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樊山政书》的研究可以知道,"律例"和"情理"是清代州县词讼纠纷审断中重要的裁断依据。由于"律例"与"情理"所考虑的侧重点差异,在词讼中可能会出现"律例"适用与"情理"权衡之间的冲突。当"律例"适用与"情理"权衡二者间发生冲突时,官员们倾向于不拘于"律例"规定而是注重词讼情形从"情理"的角度裁断词讼纠纷。不过,由于"情理"涵义的模糊性使得在词讼审判中官员在运用情理方面容易产生偏差。  相似文献   

2.
清代关于户绝财产继承的规定主要体现于律例中,并具有如下几点特征:第一,立嗣与继产的关系极为密切,继产已经成为立嗣的重要目的;第二,不再严格区分收养和立继;第三,限制了亲生女的财产继承权。同时,在户绝财产继承纠纷的处理过程中,官员做出的判决及形成的事例也应被视为清代户绝财产继承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透视清代户绝财产继承制度的建构过程,可将其彰显的法文化内涵概括为三个方面:一是宗法本位主义与宗法伦理的庶民化倾向;二是诉求情理与尊重习惯相结合;三是对利益平衡的追求。  相似文献   

3.
情感与理性历来是教育工作者研究的对象,传统中一直存在着“情理二分”与“情理合一”两种不同的看法.情理之辨同样体现在德育教学过程中.在传统的德育教学中,情与理一直处于一种两难的尴尬处境:一方面是教学主体本身情与理的纠结,一方面是教学过程中难以解决的情理难题.要走出这种情与理的困境,一方面要以培养完整健全的人格为教学目标;一方面要在教学中形成情与理的合力,以情润理,以理育情,“通情”以“达理”,“穷理”以“达情”.  相似文献   

4.
鸦片战争之后,基督教传教士重履中土,极力发展教会势力。对此,大多数中国官员对基督教持有排斥态度。中国官员之所以排斥基督教的原因在于:其一,他们不喜欢传教士以强势的姿态进行传教;其二,中国官员们抱有文化上的优越感,严守华夷之辨的思想,反对基督教同化中国的行为;其三,中国官员们对教堂干涉词讼,侵夺其权利的行为心怀不满;其四,各地政府处理民教纠纷,往往采取“袒教抑民”的政策,官员们担心这样会导致民众对政府失去信仰;其五,官员们还担心基督教运动演变成民众造反运动。  相似文献   

5.
明代对案件审理在时间限定、地域管辖乃至刑罚适用等方面均有着相对明确且细致的文字性说明。具体到审转程序,则要求各方尽可能从案情、证据等不同角度出发对初审意见提出合理怀疑,并随之围绕该疑点进行反复的说明和修正,从而使最后审定的结论无限趋近情理法理双重标准下公平正义的客观要求,以期避免因枉法裁断而导致冤假错案现象的不断发生。其中明代"陈得"一案的审理过程以及由该案所引发的不同观点和争论,明确了为实现"推鞫得情,处断平允"的司法目的,如何通过必要的合理怀疑来影响案件性质和结论的最终认定,以及审理者追求的所谓"信谳无疑"的表像背后承审官员相互间有着怎样的差异性标准和思考。  相似文献   

6.
从伦理学视角来看,“高薪养廉”并未能从人的内在道德体系中遏止腐败,反而在现实中容易陷入越“养”越“腐”的怪圈。腐败产生的原因是道德信仰的扭曲与离散,是政治信仰的缺失与崩溃,是政治责任的漠视。只有从内在的道德体系入手提升官员的道德认知,坚定官员的道德信仰和政治信仰,才能从根本上置“腐败”于绝境。为此,我们应该从社会道德氛围及官员的伦理道德培训两个方面去着力重构官员的道德信仰,遏制腐败的滋生和蔓延。  相似文献   

7.
看多了反腐败的案例报道,人们对那些置人民利益于不顾,拼命卖官震爵、跑官要官的腐败分子早已深恶痛绝。但是,如果谁以为跑官要官只是腐败分子的“专利”,那可就大错特错了。一位教育界的官员告诉笔者,校园竟也是“跑官要官”之风的高发地带,而且讨‘官帽”的不是老师而是正值豆宏年华的学子和他们的家长!每逢新学期开始前,一些望子成龙的家长便通过人际关系找到学校领导或班主任老师,希望为孩子讨一顶“官帽”戴戴。面对家长们多少有些“非份”的要求,老师们常常伤透脑筋,左右权衡不下。由于班干部“编制”有限,难以满足家长和…  相似文献   

8.
汪明玉 《江苏教育》2008,(17):47-47
管理的精髓是“理”不是“管”。“管”不是目的,“理”才是追求。管只能管事,理要理人。“管”与“理”是辩证的统一,“管”不仅要服务于“理”,还要“服从”于理。法理、事理、情理是“管”的基础和依据,整理、治理、调理是“管”的方法,合理、有理是“管”的结果。只有人文激励与制度约束并举,寓约束于激励中,教师受到尊重、信任和理解时,才会自觉遵守规章制度。人文激励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9.
<正>“情理语文”是一种教学主张,即在语文教学中注重从“情”和“理”的角度出发,充分挖掘文本中的“情”和“理”,注重课堂生成中的“情”和“理”,让师生沉浸在情理交融的课堂中,实现文本、教师、学生的多维碰撞,在语文实践活动中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抓住语文的“情”和“理”,是我们培育学生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等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抓手。  相似文献   

10.
民法典第10条中的“习惯”不宜解读为“事实上习惯”或“习惯法”,而应解读为特定区域一定群体达成的社会契约。习惯的司法适用需要明晰法律的“真正漏洞”、权衡习惯适用与任意性规范适用、理顺习惯适用与法律原则适用的关系。习惯的司法适用面临着习惯识别标准不清、习惯的司法适用条件模糊、适用习惯的法律后果明不明等困境,可通过习惯调查报告制度、案例指导和司法解释制度、审慎的立法制度予以克服。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古代社会,仕宦官员“丁忧”不仅事关其孝道操守的官场道德评判,而且与其仕途任职乃至官场政治风云变幻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仕宦官员“丁忧”对古代官场社会所产生的重大政治影响,主要表现在:其一,“丁忧”普遍与官场仕职变动相联系,直接引起丁忧官员黜陟迁转的仕宦命运变化;其二,围绕丁忧过程中的“夺情”起复,官场权力倾轧与派系政争波澜迭起,往往导致高层权力纷争势力的此消彼长及人事变迁;其三,仕宦官员面对“丁忧”与“夺情”的两难取舍,屡屡引发古代官场“忠孝不两立”的尖锐矛盾冲突。由于仕宦官员“丁忧”始终与其仕宦命运相联系,因此,原本“丁忧”尽孝的人伦道德行为,一旦付诸官场人事实践,必然被打上浓厚的官场政治印记。  相似文献   

12.
小学生写作文为什么觉得没人没事可写 ,没情没感可发呢?刘勰在他的名著《文心雕龙》的《情采》篇中说 :“故情者文之径 ,辞者理之纬 ,径正而后纬成 ,理定而后辞畅 :此文之本源也。”刘勰精辟地阐明构成一篇文章的主要成分 :一是情理 ,一是文辞。文辞是人在实践活动中对口头语言、书面语言的掌握、发展与运用 ,是文章的“纬” ,来源于人的培养与学习。常言道 :“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 ;”“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作诗也会吟”。这说明学生的语言积累只有达到了一定的“量”和“质” ,才可能文思如涌 ,笔下生花。情理是人在实践活动中对客观…  相似文献   

13.
美国现实主义法学针对传统法学独尊“纸面上的法律”提出了“活法”概念。卢埃林认为:法律是官员关于纠纷的行为;弗兰克认为:法律并不是“书本上的法律”,而是“行动中的法律”;“活法”概念向人们揭示了:影响人们行为、决定司法审判的不仅只有国家立法机关创制的成文法和代表国家行使审判权的法官所创之法(判例法),社会现实的其他事物,如政治、经济、道德、习俗、甚至人们的感觉情绪都对法律生活发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但“活法”将“法律”概念泛化,与其他社会规范混同;法律的“意义”并非必须期待“活法”来填充,现行法(实体法)已具有“先决强制力”;官员行动并不等于法律规则本身,而只是适用法律的行为。  相似文献   

14.
《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要“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以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以情感激发学生,以文化熏陶学生”。情理思政课堂提倡创设真实、典型、适切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情理入“境”、以“境”育人,在情理交融中培育学科核心素养,涵养家国情怀,促进知行合一,实现道德成长。  相似文献   

15.
中国古代存在着许多"情判"。这些"情判"往往弃法于不顾而依据人情作出裁判。在现代法治社会中,由于"情"是一个无法界定的因素,坚持情理型司法可能会造成个案的判而不决,甚至会引起司法领域内秩序的崩塌;同时情理型司法还会损害司法的权威,进而使判决缺乏既判力。因而在现代法治思维的主导下,在处理情与法的关系时,应该在司法领域树立守法主义观念,推动技术性司法的运用和发展。  相似文献   

16.
我国目前普遍适用于不动产登记纠纷的相关程序性规定未能充分反映林权权属变动和登记纠纷的特殊性,对于解决林权登记纠纷的实际效用不佳.虽然行政救济与司法程序对于林权登记纠纷的解决各具价值与功能,但现阶段应当考虑优先适用行政救济的方式.在司法程序适用上,则应当充分认识民事诉讼与行政诉讼的区别,尊重当事人的选择权;两种诉讼程序相互关联时,应当协调林权登记的“公信力”与“公定力”,保护善意第三人的合法权益,并实现纠纷的彻底解决.  相似文献   

17.
在古代诗歌中,对景物作“变形”的描写,对人事予以“幻化”的处理,将情感加以“反常”的表现,曾被诗论家称之为“情悖于理”。但是,“情悖于理”是有前提的,它只能是指悖于生活感性层面的物理、事理和情理,而决不能有悖于“诗理”,违背诗人感知事物的逻辑和情感发展的逻辑。诗歌中决不能排斥“理”,也不能乏“理”。“情必依乎理”,诗歌中的“情”必须以“理”为准则,受“理”的规范。  相似文献   

18.
清代州县听讼制度一直为学界所关注,特别是对听讼制度的性质以及听讼裁断依据产生较大的争论.近来发现的清代浙江黄岩诉讼档案对进一步认识清代州县听讼制度提供了新的原始资料,一方面表明州县官在听讼中并非认真地进行讼案审理和亲自进行讼案调处,除了极少部分讼案被官府受理外,官府通常是采取各种方式抑制民众的诉讼行为;另一方面也表明州县官对讼案裁断依据上基本表现为个人的主观直觉,即使法律有明文规定也基本不依法裁断,并且在讼案裁断过程中知县也不依据情理进行调处息讼的活动.  相似文献   

19.
在“情”的内涵与表现上,才子佳人小说更多地接受了《牡丹亭》的影响,具体体现为在写真情、写痴情、写对“知音”的期盼与追求的承继,以及“知音”标准和内涵更为具体丰富、由情理对立变为情理调和的新变。这种现象反映了明末“尊情”进步思想,古代文人心理结构,作家创作思想,时代特征以及《牡丹亭》之“情”自身的丰富性内涵对这种文学接受现象得以产生的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20.
“投匿名文书告人”指通过投递、粘贴匿名或假名文书揭发或诬告他人的行为。为杜绝告讦诬陷的不良风气,清律“投匿名文书告人罪”条例规定官司不得受理相关案件,即使所告得实,被告者不坐,匿名告人者仍处以绞监候。禁绝匿名文书的态度至为明确,然而嘉庆朝就此罪颁行的条例,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律文规定,是清代“投匿名文书告人罪”立法进程的重要转折。其背后既有守持禁绝诬谤以正世风的官员与寻求统治实际效用的嘉庆皇帝之间的辩争,也受到皇帝在天人感应思想下对灾异修省的影响。嘉庆朝档案与实录等资料还原了匿名揭帖例文订立的历史场景,反映了律例修订与皇权运作、司法实践之间的关系,使法律的修订在政治文化中得到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