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如果说,编辑是“为他人做嫁衣”的话,那么,文摘编辑就是“在嫁衣中选嫁衣”。初做文摘编辑时,思想上并没引起多大重视:文摘无非“摘”文而已,有何难哉?所谓“剪刀加糨糊”是也。何况还有“吃人家嚼过的馍”一说。谁料,接手半年来,逐渐感到,他山之石不是信手拈来,文摘编辑当好不易。应该说,有的文稿编辑可以做见仁见智的修改。而文摘编辑却不得随意引申、附会、拔高、扩展,必  相似文献   

2.
编 辑工作的创造性并不是一个新的命题 ,只是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 ,这个命题显得更为引人注目。长期以来 ,文摘编辑工作未受到足够的重视 ,不少人认为 ,文摘编辑不过就是用一支笔、一瓶墨水、一把剪刀、一瓶胶水 ,在别人的劳动成果上抄抄摘摘的简单的重复劳动。而笔者认为 ,文摘绝不是一个简单的“抄抄摘摘”可以了事的 ,尤其在当今市场经济条件下 ,面对各种阅读需求的读者 ,文摘编辑必须具备相应的新观念 ,从传统的理念和束缚中摆脱出来 ,构建一种文摘新理念 ,才能办出适合当今读者需求的文摘版。文摘编辑的策划意识文摘版的编辑首先需要…  相似文献   

3.
文摘版既属专栏类,但又区别于新闻版和专栏版,它既是新闻版和专栏版的延伸和补充,又是新闻版和专栏版的有机组合。那么文摘版究竟应该如何编?怎么摘?我以为,编文摘版也应注重实用性,应突出报纸特色,要有其独特的视野和思路。 突出报纸特色 注重实用性 文摘摘编工作“看似寻常最奇崛”。面对“书山报海”,如何才能使读者在投入有限的人力、财力的情况下,享受一报在手。洞悉天下事的“美味”。这不仅是读者的殷切期望,也是编辑面对的问题。所以文摘版应紧紧围绕报纸的办报方针“好看、有用”做文章,选编内容  相似文献   

4.
文摘三忌     
荟萃文章精华,推荐名篇佳作,开扩知识视野,是许多文摘报刊和报纸的文摘版受到读者欢迎的原因。为了提高质量,文摘需注意三忌:一忌滥。重要消息,名人佚事,奇闻趣话,往往今天在这家文摘上见面,明天在那家文摘上刊登。“英雄所见略同”,本也无可厚非,但有些文章好多年仍是文摘“热门”,读者就觉得腻味了。如最近在一家文摘报上看到的“赵丹家书”,几年前就有好多家报刊摘登过,如今再摘,岂不浪费版面?  相似文献   

5.
要办好深受人们喜爱的文学杂志刊物并非易事,需要有准确的办刊方向以及编辑人员较强的文学素质。编辑作为读者和作者之间的重要桥梁,肩负着重要的使命,不仅仅要为读者提供高品质的精神食粮,还要为作者孕育成果展出园地。编辑文学素养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期刊质量的好坏,同时也会影响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传播。文学编辑一定要熟悉所处的文化环境、文学现状,同时具备一定高度的理论学术素养才可以在约稿、审稿和编辑加工稿件的时候凸显出刊物的品质,下面做具体的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6.
刊物的编辑要求和图书编辑不一样。文摘刊物的编辑要求和一般刊物的编辑也不一样。照常人看来,文摘刊物的编辑工作很简便,可以省却每期出题目、找作者、改稿件……许多麻烦事,似乎只要坐在斗室里发现、选择、删节好文章就行了。即便如此,  相似文献   

7.
胡风不仅是现代中国一位个性突出的文艺理论家,而且是建树颇丰的文艺报刊编辑,曾先后主编过《工作与学习丛刊》、《海燕》、《七月》、《希望》等著名刊物,在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史上产生过很大的影响。作家邵荃麟说过:“中国那时的刊物谁都比不过胡风,胡风的刊物编辑得最好,它好在什么地方?它有完整的对文学的观点、美学追求,而且政治上也不糊涂,是革命的,符合人类进步思想。”鉴于学界至今未见有人对胡风的报刊编辑思想进行系统研究,故本文仅就胡风的编辑方法和艺术略作管窥。胡风不仅是现代中国一位个  相似文献   

8.
如何提高新闻稿件的“采用率”?一些通讯员常提出这个问题.我当过业余报道员、专职新闻干事、记者、编辑,同样有过上述的苦恼和经历.怎样解决稿件“采用率”低的问题呢?我认为,除认真分析“采用率”低的原因以外,还应该找出克服的办法. 一、主题一般化所写的稿件没有捐导意义,缺少针对性.抓的主题平平淡淡,在全局引不起什么震动,只是一般化的报道。所以,这类稿件编辑难以选用. 一篇稿件的能否引起读者的兴趣,选好主题是很重要的。在写稿时如何选好主题呢?一方面,要通过看报纸,听广播,学文件,摘调查研究,对社会上存在的问题心中有底,另一方面,动笔时要考虑稿子的主题能不能给人们以启发?见报后效果怎  相似文献   

9.
编辑要有编辑思想编辑工作是思想工作,编辑一定要有编辑思想,这个问题似乎不需要多费唇舌,但是做编辑工作可以不用或不要思想的认识和事例却不少见。比如,认为编辑工作只是抄抄贴贴,剪刀加糨糊的简单技术工作,就是把编辑工作看成不要用脑子即不用思想去做。又如,认为著书立说是作者的劳动,反映的是作者的思想,编辑只是“为人作嫁”。“为人作嫁”  相似文献   

10.
李晓晔 《传媒》2002,(10):14-17
《故事会》是一本小刊物,32开,骑马钉,与当下国内流行的“国际版”大异其趣。它的编辑部也非常小,从创刊到现在,编辑部人员一直维持在10个左右。为什么不改成大开本呢?《故事会》的编辑们笑答:因为我们所做的只是小草的事业,默默生长,却满眼青绿,装点着老百姓的视野。然而,《故事会》又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读者对图片新闻在内容和表现形式上的阅读需求越来越高。电视和网络又使新闻信息的传播速度和广度超越以往,报纸也鲜有独家图片新闻。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对图片新闻的版面处理,如果仍然固守“只要照片大”、“只要照片多”就会有读者的想法,而不在图片编辑上下功夫的话,就很难在众多报纸中把读者的注意力吸引到你的报纸上来。 一张对图片编辑不重视的报纸,一定不是一张抢眼的报纸,不是因为它缺少新闻,而是因为它缺少图书编辑赋予它应有的光彩。因此,在读图时代的报纸中,图片编辑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对图片编辑素质的要求也是非常严…  相似文献   

12.
文摘求疵     
在改革开放的时代,信息的快速传递极为重要,一批文摘报刊(以及报纸的文摘版)应运而生,给读者带来了许多方便。“一张报纸集百家的精华”,未免言过其实,但读一张文摘报可以省却翻许多张报的时间,确是事实。我常看文摘报和文摘版,在喜爱之余,又每每发现令人遗憾之处。遗憾有三:一是编辑缺乏版权观念,不尊重作者。文化部关于保护版权的条例明确规定:报纸转载和使用他人已发表的作品,“应说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称和出处”。但一些文摘报大多缺乏版权观念,不能完全做到这一点。手里有一张3月19日《文摘报》,第八版上共有七条信息,竟有五条未署原作者姓名,却署了摘编者名,至于原作名称则一篇也没署。这未免太不尊重原作  相似文献   

13.
刘瑞 《编辑之友》2002,(6):47-47
在多年的编辑实践中,我深深感到:做一个普通的文摘编辑容易,而做一个高水平的文摘编辑却很难.普通编辑只需选择出几篇好文章,删删改改,凑足一块版即可;而高水平的编辑则需要有思想,有策划.  相似文献   

14.
正在电讯、文摘的选稿上,都市类报纸的读者对那些角度新奇、新颖、贴近生活的新闻更感兴趣。怎样选择读者喜欢的新闻稿件,引导他们阅读,是一个电讯文摘编辑需要具备的能力。稿件选择的必要性电讯文摘编辑负责国内外新闻的稿件选择和整合,如何让版面的内容既能吸引读者目光,又保持报纸的营养价值,这是对编辑新闻判断力的一种考验。虽说网络信息传播速度很快,但读者对信息的渴望并不仅仅局限在简单的速度和数量,而是需要信息的深度和质  相似文献   

15.
编辑选择和期刊内阻现象的消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编辑的艺术从一定意义上讲就是选择的艺术.宏观上,刊物定位、办刊方针的制定是一种大方向的选择;微观上,把一篇文章以怎样的方式编入刊物,当然也是一种具体的选择.现在流行"细节决定成败",所以一份刊物最后以怎样的面目示人,到读者眼中早已跳过了编辑在最后编辑完成前的种种良苦用心,直接以能否获得有用的信息为目的,以成刊给人的阅读直感为判断归依.所以,就一本刊物而言,如何让其承载的信息最大化地有效地呈现在读者面前,既不辜负作者和编者的付出,又得以最体贴地服务于读者,是一个很实际的问题.而通过编辑选择防止期刊负面内阻现象的产生则是一种比较经济的解决手段,所需要的只是编辑的慧心和慧眼.  相似文献   

16.
进入历史新时期以来,我国文摘类期刊淋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风调雨顺,健康成长。多数文摘期刊,尤其是在不同读者范围中已经享有一定知名度的文摘刊物,把撷精选萃、开通窗口、传播知识、集纳信息、启迪人生、培养道德、陶冶情操、丰富生活,作为全力追求的目标,在自己的这一方天地里逐步办得得心应手、有声有色。他们自觉抵制时代的不谐和音,他们不制造哗众取宠的舆论,在格调上不放松低就,在编辑方面不粗制滥造,经过十年来的锻炼,已经涌现一批文摘类期刊的行家里手。  相似文献   

17.
吉林日报主办的《东西南北》文摘月刊,目前的发行量为一百一十万册。这一百一十万本刊物,每个月是通过什么渠道到达读者手中的呢?这家刊物在29个省、市、自治区建立了四百多个代销点,开拓了一条自办发行之路。 1983年4月,《东西南北》筹备出刊。在各种文摘版,文摘报、文摘月刊风行的文摘盛世,它能站稳脚跟吗?吉凶未卜,前途莫测。受命主持这个刊物的冯集中同志和分配给他的五位创办人员,在明确编辑方针——面向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读者群,以“思想性、知识性、资料性、实用性和趣味性”为宗旨的同  相似文献   

18.
在当前报刊市场竞争十分激烈的情况下,专业期刊怎样才能站稳脚,并拥有较大征订面和较多的读者,关键在于杂志的质量.但是杂志的质量又从何而来呢?它来源于杂志的办刊宗旨正确不正确,路子对头不对头,更来源于从主编到编辑的素质高不高.那么,作为专业期刊编辑到底要具备哪些素质?笔者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政治素质——专业期刊编辑编好刊物的重要前提.首先只有在思想上能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决拥护党的方针、政策的人,才可能在行动上坚决贯彻执行党的各项决议、决定,一切按党的要求办.没有这个政治前提,就不可能把握住杂志的社会主义方向.当然,政治素质的形成靠两个方面,一是期刊社的组织以至上一级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对期刊编辑进行正规化政治理论教育,提高他们的政治理论水平和政治觉悟;二是期刊编辑自己要提高学习政治理论的自觉性,主动挤时间自学.  相似文献   

19.
"他们什么都不缺,恰恰缺少意义和追求.他们不知道有什么在前方等待着他们.于是他们想:为什么我们活着呢?我们为什么做这件事情呢?父亲辛辛苦苦干的事情我为什么要去做?我自己如果有喜欢的事情我要去干,但我自己也不知道我到底喜欢干的是什么东西.我就喜欢飙车,那么飙车到底又是为什么呢?"  相似文献   

20.
写这样的文章是需要极大极大勇气的。我参加工作刚刚两年多,做编辑也不过一年多一点时间,能总结出什么心得体会?别人会不会说孙卫卫在王婆卖瓜自卖自夸呢?可我实实在在的的确确喜欢我的工作,我也不止一次地“陶醉”:对于我来说,没有什么比当编辑记者更好。那就鼓起勇气卖一回瓜吧,只是争取卖好点,让您不过多厌烦。上小学时和同学办手抄报、黑板报;上初中时自任文学社油印刊物的主编,当时的省作协主席胡采等还为我们刊物题词;上高中后经常为一中学生杂志撰稿,是它的第一个特约中学生编辑;在大学里又是一中学生杂志的特约编辑,编写和主编了3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