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1902年,无锡人廉泉、俞复、丁宝书等人,在上海合股创办文明书局。在商务印书馆成立之前,文明书局是近代中国出版新式教科书最多的出版机构。"文明书局向以玻璃版、金属版、石版精印之旧拓碑、名人真迹负盛名。"①民国初年,文明书局因经营困难而盘给中华书局,"存货、生财、房地产均  相似文献   

2.
华兴书局是中国共产党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设在上海的秘密出版机构之一,继无产阶级书店之后成立于1929年。因印行马克思列宁主义著作,国民党政府视为“共党宣传机关”,密令查禁扣留所发行的书刊,并令上海军警机关设法查封。 有关查封华兴书局的史料,所见不多。现从国民党政府行政院档案选辑一组文件,从中可以了解查封该书局的原因和经过。  相似文献   

3.
上海是我国近代出版业的发祥地,从清末民初开始,已有百年历史。商务印书馆于1897年在上海成立,创办初期以印刷为主,至1901年改为股份公司,次年建立编辑所,标志着商务印书馆在出版业上的一次跃进,也是我国近代出版业上标志性事件。中华书局成立于1912年,以编印新式中小学教科书为主要业务。1930年龙门书局在上海成立,1938年更名为龙门联合书局,以出版和引进国外教材、辅导及学生课外读物著称,偏重影印图书的引进和出版。至20世纪30年代,全国60%的书店(书局)在上海,这些书店(书局)集出版、印刷、发行三位一体,传播新思想、新观念,编印新式中小学教材。上海民营书业的兴起与发展,把“科学”、“民主”思想带进中国,这些都可以追溯为中国民营书业的开篇史。    相似文献   

4.
韩元春 《出版广角》2016,(17):64-66
20世纪20年代,李小峰创办的北新书局在民国中小型出版机构中具有代表性。不同于其他出版机构在当时出版重镇上海的兴办与集结,北新书局的书刊出版却经历了由北向南的迁移和空间转换,从而造就了其独特的文化出版格局。作为一家中小型书局,北新书局在竞争激烈的出版生态中积累的书刊出版方向调整的与时俱进性、作者与编辑团队建设的品牌化、出版格局的多元化与编辑理念的独创性等独特发展经验,奠定了其在中小出版机构中的引领地位,对当代出版机构的发展探索也不乏启迪。  相似文献   

5.
《出版经济》2004,(8):48-49
龙门书局简介19301930年6月,龙门书局在上海成立,主要是为上海、南京、杭州等地的大学出版影印教材,陈省身院士、卢嘉锡院士一大批知名专家都是用龙门书局的教材成长起来的。1954年,龙门书局与中国科学院编译局合并成立科学出版社,为新中国出版了一大批蜚声海内外的高水平的学术著作。1993年,"龙门书局"作为科学出版社副牌恢复使用,主要出版文化、教育类图书。目前,龙门书局共设三个分社和销售部。龙门一分社主要出版中小学生学习辅导用书,其推出的《三点一测丛书》、《双色笔记》、《发散思维大课堂》、《龙门新教案》等丛书曾经轰动一时,…  相似文献   

6.
苏仙 《新闻前哨》2012,(8):73-73
近年来,伴随着媒体资源整合和战略扩张的趋势,众多报业传媒集团纷纷成立自己的出版机构,如深圳报业集团出版社于2004年成立了综合性媒体出版机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于2009年成立了自己的图书公司,浙江日报报业集团2011年收购红旗出版社……拥有自己的图书出版机构,是当今全媒体时代下传媒集团多元化发展的大势所趋。湖北日报传媒集团正是基于战略发展和资源整合的需要,于2010年与中国和平出版社共同投资成立了湖北特别书局。在成立之初,我们在理智分析自身优势的基础上,确定了围绕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和党报资源开展党政、时政、宣教类图书的出版。党政、时政、宣教类图书是紧扣当前时事政治进行编辑出版的图书,它不同于一般消遣类图书,  相似文献   

7.
汪孟邹和亚东图书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国时期的上海,不仅工商业发达,而且文化事业十分繁荣,是全国著名的文化中心,这里云集着众多从事文化活动的优秀人才。就当时传播思想文化的主要渠道——图书出版行业来说,解放前的上海不仅是中国现代出版业的发祥地,而且是最重要的出版基地,这里诞生了著名的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大东书局、世界书局、开明书店等一大批颇具影响的出版机构,汇集了全国百分  相似文献   

8.
马来西亚华文书店的发展历程 20世纪50年代马来西亚有四大书局:上海书局(现称中图上海书局)、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和世界书局.他们不仅零售港台出版的华文书籍,也是马来西亚的进口图书分销商,同时也出版华文教材给华校子弟使用.  相似文献   

9.
珂罗版印刷技术由上海土山湾印书馆于1875年引入,由于该技术影印作品惟妙惟肖,较诸石印、铜版印刷等有独到之处,因此在近代广泛被应用于书画碑帖影印领域.有正书局即是近代应用该印刷技术的代表机构之一.本文以上海有正书局之发展为中心,探讨中国近代珂罗版印刷业之兴衰,借以为近代书画出版领域的研究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0.
科学出版社     
正与中国科学同行1954年8月1日,中国科学院编译局与上海龙门联合书局进行公私合营正式成立科学出版社。中国科学院建院之初即设立的编译局,是新中国建立的首个科学编译出版机构,这决定/科学出版社成立甫始即为国家科学事业的组成部分,与中国科学同行成为贯穿科学出版社发展历程的一条主线!  相似文献   

11.
文明书局考     
周利荣 《出版史料》2007,(2):97-101
文明书局是清末民初一家中等规模的民营出版机构,是由无锡名士俞复、廉泉、丁宝书等于1902年在上海创办的,馆址位于棋盘街河南路88、89号,发行所和印刷所设于河南中路交通路口。该局以五万元的股本起家,1906年时资产已累积到三十多万元。民国成立后,因商务、  相似文献   

12.
广益书局是近代上海重要的民间出版机构。上世纪30年代广益书局因大量出版"大达版"图书而声名大噪。"大达版"图书造成了出版史上空前绝后的出版场景。"大达版"图书成本低廉,发行渠道畅通,对文化普及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3.
据2008年5月8日的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在新加坡拥有83年历史(成立于1025年)的上海书局,面临极大的经营困境,很可能无法继续. 据报道,2000年上海书局与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成立合资公司,变成中图(新加坡)上海书局,然而,由于双方股东意见分歧,加上亏损和债务问题,导致经营出现状况.  相似文献   

14.
《上海档案工作》2009,(8):F0003-F0003
上海的出版机构,可追溯到宋代年间华亭县学的刻书。上海开埠以后,在外侨创办的出版机构刺激下,上海出版印刷行业风生水起,这些出版机构有称“印书馆”的,也有“书局”和“书店”等,涌现了如商务印书馆那样资本达500万元的中国出版业巨擘。  相似文献   

15.
文化一出版事业的发展自民国肇造,上海即为出版最发达的都市,大块文章,名山事业,尽在斯矣。1949年大迁徙,不少上海出版机构随之跨海来台。在日据时期,台北市重庆南路一段就有"新高堂"、"文明"、"杉田"等日本著名书局营业,专售日本书与教科书,台湾人开设的书局较小,多卖二手旧书。1945年台湾光复后,东方出版社随即开  相似文献   

16.
近代中国民营出版企业在版权保护方面曾作过诸多不懈努力,以往,我们比较多地注意到商务印书馆在版权保护方面所做的工作,而事实上,1902年7月5日成立的上海文明编译印书局(即文明书局)在这方面也颇有些作为。  相似文献   

17.
从20世纪初到40年代,上海是中国近现代出版事业最发达的地区和出版中心,她开创了中国出版文化和出版产业在20世纪前半叶近50年的辉煌期。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世界书局、大东书局、开明书店和三联书店等著名出版机构为中国近现代出版业绘下浓墨重彩,夏瑞芳、张元济、陆费逵、章锡琛、夏丐尊、叶圣陶、邹韬奋等成为永载中国近现代出版史的出版大家……  相似文献   

18.
陈建明  苏德华 《出版科学》2018,26(2):112-117
过去学界对于基督教出版机构同文书会的论述存在一些分歧或误解.笔者通过查阅原始文献,分析核对具体情况,对四个问题作了辨析:(1)上海同文书会成立后仍然与格拉斯哥书刊协会保持母会与子会的关系;(2)在中文中,同文书会改称广学会的时间应以1892年为准;(3)韦廉臣在1887年之前创办的印刷所为墨海书局,与英国伦敦会的墨海书馆没有继承关系和业务往来;(4)《皇朝经世文续编》不是由同文书会出版,而是由上海一家石印厂印刷的.  相似文献   

19.
马晓琼 《今传媒》2012,(4):123-124
世界书局是民国时期上海的一家民营出版发行机构,虽然其真正出版编辑中小学教科书始于1924年,但一举成功,与当时的商务印书馆和中华书局成为中国近代教科书出版业的三大巨头。由于世界书局进军教科书出版领域,结束了商务、中华两家垄断的局面,形成了三家激烈的竞争的态势,促使教科书质量显著提升,售价比较低廉,带动了中国近代教育文化事业不断发展。因此,我们可以说世界书局为我国教科书出版做出了不可磨灭的文化贡献。  相似文献   

20.
民国时期,世界书局和大东书局是仅次于商务印书馆和中华书局的两大出版机构.其通俗文学出版尤为突出,主要出版通俗文学期刊和通俗小说单行本.出于盈利目的,两大书局都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对通俗文学期刊和作品进行积极的商业运作,无论推广策略还是推介媒体,都异常关注读者的阅读效果,成熟而实用.通俗文学是两大书局出版中的同一性所在,但差异性也非常明显,形成了各具特色的通俗文学出版系列.这些积极的运作行为,不仅影响到现代通俗文学的文体特征和文本内容,使其呈现出鲜明的现代性特征,并且促成了近现代20世纪二三十年代通俗文学的全面繁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