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本文概要介绍了J.Michael Spector,M.David Merrill,Jeroen van Merrienboer&Marcy P.Driscoll主编的Handbook of Research on Educational Communication and Technology(Third edition)[《教育传播与技术研究手册(第三版)》,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2008年出版1第二部分“策略篇”的主要内容。全文分为三个部分:教育传播与技术视角下学的理论、教育传播与技术视角下教的模型,以及教育传播与技术视角下教学设计原则。在学的理论部分,重点回顾了与技术支持有关的学习心理学观点和生成性学习理论;在教的模型部分,概述了九类当前流行的对教学改革产生重大影响的真实性教学模式,并介绍了技术支持探究教学的四类着眼点;在教学设计原则部分,则介绍了首要教学设计原则和有关知识呈现、教学反馈的处方性原则。  相似文献   

2.
概要介绍并评述了J.Michael Spector,M.David Merrill,Jeroen Van Merrienboer和Marcy P.Driscoll主编的《教育传播与技术研究手册(第三版)》[Handbook of Research on Educational Communication and Technology(Third edition),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2008年出版1第四部分“学习模式”,共分为四个部分:在人类认知结构与基于技术的教学部分,回顾了人类认知结构的进化基础和认知负荷理论提出的五条教学原理;在九种面向学校内外的学习通用模式部分,分析了教育传播与技术视角下的九种学习通用模式;在模式特定领域与专业中的应用部分,讨论了各种模式在阅读、数学、科学、法律以及医学五个领域的应用;最后对教育传播与技术学习模式研究基础的特点及各学习模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讨论、总结和展望。  相似文献   

3.
概要介绍、评述了由J. Michael Spector, M. David Merrill, Jeroen van Merrienboer与Marty P. Driscoll主编的<教育传播与技术研究手册(第三版)>第六部分:研究方法.共分为四个方面:在研究与理论的开发部分, 系统介绍了理论陈述的四种视角、教育传播与技术领域的两种理论及理论的开发方法;在研究的范式及四种研究的设计部分, 分析了教学策略、教育技术、教学设计模型及教学设计与开发这四种研究的设计类型和研究方法;在研究数据的收集与分析部分, 讨论了学习过程、复杂行为表现数据的收集与分析方法;最后总结了教育传播与技术领域过去五年的重要发展和研究发现, 探讨了未来五年的可能发展和研究问题, 并对教育传播与技术领域内的研究方法进行了讨论、总结和展望.  相似文献   

4.
本文概要介绍了J. Michael Spector, M. David Merrill, Jeroen Van Merrienboer & Marcy P. Driscoll主编的Handbook of Research on Educational Communication and Technology (Third edition)[《教育传播与技术研究手册(第三版)》,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2008年出版]第一部分“研究基础”的主要内容。全文分为三个部分:历史基础、理论基础和指向学习真实性的理论观点。在历史基础部分,回顾了教育传播与技术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式的事件和经历的范式转变;在理论基础部分,概括了教育传播与技术所基于的学习心理学观点及其哲学基础、关于记忆与动机的实证观点以及传播理论、人机交互理论和教学设计理论;在指向真实性的理论观点中,综述了复杂性理论、体验学习理论和情境主义理论。最后对教育传播与技术研究基础的特点进行了简要讨论。  相似文献   

5.
对《教育传播与技术研究手册(第三版)》第五部分关于“设计与开发”范畴的主要内容进行概述,共分为四个部分:(1)新时代教学设计者的能力素质,提出了新时代教学设计者面临的一些挑战;(2)设计与开发的具体研究内容与实践,介绍了认知任务分析、在线教学的设计与开发工具、设计语言、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与开发、设计过程中作为工具的人工制品,以及设计与开发团队的社会影响等相关方面的内容;(3)评价,回顾了评价的模式和方法,详述了基于技术的绩效评估的设计与验证;(4)整体变革,阐述了当前变革代理的职责,介绍了教育与培训领域为整体变革而进行的系统设计。  相似文献   

6.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AECT(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编撰的《教育传播与技术研究手册》在国际教育技术界产生了很大影响。尤其是2008年发行的第三版,由于主编及撰写团队的阵容强大,其内容更具创新性。文章首先介绍了《手册》第三版的总体框架及主要内容,以及其中哪些论述使我们最受启迪与教育。然后,着重对被《手册》第三版列为过去五年教育传播与技术领域"两项重要研究发现"之一的"关于建构主义学习原则认识的深化"和被《手册》第三版列为过去五年教育传播与技术领域"四项重要进展"之一的"建构主义教学设计和工程型教学设计之间关系的重新认识"进行了深入的阐述。  相似文献   

7.
《教育通信与技术研究手册》(第三版)介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通信与技术研究手册》一直是教育技术领域的风向标,每版都能高度综合与概要地反映国际上教育通信与技术研究的最新动向与趋势,对广大教育技术研究者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时隔4年后新出版的第三版更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不仅是因为第一、二版著名主编(乔纳森,Jonassen)的易人,更是在教育通信与技术领域的定位与未来研究取向的变化。本文简介了手册第三版的主编团队、主要内容和特点,并认为手册的基调为谦逊、开放、多元,不仅为研究通信与技术支持下的教与学提供了多元理论视角,也为教育技术的未来研究指引了新方向。  相似文献   

8.
如何讲授《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第四版)第二章○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教授杨耕《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第四版(以下简称“第四版”)的第二章是“实践与世界”。把“实践与世界”作为独立的一个章来设置是“第四版”的一个显著特征,它反映了“...  相似文献   

9.
为继续推进小学数学教育的发展,人民教育编辑部将与浙江杭州市上城区教育行政部门联合举办“第三届中国小学数学教育峰会”。鉴于中国教育的发展进程,本次峰会的主题定为“数学教育质量提升”,并从《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实施、数学文化、数学教育评价、研究儿童等四个分主题展开深度研究,仍以“研究课+学术报告”的方式进行,以促进理论与实践的融合。  相似文献   

10.
时值《教育传播与技术研究手册》(第三版)中文本出版发行之际,本文在简要介绍了该著作及其翻译过程的基础上,回顾了其六大部分的主要内容,讨论了该书中译本出版发行的意义和价值,最后,作者为读者朋友给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1.
《小 学生品德的形成与发展》第二章“品德的结构(上)”、“第三章”品德的结构(下)”是全书的第二部分 ,也是重点部分。这部分教材主要包括六方面的内容 :一、品德结构的组成系统 ;二、品德教育过程的组成要素及其相关关系 ;三、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的形成与发展 ;四、国内外有关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等研究的介绍 ;五、关于品德培养的一些心理学问题 ;六、学生社会道德个体化的相关知识。这六方面的知识注重把理论性、知识性、实践性有机地结合起来 ,从理论上对品德结构进行了深入分析 ,揭示了…  相似文献   

12.
《现代汉语》增订四版(以下简称“四版”)对增订三版进行了较大的修订,在“第二章语音”部分,四版在三版的基础上主要进行了增、删、改的工作。这样的修订使教材本身更加完善,对教学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同时我们也将从教学出发,探讨四版在“语音”部分还可以做哪些改进,为将来的改版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3.
《远程教育杂志》2010,28(3):106-106
5月14Et,美国印第安纳大学教学系统技术系的系主任ElizabethBoling教授应邀在华东师范大学做了主题为“为人而设计——从感知到绩效(Designingfor People--Perception to Performance)”的学术报告。Boling教授参加了《教育传播与技术研究手册》(第三版)和《教育技术定义与评析》(AECT’05定义)等撰写工作,并在国际教育技术期刊和论坛上发表多篇论文。  相似文献   

14.
本文主要以概览的视角回顾了在教育政策借鉴与传播(policy borrowing and lending)研究中的主要议题和趋势。政策借鉴与传播是一个在学术上依托于比较教育学和公共政策学的研究领域。在比较教育学中,针对“旅行式改革”(travelling reforms)、全球化教育政策的探索是一个经久不衰的研究课题。本文主要描述了政策借鉴与传播研究领域的历史,并讨论了四个新的研究趋势:第一,由双边框架向国际标准框架的转变;第二,学者们开始关注各国系统与个案背后的逻辑;第三,政策图景(policyscapes)概念对研究方法论的启示;第四,政策映射研究,即借鉴他国教育政策时的本土解读。  相似文献   

15.
<教育传播与技术研究手册>是教育技术领域专业人员不可或缺的大型工具书,该书2007年出版的第三版凝聚了全球教育技术专家的集体智慧,成为领域发展、学科建设的导航仪.本文从教育技术专业的立场对该书进行了评价,并与2005年出版的<剑桥多媒体学习手册>和2006年出版的<剑桥学习科学手册>进行了比较.论文对领域与学科的关系进行了较为清晰地阐述;在三大<手册>的比较中揭示了当代学习科学给教育技术学带来的挑战和机遇;在<教育传播与技术研究手册>三个版本的比较中揭示了教育技术学的现状与发展趋势.论文呼吁中国教育技术学者在借鉴国外成果的同时坚持自主创新,克服急功近利的浮躁,在与国际同行高层次、高水平的对话交流中把握领域与学科发展的历史、现实与未来,这是中国教育技术学走向成熟,走向世界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6.
《现代教育技术》2012,(8):126-126
《教育传播与技术研究手册》是教育技术领域专业人员不可或缺的大型工具书,该书2007年出版的第三版凝聚了全球教育技术专家的集体智慧,成为领域发展、学科建设的导航仪。该书在美国教育技术学名著排行第一,教育技术学专业博士生、硕士研究生必读书籍之第一本,而该书的中译本也在路上。  相似文献   

17.
由北京市杂文学会与“北京杂文”专刊、《北京日报》、《北京晚报》、《阵地》、《学习与研究》、《宣传手册》、《杂文界·北京版)、《支部生活》联合举办的第三届“北京杂文奖”评选揭晓.  相似文献   

18.
《中图法》第三版问世后,怎样对图书分类目录进行改动,是每个图书馆急待解决的问题。我馆自1990年7月开始组织人力开展此项工作。现将我们的一点体会介绍如下:一、对第三版增订类目及加细类目的改动 1、增订类目,即第二版未设,第三版新增类目。如“C96人才学”、“F239审计”、“G20信息与传播理论”等等。增订类目虽然未在第二版出现,但在第三版问世前,图书馆已收藏了不少与这些类目有关的著作,并按各自的理解分入了有关类目。 处理方法;找到这些著作原来归类位置,然后将其款目抽出,分别进行改动。  相似文献   

19.
对第二层、第三层交换机工作原理做了简单描述,并阐述了第四层交换机及其与前两层交换机的技术联系;第四层交换机支持的重要技术及应用,并对高层交换机的发展方向做了概括说明.  相似文献   

20.
第五节台湾省一、教材内容分析本节教材由四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阐述台湾省的范围、台湾岛的地理位置、地形特点及主要的河流与湖泊,点明台湾岛是一个“多山的海岛”;第二部分详细介绍了台湾岛丰富的资源及其分布,突出了台湾岛的“宝岛”特征;第三部分阐述了台湾经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