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运动训练实践证明滑轱辘训练手段比其它任何手段都更接近冰上的专项训练。如何把滑轱辘训练中所达到的最高值有效地转化到冰期训练中去,一直是国内外运动生理学专家和速滑教练员关注的焦点。本文根据在少儿速滑训练中所获得的生理生化指标,结合少儿的身体机能特点和训练水平,以10~12岁范围的优秀少儿速滑运动员为主要参照体系,以求构建较为理想的少儿滑轱辘训练中的血乳酸模式。  相似文献   

2.
滑轱辘是速滑运动员重要的陆地训练手段之一.本文通过对速滑和滑轱辘两种动作弯道滑行时下肢各关节角度——时间曲线、力——时间曲线的形状、特征及运动速度、蹬伸特点的分析比较,从而得出滑轱辘练习对速滑有着双重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少儿速滑运动员训练教学及应注意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侯强  王鹏 《冰雪运动》2010,32(3):8-11
少儿期科学的训练是速滑运动员取得优异比赛成绩的基石。速滑项目要有所突破,就应从少儿速滑运动员的科学化训练抓起。少儿速滑运动员的训练要掌握其生长发育的特点和少儿速滑训练的发展规律实施教学,少儿速滑教学的突出特点是,必须将技术教学与辅导紧密结合,抓住少儿速滑运动员生理、心理和技术上的关键环节,在保证少儿速滑运动员身体生长发育的基础上,适宜安排运动负荷,产生良好的心理情绪反应。慎重对待少儿速滑运动员训练中出现的问题,采用相应的教法手段有效控制教学过程,以取得良好的训练效果。  相似文献   

4.
遵循速滑专项训练的特点和少儿速滑运动的训练规律,针对少儿运动员在速滑训练中存在的带有普遍性的错误动作,采取有效的训练方法进行指导纠正,是业余体校速滑教练员的一项主要训练课题。指出少儿速滑运动员常见的错误动作,提出了采取直接错误动作纠正法、定位错误动作纠正法、录像观察错误动作纠正法的训练方法和手段,对少儿速滑运动员在训练中所出现的错误动作进行纠正,具有一定的效果,为开展好速滑运动员少儿阶段的基础训练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5.
侯强  王鹏  安秋 《冰雪运动》2010,32(2):13-16
在少儿速度滑冰运动员的训练中,练习的兴趣是其主要动力,为了提高少儿速滑运动员训练的兴趣,作为业余体校的基层教练员要千方百计地探索激发学生练习兴趣的途径。速滑训练无论从调动少儿运动员的积极性,还是激发其练习兴趣,难度比球类和其他训练项目要大得多,教练员的训练水平将直接影响少儿速滑运动员的练习兴趣。教练员要加强自身的修养,提高业务水平,在训练方法上狠下功夫,使少儿速滑运动员在训练中始终保持浓厚的兴趣,才能收到最佳的训练效果。  相似文献   

6.
针对少儿速滑运动员发展耐力训练的必要性和自身特点 ,阐明了培养其自身素质的原则、手段和方法 ,并结合少儿速滑运动员掌握专项技术的特点 ,论述了应根据其成长的不同阶段采用相应的训练内容和方式。  相似文献   

7.
针对少儿速滑运动员发展耐力训练的必要性和自身特点,阐明了培养其自身素质的原则、手段和方法,并结合少儿速滑运动员掌握专项技术的特点,论述了应根据其成长的不同阶段采用相应的训练内容和方式.  相似文献   

8.
正确掌握少儿身体生长发育规律和生理特征,抓住其各项素质发展的敏感期,打好各项基础训练,是少儿速滑运动员提高运动技术水平的关键,提出了在今后训练中应遵循的训练原则和训练手段.  相似文献   

9.
从多年培养儿童速滑运动员的实践出发,认为速滑运动员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科学培养适应速滑项目的少年儿童,离不开科学的选材及科学合理、有效的训练方法以及正确的指导思想。提出速滑运动员少儿阶段的培养应分3个周期,并对每个周期的训练指导思想、方法和手段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0.
从少儿速滑运动员的身心发育和需求特点出发,探讨教练员从教学态度、训练气氛的营造、训练方法等方面对少儿速滑情趣的激发,以及如何将情趣转化为少儿从事速滑训练的动力。  相似文献   

11.
为了使少儿短道速滑训练趋于科学化、系统化,对少儿的短道速滑训练进行了剖析,提出了训练中应注意的问题,旨在为培养优秀短道速滑运动员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2.
从少儿速滑运动员的身心发育和需求特点出发,探讨教练员从教学态度、训练气氛的营造、训练方法等方面对少儿速滑情趣的激发,以及如何将情趣转化为少儿从事速滑训练的动力.  相似文献   

13.
少儿速滑运动员不同年龄阶段的训练模式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陈克明 《冰雪运动》2009,31(2):16-18
速滑后备人才的培养是决定速滑项目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问题,认为业余体育运动学校生源的减少,训练方法和训练手段未能采取适应性的改变,是导致我国后备力量不足且质量不高的主要原因。提出打破过去以竞赛成绩为训练目标的传统训练模式,建立少儿速滑运动员不同年龄阶段新的训练模式 7周岁以下的少儿以培养滑冰兴趣为训练目标,注重训练方法、手段和内容的娱乐性 8~10周岁的少儿以兴趣的转化为训练目标,注重培养正确技术、平衡能力和协调能力 11~13周岁的少儿以建立正确的技术定型为训练目标,注重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4.
金明淑 《冰雪运动》2007,29(5):18-20
短道速滑是我国参加冬奥会的主要夺金项目,探索少年儿童短道运动员的训练与成长规律具有战略意义。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实践经验法对少儿短道速滑运动员训练中的训练内容、方法等进行分析和探讨。认为少儿短道速滑运动员的选拔应从5~6岁开始,以培养兴趣作为训练的基本切入点,以技术为重点,采用战术与心理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训练。  相似文献   

15.
结合培养宋丽等优秀选手的过程,总结出少年女子速滑运动员在初期的基础训练阶段应遵循的规律及值得注意的问题。阐述了少儿运动员的科学选材、身体素质训练、技术训练、多年训练周期与指标等训练的方法手段。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全面性身体训练和专门性身体训练中贯彻趣味性训练所产生的作用,进一步说明在少儿速滑运动员训练中采用趣味性训练是一种有效的训练手段,有其可行性、必要性和对训练产生实效价值。  相似文献   

17.
根据短道速滑项目的发展和少儿生长发育的特点,对短道速滑运动员的选材和身体素质的训练,所采取的手段越来越全面。遵循着简单、易行、实用的原则,根据少儿的生长发育,确定选材的内容,并且与全面的身体训练相结合,选好材,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对少儿短道速滑运动员早期技术训练、身体素质与心理训练等问题加以分析研究,提出改进训练方式、方法,为今后高水平训练打下扎实的基础,并对改进短道速滑少儿业余训练工作提供几点建议,与同行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19.
速度滑冰陆地专门性训练手段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2名受过良好训练的少年速滑运动员尽全力进行如下4项测验:1500m滑跳、屈膝走、2m长滑板。实验测得的生理、生化参数经计算分析可得:滑跳和屈膝走陆地专项训练手段对于1500m速滑来讲,缺少很好的专门性特点,而滑板练习可以通过训练手段的改进而成为较好的专项训练方法。  相似文献   

20.
关于选拔和培养少儿速滑运动员的问题,国内外已有大量的资料,并进行了系统的研究.这些研究多是从选材标准、教学方法、训练手段以及身体机能等方面进行的,但在身体的形态方面往往忽略了对踝关节支撑因素的考虑.实践表明,如果初学速滑的少儿运动员踝关节能力强,掌握基本技术就能快一些,好一些,反之,就差一些.我们应掌握规律,以便更好地培养后备人才.本文拟探讨少儿速滑运动员踝关节支撑能力对掌握正确滑行技术和对未来发展的影响,供有关方面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