 ,有助于中学实施素质教育”。“三个有助于”为新形势下的招生考试工作指明了方向。那么 ,怎样才能在招生考试工作中做到“三个有助于”呢 ?笔者作为多年在县区招办直接从事高考考务工作的基层工作人员 ,在这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思考。一、指导考生正确、科学、合理地填报志愿 ,有助于高等学校选拔人才填报高考志愿是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工作的重要环节 ,一方面充分保护了考生的合法权益 ,让考生…  相似文献   

17.
88年高考已经过去,在此我们结合考试的结果对命题工作作一简单的回顾,并就考生在复习迎考及考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8.
高考是知识的考查、能力的考查,也是对考生心理的一次考查.随着高考日期的日益临近,不少高三考生眼看复习时间越来越少了,复习时总是心神不安,注意力难以集中;有些考生在模拟考试中没有考好往往就对高考产生不良的心理预期;还有些同学一到考试就紧张,焦虑,没有自信.掌握一些积极自我暗示的技巧,反复练习,有助于考生走出心理陷阱,拥有健康的心态,取得意想不到的成功.  相似文献   

19.
近日,教育部考试中心公布了2009年普通高考各学科考试大纲,详细介绍了今年高考各学科的考试范围、命题思想、试卷结构等。与往年相比,今年的考试大纲有哪些变化?对考生备考有何指导意义?为方便考生复习备考,本刊特综合部分名校名师观点,帮助考生解析考试大纲,提供备考建议,希望能助同学们一臂力。  相似文献   

20.
立足于以人为本的理论视角,提出用现代考试观统领高考改革的思路,坚持高考服务考生全面发展,服务高校选拔人才的原则,实现高考考试内容、考试方式、考试标准的多元化,依法维护考生正当权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