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国家出台的“双减”政策强调学生在学习时的主体地位,要求初中教师须遵循“减负增质”的教育原则,深化信息技术教学改革,以此助力学生个性化成长。如何在协调教学强度和教学进度的关系基础上,推进课程教育是每位初中信息科技教师亟须思考的问题。“让学引思”理念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注重以引导的方式促进学生思考,以达到加深学生记忆知识点的目的。同时,“让学引思”理念有助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满足“双减”政策的要求,真正全面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学习能力以及学科素养。为此,在初中信息科技教学中融入“让学引思”理念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2.
<正>在信息迅速传播的大数据时代,信息科技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信息科技教学的学科地位也越来越突出。在小学信息科技教学中,教师应贯彻落实“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念,坚持“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采取有效的激励策略,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信息科技知识学习自信心,从而有效增强学生的内驱动力,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综合素养。本文通过分析小学信息科技教学的激励策略现状,探究实施激励策略的有效路径。一、发挥教师的人格魅力,为学生树立行为示范的榜样教师应结合自身的教学素养,发挥教师的人格魅力,为学生树立良好的行为榜样。  相似文献   

3.
丁瑾 《现代教学》2011,(9):68-70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的获取、分析、处理、发布、应用等能力将成为现代人最基本的信息素养和文化水平的标志。初中信息科技课程标准指出:艺术审美教育应作为信息科技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在当今的信息社会,信息本身已不再重要,重要的是掌握信息综合处理的方法。信息科技课程的学习目标也由以前的“学技术”转变为培养学生筛选、处理信息的素养,转变为培养学生的审美创新能力。因此,信息科技课承载着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和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责任。  相似文献   

4.
在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的课改精神下,信息科技教师应该采用怎样的教学方法,才能既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又掌握好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以上海市南洋模范中学的学生为分析对象,在课堂中采用了“任务驱动”、“合作学习”和“分层次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尝试寻找课堂中最适合的教学方法,期望真正做到“我们的课堂我们做主”。  相似文献   

5.
信息科技学科教学的目标、模式和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小学信息科技学科教学过程中存在一些通病,本文从信息科技学科教学的“目标、模式、评价”三个方面分析原因、提出对策,以期信息科技学科的教学真正能达到上海市二期课改“以学生发展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新出台的“双减”政策强调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性,要求小学教师须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前提,制订教学计划。核心素养背景下,传统信息技术教学方式显然无法满足教育要求,为此,如何在提高信息科技教学质量的同时,培养小学生信息素养的是当前教师必须认真对待的问题。结合小学生信息科技学习情况来看,许多学生在以往生活中大多接触过信息技术,也感受到信息技术带来的便利,但对信息科技课程大多未进行过系统的学习。为此,教师须以培养学生学科素养为核心,全面且准确地向学生普及信息文化,传授信息科技知识,以推动学生信息科技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信息科技学科与其他学科是有机融合的,因为面对信息时代的全新教育,信息技术已经成为各类探究性课堂的根本抓手,利用微课堂教学、慕课教学和特色智能课堂教学等都离不开信息技术这个有机载体,在信息技术背景下,学生的学习有了更为广阔的发展路径。可见信息科技课程已经成为一门重要的学科。从《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2022年版)》来看,只有结合当前的“双减”要求科学规划信息科技课堂教学,从课堂实效性入手,才能凸显信息科技课堂教学的工具性和科学性,然而要全面构建有效的信息科技教学课堂,首先要做的就是“减负增效”,让课堂教学高效且有特色,因此,课堂教学环节的有效设计非常关键。  相似文献   

8.
21世纪后,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在我国迅速发展,为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提供了有力的支持。随着信息化和智能化的快速蓬勃发展,信息科技人才的短缺也日益严重。所以,在小学开展信息科技的课程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但是,从当前基础教育的信息科技教学状况来看,教育效果并不理想,一方面是由于学校对此课程的关注重视程度不够,另一方面是因为教师们的教学方式过于保守,缺乏创新性的信息科技课程教学方法。基于此,本文对小学信息科技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简要分析,并提出了一系列优化小学信息科技教学模式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9.
在学科核心素养背景影响下的教学变革,直接影响到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的转变。小学信息科技教育要“让教于学,以学生思”,回到学生本位引导学生深度学习信息科技。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一方面对教师的教学活动提出了更高的教学要求,另一方面更加注重对学生计算思维能力的培养。教师应加强学生的“学”,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和创造活力,继而让学生在信息科技课堂中能够深入学习和有效学习。信息科技教学着力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和信息责任,指导学生分析和采集信息、判断和处理重要信息,形成计算思维,并将其迁移到具体的问题解决过程中。文章主要论述小学信息科技课堂计算思维的培养策略。  相似文献   

10.
小学信息科技课程是当前基础教育阶段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实现小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学生在进行小学信息科技学习后,可以充分地掌握信息科技的相关知识和技能,提升对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在未来可以更好地适应并融入社会,符合当前人才培养目标。信息化时代对大众的信息技术素养提出了新要求,因此提升小学信息科技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尤为重要。本文主要论述了信息科技教学生活化的意义,并分析了小学信息科技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策略的有效实施路径,让学生理解信息科技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引导其将所学的信息科技知识与技能初步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中,进一步实现小学信息科技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1.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指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他的生活教育理论强调了教育要以生活为中心,教育要从课堂和书本中走出来,去关注社会生活。初中教材依据新课程标准强调将“生活德育论”作为教材的理论支撑,以初中学生逐步发展的生活经验作为编写的基础。因此作为一名初中思想品德教师,也应与时俱进,在教学中应做到课堂、学生与生活实际的紧密联系,将生活融入教学,让教学指导学生的生活。  相似文献   

12.
储备 《中学科技》2023,(21):7-9
<正>《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2022年版)》将“跨学科主题”作为初中信息科技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展开基于对生活中信息科技现象的探索,帮助学生获得运用信息科技知识和其他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组织学生展开多样化的跨学科项目化学习活动,以真实的生活问题作为依托,引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获得知识的学习和方法的掌握。  相似文献   

13.
随着上海二期课改的不断深入,在信息科技学科教学中,教师们越来越关注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诸如“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等词汇被频繁地使用。如何将思维能力培养真正落实在教学实践中?因此,我们需要对本学科实施思维能力培养的目标和策略进行深入思考,以保证在实施思维能力培养的过程中做到有的放矢、有据可依,从而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4.
《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2022年版)》要求信息科技课堂教学从以“动手”为主的技术学习转向以“动脑”为主的体验学习、原理学习,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在不同教学环节设置留白,留出时间与空间带动学生的思考,去挖掘技术背后的科学原理,主动探究、学习课程内在的机理与组织,真正达到课程要求从信息技术“知识技能教育”向信息科技“素养教育”的转变,教学目标直接指向课程价值。  相似文献   

15.
在信息科技课堂上,学生普遍存在着各种差异,为了贯彻“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和普及“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方针,笔者认为应该注重学生的差异,因材施教,让所有学生都能得到发展。  相似文献   

16.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地理科学也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大量的地理学术成果不断涌现,新的地理知识层出不穷。面对信息瞬息万变的时代。地理教材往往滞后于当前时代的发展,与现实生活存在一定的距离,因此,如何在地理教学中,紧紧围绕着新课程标准,跟上时代的步伐。拉近地理教材与现实生活的距离,将时事信息与地理教学进行有机地整合,使学生真正学到“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这是地理教学的迫切任务,也是当前课程改革对地理教师的根本要求。  相似文献   

17.
国家振兴要靠科技,科技发展要靠人才,人才培养要靠教育,所以,作为教师要培养面向21世纪的全新的高素质的人才,必须深入持久地对学生进行科技教育,并要从“娃娃”抓起。小学语文教材,科技因素较少,教师更应增强科技意识,努力挖掘教材中的科技“含蕴”,加大对学生的科技教育力度,提高教学中的科技教育含量。  相似文献   

18.
在当前新课程改革的形势下,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大胆进行教育教学改革,让学生“动”起来,让历史课堂真正“活”起来。积极营造充满激情的课堂氛围,不断诱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情感,调动一切灵活的教育教学手段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依托课标要求,大胆整合教材内容,把历史教材教“活”。  相似文献   

19.
信息科技是中小学的一门必修课,在信息科技课堂中渗透德育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有利于落实新课标理念,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有利于预防心理健康问题。当前信息科技课堂的德育渗透存在着信息教师忽视德育、德育内容陈旧单一、信息教师缺乏专业培训等问题。教师可通过强化学生的德育元教育、充分结合学生生活经验、有效针对学生心理特征、发挥学生代表示范作用及巧借交叉学科典型案例,有效解决信息科技课堂德育渗透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人工智能作为信息科技领域的重大战略性技术,可通过信息科技教材实现课程独特的时代育人价值。信息科技教材中由应用系统体验递进、机器计算与人工计算异同递进、伦理与安全挑战递进构成了人工智能逻辑主线设计立体框架。在教材使用中,教师应实现课堂从技术向科技的转变,理清“教材项目活动线-学科知识线-学生认知线”后形成自己的教学逻辑线,并运用工程理念开展人工智能项目学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