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狼是一种动物,据说,它会吃人,所以被比喻成坏蛋。课文《会摇尾巴的狼》,就是把狼比喻成狡猾的坏“人”。一、冒充朋友。当狼掉进陷阱里爬不上来时,它就对老山羊说:“好朋友!为了我们的友谊,帮帮忙吧!”其实,狼平时就是老山羊的敌人,它会吃掉老山羊。狼在陷阱里爬不上来,便用这种方式骗老山羊帮助它爬上来。二、花言巧语。当老山羊看出了它像狼而不是狗时,狼又半闭着眼睛说:“我是狼狗,所以有点像狼……你只要伸下一条腿来,我就得救了。我一定好好答谢你,给你舔毛,帮你咬虱子……”老山羊知道,这是狡猾的狼的骗局。三、会摇尾巴。当老山羊不…  相似文献   

2.
现行小学语文课本第六册(上海、天津等四省市教材编写组编写,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会摇尾巴的狼》这篇课文中说,狼在陷阱里和陷阱外边的老山羊说:“只要你伸下一条腿来,我就得救了。”又说:“我一出来马上就报答你……。”这句话里的“来”字用错了。  相似文献   

3.
《会摇尾巴的狼》是一篇寓言,课文讲一只掉在陷阱里的狼用欺骗和威胁手段让老山羊救它。老山羊从狼的花言巧语和硬尾巴上认出它是一只凶恶的狼,没有上当受骗。课文抓住狼的狡猾,诡计多端和老山羊忠厚,善于  相似文献   

4.
《会摇尾巴的狼》这篇课文讲的是一只掉在陷阱里的狼,哀求老山羊救它,但老山羊没有上当受骗,凭着自己锐利的目光和清醒的头脑,认出它是一只凶恶的狼。  相似文献   

5.
狼的阴谋没有得逞,老山羊走开了。狼待在陷阱里,想尽了办法还是爬不出去。这时它饿得眼冒金星,肚子咕噜咕噜直叫,它找遍了陷阱的每个角落,没找到一点儿可以吃的东西。这时,一只小鸡掉进了陷阱。狼高兴极了,它没容小鸡说一句话便一口把小鸡吞下去了。吃完之后,它满意地舔舔嘴唇说:“如果再有一只肥羊掉下来,那该有多好!”狼有了点儿力气,便又想方设法离开陷阱。正在这时,一只狐狸从这里路过。狼连忙招呼说:“好朋友,为了我们的友情,帮帮忙吧。”狐狸眯起眼睛瞧了一会儿说:“哟,原来是狼大哥呀,你怎么会在这里呀?”狼连忙说:“好兄弟,你最有办…  相似文献   

6.
九义小语五册第26课《会摇尾巴的狼》是一则寓言,讲一只掉进陷阱里的狼用欺骗和威胁的手段让老山羊救它.老山羊从它的花言巧语和硬尾巴上认出它是一  相似文献   

7.
<正>一只狼从森林里跑出来,蹲在村口不走,这让一村人都感到恐惧。大家一致认为这是一只天下最凶猛的狼,它不但不怕人,还竟敢与人为敌。有人举起猎枪要射杀它。狼看到猎枪,却一动不动。猎人怕了,怕万一打不中,狼会凶残地对村里人发起攻击——这是很有可能的,为了全村人的安全,猎人还是选择了陷阱。将这只胆大妄为的狼抓获后,人们才发现,这是一只又  相似文献   

8.
教学《会摇尾巴的狼》一课时,我抓住课文首尾段,巧设一幅贴画导人延伸,引导学生寻因究果,深刻认识狼的本性,进一步理解课文的中心,从而培养学生的想象说话能力。 一、抓开头段,寻因导入。 课文开头段是:“狼掉进陷阱里,怎么爬也爬不上来。老山羊从这里路过,狼连忙打招呼,说:‘好朋友!为了我们的友情,帮帮忙吧!’” 我根据这一段和课文插图,设计了一幅“黑板贴画”,巧妙地导人新课。先在黑板上贴出陷阱图案并设问:黑板上贴的是什么?它是用来于什么的?讨论后进一步设疑:一天,有只狼掉了进去(在陷阱中贴出“狼”),怎么爬也爬不上来。请同学们看贴画大胆想象编一个小故事,说说狼为什么会掉进陷阱。这一问如同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兴趣颇高,纷纷各抒己见,课堂气氛十分热烈。接着再次设疑:后来有一只老山羊从这里路过(在陷阱左上方贴出“老山羊”),下面的故事将怎样发展呢?狼最后有没有爬上来呢?它的下场怎样呢?今天我们学习《会摇尾巴的狼》这一课(在贴画右边竖着板书课题)。这样巧设贴画,启发学生追究事情的起因,并设置悬念导人新课,形式新颖有趣,大大激发了学生编说故事的浓厚兴趣和刨根究底的求知欲,创设了一种愉悦、乐学的良好学习氛围;同时,“狼  相似文献   

9.
《会摇尾巴的狼》教学概说桂林市育才小学彭红一、教材简析《会摇尾巴的狼》是出自当代著名儿童文学家严文井之手的一则寓言。讲的是一只掉进陷阱里的狼用骗欺和威胁的手段让老山羊救它,而老山羊从它的花言巧语和硬尾巴上认出它是只凶恶的狼,没有上当受骗的事。这则寓言...  相似文献   

10.
《会摇尾巴的狼》是小学语文第五册中的一篇讲读课文,讲一只掉在陷阱里的狼用欺骗和威胁的手段让老山羊救它,老山羊逐步识破了它的花言巧语,没有受骗。这则寓言告诉人们:像狼一样的坏人,其本性是不会改变的,要善于识破他,不要被假象蒙骗。教学时,应引导学生以读为...  相似文献   

11.
《会摇尾巴的狼》(第五册)是一则寓言,讲的是一只掉在陷阱里的狼用欺骗和威胁手段让老山羊救它。老山羊从它的花言巧语和尾巴上认出它是一只凶恶的狼,没有受骗。文章内容比较简单,情节也不复杂。所以在教学中,重点应放在引导学生进入课文创设的情境,让学生自主阅读,自主思维。下面简要谈谈本课的基本教学思路。  相似文献   

12.
《会摇尾巴的狼》(第五册)是一则寓言。讲的是一只掉在陷阱里的狼用欺骗和威胁手段让老山羊救它。老山羊从它的花言巧语和尾巴上认出它是一只凶恶的狼,没有受骗。文章内容比较简单,情节也不复杂。所以在教学中,重点应放在引导学生进入课文创设的情境,让学生自主阅读,自主思维。下面简要谈谈本课的基本教学思路。  相似文献   

13.
当狼要往小羊身上扑去时,小羊急中生智,大声喊道:“看,你背后有一只更加肥嫩的羊。” 狼信以为真,转过身一看,哪里有羊呀?狼明白自己上当了,非常生气。再看小羊,正撒腿往山坡上逃。“看你往哪里逃!”狼拼命追小羊。小羊一边快速跑一边找一棵大树,因为妈妈告诉过他,在山坡那棵最大的树旁有一个猎人布下的陷阱,平时不要到那里玩。  相似文献   

14.
老山羊走了以后,狼在陷阱里暴跳如雷,大骂老山羊不讲义气。这时,老山羊在家里很焦急地转来转去,自言自语地说:“老婆怎么还不回来呀,千万别发生什么意外呀。”老山羊叫小羊去找它的妈妈。小羊走着走着,正好也从陷  相似文献   

15.
《会摇尾巴的狼》(课本剧)福建/温迪安背景:在一个茂密的树林里。时间:一天早晨。道具:狼和羊的装饰服装、课桌。人物:狼、老山羊。[幕启]台上布景:树林里树木茂盛,野花盛开,灯光略为暗淡。台中摆有课桌组成的平台和陷阱。[在树林里,“”传夹一声清脆的枪响...  相似文献   

16.
狼和羊在操场中央划两条相距50~70厘米的平行线作为陷阱。参加游戏的人,其中一人扮狼,在陷阱内。其余参加者扮羊,均在平行线的一侧。教师发信号,游戏开始,羊纷纷跳过陷阱(可来回跳数次),而狼则截获羊,用手触及即可。在陷阱内也可有2~3只狼。狼不得越出陷阱。乌鸦捉麻雀在地上画一个大圆圈,一人扮演乌鸦,在圆圈内,其余的参加者为麻雀,均在圆圈外。麻雀可沿圆圈线跳进跳出,乌鸦力争将跳进的麻雀捉住。被捉住者停止游戏一次。  相似文献   

17.
小学语文第五册有一篇题目叫《会摇尾巴的狼》的课文。课文讲的是 :一只狼掉进了陷阱里 ,一只老山羊从井边经过 ,狼乞求老山羊把它救上去 ,老山羊没答应 ,离开了。课文要“告诉”学生的道理是 :不要怜悯和救助恶人。通过寓言故事教育孩子 ,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 ,是我们惯用的教育手法。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 ,人的价值观念也会变 ,以我们几千年不变的寓言故事和价值观模式来束缚当今的儿童 ,将我们成人的观念和价值判断强加给儿童 ,迫使他们按照我们的期望去想、去做 ,似乎有些不妥。如果拿这篇课文给孩子们自己读 ,让他们讲讲自己…  相似文献   

18.
<正>一只羊被狼逼到了悬崖边。"羊啊,你无路可逃了,来吧,让我把你吃掉吧。"狼对绝境中的羊说。羊回头看了一眼身后的悬崖,毫无惧色地对狼说:"我就是跳崖而死,也不会让你吃掉。"说完,羊纵身跳入万丈深渊。一只羊被狼逼到了悬崖边。"羊啊,你无路可逃了,来吧,让我把你吃掉吧。"狼对绝境中的羊说。羊回头看了一眼身后的万丈深渊,吓得两腿发软,于是跪地求饶:"狼爷爷,你放过我吧!只要你放过我,我给你做牛做马都  相似文献   

19.
教法一抓住线索 ,顺序讲读 ,激疑明理一、紧扣课题 ,质疑激趣。(学生提出的问题经过整理主要有 :狼真的会摇尾巴吗?狼是怎样摇尾巴的?结果怎样?说明了什么道理?)二、学习第1 -5自然段。教法 :(1)以读贯穿始终 ;(2)加强语言文字训练 ;(3)进一步指导学生质疑 ,培养学生质疑的能力。1 围绕课后问题边读边议。(1)狼第一次是在什么情况下说自己是狗的?(2)狼为什么连忙打招呼 ,狼是老山羊的好朋友吗?它为什么这样说?同时语言文字训练穿插其中 :狼掉进陷阱里 ,爬不上来。狼掉进陷阱里 ,怎么爬也爬不上来。第二句和第一…  相似文献   

20.
狼在羊群后面跟了很长一段时间,没有试图伤害一只羊。牧羊人一开始很注意这只狼,严加戒备,防止它过于接近羊。但过了好多天,狼表现出不伤害羊群的样子,牧羊人听任狼稍稍走近一点,逐渐地狼加入羊群中间来了,好像它是一只看羊的狗。“它的确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