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实物颜色词是语言中来自于日常生活且带有强烈的地域文化特色和文化内涵的用以描写各种颜色的词,在英汉两种语言中实物颜色词的使用既存在着一定的共性,又存在差异性.在翻译中可根据翻译目的和翻译的可能性采用归化和异化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2.
黄晓丽  苏瑜 《海外英语》2011,(10):192-193
归化与异化之争在翻译界由来已久。从异化和归化的英语对应词的来源和内涵入手,可明确异化和归化的含义,使该术语的概念界定更加准确。异化和归化作为翻译策略,与直译、意译有一定联系,也有着本质的区别。异化和归化的翻译策略涉及到语言形式和文化内容两个层面,因此在实际的翻译过程中可以采取异化和归化互补的双重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3.
翻译中的归化和异化是翻译理论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通过分析归化的矛盾和归化译者、异化译者两种不同的观点,并从文化词、习语以及新生词汇等方面举例,对比讲述了这两种翻译方法的用法,指出归化和异化都是重要的翻译策略,两者相辅相成、对立统一,两种翻译策略在翻译实践中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中英文颜色词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其差异给译者带来了翻译上的障碍。本文在对中英文颜色词语内涵了解的基础上,将英汉互译中的两大翻译方法:异化和归化作为中英文颜色词语翻译的两大策略。译者根据翻译实际需要,可采用直译、直译加注、意译、意译加注的方法,使中英文颜色词的翻译能够达到传达原文的信息、促进文化交流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颜色是人们认知周围世界的一个重要领域,而不同的文化影响着人们对颜色词的认知。分析影响文化形成的几个因素有助于我们了解颜色词在不同文化中的文化内涵,提高对不同文化中颜色词的理解,从而促进跨文化交际。本文通过对影响文化的几个因素进行分析,剖析不同文化对颜色认知的差异,基于跨文化交际背景下,结合归化异化翻译理论来探讨在颜色词的翻译过程中如何"变色"。  相似文献   

6.
朱玲彦 《海外英语》2013,(15):177-178
该文以中国对外宣传为背景,指出了文化负载词在外宣传过程中的重要性,介绍了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策略,详细阐述了翻译过程中采用具体方法,从而得出了文化负载词的翻译应以异化策略为主,以归化翻译为辅助策略的结论。  相似文献   

7.
该文以中国对外宣传为背景,指出了文化负载词在外宣传过程中的重要性,介绍了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策略,详细阐述了翻译过程中采用具体方法,从而得出了文化负载词的翻译应以异化策略为主,以归化翻译为辅助策略的结论。  相似文献   

8.
本文作者在前人探讨异化和归化的基础上,从跨文化角度,结合具体翻译实例,对异化和归化及其各种翻译方法分析。引言部分介绍语言和文化的密切关系,然后谈到异化与归化的提出。第二部分谈到跨文化翻译中的异化度,并介绍异化过程中的方法:直译,直译加注。第三部分提及跨文化翻译中的归化度,并结合实例论述了翻译方法:意译及意译加注。最后,作者总结全文并表达自己对异化和归化发展趋势的观点。  相似文献   

9.
文学翻译中的归化与异化是翻译理论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本文认为,归化法和异化法对翻译实践都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从理论界定,历史发展,学术争论三方面对归化与异化进行了介绍,并分析了归化法与异化法在中国文学翻译实践中的策略选择,以作为对翻译理论的浅探。  相似文献   

10.
该文基于归化和异化翻译理论,对余国藩和詹奈尔所译的中国名著《西游记》进行比较研究。詹奈尔的译本主要采用归化为主异化为辅的翻译策略,吸引了读者,并在一定程度上传播了原著文化;而余国藩采用异化为主归化为辅的翻译策略,并在文中大量加注,使读者易于理解并促进中国文化向译入语文化的传播。最后还对《西游记》英译的进一步研究提出了建议:在翻译《西游记》这种包含较多文化负载词的作品时,译者应采用异化为主,归化为辅,两者相辅相成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1.
程慧 《海外英语》2015,(2):44-45,50
该文基于归化和异化翻译理论,对余国藩和詹奈尔所译的中国名著《西游记》进行比较研究。詹奈尔的译本主要采用归化为主异化为辅的翻译策略,吸引了读者,并在一定程度上传播了原著文化;而余国藩采用异化为主归化为辅的翻译策略,并在文中大量加注,使读者易于理解并促进中国文化向译入语文化的传播。最后还对《西游记》英译的进一步研究提出了建议:在翻译《西游记》这种包含较多文化负载词的作品时,译者应采用异化为主,归化为辅,两者相辅相成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2.
李倩  王慧娟 《双语学习》2007,(6M):12-13
本文作者在前人探讨异化和归化的基础上,从跨文化角度,结合具体翻译实例,对异化和归化及其各种翻译方法分析。引言部分介绍语言和文化的密切关系,然后谈到异化与归化的提出。第二部分谈到跨文化翻译中的异化度,并介绍异化过程中的方法:直译,直译加注。第三部分提及跨文化翻译中的归化度,并结合实例论述了翻译方法:意译及意译加注。最后,作者总结全文并表达自己对异化和归化发展趋势的观点。  相似文献   

13.
归化和异化突破了传统翻译方法的局限性,使翻译上升到政治、文化和思想等层面。文章主要介绍了归化和异化的本质及其在翻译实践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4.
归化和异化是翻译中使用的两种策略.该文先介绍了归化和异化这两种翻译策略,然后通过对<金锁记>自译的分析,得出在翻译过程中通过采用异化策略来更好地介绍源语的表达习惯和文化习俗.  相似文献   

15.
归化和异化的具体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归化和异化一直是翻译界争论的一个问题。本文首先介绍了归化和异化的涵义,然后讨论回归化和异化在处理文化差异时各自四种不同的具体运用手法,最后得出结论归化和异化是在翻译中缺一不可,相互补充的关系,通过适当的方式可以很好的结合使用。  相似文献   

16.
朱玉敏 《考试周刊》2007,(39):47-48
中国翻译历史源远流长,已经形成了自身的理论体系,但是影视翻译方面却还较少有人涉足。本文从影视翻译的特点出发,以影视翻译的目标为指导,对于影视翻译中应该归化还是异化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分别从句子结构、空缺词、谚语和习惯语的翻译方面进行了分析,得出了在影视翻译中应该归化和异化相互结合、取长补短的结论。  相似文献   

17.
归化与异化是翻译中处理文化因素的两种策略,归化翻译方法的原则主要是以目的语文化为归宿,而异化翻译方法的原则主要是以源于文化为归宿。该文将借助AntConc语料库检索软件,并利用中英文企业简介的真实语料,从词、句、篇章等各方面对比分析中外企业简介的异同,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国企业简介的翻译应采用归化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8.
长期以来,异化翻译和归化翻译一直是翻译界争议的焦点,有的坚持异化翻译观,有的主张归化翻译,还有的认为异化翻译是大势所趋,归化翻译是必要手段,从功能学理论和文化差异的角度来诠释异化和归化翻译,作为翻译策略并不排斥彼此的存在,如何灵活地妙用异化和归化翻译法并在彼此间寻求一个最佳的平衡点和最切近的关联点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9.
在电影片名翻译中,归化翻译和异化翻译为两种主要方法。本文从电影片名本身的特点和功能出发,分析了归化翻译和异化翻译在电影片名翻译中的应用,探讨了归化法和异化法辩证统一地并存于每一次翻译实践中。在片名翻译的具体过程中,译者应结合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归化法和异化法,以实现语言的相互碰撞、文化的相互交融、观众的相互理解。  相似文献   

20.
国内学界对韦努蒂的异化理论存在一定的误读,韦努蒂本人对此做了澄清并进一步修正了他的归化和异化的概念,使之更具科学性和合理性。本文追溯了韦努蒂在归化异化翻译观态度上的转变,在此基础上结合新闻翻译重新探讨了归化异化在新闻翻译中的运用,指出在新闻翻译中,归化和异化不是一对对立的概念,而是统一的,在一定程度上是相互重叠的,异化的翻译也需要落脚在归化通顺的语言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