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我国清代女诗人吴绛雪曾写过一首春夏秋冬四季回文诗,真叫人回味无穷。“春”诗是:“莺啼岸柳弄春晴夜月明”。“夏”诗是“香莲碧水动动风凉夏日长”。“秋”诗是:“秋江楚雁宿沙洲浅水流”。“冬”诗是:“红炉透炭炙寒风御隆冬”。  相似文献   

2.
《学习之友》2009,(2):64-64
明代诗人蒋一葵曾写了一首只有十个字的《咏春》回文诗,诗曰:“莺啼岸柳弄春晴,晓月明。”这首诗能读成一首“七言绝句”:“莺啼岸柳弄春晴,柳弄春晴晓月明,明月晓晴春弄柳,晴春弄柳岸啼莺”。这首独具一格的咏春回文诗,妙趣横生地描绘了一幅江南春景图。  相似文献   

3.
同学们,如果说一个句子就是一首诗,你相信吗?一个句子就是一首诗,你会读吗?请看:"莺啼岸柳弄春晴夜月明。"请再看:"香莲碧水动风凉夏日长。"你是不是为难了呢?其实啊,这是一种独特的诗,叫"回文诗"。回文诗也叫"回环诗""回纹诗"。"回文"是汉语中特有的一种使用词序回环往复的修辞方法。回文诗,顾名思义,就是能够回环往复,正读、倒读皆成章句  相似文献   

4.
我国古诗中有一种诗叫回文诗,它可以倒着读或反复回旋地阅读,多属文字游戏。回文诗难写,因为倒过来读时,诗的语法和诗歌的意义都会改变,而且往往变得面目全非。例如,“上海自来水”,倒过来读变成“水来自海上”。这就给做回文诗的诗人提出了难题,从诗的任何一头读起来,无论含义和意境相近与否,诗句都必须优美典雅,而且富有艺术韵味。前国家领导人江泽民同志曾与他的一位老同学讨论科学史,说到有关人类智慧问题时,就提及中国古诗中回文诗的创作更需要智慧,并举了两个例子:第一例:从前一家饭店名叫“天然居”,饭店正门挂了一副对联:“客上天然居”(上联),“居然天上客”(下联)。这是一副很有情趣的回文对联!客人来到我这个“天然居”(天上的房子),惊人地发现自己登上这个饭店好像成了天上的客人了。第二例:唐朝诗人陈子昂写的两首诗,实际上只有一首,第二首只是第一首的回文,两首诗表达的意义都惊人地相似:纤纤乱草平滩,冉冉云归远山。廉卷堂空日永,鸟啼花落春残。把这首诗倒过来读时是:残春落花啼鸟,永日空堂卷廉。山远归云冉冉,滩平草乱纤纤。前后两首诗的意义可以不变,但后一首表达的情感更为迫切,多奇妙啊!回文诗属杂体诗中的一种诗。杂体诗还包括离合诗、辘轳...  相似文献   

5.
回文诗是一种诗体,始于宋朝。它妙化诗中文句,从头到尾回环,读之成韵。下面这首回文诗是清代女诗人吴绛雪的咏春诗,你能写出这四句诗吗?  相似文献   

6.
回文诗据历史记载起源于晋代,但直到清代的李存孝才对文回文诗有较为深刻的探讨和研究,他在《回文类聚序》中说:“回文诗自苏伯玉妻作《盘中诗》为肇端,窦滔妻作《璇玑图》而大备。”这里讲苏伯玉妻所写的《盘中诗》是说:“伯玉被使在蜀,久而不归;其妻居长安,思念之,因作此诗。”可是这首诗却不能完全颠倒过来读,只能说是‘肇端’。  相似文献   

7.
《初中生》2018,(18)
一首诗顺读流畅优美,若将它的全篇或句、段倒回来读,也流畅优美,这就是回文诗.这种诗虽带有一定的文字游戏性质,但它构思巧妙,手法独特,音韵和谐,趣味盎然,是我国诗苑中的一朵奇葩.顺读是诗,倒读则词;或顺读是词,倒读则诗,这是回文诗的发展.这类回文诗描写多细腻,感情多凄婉,抒情性较强.  相似文献   

8.
枝云间石峰,脉水浸山岸。池清戏鹄聚,树秋飞叶散。这是梁朝简文帝的一首《和湘东王后园回文诗》。这首诗倒过来渎则成为:  相似文献   

9.
顾名思义,“回文诗词”就是能够回还往复读之成韵的诗词。它有一定的格式,约束较大,创作不易。如今所能见到的回文诗词,最著名的要数十六国时前周女诗人苏蕙的《回文璇玑图》,全诗共有841 字,题于一幅8尺见方的锦上,纵横往复,皆成章句, 据传能得诗7958首,堪称空前绝后。而一般的回文诗词只能正读倒读,一首变二。  相似文献   

10.
妙趣回文诗     
周婷 《教师博览》2006,(4):29-29
回文诗可顺着读和倒着读,表现形式奇异,无论怎样读意思都大同小异,颇具欣赏价值。如广东茂名市有一座观山寺,石壁上刻有一首回文诗,顺读倒读都是一首渔舟唱晚七律诗,诗曰:悠悠绿水傍林偎,日落观山四壁回。幽林古寺孤明月,冷井寒泉碧映台。鸥飞满浦渔舟冷,鹤伴闲亭仙客来。游径踏花堙上走,流溪远棹一篷开。  相似文献   

11.
有趣的诗     
明朝的吴绛雪写过这样一首诗: 莺啼岸柳弄春晴夜月明, 香莲碧水动风凉夏日长 秋红楚雁宿沙洲浅水流, 红炉透炭炙寒风御隆冬、如将上面十言四句文J}]“连珠顸真”的技巧加以回写,则可变为四首七绝,描写四季景物,栩栩动人,读来令人兴趣盎然.j第一句(写春季景物)就可以这样读: 莺啼岸柳弄春晴, 柳弄春晴夜月明。 . 明月夜晴春弄柳。 ’ 晴眷弄柳岸啼莺。 用同样的方法,其他三句你会读吗?有趣的诗@胡传启  相似文献   

12.
诗歌,是我国古代文学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经过千百年的不断发展、演化,形成各种各样的体式。回文诗是其中的一种,顺读成诗,倒读也成诗,这是回文诗的基本特征,除此之外,有的还可以从中间断读,回旋读后也可成诗;有的甚至不以诗歌的格式书写,令不知者无从读起,可一旦领悟,无不称其绝妙。 四川遂宁境内金华山上玉虚阁内有一石碑,碑上有回文诗一首,顺念为: 龙头倒卧见高峰,洞古铺云绿树笼。 封郭满天撑老柏,卷波烟水迎乔松。 浓情尚吐飘香桂,觉梦惊声听晓钟。 深夜彻泉流韵雅,茸红剪处妙罗胸。而将其例念,也可成诗一首: 胸…  相似文献   

13.
春天,是四季中最富有生机的季节,也是花的季节、诗的季节:古代有许多咏春、颂春、描春、盼春、游春的美妙诗句,令人心旷神怡。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五言绝句《春晓》写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意思就是说,春天夜短,又因风雨声少睡,故即眠而不觉晓,直到闻啼鸟才知觉;诗人回忆夜来的风雨,为花木担忧。这首诗画面优美,意境新鲜,  相似文献   

14.
回文诗能顺读亦能倒读,其语言组合之奇妙,独步诗坛。回文诗产生于南北朝时期。据说当时安南将军窦滔之妻苏氏(名蕙字若兰),因丈夫携宠姬而行,怨恨作诗,织在锦上共840字,名《璇玑图》,寄赠丈夫。由于诗顺读、倒读都成诗句,计有200余首,所以称之为回文诗,后人多仿作。  相似文献   

15.
一首诗顺读流畅优美,若将它的全篇或句、段倒回来读,也流畅优美,这就是回文诗。这种诗虽带有一定的文字游戏的性质,但它构思巧妙,手法独特,音韵和谐,趣味盎然,是我国诗苑中的一朵奇葩。  相似文献   

16.
著名诗人李季有一句诗:"春复春来夏复夏,窗外桃花变雪花。"他说的是四季的变化,当然也是说自己的心情的变化。春夏秋冬,一年四季,从古至今,周而复始。对于四季,各  相似文献   

17.
四季读书歌     
民国年间,湖北崇阳有位名叫熊伯伊的老中医,他不仅妙手回春,而且能诗善文,曾作《四季读书歌》一首,作为自己的座右铭。歌曰:春读书,兴味长,磨其砚,笔花香。读书求学不宜懒,天地日月比人忙。燕语莺歌希顿悟,桃红李白写文章。寸  相似文献   

18.
<正>《四季》是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一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是一首极富童趣的儿童诗。这首诗主要通过对春天的草芽、夏天的荷叶、秋天的谷穗和冬天的雪人的描述,呈现了春、夏、秋、冬的不同特点,表达了作者对四季的喜爱之情。全诗使用叠词、拟人等手法,充满童真童趣,读起来朗朗上口。  相似文献   

19.
说到回文诗,同学们一定有所耳闻,它是我国古典诗歌中一种较为独特的体裁,据唐代吴兢<乐府古题要解>的释义是:回文诗,回复读之,皆歌而成文也.如湖北咸丰县有一首<万柳堤即景>回文诗:  相似文献   

20.
回文诗     
《辅导员》2010,(3):60-60
如图所示,有57个字组成了一首能够反复吟诵的回文诗。请问,这首回文诗该如何读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