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左贵臣 《精武》2008,(8):39-41
拿到2007年第十二期《精武》杂志.第一眼就能看到封面上的韩起先生.首读也是韩起先生的文章。以前对韩起先生的文章也读了不少。韩先生的一些武术观点“刺激”了我,使我也想把自己对武术的一些看法展示给广大的《精武》读者,特别是武术爱好者和研习者。  相似文献   

2.
吴启雷 《围棋天地》2014,(21):98-100
这是我第一次接到围棋杂志的约稿,此前我的文章大多是刊登在一些国学类的期刊上,但主要方向也都是我所专修的宋史和书画史一类。至于围棋方面的文章,在我的新书《画中有话》上有一篇专文介绍南唐周文矩的《重屏会棋图》。但那篇文章至多也只是提到了文章的“围棋”元素,至于围棋历史、文化一类的文字还是不多。毕竞,我主要是做宋史和书画史方向,围棋史是不敢多写、乱写的。  相似文献   

3.
庚寅虎年喜人的余波尚未散去,《辛卯年》兔年生肖邮票又接踵而至了。 上海多个邮政窗口于1月5日清晨6时30分准时出售《辛卯年》免票,12万套的数量在申城实在只能算是“小菜一碟”,不到3个小时即告售罄。  相似文献   

4.
《体育文史》杂志1992年第4期中刊载一篇《导引强身要籍——<赤风髓>》的文章。作者韩丹在文中概括地介绍了《赤风髓》的成书情况及其内容;并着重指出该书第二卷为其“精华之所在”读后受益匪浅。 我也是个古代养生方术的爱好者,也曾涉猎过一些养生古籍。但因才疏学浅,又缺乏气功锻炼的实践;对其中诸多功法,读之茫  相似文献   

5.
我在《钓鱼》杂志今年第11期上发表了一篇题为《从竞赛的误区中走出来》(以下简称《误区》)的文章,引起了一些读者的关注。最近,福建钓友王成撰文与我探讨《误区》中的有关问题,发表了自己的一些见解(见《钓鱼》杂志今年第14期,题为《关于几个“误区”的探讨》(以下简称《探讨》)。我首先表示热烈的欢迎,并感谢他的积极参与。我始终认为:任何科学的理论都是在“百家争鸣”中形成的,不断“争鸣”的过程,就是向真理逼近的过程,有关钓鱼方面的理论也不例外。唯有如此,我国的钓鱼运动(包括竞技钓鱼在内),才能在科学的理论指引下迈上更加正规、更…  相似文献   

6.
梦工厂     
Francis:你好,我叫冷智峰,是黑龙江泰来县的一名学生,也是个铁杆篮球迷,每当《篮球频道》到了以后,我总是立即购买。但郁闷的是,由于我这里比较偏远,有时会买不到。我看篮球已经几年了,最大的梦想就是和迈克尔·乔丹合张影,希望能通过梦工厂这个栏目来实现我十分喜欢当代体育出版的特辑《人间兵器》和《初王朝》并希望《篮球频道》多出一些“十佳……”“十大……”之类的文章,这样的栏目很受欢迎。  相似文献   

7.
篮球技术多球训练法,已不断地运用于实践中,也收到了一些效果。现摘录介绍唐煜章同志写的《篮球技术的多球训练方法》文章中的“投篮技术”一节,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戴小鹏 《航空模型》2014,(11):58-59
《航空模型》2014年第2期刊载的寿尔康老师介绍“R-4”型航模发动机的文章,使我回忆起自己了解、使用它的情形。 1965年,《航空知识》杂志从第11期起,分3期连载了黄永良先生撰写的第二届全国运动会航空模型比赛的述评文章-《雏鹰显奇能》。文中几次提到“R-4”航模发动机,并专门介绍了它的出色性能。  相似文献   

9.
读者信箱     
编辑叔叔、阿姨:你们好!我是长春16中的学生,也是《乒乓世界》的忠实读者。我希望贵刊能在“乒乓教室”栏目中多刊登一些实用性强的文章,如介绍如何提拉弧圈球、正手扣杀、直拍横打以及发球等等,最好还能配上图片,帮助我们这些球迷尽快提高自己的球技。谢谢!长春...  相似文献   

10.
笋子 《钓鱼》2006,(17):28-29
读了《钓鱼》13期上王书生的文章《水温无常是根本――与温差是决定钓绩好坏的关键的作者商榷》之后,觉得有必要作一些回答,也算是对拙作《温差与上钩率》(见《钓鱼》2期)的一点补充。《水温无常是根本》(以下简称“水温”)的结论是“综上所述,我认为,出钓当日温差对钓鱼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张铨 《中国钓鱼》2005,(7):59-59
我曾经写过一篇短文《剩余浮力不是浮力》。目的是对一些文章中的“剩余浮力的理论”表示一下异议,对一些具体细节问题没有进行讨论。剩余浮力论的要害是:认为剩余浮力是一种向上的力,能将线组绷直,将钩饵悬浮。我想,触及一下这一要害就够了。读了安徽钓友陈猛的文章《也议剩余浮力》(见《中国钓鱼》2004年第十期)以后,我知道了自己的想法不切合实际。触及了要害而缺乏具体一点的分析,  相似文献   

12.
张铨 《钓鱼》2004,(21):20-20
我拜读了之晔先生的文章《“悬坠”让我摈弃旧观念》之后,重新审视了自己的拙文《悬坠钓不能颠覆沉底钓》,反复思忖,对一些问题有必要再说几句。  相似文献   

13.
龚编辑信箱     
《中华武术》2006,(9):8-58
广西合浦县冯维举来信:我是《中华武术》的老读者,在今年第3期里,我看到了介绍“长江大侠”吕紫剑老人的文章。请问他的《中国武当内家拳法》、《八卦养生法》等著作何处可以购买?他老人家创编的“八卦浑圆养生功”令我心神向往。能告诉我他老人家的联系方式吗?  相似文献   

14.
张智先,女。39岁,公司干部、田径爱好者 订阅《田径》杂志已一年多,是通过邮局订阅的。本人喜欢阅读的栏目有:运动医疗站、域外撷英。 我认为介绍运动员成长过程的文章和医疗方面的文章对我们现在很有帮助。不喜欢如“电视”的文章类型, 《往事如歌》时间拉得太长,读者希望很快知道明星成长史,学习他的一些奋斗精神。  相似文献   

15.
李润 《集邮博览》2012,(7):40-42
在“我与博览的故事”征稿启事中,提到“是邮票把我们联系在一起”,但我的情况却特别一些,邮品虽然不是我的主集项目,我却特别喜欢《集邮博览》这本杂志,原因与这本杂志内容的“博”有关。这本专业邮刊在刊登有关邮文的同时。还广征博引地刊登介绍其它类别藏品的收藏文章,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我国收藏热潮方兴未艾,而全国性收藏专业杂志还没有大量出现期间,《集邮博览》对于普及收藏知识、引导收藏爱好者走上正确的收藏之道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读编往来     
《集邮博览》2010,(3):3-3
一点建议我是《集邮博览》的老读者,从创刊号《北京集邮》到今天的《集邮博览》一本也不缺。我喜欢这本杂志的内容。这是一本资料性、知识性俱佳的杂志。特别是近年经常刊登的一些介绍、分析邮集的文章,读后很受启发。  相似文献   

17.
本人是徽章收藏爱好者,平日也爱阅读《集邮博览》,自贵刊开了“收藏”栏目,成了我增长各方面收藏知识的一个渠道。看到2012年11期有介绍抗美援朝纪念章的文章,本十分高兴,但认真阅读后却非常失望,  相似文献   

18.
王洪军 《围棋天地》2007,(23):74-75
《围棋天地》的少年行栏目邀我写篇介绍廖行文棋风的文章,这是《围棋天地》今年所介绍的最后一位少年棋手。鉴于行文年龄尚小,棋风远未定型,所取得的成绩也远远比不上先前的几位大哥哥。所以,在这里,我只想就行文的一些棋和事谈一下我个人的印象。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钓鱼》2002年第七期《正在我国锐减的鱼》的系列文章中,介绍了一种名为“双孔鱼”的鱼种。文中介绍此鱼是生活在我国云南澜沧江水系的,但我曾在本地水库钓到过此鱼种。  相似文献   

20.
读者信箱     
期待改为月刊增加杂志而码编辑同志:我是一名中学生,非常喜欢乒乓球运动,也非常爱看《乒乓世界》。我家乡的书店里很难见到乒乓球方面的书刊,幸好有《乒乓世界》一直陪伴我,使我从中得到很多快乐。我想向《乒乓世界》提几点要求,请编辑同志考虑:1、出刊间隔时间大长了,希望能改为月刊,并增加页码。2、多刊登一些国外比赛情况。3、及时刊登一些重大比赛的分析和赛况介绍。4、希望在《明星档案》中介绍外国运动员。5.希望能看到国手们的自传式介绍他们生平的文章。祝《乒乓世界》越办越好!球迷张之编辑即答:首先告诉张之同学和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