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50年代末兴起的人民公社,曾被誉为为通向共产主义的“金桥”它是我国生产力落后,而又急于向共产主义过渡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历史证明是失败的。作为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曲折和教训,研究它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在人民公社化运动中,包括<红旗>杂志在内的各种舆论宣传工具对人民公社及其美好前景进行精心建构,这是推动人民公社化迅速实现的重要原因之一.<红旗>杂志根据人民公社化运动的进程,主要从两个方面建构人民公社:在小社并大社过程中积极建构人民公社"向共产主义过渡的基本组织形式"的想象;在人民公社化运动高潮中,以"还是办人民公社好"为主题对人民公社进行宣传.  相似文献   

3.
人民公社始建于1958年的“大跃进”运动中,到1984年彻底解体,全部历史27年。关于人民公社终结的原因,以前多从公社组织本身进行分析,本文试从新的角度进行分析。首先,人民公社是“大跃进”、“不断革命论”、“计划经济体制”三者结合的结果,如此的基础预示着它必然失败。  相似文献   

4.
参加黄埔人民公社办社工作归来,欣逢我们学院热烈地筹建公社,兴奋无比。的确,人民公社化使我国社会主义运动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它是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联接起来,由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逐渐过渡的一种恰当的组织形式。所以广大农民群众对于办公社是载歌载舞,欢天喜地的。像“入了公社如上天,一夜赛过几千年,利刀斩断私有根,开辟历史新纪元。”这样歌颂人民公社的诗篇真是说不尽数不完的。当然办人民公社是一件新的事物,它标志着生产关系的变革,资产阶级思想和剥削制度残余的被摧毁,斗争是会有的,不仅会有先进与落后的斗争,而  相似文献   

5.
从那个年代走过来的人们大概不会忘记,上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中国农村曾被纳入一场轰轰烈烈的大实验.实验从“互助合作”开始,经过“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等几个阶段,最终的成果是“人民公社”.这个过程被称作“农业合作化”,根据当时的说法,“共产主义是天堂,人民公社是桥梁”,“合作化”则是通往共产主义天堂的“金光大道”.  相似文献   

6.
与1958年人民公社化运动相伴随的,是农村刮起了形形色色的“共产风”。“共产风”的出现,是人民公社一大二公、“政社合一”体制的必然产物;同时,传统文化中的平均主义思想,战争年代实行的军事共产主义,也对“共产风”的形成产生了一定影响。1958年底至1959年7月庐山会议前的纠“左”中,毛泽东对“共产风”作了尖锐的批评,各地也通过算旧账的方式对“共产风”作了一定的纠正。  相似文献   

7.
河南省嵖岈山乡曾经是20世纪50年代末"大跃进"时期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典型,在人民公社大办工业时也是一马当先,办了一大批企业。但这些企业是当时政治运动的产物,是通过政治动员的方式建立起来的,有些本来就是"大跃进"浮夸出来子乌虚有的,当然,随着"大跃进"的灾难性后果而不了了之,造成了人力、物力的极大浪费。20世纪80年中期代以来,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实施,嵖岈山乡的企业发展起来。这一时期的企业发展是以本地资源为基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发展地方经济为目的,遵循经济发展规律。现在,这个乡的企业产值已经占经济总产值的40%。  相似文献   

8.
人民公社运动是我国农村社会生活中的一次重大变革。人民公社这种政社合一、工农商学兵相结合的社会基层单位,不仅担负着促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向前发展的伟大使命,从而大大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并为向共产主义过渡准备条件,也在组织人民生活福利的活动中显出巨大的作用。现在文化教育工作成了公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公社成立后在生产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概括苏联20年代党内两场重大斗争的基础上,指出斯大林在“一国建成”社会主义中,实现现了以托洛茨基“不断革命论”为基础的左翼反对派的诸多政策主张.本文认为,“一国建成”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是以经典理论同迂回过渡理论的“揉合”为基础,以落后国家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特殊矛盾和严峻的国际形势作为内外条件的产物.它的出现和发展有其历史的必然性.它的弊病只有经过曲折发展后才能被认识.“一国建成”社会主义的整个历史,说明落后国家绕过资本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在前期必然是十分曲折的,但仍不能因此否定这是一条通向共产主义更少曲折、更少痛苦、需时更短的道路.  相似文献   

10.
“大跃进”运动开始时间新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大跃进”运动开始或“正式”开始于1958年5月的中共八大二次会议,这是目前史学界通行的看法。其实,“大跃进”运动开始于1957年10月。“大跃进”运动是作为“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产物出现的,作为“总路线”中心的“多快好省”是在1955年下半年就完全出现并很快响遍全国和贯彻到实际工作中的;作为“大跃进”运动开路方法的大辩论在1957年10月前后已被肯定并广泛使用开来,这就使得发动及进行“大跃进”运动有了有利条件;中共中央和毛泽东批评“反冒进”的过程,也就是号召、部署“大跃进”运动的过程。中共中央在1957年10月前后,更是对“大跃进”运动做出了明确的部署;从1957年冬农业方面投入水利建设和积肥运动的劳动力情况看,是“大跃进”运动中常用的“大兵团作战”组织形式;1957年10月后迅速出现的农业“大跃进”运动,有力地推动了工业“大跃进”局面的迅速形成。农业、工业战线的“大跃进”运动,又推动了交通运输、商业等经济战线及文教卫生等战线迅速形成“大跃进”局面;1957年10月中共八届三中到1958年5月中共八大二次会议间工业战线和其他战线取得的成绩情况看,1957年10月后已是“大跃进”的局面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