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学阶段“图形与几何”的学习是学生形成空间想象力的经验基础。而“变形的艺术”就是为学生空间想象力发展而设计的拓展内容。教师通过“视频导入,开启想象空间;多图观察,形成想象基础;操作助力,推动想象跨越;推理实践,促使想象可视;自主构建,拓展想象深度”等学习活动,为学生搭建空间想象力发展的阶梯,增强学生对图形变换进行全面分析的能力,促进学生空间想象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刘东 《江苏教育》2022,(73):69-71
<正>“做思共生”在数学学习中的核心要义,是引导儿童通过外在活动的“做”与内在活动的“思”的数学实验活动,经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并行的过程,促进儿童核心素养的发展。《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利用观察、猜测、实验、计算、推理、验证、数据分析、直观想象等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这个过程正是“做思共生”数学课堂核心要义的真实体现。苏教版四上《怎样滚得远》是在学生学习统计表、整数四则混合运算、垂线与平行线等知识之后安排的一个“综合与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3.
以“倒水实验”为学习支架,学生在“操作观察—感悟思考—理解表达”中生成函数概念,初步实现函数主题的框架建构,在具身学习中发展抽象能力.在“做中学”“做中思”“做中说”的理性氛围下开展的学习方式有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  相似文献   

4.
教会学生由形象描绘进而到对事对物进行理性分析,抽象说理,是作文训练的一个难点。在教学中,为解决这个问题,我曾经做过一个小的尝试,组织学生进行小的作文训练,我感觉用这种方法启发学生学会议论说理,很有帮助。我把这个训练分为三个步骤,名之曰:绘形、取神、说理。具体操作步骤是这样的:第一个步骤,是学生想象力训练。方法就是人们常用的想象力训练的内容,诸如“○”的想象等等,我先要求学生由形想象相应的物,接着,把这个想象物的名称写下来,也就是“绘形”。以“○”的想象练习为例,学生所能想象的东西有很多很多,列举出来的不下几十种,…  相似文献   

5.
九九乘法口诀表是中国发明的。核心素养背景下,将表内乘法口诀与图形艺术进行结合,可以发展学生的想象力。从发展想象力的视角开发的“乘法口诀的式与形”拓展课,利用色彩丰富、形状多样的磁力片,有效地引导学生经历了“口诀拼图,创意想象;对照口诀,验证想象;拆分口诀,拓展想象;建构模型,主动想象”等过程,促进了学生想象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6.
黄玲玲 《时代教育》2012,(14):110-111
发展思维能力和激发想象力是新课程的目标。在新课程下,可通过四种有效途径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激读感悟,让学生舒展想象的彩翼;激疑启思,让学生驰骋于想象的海洋;激情引趣,让学生翱翔于想象的天空;以练拓悟,让学生跳跃在想象的舞台。教师要大力发扬创新精神,为培养二十一世纪的创新人才而激发学生无穷的想象力。  相似文献   

7.
“做思共生”教学是小学科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目前小学科学“做思共生”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以《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为依据,并结合深度学习的相关内容,提出了有效可行的教学策略,能够增强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实现小学科学“做思共生”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8.
<正>“发展想象力比获取知识更重要。”在新课改理念的指导下,语文教学的目的已不再仅是让学生习得教材中的知识、取得更多的分数,更重要的是促进学生想象力、思维能力的进一步发展。想象作文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教师应倡导学生通过自己的想象、联想完成习作。这项活动与学生具备丰富的想象力、喜欢幻想的特点相符,有利于激发他们参与习作的兴趣,对培养学生的习作想象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因此,笔者在收集、阅读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探索,从“立足想象,多层次拓宽想象”“围绕教材,提高习作想象力”“遵循心理,优化教学过程”三方面论述了小学语文想象作文教学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9.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如何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是每一个语文教师必须面对的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应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学会体味、理解文学作品中为我们提供的想象;以此为基础,再来调动、发展学生自身的想象力。本文就试图从这两方面探求一条学生理解想象和发展想象的途径,使学生的想象力在语文教学中得到充分的培养。  相似文献   

10.
王雪娇 《考试周刊》2011,(16):171-171
物理学的发展离不开想象,它需要物理学家非凡的想象力;物理学习离不开想象,它需要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一、想象力与物理问题解决的关系1.想象在解决物理问题中有导向作用解决物理问题是一种目的性、方向性极强的学习活动。借助于想象可以一开始就对问题的轮廓有一个形象的整体认识,引导解题活动有目的地向着预想的方向发展,使之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11.
想象作文是培养学生想象力和创 造力的重要途径。“扩充”、“变换”、“续编”的训练方式,注意做到了想象作文与阅读教学的紧密配合,同时使学生的创造想象力得到了不断的提高,具体作法如下: 一、化略为详,扩充情节 课文中为特定的需要,往往对多侧面的事物只写其中一个方面,或对  相似文献   

12.
想象是在人脑中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创造新形象的过程。想象力的发展是智力发展的一个极重要方面。学生想象的发展对他们的学习起着重要作用,创造想象则是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和创造性活动的必要条件。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进步,并使知识进化的源泉。”喜欢想象是儿童的天性,是学生获得知识、认识客观世界的重要条件。发展儿童的想象,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李亮 《考试周刊》2012,(89):27-27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要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在语文教学中,大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爱好,赏析出色词句,理解文本内容。想象不是“天生的”,而是经过有目的、有意识的练习培养的。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启发学生以文本为依据,对文本的内容进行再造想象,发展想象力呢?下面,我谈谈在教学中总结出来的培养学生想象力的几种方法。一、巧妙导入。激发学生想象每一个新的教学活动开始时,教师都要想方设法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而在导人新课时让学生充分展开想象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手段。“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出色的开头能让学生对文本产生无限的好奇、爱好,使教学事半功倍。传统的接受学习教学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学生想象力的发展。常见教师这样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二课,请翻开课本。”然后让学生跟读,接着是对课文的讲解。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不能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反而会令学生产生厌学情绪。  相似文献   

14.
温淑平 《学苑教育》2012,(23):36-36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借助多媒体,激发想象力;利用“空白”,展开想象力;写作训练,提高想象力;跳出课内,丰富想象力等途经,逐渐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相似文献   

15.
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中指出:“要学习一定的物理基础知识,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去解决问题或作决定时能尝试运用科学原理和科学研究方法”.“要有创新意识,能独立思考,勇于有根据地怀疑,养成尊重事实,大胆想象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通过科学想象和科学推理方法的结合,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分析概括能力;  相似文献   

16.
把画谜作为中学美术“综合.探索”新课程,有助于引导学生增强感和能力和想象力的发展;有助于引导学生了解美术与其他学科的差异与关联,进行综合性与探究性的美术学习;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有助于在美术教学中创设一定的文化情境,增加人文知识含量;有助于学生开阔视野,拓展想象空间,激发探索未知领域的欲望。  相似文献   

17.
著名物理学家爱因斯坦说:“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智力进化的源泉.没有想象力不可能有创造.”创新离不开想象,创新必须以想象力为基础.只有丰富学生的想象,学生的创新素质才能较好地发展.有了丰富的想象,就等于为学生的学习插上了翅膀,使之飞向更广阔的天宇.  相似文献   

18.
赵娟 《新疆教育》2012,(5):91-91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总目标”中要求“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在“阶段目标”中,具体提出了小学三个学段的相应目标。第一学段:写想象中的事物;第二学段: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第三学段:雒:写简单的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对于想象作文教学,《课程标准》提出“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和幻想”的实施建议。可见,要求小学生能够把自己的想象写出来,激发小学生的想象力,是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怎样培训小学生的想象作文能力?笔者认为,教师必须做到三点:首先重视想象材料(表象)的储备,其次让学生大胆想象。  相似文献   

19.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是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可以从“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充分利用教材对学生进行想象力的训练;鼓励学生多进行课外阅读;给课文或故事接续结尾,激发想象;采用开放型问题训练学生”几个方面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相似文献   

20.
<正>“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目标指向学生的思辨能力,并根据学段的不同提出了相应要求。梳理并提炼三个学段的关键词,我们发现:第一学段指向“会问、有法”,第二学段指向“会思、明理”,第三学段指向“会劝、能写”。把三个学段的要求做纵向联系,可以看到,“会问—会思—会劝”形成了一个以问题为中心的思维闭环: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表达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