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4 毫秒
1.
“新工科”是基于国家战略发展新需求、国际竞争新形势、创新人才培养新要求提出的工程教育改革方向,土木工程专业课程体系需面向“新工科”的建设要求。为满足培养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面向创新人才培养需求的“结构试验”课程体系建设和改革具有重要意义。依托中南大学面向“新工科”的“土木工程结构试验”课程体系建设与改革措施,立足于土木工程专业基础课程理论体系,将“结构试验”课堂教学与试验实操紧密结合,探索多场景、多主题、多层次开展项目式教学的模式,以任务为驱动,探讨了适应新形势人才培养理念的“土木工程结构试验”建设思路,结合行业特色建设一流专业课程,助力培养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学科交叉复合型高素质卓越工程科技人才。  相似文献   

2.
卓越工程师培养是工科院校目前面临的重要任务。学校的教学理念陈旧、教师工程实践能力薄弱、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学生学习态度不佳,是很多高校土木工程本科教育所面临的问题,也使得很多土木工程毕业生不能满足企业对其综合素质的要求,土木工程专业的教学质量亟待提高。本文结合湖北文理学院土木工程专业以“卓越工程师计划”为指导进行的教学改革经验,扼要介绍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内涵和要求、培养模式和培养标准,并讨论了“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下土木工程专业教学改革的内容和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3.
朱婧  徐方 《科技风》2023,(20):157-159
在当今全球第四次工业革命的科技浪潮中,在我国“新工科”体系建设与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发展背景下。本研究通过针对“土木工程材料”课程的特点及教学现状,从教学模式、知识体系、考核标准、创新改革等多个方面进行持续优化改进。按照人才成长规律改进人才课程培养机制,加快培养出符合国家科技人才培养要求和社会需要的工程综合型专业人才,为加快建设成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提供不竭动力。  相似文献   

4.
姜曦 《科教文汇》2014,(9):57-58
本文通过与国外职业教育进行对比分析,针对国内土木工程职业教育的现状,认为土木工程职业教育中一方面应该在重视职业能力培养的同时,注重职业素养的培养;另一方面应该充分发挥企业和社会在职业教育中的作用。在此基础上作者提出了土木工程人才“三位一体”的职业教育模式,即根据职业教育的培养定位,一方面强化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培养,另一方面采用高校、企业、社会共同培养的方式,充分利用校企合作平台,完成土木工程高级技术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5.
杨俊  石宪  夏志远  陈鑫 《科技风》2023,(16):121-123
土木工程概论是阐述土木工程领域的整体概况与基本概念的专业基础课程。“新工科”背景下土木工程在人工智能、装配工业化、信息化、智能化等方面迎来了新的发展和挑战。土木工程概论课程建设与实践应积极适应和融合“新时代”土木工程发展的新技术、新体系、新材料等学科前沿。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主性,为后续的学习、工作、深造奠定基础,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积极开展思政教育,培养爱专业、肯吃苦、有责任心、有创新意识、有爱国精神的“新时代”的土木人。  相似文献   

6.
以“土木工程材料”省级精品课程成功立项为契机,转变课程建设理念,通过积极推进课程教学资源建设,探索适宜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发挥课程网站作用,突出课程建设特色,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注重总结教学经验与申报教学成果,并采取各种措施积极进行教学实践,改善了课程教学效果,有力推进“土木工程材料”精品课程建设。  相似文献   

7.
以培养学生的工程应用能力为目标构建了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形成了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土木工程专业理论教学体系,搭建了学生创新实践平台,建设了具有室内实验、校内实训、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科研活动、学科竞赛等“多层次一体化”的实践教学体系,进行了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改革,多渠道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建立了基于戴明循环的教学管理和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实践效果好,有关做法对地方高校培养土木工程应用型人才具有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8.
谢国梁 《科技风》2023,(20):145-147
在应用型本科高校新工科建设的背景下,如何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能力,实现“三全育人”更好地服务地方、服务社会,是应用型本科高校“工程地质”课程改革的目标。为了使土木工程类专业培养的专业技术人才具有过硬的专业技术能力及职业素养,对“工程地质”课程的教学内容和实践环节进行教学改革探索势在必行。本文探讨从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育资源建设等方面进行改革,提升“工程地质”课程的教学效果,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引入线上与线下混合教学等新兴教学模式,添加大数据分析、机器学习等教学内容,切实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姜曦 《科教文汇》2014,(3):57-58
本文通过与国外职业教育进行对比分析,针对国内土木工程职业教育的现状,认为土木工程职业教育中一方面应该在重视职业能力培养的同时,注重职业素养的培养;另一方面应该充分发挥企业和社会在职业教育中的作用。在此基础上作者提出了土木工程人才"三位一体"的职业教育模式,即根据职业教育的培养定位,一方面强化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培养,另一方面采用高校、企业、社会共同培养的方式,充分利用校企合作平台,完成土木工程高级技术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10.
在提倡新型实验教学的形势下,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已很难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客观上对教研教改提出了更高要求。近年来,通过对土木工程材料实验教学方法的改革,对综合性、设计性、为主的“提高型”实验项目,主要采用“专业选项”互动式、研究式方法进行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性,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将科研项目中的实验项目转化为本科生可以选修的新的实验项目。  相似文献   

11.
“土木工程施工”是土木工程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具有理论面广,实践性强,综合性强,且技术发展迅速等特点。如何在较少的课时内,将该课程的内容讲解透彻,结合个人教学实践,本文主要从优化教学内容、实践能力培养、考试方法改革等四方面进行教学改革研究。  相似文献   

12.
为适应新工科建设,从教学质量监控、校企合作的创新创业教育基地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和融合互联网+这四个方面对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探索。提出了新背景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建设思路,以期为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土木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高校大学生素质教育是构建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思想体系的基础,加强农业院校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也是社会和谐发展的需要。依托农业院校独有的学科与专业,营造高品位的“农”文化氛围,创新素质教育方法,有利于加深学生爱农意识和知农动力。笔者对“茶十德”、茶艺师职业道德等中国茶文化理念传播和学生综合素质教育之间的联系进行了分析,探索以茶艺技能和茶道精神等茶文化为载体,促进农业院校大学生素质培养的方式创新。  相似文献   

14.
朱婧  徐方  沈力 《科技风》2023,(20):92-94
“土木工程材料”是土建类专业学生学习专业课程的“敲门砖”,当前诸多高校中土木工程材料的实验教学存在实验资源不足、学生被动、考核评价体系单调等问题,为培养能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学生,以其为主体,提高其创新实践能力为目标,从实验课程教学内容、实验室配置及管控、多层次考核方式对土木工程材料实验课程进行改革与创新,提出一个脱离陈旧教学模式、具有可行性的教学改进方针的设想。重建的实验教学体系以学生为中心,能够从不同维度考核学生的基础实验能力、创新思维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  相似文献   

15.
结构力学课程是土木工程专业中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在这门课程学习中学生普遍反映内容难掌握、学习效果不佳等。笔者结合多年的一线教学经验和体会,分析了结构力学课堂教学中教师“教”和学生“学”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土木工程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为指导,对结构力学课程的教学方法进行探讨。旨在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技术应用能力,以适应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16.
沙莎 《科教文汇》2014,(25):56-57
高校的专业课教师经常需要承担不同类型课程的教学任务,如何针对不同课程特点提高教学质量,是教师在研究教学法时经常思考的问题。在土木工程本科教学大纲中“土木工程材料”、“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和“路桥CAD”分属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和软件实践类课程,对这些课程的特点进行分析,并对这些课程的教学提出相关建议,探讨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17.
李洪群 《大众科技》2011,(12):190-191
高职院校的教师队伍建设应该按照“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要求,培养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健康的心理和身体素质,并且通晓职业教育教学理论的,有业务实践经验的教师。文章对“双师型”教师的业务要求、能力要求,以及培养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通过国内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分析,通过"工程+"教育理念探讨了土木工程专业培养模式改革探索,针对我校土木工程专业,以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为目标,在培养方案修订、课程建设以及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的方面进行了改革与实践,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9.
“双师型”教师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需要培养电力工业建设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建筑结构试验创新型教学方法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宏伟 《科教文汇》2012,(22):69-70
为培养土木工程专业创新实践型人才,本文对建筑结构试验教学方法进行了改革,调整教学实验内容,与土木工程创新实践基地的建设相结合,加强了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