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吴慧芬  苏娴 《考试周刊》2014,(39):196-196
为了解湖北地级市空巢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现状,本研究采用GWB问卷对湖北地级市474名空巢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进行调查,发现农村男性空巢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低于常模水平,农村女性空巢老年人、城市男性空巢老年人与城市女性空巢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均高于常模水平;农村女性空巢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显著高于农村男性空巢老年人,城市女性空巢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显著低于城市男性空巢老年人。总体上城市空巢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显著高于农村空巢老年人,得出结论:湖北地级市空巢老人主观幸福感整体上处于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2.
《商洛学院学报》2017,(2):61-66
采用分层随机取样法,对230名商洛学院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探究大学生社会幸福感和个人幸福感的现状、特点及二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大学生社会幸福感总体较高,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个人幸福感处于中等水平;社会幸福感在性别、年级、独生子女与否、专业类型上的差异显著;个人幸福感在月生活费方面的差异显著;社会幸福感与个人幸福感呈显著正相关性;社会实现和社会幸福感对个人幸福感有较好的预测作用。大学生的社会幸福感和个人幸福感可从个人、家庭、学校、社会个人四个方面提升。  相似文献   

3.
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是老年人生活质量好坏的关键。本研究采用问卷法对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292名回族老年人进行了调查,对城市回族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整体状况进行了初步了解。研究发现:1)城市回族老年人总体上对自己现在的生活感到很满意;2)城市回族老年人在婚姻状况、受教育水平上无显著差异,而在性别、职业和身体健康状况上则存在显著差异——城市回族老年女性比城市回族老年男性的主观幸福感程度高;职业是阿訇的城市回族老年人之间的主观幸福感高于职业是工人和干部的城市回族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  相似文献   

4.
主观幸福感是人们对社会生活现状的主观评价和心理体验。大学生是未来社会的建设者,其良好的心理水平对发展有重要的意义。本文运用问卷调查测试法调查发现,大学生的总体幸福感较低,且大四学生由于毕业设计、就业压力等因素的影响,其主观幸福感低于低年级的学生。通过对大学生的调查研究,发现体育锻炼对提高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有积极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5.
幸福感有三种研究范式:主观幸福感、心理幸福感和社会幸福感。幸福感的发展主要经历三次重大变革:情绪幸福感与认知幸福感的融合、主观幸福感与心理幸福感的融合、主观幸福感、心理幸福感与社会幸福感的融合。目前幸福感研究发展到第三个阶段,未来应着重推进幸福感整合模型研究、本土化研究及幸福感干预模型研究。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采用《总体幸福感量表》对宁波高校600名大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宁波地区大学生的幸福感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平均分为73.99;女生幸福感水平显著高于男生;非独生子女幸福感水平显著高于独生子女;大三学生幸福感水平最高,大二学生最低;城市与农村学生幸福感无显著差异;文科专业学生幸福感水平显著高于理工科学生;班干部幸福感水平显著高于非班干部。  相似文献   

7.
教师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及其增进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现实中,教师的总体幸福感并不高.影响教师主观幸福感的因素主要有经济收入、社会支持、生活事件等外因,以及人格与自尊、自我效能感与应对方式、心理健康水平等内因.通过提高教师的职业声望、社会地位和经济待遇;改善教师的工作环境,积极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升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增强教师的幸福能力等途径,可有效增强教师的主观幸福感.  相似文献   

8.
幸福感的研究一开始就具有两种倾向:以快乐论为哲学基础的主观幸福感和以实现论为哲学基础的心理幸福感.主观幸福感是过去一段时间幸福感测量的主流理论,心理幸福感、社会幸福感的出现和发展动摇了主观幸福感的垄断地位,使得当前幸福感的研究由侧重主观体验和感受向追求自我实现以及社会存在价值对人存在价值的意义转变.幸福感研究一直是积极心理学的核心主题,幸福感研究的上述趋势促进了积极心理学从关注情感体验的幸福观向关注人生丰盈蓬勃发展的幸福观转变.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讨大学生社会支持与心理幸福感的关系,使用Ryff心理幸福感量表和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对西藏地区3所高校267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心理幸福感存在性别、专业和民族差异;社会支持与心理幸福感显著相关;社会支持对心理幸福感有预测作用,进而得出结论:大学生的社会支持能影响心理幸福感。  相似文献   

10.
从理论到测量——幸福感心理结构研究发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幸福感是研究人类良好存在的实证科学.幸福感理论模型是幸福感测量工具的基础与归宿,主观幸福感是幸福感研究的主流范式,侧重于快乐的体验层面,包括生活满意、积极情绪与消极情绪三个经典测量指标,另外两种幸福感研究思路,一是Ryff等提出的心理幸福感理论模型以及据此建构的多维心理幸福感问卷,其关注人的心理健康层面,包括自我接受、环境掌控、与他人的积极关系,生活目的、个人成长以及自主性六个维度;另外一种思路是Keyes的社会幸福感理论模型以及测量工具,包括社会认同、社会实现、社会贡献、社会和谐、社会整合5个维度,其更加关注个人在社会领域面临的种种挑战.在幸福感40年发展历程中,幸福感理论模型经历了三次大的转折:第一次是情绪幸福感与认知幸福感的融合,形成主观幸福感理论模型;第二次是主观幸福感与心理幸福感的融合,形成积极心理测量模型;第三次则是主观幸福感、心理幸福感与社会幸福感三者的融合,形成现代积极心理健康模型.因此,幸福感的理论与实证研究,应当从多个侧面入手,更加全面揭示幸福的内涵与实质,把幸福感心理学理论模型与心理计量模型结合起来,实现理论导向与数据导向的统一,切实保证测量的科学性、准确性、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人类对幸福感的探索和实践,"有一个漫长的过去,只有一个短暂的历史"。在心理学意义上,作为幸福感主要成分的主观幸福感、心理幸福感和社会幸福感,与人们的学习生活、情绪情感、自我意识、人际关系和社会适应等心理健康要素紧密相关;而心理健康本身就是一种幸福状态,又使它与幸福感直接发生关联。实际上,从内涵上审视,心理健康与幸福感属仲、伯之间;从溯源上考察,心理健康需要幸福感的支撑;从目标上解析,心理健康的价值追求就是幸福感;从结果上考察,心理健康应是幸福感的副产品。一句话,幸福感是心理健康的本质特征和核心所在。可以说,正是对幸福感的不懈追求,人们开始重视心理健康,生命也藉此完成质的飞跃。显然,幸福感与心理健康及其要素相互促进,且已成为新时代心理健康的一种新诠释、一抹新亮色。  相似文献   

12.
笔者自编了中学校长职业幸福感量表,经过两轮的施测,分析表明,量表的信效度等指标达到心理计量学的要求。运用该量表进行调查发现,总体而言,当前我国中学校长的职业幸福感处于较高水平,并呈现性别、年龄、入职年限、学校类型、地区和生源质量的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高职生主观幸福感与一般自我效能感以及应对方式的关系,了解其心理健康状况,为高校心理咨询提供参考。方法运用总体幸福感量表、一般自我效能量表、应对方式量表对188名高职生进行调查。结果①大专生的主观幸福感处于中等偏上的水平,一般自我效能较高,处于自信心较高水平,其应对方式以积极应对为主;②主观幸福感在性别、城乡、专业上无显著差异;③一般自我效能感在学科和地区方面没有显著性差异,但是在性别和年级方面有显著性差异;④应对方式在性别、城乡、专业上没有显著差异;⑤高职生的主观幸福感与一般自我效能感存在显著正相关,与应对方式存在显著相关,其中,与积极应对方式存在显著正相关,与消极应对方式存在显著负相关;⑥一般自我效能感能解释主观幸福感的比例达19.7%左右,应对方式对主观幸福感的联合预测为22.4%,积极应对方式预测为12.8%,消极应对预测则为9.6%。结论积极应对方式对主观幸福感的预测更有意义。  相似文献   

14.
随着社会的进步,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日益受到重视。大一新生是大学生中的特殊群体,他们当中存在着地区差别、专业差别和已有的心理状况差别。针对不同专业、不同地区的大一新生进行问卷调查,着重考察其自我评价、人际关系和幸福感的关系,结果发现:不同专业和不同地区的学生,其幸福感没有显著地差异;学生的自我评价和人际关系与个体的幸福感呈正相关关系,对于幸福感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研究已经进入心理学研究领域,本文主要是从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概念、测评、影响因素三大方面进行论述,发现现有研究中存在测评工具缺乏本土化、各因素的影响力及其之间的相互关系缺乏深入的分析以及提高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干预研究缺乏进一步展开三个方面的问题。这些都为今后的研究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6.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听障和普通中学生的幸福感进行测查,结果表明:(1)听障中学生中高幸福感的人数比例少于普通中学生;(2)听障中学生的幸福感显著低于普通中学生;(3)听障独生子女的幸福感显著低于普通独生子女的幸福感;(4)在学习成绩为下等和上等的听障与普通中学生中,听障学生的幸福感均显著低于普通学生。  相似文献   

17.
古希腊时期幸福观的基本框架是理性主义幸福观和感性主义幸福观。沿承不同的哲学基础,现代心理学幸福感的研究领域也呈现出主观幸福感(SWB)与心理幸福感(PWB)两种不同的研究视角。主观幸福感把快乐定义为幸福,侧重个人的主观体验;心理幸福感把幸福理解为人潜能的实现,从人本质和人发展的角度诠释幸福,使人们对幸福感的理解更为全面和深刻。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高职生总体幸福感与生活事件的关系,采用总体幸福感量表和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对299名高职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高职生的幸福感水平处于中等程度以上,专业满意程度对总体幸福感具有很大的影响;学习负担重、家庭施加学习压力、与老师关系紧张、生活习惯明显变化和不喜欢上学这五项生活事件对总体幸福感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高职生的总体幸福感与生活事件具有显著的负相关。  相似文献   

19.
教师心理健康:关注与促进   总被引:49,自引:0,他引:49  
教师与儿童发展、教师整体素质提高的理论框架和对教师本体人文的关怀是教师心理健康研究的指导思想,教师心理健康对于教育教学质量、学生健康成长和教师身心健康具有重要作用。当前影响我国教师心理健康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因此必须改善教师心理健康状况,这应与对教师的要求及对他们的理解和关怀密切结合。  相似文献   

20.
总体幸福感是个体根据自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的整体性评估。本研究探讨了文化价值感与大学生总体幸福感的关系。结果表明,文化价值感可分为情感、认知、行为等三个维度;情感维度、认知维度、行为维度与总体幸福感显著负相关,并通过数据来说明影响总体幸福感的体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