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自媒体视角下的意识形态话语权构建应当反映其话语表达的内在规律,着眼于构建主体、构建对象以及构建方式这一研究主线,以人的主体性、发展性为根本,探寻意识形态话语权的规律性与合理性模式。本文根据自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境遇及面临的挑战,提出优化整合其价值构建的路径与导向机制。  相似文献   

2.
当今自媒体在传媒领域已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自媒体不仅充当信息制造和传播的媒介,而且影响到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自媒体时代的主流意识形态领导权面临全球化、碎片化、分异化等挑战.掌握自媒体时代的主流意识形态领导权需从优化社会结构领域、简化社会话语内容、调节社会交往模式三个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3.
梁国典 《传媒》2019,(13):66-70
当下,以报纸为代表的传统主流媒体遭遇互联网和移动新媒体的猛烈冲击,互联网已成为意识形态斗争的主阵地、主战场和最前沿。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深刻把握时代发展大势和社会信息化趋势,全面把握新闻传播规律和新媒体发展规律,做出推动媒体融合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为我们做好党的意识形态和新闻舆论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媒体融合发展现状及典型案例的分析研究,探究全媒体时代背景下新型主流媒体建设的目标、路径与措施,以期为传统主流媒体向新型主流媒体转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自媒体与后现代联姻创造出全新的文化情境与文化行为,使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面临新挑战。其一,大众以平等姿态进入信息生产,话语权力结构的分散化对主流意识形态的权威性和统一性提出了挑战;其二,网状信息传播结构促进了意见的分享与聚集,"差异"作为价值标准被广泛肯定,主流意识形态的普遍性原则趋于失效;其三,信息内容趋于平面化,形象叙事、微叙事、娱乐叙事、虚假叙事掀起了文化消费的狂欢,人们与理性的意义世界相疏远,对主流意识形态的宏大叙事产生抵触;其四,自媒体塑造出碎片化的受众,他们的流动性、交往性和开放性使主流媒体的宣传对象面临巨大的不确定性,也使社会风险明显加大。  相似文献   

5.
刘志军 《中国广播》2015,(3):50-52,75
互联网时代多元化语境媒介态势下,主流媒体占据舆论制高点、巩固主体话语权刻不容缓。本文从主流媒体时代背景和竞争环境出发,论述了强化主流媒体传播力建设、加速深化媒体融合发展的原则路径——观念上高度自信、战略上主动转型、战术上求深求快,并针对媒体融合实践提出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6.
王芝兰 《新闻战线》2015,(3):163-164
本文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在自媒体时代下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为促使马克思主义真正做到与时俱进,并提出一系列解决措施。"意识形态工作是当前最为重要的工作"。现如今,多元文化、多样思想、新媒体技术的出现使意识形态领域受到冲击。自媒体时代,舆论成为了意识形态斗争的主要场地。自媒体时代下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所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7.
媒体融合是新时代传媒行业一场重大而深刻的变革,互联网正加速重构媒体格局和舆论生态,传统媒体缓进则退、不进则亡。为了顺应新媒体市场的发展,需要我们在不断巩固传统优势的基础上,加速与新媒体产业链的深度融合,进一步争夺新媒体渠道的话语权,给受众提供更为权威准确的新闻产品,巩固壮大主流舆论阵地,牢牢掌握舆论主导权。但是就当下地方主流媒体的现状而言,其在社会舆论中的优势地位正被逐步弱化,尤其是在融媒体时代背景下,遭受着诸多冲击和挑战。我国地方主流媒体必须进一步改革创新,突破固有思维局限,打好意识形态主动仗,推动我国媒体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杨威 《新闻前哨》2022,(2):36-37
融媒体时代的背景下,传统的电视专题节目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因此,电视媒体从业者应及时转变观念,研究分析受众者的需求,积极探索节 目创新和转型,利用大数据平台,在融媒体模式上寻求新的突破和发展.本文探讨研究了融媒体时代背景下电视专题节 目的创新之路.  相似文献   

9.
在新时代背景下,探究如何构建意识形态网络话语权,是彰显政治层面功能、体现战略价值的关键。目前我国网络空间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构建面临不少问题,例如西方话语多、资本逻辑控制、宣传方式滞后、碎片化明显等。本文总结当前构建现状,并且提出具有可实施性的意识形态网络话语权构建路径。  相似文献   

10.
自媒体的发展和崛起,加快了我国新闻信息的传播速度,拓宽了民众获取新闻信息的渠道。尤其是各类网络新媒体和移动终端的出现,我国主流媒体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引导性地位日益受到严重的冲击。面对如此严峻的环境,党媒必须转变传统思维,积极汲取自媒体的优秀发展因素,有效化挑战为机遇。本文通过分析自媒体发展给党媒带来的挑战和机遇,重点探讨了党媒如何引领主流意识形态,并提出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策略。  相似文献   

11.
陈文波 《东南传播》2014,(10):126-127
在新媒体时代,传统媒体的结构和运作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和颠覆。在信息多元化的冲击下,地方主流媒体一家独大的优势早已不复存在,媒体的主流作用和舆论引导格局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在新媒体时代下,党报如何继续发声,以新主流的形式,构建主流文化,成为当前的紧迫课题。  相似文献   

12.
随着网络和智能手机的普及,微博、微信等自媒体以其丰富多样的内容和快捷便利的传播方式为公众话语权的构建产生了深刻而又深远的影响.本文在简要分析自媒体环境下公众话语特点的基础上,探讨了自媒体环境下公众话语权的积极影响及存在的问题,以期为自媒体时代公众话语权的建构提供一定新思路.  相似文献   

13.
《新闻实践》2013,(2):4-5
编者按:重塑话语体系、做强做实话语权是主流媒体的责任和使命。只有把好话语权,才能提升引导力受单向传播的传统思维影响,不少媒体存在"自说自话"、"自娱自乐"、"自写自看"的话语弊病,主流话语权遭遇边缘化困扰。因此,要顺应媒体格局的深刻变化,遵循新闻与传播规律,全面深化新闻创新,大力改造和创新传统媒体话语体系,既要生动有效地传达党委和政府声音,解  相似文献   

14.
高娟 《传媒》2014,(16)
在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新媒体快速发展的推动下,我国社会媒体多元话语格局开始形成,这直接挑战着主流媒体话语权的地位。基于此,主流媒体应正视当前多元话语格局给其带来的挑战,选择正确而合适的路径重新构建话语权,以夯实其在我国社会发展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15.
杜宇  郑展鹏 《传媒》2016,(5):18-20
当前,在以互联网技术为引领的新传播格局下,传统媒体,特别是党报集团遭遇到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随着新媒体裂变式的发展,传统媒体的影响力和话语权受到了巨大冲击和挑战,如何在泛媒体生态下,创新新闻传播,推动媒体融合发展,是新时期地方党报,特别是地方党报集团提高新闻宣传影响力,加强舆论引导能力的重大课题,也是地方党报集团面临“时代大考”的必答命题.  相似文献   

16.
随着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网络空间成为争夺意识形态话语权的主阵地。网络主流意识形态为什么要言说,该谁来言说,是建构网络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的逻辑起点。通过梳理理论从方法论的高度为有效开展网络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建构工作指明方向。葛兰西"政治—市民社会"关系模型理论为网络主流意识话语权打造现实通路提供启示,以知识分子有机性指引网络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言说主体建设的实现维度。  相似文献   

17.
何俊 《东南传播》2022,(3):62-65
自媒体发展以个性化、平民化为特征,信息编码解码方式发生改变,传播活动突破传统的时空尺度,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的话语体系产生放下姿态、转变语态、创新样态的一系列转变。同时,不良社会思潮、技术壁垒和泛娱乐化思潮仍不断冲击和束缚意识形态建设工作,减弱甚至消解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在自媒体环境中,要守正创新,坚守党性原则,创新内容生产,并在纷繁复杂的网络环境中挖掘自身特色,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相似文献   

18.
杨娇娇 《今传媒》2024,(1):121-124
本文对短视频时代提升高校思政话语权的内涵与价值以及面临的挑战进行了分析,并从筑牢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主导地位、增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感召力、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传播力、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受教育者话语凝聚力四个方面针对性地提出应对策略,旨在提升高校思政话语权,占领线上线下主要阵地,助力提升我国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  相似文献   

19.
安翔  郑晓梅  王佳悦 《新闻知识》2023,(1):63-67+94
做好大学生网络舆情引导对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具有重要意义。互联网时代,自媒体的蓬勃兴起带来了多元价值观与主流价值观、网络思政与传统思政教育之间的多重博弈,是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和新挑战。文章从自媒体视角探讨了大学生网络舆情产生的内在逻辑和特征表现,从主流意识形态的引领力以及信息传播的内容、媒介、管控等方面分析了大学生网络舆情带来的风险和挑战,提出了从增强价值导向、优化传播内容、加速媒介融合和提升管控效能等方面入手,构建符合大学生网络行为特点和互联网技术发展规律的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工作新体系。  相似文献   

20.
目前,网络情绪化已经成为自媒体时代的重要特征主流媒体如何在这种情绪化的网络环境中占领话语权,成为急需面对的重要课题,本文通过大量新闻案例,尝试厘清网络情绪化的种种特点以及形成过程,提出了主流媒体应该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在引导舆论、纾缓情绪、转变观念、打造职业化队伍等方面下工夫,提高在情绪化网络环境中的话语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