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用荧光光谱法和UV光谱法,研究染料荧光素、铬黑T、结晶紫(Crystal Violet)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作用,可以给出它们在不同结合数下的生成常数,求出它们的能量转移效率、给体-受体之间的距离,进而得知一些小分子染料与蛋白质结合后所引起染料或蛋白质光谱特性的变化.因此,这些小分子染料可作为蛋白质的探针,从分子水平的角度研究蛋白质与小分子相互作用的机理,从而为生命科学研究以及药物研究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2.
蛋白质热转移法是一种经济快速简便的确证小分子与靶标蛋白相互作用的实验技术,该技术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仪测试小分子和靶标蛋白结合后蛋白质熔解温度的变化,确证活性小分子与靶蛋白质分子间的直接相互作用,为科研常用实验手段,但在本科药物化学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却较少涉猎。基于教研结合,成果导向教育理念(OBE),设计了蛋白质热转移法的实验教学案例。通过该实验的训练有助于药学专业本科生掌握实时荧光定量PCR仪的使用,巩固利用靶标热稳定性改变确证靶标与药物小分子相互作用的原理,培养学生的药物创新意识、团队协作精神和药学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3.
用荧光光谱法和同步荧光光谱法研究了卡铂(CBP)与人血清白蛋白(HSA)的相互作用以及5种维生素对其相互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303~315 K的温度范围内,CBP能使HSA的内源荧光发生静态猝灭,并对蛋白质的构象产生影响,二者通过静电作用相互结合形成1:1的复合物;5种维生素的介入进一步加强了卡铂与HSA的荧光静态猝灭作用,同时与药物和蛋白的结合形成竞争,降低了药物与蛋白间的结合常数,从而降低了结合物的稳定性,减少了游离型药物含量,造成药效减弱.  相似文献   

4.
在模拟生理条件下,用荧光光谱法研究了诺氟沙星(NFLX)与牛血清白蛋白(BSA)以及铝(Ⅲ)存在下NFLX与BSA相互作用的光谱特性.结果表明:诺氟沙星和铝(Ⅲ)都可以使牛血清白蛋白荧光猝灭,NFLX和BSA之间有很强的结合作用,且铝(Ⅲ)存在时,NFLX与BSA的结合作用有所增强,结合常数和结合位点数均随铝(Ⅲ)浓度增大而增大.通过对铝(Ⅲ)、NFLX和BSA结合反应的研究,进一步探讨了NFLX、Al (Ⅲ)在生物体内与蛋白质相互作用的机理.  相似文献   

5.
在中性条件下,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谱法和分子对接技术研究了偶氮类小分子染料茜素黄R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紫外可见光谱表明,茜素黄R与牛血清白蛋白键合形成的复合物最大吸收波长为386nm,比茜素黄R红移了13nm,二者的结合摩尔比约为1:1,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8.70×103dm3·mol-1·cm-1。结合分子模拟技术研究复合物的结合模式和键合机制,判定茜素黄R在牛血清白蛋白上的结合位置位于site I结合位点,讨论二者之间的作用力以静电作用为主,同时也包括疏水作用和氢键。分子对接模拟结果与实验结论一致。  相似文献   

6.
药物与蛋白质相互作用的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综述了药物与蛋白质相互作用的研究概况 ,内容涉及药物与蛋白质结合的意义 ,药物与蛋白质相互作用测定方法 ,结合部位、相互作用力确定等 ,涉及文献 2 5篇  相似文献   

7.
采用荧光光谱(三维荧光、时间驱动模式)和紫外一可见吸收光谱研究了芦丁(Rutin)与牛血清白蛋白(BSA)间的相互作用,讨论了药物对BSA构象的影响,证实了二者间相互作用为单一的动态猝灭过程,求出了猝灭常数,并依据能量转移理论确定了药物与蛋白质相互作用的最近距离。  相似文献   

8.
本通过平衡透析的方法,研究了Ni(II)-HSA的相互作用情况,并通过Hill图,得到了结合位置数a与稳定常数K。血清白蛋白是人和动物血清中含量最丰的一种蛋白质,与各种带正负的物质及电中性物种都有一定程度的相互作用,因而对进入体内的这些物种起着贮存输运,承载作用,目前研究较多的是人和牛的血清白蛋白,献上通有的简写符号分别为HSA(human serum albamin)和BSA(borine serum albamin)。本通过平衡透析的方法,研究了Ni(II)-HSA的相互作用,并通过Hill图得到了结合位置数a与稳定常数K。这针给结构的研究提供依据,并使有关的热力研究得到新的推动。  相似文献   

9.
本棕及了血清白蛋白的功能,以及人血清白蛋白(HSA)和牛血清白蛋白(BSA)与金属离子相互作用的情况,论及了近期研究成果及未来展望。  相似文献   

10.
药物摄入人体之后,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从而使血红蛋白的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因此,研究甲磺酸酚妥拉明与血红蛋白的相互作用机理有助于阐明药物在生物体内的运输和代谢机制、药物的毒理机制,以及了解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关系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用荧光光谱技术研究了甲磺酸酚妥拉明与牛血红蛋白的相互作用机理,确定了相互作用的结合常数及结合位点数.  相似文献   

11.
The binding of pefloxacin mesylate (PFLX) to bovine lactoferrin (BLf) and human serum albumin (HSA) in dilute aqueous solution was studied using fluorescence spectra and absorbance spectra. The binding constant K and the binding sites n were obtained by fluorescence quenching method. The binding distance r and energy-transfer efficiency E between pefloxacin mesylate and bovine lactoferrin as well as human serum albumin were also obtained according to the mechanism of Forster-type dipole-dipole nonradiative energy-transfer. The effects of pefloxacin mesylate on the conformations of bovine lactoferrin and human serum albumin were also analyzed using synchronous fluorescence spectroscopy.  相似文献   

12.
用荧光光谱法研究了298K时Tris-HC l缓冲溶液(pH=7.1)中季铵盐类表面活性剂N-十六烷基-羟乙基-二甲溴化铵(CHDAB)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结合作用.考察了BSA浓度对结合作用的影响,用Stern-Volmer方程探讨了CHDAB在浓度较低区域与BSA的作用机制,用位点结合模型计算了CHDAB与BSA结合反应的结合常数KA和结合位点数n,用同步荧光技术考察了CHDAB对BSA构象的影响.结果表明:CHDAB对BSA的内源荧光有猝灭作用,并导致其最大发射波长蓝移;相同温度下,BSA浓度越小,其Stern-Volmer猝灭常数Ksv越大,CHDAB对BSA的猝灭作用越强,同时其结合常数也越大,结合越强;同步荧光光谱表明CHDAB对BSA构象产生了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3.
在模拟生理条件下(pH=7.4),采用荧光光谱法研究了芥子碱与人血清蛋白(HSA)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芥子碱可以使人血清蛋白的内源荧光发生猝灭。根据Stern-Volmer方程计算得到不同温度下的荧光猝灭常数,在296~303 K温度范围为静态猝灭,303~310 K为动态猝灭;由Lineweaver-Burk双倒数方程得出不同温度下芥子碱和HSA的结合常数(Ka)和结合位点数(n),并计算得到其荧光猝灭的吉布斯自由能(G)和熵值(S),其结果表明芥子碱与人血清蛋白的作用过程是一个熵增加、自由能降低的自发反应。在296~303 K时两者凭借氢键和范德华力进行结合,在303~310 K温度范围两者的主作用力为疏水作用。  相似文献   

14.
用荧光光谱法在pH7.4的PBS中研究了黄豆苷原(Daidzein,Da)与牛血清白蛋白(bovine serum albu-min,BSA)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Da可静态猝灭BSA的内源荧光,温度升高时受动态猝灭的影响变得明显.二者之间的结合位点数约为1.5,315 K、310 K,300 K和290 K时的表观结合常数分别为5.44×104L.mol-1,5.70×104L.mol-1,5.29×104L.mol-1和5.69×104L.mol-1.焓变为0.2969 kJ.mol-1,熵变为91.78为J.mol-1.K-1,各温度下的自由能变均小于零,热力学参数表明二者之间主要靠静电力发生作用,熵变对反应过程具有较大贡献,且反应是自发过程.同步荧光光谱表明Da的加入改变了BSA的构像,使色氨酸残基的微环境亲水性增强.本研究对于阐明Da与蛋白的相互作用机理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实验研究了铀试剂Ⅲ与人血清白蛋白反应前后的吸收光谱及等色点成因,对其反应机理和络合平衡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认为二者主要是通过静电引力而结合。离子强度、有机溶剂和几类表面活性剂的作用,支持了上述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16.
采用毛细管区带电泳法,通过测定在不同pH值、不同牛血清白蛋白浓度的缓冲溶液条件下药物迁移时间的变化,计算出了pH分别为6.8、7.4和8.0时诺氟沙星与牛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的结合常数,其值分别为6.17×10^4L/mol、7.19×10^4L/mol、4.61×10^4L/mol。结果显示:当pH=7.4时结合常数值最大,当pH增大或减小时,结合常数值均表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探讨pH对结合常数的影响规律,对于进一步阐明药物作用机理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7.
在Tris缓冲溶液(pH7.1)体系中,用荧光光谱技术研究水溶液中司他夫定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结合作用.结果表明,司他夫定对牛血清白蛋白内源荧光产生较强的荧光猝灭作用,根据不同温度下司他夫定对牛血清白蛋白的荧光猝灭作用,证明其为静态猝灭机制,运用位点模型计算出298K,310K时其结合常数KA(分别为1.01×10^4,4.17×10^4L·mol^-1)和结合位点数n(分别为0.99,0.93),根据热力学参数确定其作用力以氢键或VanderWall's作用为主;蛋白质变性剂尿素的存在导致上述荧光猝灭效率减少;运用FSster偶极-偶极非辐射能量转移原理,计算了司他夫定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结合距离r为3.79nm.  相似文献   

18.
八羧基金属酞菁的周边四个苯环各带有两个羧基,具有较好的水溶性,且吸收峰在670-700nm,是一类性能优良的光敏剂,而且CoPc(COOH)8带有负电荷,对蛋白有很强的亲和作用。采用光谱法研究了CoPc(COOH)8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结合作用;采用荧光光谱分析方法测定了CoPc(COOH)8与BSA的结合常数为K=6.94×105;以氯血红素(HE)、布洛芬(IB)、L-色氨酸(TRP)为BSA的分子配体,络合竞争法研究了它们对CoPc(COOH)8-BSA体系紫外光谱的影响,并且确定了CoPc(COOH)8与BSA的结合点为SiteIII。  相似文献   

19.
采用毛细管区带电泳法,通过测定在不同pH值、不同牛血清白蛋白浓度的缓冲溶液条件下药物迁移时间的变化,计算出了pH分别为6.8、7.4和8.0时氟罗沙星与牛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的结合常数,其值分别为11.807×104、5.682×104、7.472×104mol/L。结果显示:当pH=6.8时结合常数值最大,当pH增大为7.4时,结合常数值显著下降。探讨pH对结合常数的影响规律,对于进一步阐明药物作用机理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20.
利用荧光光谱法、紫外吸收光谱法、同步荧光法和三维荧光法研究了金属离子Fe2+、Fe3+与牛血清白蛋白(BSA)在模拟生理条件下的竞争结合作用.结果表明,Fe2+、Fe3+对BSA的内源荧光都有明显的猝灭作用,猝灭机理均为静态猝灭和动态猝灭的联合作用,主导作用分别为静态猝灭和动态猝灭,并分别计算了结合常数、结合位点数和热力学参数,Fe3+与BSA的结合能力强于Fe2+.弱的结合力使BSA与Fe2+、Fe3+相互作用后构型没有明显改变.当Fe2+、Fe3+同时与BSA相互作用时,二者表现出弱的竞争取代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