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兔     
去年我过生日那天,父母送我一个礼物。我打开盒子一看,哇!原来是一只可爱的小白兔。它身上长着雪白雪白的绒毛,那双红红的眼睛像一对红宝石。两只长长的耳朵翘着,就像小姑娘头上扎着的辫子。一张三瓣嘴撇着,好像对我说:“我们从此就是朋友了,你高兴吗?”小白兔吃饭的时候很小心  相似文献   

2.
这是一张珍贵的照片,在相片上有一个小女孩,穿着白色衣服、粉红色袜子和一双红色布鞋,右手竖着大拇指和一位老爷爷合影。这个小女孩是谁呢?告诉你吧,那就是我。这是我三岁多的时候在长城和一位素不相识的老爷爷合照的。你想知道它的故事吗?让我来告诉你吧!那是1998年的春末,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北京旅游。有一天,我们去游长城。长城是用巨石堆砌成的,远远看去真像一条巨龙在山顶上蜿蜒,长城两旁树木丛生,枝叶茂盛,百花齐放,美丽极了!我正被这美丽景色迷住了,突然,我听到身后有人说:“这个小朋友真棒!”我回头一看,只见一位白发苍苍的老爷爷在…  相似文献   

3.
为爱撑起一支长篙,我要沿着丛飞的步伐,去寻找那一双双渴望的眼睛;我要带着丛飞洒落的甘露,去滋润那一张张期盼的小脸;我要携着丛飞的翅膀,去放飞心中的每一个善念。为爱撑起一支长篙,我愿是那大洋中航行的海船,去寻找爱心的彼岸。长长的历史留下了沉沉的回忆,历史说:"付出吧,为了你的生命与心灵。"当爱心像阳光雨露般降临在灾难深重中的人民的心头时,那会是多么惊心动魄的壮举啊!编织一个充满爱心的乐章,为他人,为社会,也为了却丛飞的心愿。  相似文献   

4.
捉蝌蚪     
2006年7月15日星期六今天,我和小伙伴们一块儿到池塘边玩,看见许多蝌蚪。它们有的像在寻找同伴;有的排着队像在等候检阅;有的聚在一起,像在开讨论会……我蹲下身子,用手轻轻一捧,就捧了好几只。呀!它们怎么和它们的妈妈一点也不像呀!黑乎乎、圆滚滚的身体前端,一张小圆嘴不时地翕(xī)动着,身后还拖着一条长长的大尾巴。我看得正入神时,手中的水快干了,小蝌蚪在我手心蹦跳着。好像在说:“放了我吧!求求你,放了我吧!我长大了一定为你的庄稼多捉害虫……”我的心微微一震,手迅速松开了。小蝌蚪又回到了它们快乐的天地,自由自在地游着。指导教…  相似文献   

5.
游长城     
“爸爸你瞧,”张可可指着长城说,“长城像不像一条巨龙?”“像,”爸爸点头,“如果是活的就好了。”张可可脑海里浮现出一个成语:画龙点睛。据说古代有人画了一条龙,最后画上眼睛就活了。如果给长城画上眼睛,它会不会……“爸爸!”张可可大声叫起来,“去找长城的源头!”说完,张可可就兔子一样奔跑起来,爸爸妈妈在后面追赶。首先不济的是妈妈,她捂着肚子蹲下说:“不行了,已经跟运动‘绝缘’太久了!”爸爸拍胸脯说:“你休息,儿子就交给我了!”爸爸跑过一个烽火台,也蹲了下来。“虽然我在公司经常跑腿,但跟跑长城相比,真是小巫跟大巫啊!”张可可…  相似文献   

6.
蛔虫的旅行     
你认识我吗?我长得细细长长的,既无眼睛,又无四肢。虽说整天生活在黑暗的世界里,但我却过得快活自在,完全不用费力,每天就有现成的食物可以享用。对啰,我就是那臭名昭著的蛔虫。听到我这个名字,你一定很厌恶吧?可我们说不定现在正在你的肚子里优哉游哉呢!别看我们无眼无足,却是个名副其实的人体旅行家呢!从消化系统到呼吸系统,再到循环系统,什么地方咱没去过呀?你问我们是怎么钻进你的肚子里去的?告诉你,  相似文献   

7.
天使也化妆     
在我们老家布鲁克林,事情是完全不同的。你可以去屠夫的店里买肉,去药房买阿司匹林,去食品杂货店买食品。但是当我在纽约的沃里克和奶奶一起过暑假的时候,她让我拿着一张单子去杂货铺买东西。我怎么可能在周围这些堆得满满当当、所有东西都混放在一起的货架上找到我想要的东西呢?  相似文献   

8.
<正>我想说的是,K,在我们整个成长的过程里,谁,教过我们怎么去面对痛苦、挫折、失败?它不在我们的家庭教育里,它不在小学、中学、大学的教科书或课程里,它更不在我们的大众传播里。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只教我  相似文献   

9.
迷失的岁月     
一天,我正在办公室备课,同组的张老师夺门而入。他的表情非常愤怒。我一边劝他一边询问原由。他说:我教了多少年学生,还没有遇到过这样的学生,不学习不说,还公然顶撞老师、辱骂老师。你说,这课怎么上?教师的尊严往哪儿放?原来在张老师上课时,两名学生发生争执,张老师让他俩到办公室,其中一名同学不去,申辩说自己是无辜的。张老师说,你上课不遵守纪律还有理了?老师说你还不服,你眼里还有没有老师?缺乏教养,你应该重新到幼儿园去补课!该生用脏话骂了张老师一句后,拿起书包就走出了教室,边走边说不上学了。我劝张老师别跟学生较真儿,多注意学生…  相似文献   

10.
人们不停地在我们耳边兜售知识,就像往漏斗里灌水一样,我们的任务就是原封不动地去重复别人对我们讲过的东西。我希望你为孩子选择的老师,能够改变这种做法,从一开始便能根据教育对象的智力水平,将他领入一个自我表现的世界,让他见识各种事物,教他独自进行选择和分类,有时给他指出一条道路,有时让他自己去开辟新路。我不希望老师唱独角戏,一个人讲个不停;我建议他反过来听听学生是怎么想的。苏格  相似文献   

11.
人们不停地在我们耳边兜售知识,就像往漏斗里灌水一样,我们的任务就是原封不动地去重复别人对我们讲过的东西。我希望你为孩子选择的老师,能够改变这种做法,从一开始便能根据教育对象的智力水平,将他领入一个自我表现的世界,让他见识各种事物,教他独自进行选择和分类,有时给他指出一条道路,有时让他自己去开辟新路。我不希望老师唱独角戏,一个人讲个不停;我建议他反过来听听学生是怎么想的。苏格  相似文献   

12.
饥饿之旅     
刚上火车,我一摸兜,马上沁出一身冷汗:糟了,皮夹子丢了!再回想起过剪票口时一个獐头鼠目的家伙老在我屁股后边磨磨蹭蹭的情景,我就明白,那厮正拿了自己那装了三千元现金的皮夹子在欢呼胜利呢--这世道怎么乱成这样?!幸好车票攥在手里,不然这次我可就全军覆没了.可,就这一张车票,怎么回广州?在车上不吃不喝,像孔子说的“匏瓜“一样么?那到了广州,我还不连下车的力气也没有?满腹疑虑中我找到了我的座位,刚刚坐下,火车就缓缓开动,向着数千里外的花城疾驰而去--它才不管你是得意洋洋还是忧心忡忡呢.没有谁会管你,你就饿着肚皮去羊城吧.……  相似文献   

13.
混沌岁月     
那是一段充满惶惑不安的岁月,也是一段渴望爱和关怀的岁月,我的青春期铭心刻骨。好像是一夜间,身体像发面馒头似的鼓胀起来,无论穿什么衣服也无法遮住隆起的胸部。于是,在人前,无论是面对老师、同学,还是家长,我都不好意思抬头挺胸。因为我本来就是个丑丫头———这是母亲早有定论的:“你看你,怎么长的?穿在你妹妹身上多好看的衣服,到了你身上怎么就那么难看。我真怀疑你是不是我生的。”还有,我生就了男孩子的性格,我的班主任就不止一次地批评过我:“你怎么一点也不像女孩子?”甚至要把我当了多年的班长拿掉。除了上学,我…  相似文献   

14.
到伦敦去     
汤姆:吉姆,咱们一起到伦敦去吧!吉姆:你有足够的钱吗?汤姆:没有,我身上没钱。吉姆:没有钱,我们怎么能去伦敦?汤姆:这很简单。你瞧,我这里有两张邮票。我们每人头上贴一张,然后我们设法在今天晚上爬到邮筒里去。我肯定明天早上邮递员会把我们送到伦敦去。到伦敦去  相似文献   

15.
根与翅     
黄建国 《山东教育》2004,(11):58-58
太多的沉重我不愿倾诉我仍愿在黑暗中默默地行进以树的形式挺立向你问候太多遥远的梦想我不愿提起我仍愿在空中静静地飞翔以鸟的姿势栖息在你的枝间我渴望有一双翅膀像你般自由我渴望有一脉根系如你般安然如果有一天我用根把圆圆的表盘拉成长长的直线如果有一天我用翅把茫茫的天空拍成点点的碎片那么跨越五湖四海万水千山我都将风雨兼程无悔无怨根与翅$沂南县岸堤中学@黄建国  相似文献   

16.
老师     
我的老师与众不同,他不是经常给我上课的老师,而是只教过我两次的老师。有一次上课,数学老师让我们做测验。发试卷时,发现还差一张卷子,老师万分着急但又无可奈何。这时,一位鹤发童颜,戴着老花眼镜的老人,拿着一张卷子走进教室,对老师说:“老张,你拿漏了一张试卷。”老师说:谢谢你。”老人微笑着离开。事后我很快忘了这件事。眨眼之间,新学期又开始了,老师叫我去教务处取一批新书。来到教务处,我闻到一阵油印味。我大声叫:“有人吗?我是来拿一批新书的。”没人回答,我走了进去,看见一位老人在忙碌着。啊,他的背影怎么这样眼熟呢?我想。他转…  相似文献   

17.
"啊,我的钥匙丢了!"我像发现了新大陆似的高呼.问了张三问李四,众里寻它千百度,但仍"钥匙不知何处". 家里的钥匙倒没什么,父母都有,可我的课桌怎么开呀! "别急,别急,想想你去过哪儿了,再仔细找找."朋友欣来安慰我.我沮丧地说:"全都找了,操场、草坪,连厕所都找了!唉,我怎么开课桌呀!撬开了又要重钉,我命苦啊!"  相似文献   

18.
爸爸。我说。其荬我没有什么想说的,只是很久浚有喊这个称呼了.我想叫你.我梦见荷花开了,就是我们家门口的。你带着我过马路,手和手.是一起的。爸爸我们是去看荷花吗?荷花,是像我的鼻血一样的红色,它玷污了,我的梦。爸爸我为什么总是流鼻血?你教我的抬右手臂的办法不再奏效,我只有昂起头。荷花也  相似文献   

19.
前几天,我在20多年前教过的一位学生来看我。我们谈话时,他随手拿起我书桌上的一本英语口语教材翻看,他说:“呀,老师,教材里怎么有错句?”我拿起教材一看,是“Long time no see”。我笑了。“老师,我清楚地记得,我们在中学时,您不止一次地在黑板上纠正过类似的错句,怎么20年后它又成对的了?”我说:“你问得好。”接着我对此作了解释。  相似文献   

20.
常言道:人无完人,金无足赤。既然没有完美的人,当然更没有完美老师喽!不过咱们今天的作文游乐场就给老师们动个手术:先剪切一部分,再拼贴在一起。也许你会说:我可不是外科医生,再说老师怎么能剪切呢?别急,一会儿你就会明白啦!游戏准备请打开记忆之门,整理那些教过自己的老师的点点滴滴。每个小伙伴游戏过程1.放电影:就像放纪录片一样,认真地回忆每一个教过自己的老师。一个人留给我们的记忆有很多,这回我们要抓住每位老师的优点进行回忆,如果列一张表格就更清楚了:填写好这份表格,其实就准备好了写作的素材,对于这篇作文来说,这一步显得相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