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钢管混凝土利用钢管和混凝土在受力过程中的相互作用使混凝土处于复杂应力状态下,从而使混凝土的强度得以提高,塑性和韧性能大为改善。  相似文献   

2.
利用9个已破坏的钢管混凝土试件,剖开钢管,取出管内混凝土,研究经历过三向应力作用后的钢管内混凝土的受力性能。将管内混凝土截成径高比接近的圆柱体试件,按混凝土立方体强度的标准试验方法,测得各试件的混凝土再次受压后的强度,绘出试件的应力-应变全曲线。研究表明,已经历过三向应力的混凝土再次受力性能与初次不同,但应力-应变曲线的形状和特征点与初次受力的混凝土相似。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双主梁钢-混凝土组合梁的抗扭性能,本文对群钉式钢-混凝土组合梁进行数值模拟,模型中混凝土采用塑形损伤模型,分析组合梁在受到扭转荷载时的全过程受力状态,得到钢-混凝土组合梁的钢梁、混凝土板的受力状态,以及裂缝开展情况,得到组合梁在扭转状态下的三个阶段,为组合梁的抗扭设计以及工程试验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进行了6根粘钢加固的混凝土短柱轴心受压试验和3根对比的未加固混凝土短柱的试验研究。分析了未加固混凝土短柱,一次受力状态下的粘钢加固混凝土短柱以及二次受力状态下加固混凝土短柱的极限承载力和极限变形能力。试验结果证明粘钢加固不论是在一次受力还是二次受力状态下都能有效的提高混凝土短柱的抗压承载力。  相似文献   

5.
通过大量国内外文献分析与研究,对复合应力状态下的混凝土强度研究进行了综述,分别介绍了复合应力状态下普通混凝土、活性粉末混凝土、塑性混凝土、再生混凝土及纤维混凝土强度的研究情况,并分析了它们的研究前景。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在混凝土桥梁施工及使用过程中,混凝土结构裂缝的成因复杂而繁多,甚至多种因素相互影响,但每一条裂缝均有其产生的一种或几种主要原因。混凝土桥梁裂缝的种类,就其产生的原因,大致可划分如下几种:1荷载引起的裂缝混凝土桥梁在常规静、动荷载及次应力下产生的裂缝称荷载裂缝,归纳起来主要有直接应力裂缝、次应力裂缝两种。直接应力裂缝是指外荷载引起的直接应力产生的裂缝。裂缝产生的原因有:①设计计算阶段,结构计算时不计算或部分漏算;计算模型不合理;结构受力假设与实际受力不符;荷载少算或漏算;内力与配筋计算错误;结构安全系数不…  相似文献   

7.
本文采用ABAQUS软件,建立预制钢筋混凝土夹心墙体模型,分析不同保温层厚度、保温层材料、连接件材质及数量对墙体受力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增加保温层厚度可以减小墙体跨中应力和变形。采用泡沫混凝土做保温层,有利于减小墙体变形,减小墙体应力。连接件材质对墙体受力性能基本没有影响。加密连接件有利于减小墙体变形。  相似文献   

8.
张静  刘向东 《科技通报》2015,(2):230-232
泡沫混凝土在应用中存在强度偏低、开裂、吸水等缺陷,在长期荷载作用下,泡沫混凝土会产生开裂,需要研究泡沫混凝土的刚度软化与剪力传递关系模型,准确描述混凝土结构长期变形及受力行为的徐变耦合特性,掌握服役期内的结构的长期变形及受力状态,为建筑结构防护提供参考。传统模型中仅考虑未开裂部分混凝土的徐变及开裂混凝土对整体刚度的影响,在裂缝的存在,使得混凝土结构刚度降低。提出一种基于裂缝坐标系下泡沫混凝土刚度软化与剪力传递关系模型,分析泡沫混凝土徐变产生及载重分配的机理,得到单轴受压条件下本构关系,按等效应力-应变关系来计算变化的切线弹性模量,在裂缝坐标系下,较准确地描述了泡沫混凝土的平均盈利比率变化与温度和刚度软化之间的关系,经算例验证表明,计算结果可靠,计算精度满足工程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9.
本文结合实际箱梁结构工程,设计和制作了5片普通钢筋混凝土小箱梁,基于被加固构件不同的初始受力状态,采用了构件予裂、不同张拉控制应力、不同配筋率、不同预应力筋位置等方式,进行了体外预应力加固梁受力性能的试验研究。试验分析了不同初始受力状态结构加固前后裂缝和跨中挠度在各级荷载下的发展规律,并将试验结果与理论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为进一步完善体外预应力加固工程设计理论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0.
丁新东  曹新明 《科技通报》2019,35(11):173-176,181
针对当前方法存在单调荷载作用下位移曲线的变化与实际结果吻合度低、在大变形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受力特性较差的问题,提出基于有限元分析的高性能泵送混凝土框架结构变形研究方法。首先,简单介绍了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受力特点;其次,通过内力来确定混凝土的预应力配筋,获得使用荷载时的性能参数,构建混凝土框架横梁各段曲线方程,当正负等效荷载总和等于零时,可以减小混凝土框架结构梁端反力给柱轴力所带来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对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最大裂缝进行计算,能够得到混凝土框架构件的等效应力等条件;最后,利用有限元构建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平衡方程,对高性能泵送混凝土框架结构变形进行分析。最终实现了对高性能泵送混凝土框架结构变形研究。试验结果得到,在对高性能泵送混凝土框架结构变形研究时,提出方法在单调荷载作用下位移曲线的变化更接近实际结果,并且在大变形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受力特性较好,验证了提出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丁新东  曹新明 《科技通报》2020,36(4):97-100
区域约束混凝土结构的抗压、抗剪、抗震和延性均优于传统混凝土梁。基于区域约束应变-应力模型对混凝土梁结构力学性能特征分析,获得混凝土损伤塑性模型;结合高斯积分求解损伤因子与ABAQUS有限元软件,构建区域约束混凝土梁非线性有限元分析模型,模拟区域约束混凝土梁构件的受力过程。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受力时间的增多,区域约束混凝土梁损伤情况越严重,损伤最为严重的是跨中受弯部区域与支座受剪区域,损伤值高达0. 9994。经测试,该有限元模型的分析结果可信度极高,可作为后期混凝土研究领域的借鉴方法。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国内外对混凝土在多轴应力状态下(主要是二轴应力状态下)的工作特性及强度准则的研究状况,并作了综合分析及展望。  相似文献   

13.
《科技风》2017,(17)
为了解地震作用下方形钢管混凝土格构柱的工作情况及抗震性能,便于工程设计及工程应用,完成了2根方形四肢钢管混凝土格构柱恒压下的低周反复加载试验,并对格构柱的各组成构件进行了受力分析。试验结果表明:(1)柱肢钢管加载前期,紧箍作用不明显,但受力后期对核心混凝土的紧箍力非常大;(2)加载后期方形钢管混凝土格构柱各柱肢处于纵向受压环向受拉状态,并各柱肢均具有良好的延性性能;(3)柱肢与缀管的连接节点是受力的薄弱部位,加强节点构造、保证焊缝质量非常重要。试验结果及理论分析结果证实了方形钢管混凝土格构柱应用在抗震结构中的可行性和优越性。  相似文献   

14.
混凝土泌水性能在土建结构中决定了建筑物的防水和承重能力。在长期荷载作用下,混凝土会产生开裂,影响混凝土的泌水性能,研究外部压力与尺寸效应对混凝土泌水性能的影响,为混凝土建筑结构防护提供参考。根据试验和数值模拟分析结果研究了混凝土试件外部压力下的尺寸应变与渗透系数之间的关系,探讨了等效塑性应变混凝土泌水性能的影响作用,最后以算例形式将成果应用在建筑物防水性能和开裂研究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试验结果表表明,该模型较好模拟不同测试单元受到泌水性能影响下的混凝土应力变化,不同单元的应力-应变曲线有较好的一致性,混凝土受拉过程的不同阶段应力变化和水泥浆体扩散系数计算准确,由此指导建筑施工配料和设计,提高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15.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大体积混凝土与普通钢筋混凝土相比,具有结构厚、体形大、钢筋密、混凝土数量多、工程条件复杂等特点,因此掌握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技术要求,了解大体积混凝土中温度变化所引起的应力状态对结构的影响,掌握温度应力的变化规律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16.
以通用有限元程序ABAQUS为平台,基于混凝土损伤塑性本构模型,充分考虑材料非线性和几何非线性,分析大跨建筑结构中钢-混凝土组合梁受分布荷载作用全过程内力变化、内力重分布、应力分布等复杂特性,深入揭示组合梁的受力机理和特点。为钢-混凝土组合梁在大跨建筑结构中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目前,国内外研究焊接对钢管混凝土的结构性能和承载力的影响,主要局限于焊温对混凝土影响方面,对结构整体性能影响还基本无人研究。以往的研究表明,钢管施焊时所造成的影响是多方面和复杂的,强烈的高温会使钢材处于非稳定温度场中,使部分区域处于热塑性状态而退出工作,并对截面产生附加偏心距;当结构冷却后又会使构件产生残余应力和变形。高温还会影响钢材和核心混凝土的材性,将对结构的承载力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8.
混凝土变形和声发射往往是工程中稳定到不稳定直至破坏的先兆。不同环境下的混凝土本构关系就会存在不同的声发射特性,不同的声发射特性相反可以反应混凝土内在的应力应变关系。因此对不同环境下的混凝土受力时的声发射研究是具有相当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在不同应力水平下,对钢纤维含量不同的三种自密实混凝土试件进行了弯曲疲劳试验,研究了钢纤维自密实混凝土的疲劳性能,建立了钢纤维自密实混凝土考虑概率的P-S-N双对数方程。结果表明,在各应力水平下,钢纤维自密实混凝土的疲劳寿命符合两参数威布尔分布;因钢纤维的掺入,自密实混凝土的抗弯疲劳强度显著提高,说明钢纤维自密实混凝土具有优异的抗弯疲劳性能,且随着钢纤维掺量的增加而提高;在一定概率下为预测钢纤维自密实混凝土疲劳寿命或控制应力水平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纤维混凝土具有较高的强度和断裂韧性、抗疲劳等性能,容易浇筑成型,对降低成本、改善环境有较好的实用性,适用于大型工程施工,尤其适用于水利水电工程中的复杂应力部位.本文主要阐述了纤维材料应用于纳米混凝土中的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及抗劈裂强度等性能进行了对比与研究,结果表明纤维材料在提高混凝土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及抗劈裂性能方面有着显著的效果.维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