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1 综述 1995年世界花样滑冰锦标赛经过6天争夺,于3月12日在英国伯明翰落下帷幕。来自42个国家和协会共190名运动员(男子单人滑43名、女子单人滑43名、双人滑23对、冰舞34对、参加了本届比赛,12块奖牌全部分配完毕。 俄国人每年都是奖牌大户,今年仅获2枚奖牌,与往年相比稍显逊色;今年丢掉了居霸主地位的双人滑金牌而仅获银牌;尽管如此,俄国人仍保住了冰舞一统天下的地位,击败了芬兰及法国人,获得了金牌。美国人走出了成绩的低谷(去年美国人与金、银、铜牌无缘。在其花样滑冰史上这是罕见的事情),今年获男子单人滑银牌,女子单人滑和双人滑的铜牌。法国人近两年成绩突出,获女子单人滑亚军,男子单人滑和冰舞第3名。中国首次登上女子单人滑世界  相似文献   

2.
女子单人滑跳跃难度状况分析与建议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通过对2000~2004年国内、外花样滑冰比赛女子单人滑前6名选手跳跃难度状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目前中国女子单人滑跳跃难度的状况不容乐观,跳跃难度的最高水平仅排在世界中下游水平。影响中国女单整体能力水平提高有诸多因素,仅从最重要的而且是最急需解决的跳跃难度这一环节入手,对当前中国女单的实际跳跃难度状况进行分析研究,供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3.
申雪和赵宏博在2002年花样滑冰世界锦标赛上获得冠军,他们成为继1995年陈露夺得世锦赛女子单人滑冠军后中国的第2个世锦赛世界冠军。有人称这是“多年的媳妇熬成了婆”。赵宏博和  相似文献   

4.
花样滑冰,素有冰上最美的运动项目之称。中国的“冰上蝴蝶”陈露曾经以曼妙美丽的身姿和高超的技术享誉世界,成为中国的第一个花样滑冰世界冠军,书写了中国花样滑冰运动历史上辉煌的篇章。然而近几年,中国女选手的世界大赛成绩大约在20位开外,就在二月份举行的北京四大洲花样滑冰锦标赛上,女子单人滑成绩最好的中国选手是第六名。是什么原因,使得女子单人滑后继无人?  相似文献   

5.
对我国子女单人滑选手与国外女子单人滑选手相比存在的主要差距和急待解决的问题进行探讨,认为只有抓住主要矛盾,找好切入点,本着先急后缓的原则,解决急待解决的问题,旨在尽快提高我国女子单人滑水平,以适合我国花样滑冰项目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法国《队报》杂志最近刊登了一篇题为"黑人皇后"的文章,介绍美国黑人滑冰运动员、世界锦标赛女子单人滑冠军戴比·托马斯的训练、学习、家庭以及获得成功后的经历.托马斯今年十九周岁,是一名黑人运动员,她生于纽约州的波基普西.一九七二年开始滑冰,后来移居加利福尼亚州的圣何塞.十岁时接受苏格兰教练亚历克斯·麦高恩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世界花样滑冰锦标赛、亚冬会、亚洲锦标赛和全国花样滑冰锦标赛的分析和对比,找出我国女子单人滑技术与世界水平的差距,评价我国女子单人滑总体技术水平的现状。  相似文献   

8.
《冰雪运动》2013,(3):F0003-F0003
李子君,中国花样滑冰队女子单人滑运动员。1996年12月14日,出生于美丽的北国春城吉林省长春市。在2012年第十二届全国冬季运动会上,当时年仅16岁的李子君技压群芳,连夺表演自由滑、短节目、自由滑3枚金牌,当之无愧地成为本届赛会诞生的后起之秀。2015年5月,李子君以总分185.85分的个人最佳战绩获得了世锦赛的第七名,并成功地为中国队夺得两个2014年索契冬奥会花样滑冰女子单人滑参赛名额。  相似文献   

9.
世界少年花样滑冰锦标赛于1990年11月27日至12月2日在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举行.来自29个会员国的140名运动员分别参加了男女单人滑、双人滑和冰上舞蹈的比赛.这是有史以来参赛国家和人数最多的一次.中国花样滑冰队一行9人参加了赛会.领队和副领队由王淑荣、李秉权(兼翻译)担任,教练员是李明珠和姚滨.运动员有陈露(女子单人滑)、李晓东(男  相似文献   

10.
1995年3月,陈露获花样滑冰世锦赛女子单人滑冠军,国家体委在首都机场为她和她的教练李明珠举行了欢迎会。陈露的脸上漾着如花的笑。而李明珠更是笑得陶醉、迷人,她说:“陈露圆了自己的冠军梦,也圆了我的冠军梦!为了这个梦,我们奋斗了十多年……”  相似文献   

11.
经过多年不懈的努力,申雪/赵宏博终于在2002世界花样滑冰锦标赛上,首度冲击世界冠军成功。这是中国人在花样滑冰这个项目上,继1995年陈露获女子单人滑世界冠军之后,又征服的一座高峰。在本届世锦赛上,中国花样滑冰选手3对双人滑选手分列第一,五、九名。申雪/赵宏博更以其出色的艺术表现力和向高难度挑战的勇气征服了裁判,获得一枚具突破意义的金牌。在男子单人滑比赛中,中国三位选手也都跻身前10名之列,其中李成江还获得了第  相似文献   

12.
我国女子花样滑冰与世界水平相比的主要差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丽坤  孙毅  赵金平 《冰雪运动》2004,(5):29-29,81
对我国子女单人滑选手与国外女子单人滑选手相比存在的主要差距和急待解决的问题进行探讨,认为只有抓住主要矛盾,找好切入点,本着先急后缓的原则,解决急待解决的问题,旨在尽快提高我国女子单人滑水平,以适合我国花样滑冰项目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3.
我国优秀单人花样滑冰运动员焦虑水平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运用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对我国34名优秀单人花样滑冰运动员的焦虑水平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男子单人滑运动员在表演自由滑、短节目滑赛前状态焦虑和特质焦虑之间是明显相关的,自由滑赛前状态焦虑和特质焦虑之间不相关;我国女子单人滑运动员在短节目、自由滑赛前状态焦虑和特质焦虑之间是明显相关的,表演自由滑赛前状态焦虑和特质焦虑之间不相关;我国男子和女子单人滑健将级运动员与普通运动员之间状态焦虑无显著性差异;女子运动员特质焦虑高于男子运动员特质焦虑。  相似文献   

14.
采用美国心理学家斯皮尔伯格等人制定并经我国修订"状态--特质焦虑量表"(简称STAI)为测试工具,对参加2003年"波斯登·雪中飞"杯全国花样滑冰单人滑运动员的赛前焦虑状态与成绩进行相关比较分析,旨在探讨花样滑冰单人滑运动员赛前焦虑状态与运动成绩之间的关系.为教练员培养花样滑冰单人滑运动员的心理能力,控制好其赛前焦虑状态水平提供参考.结果显示:我国男子单人滑运动员焦虑状态与成绩呈负相关趋势,男子单人滑运动员好成绩的取得有赖于低焦虑水平.女子单人滑运动员焦虑状态与成绩呈正相关趋势,但焦虑水平分值并不高.  相似文献   

15.
具有历史意义的1990年世界花样滑冰锦标赛在加拿大的哈里法克斯结束了.自1896年第一届世界花样滑冰比赛以来,男子单人滑举行了80届,女子单人滑举行了70届.从本届赛会后,单人滑比赛将从三项内容变为两项,其中规定图形将在1990年7月1日以后取消.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参加2004年四大洲花样滑冰锦标赛女子单人滑短节目比赛的前6名选 手和我国参赛运动员的对比分析,找出我国运动员存在的差距,总结出提高成绩的途径及需要 努力的方向,旨在缩短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提高中国女子单人花样滑冰的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17.
杨华 《新体育》2010,(9):59-60
无论是速成的“韩国模式”,还是渐进的“日本模式”,都值得中国女子单人滑借鉴,问题不在于走哪条道路,而是在于这条道路上我们究竟能投入多大的决心和力度。  相似文献   

18.
王查娜  宗河 《新体育》2005,(5):44-46
他叫王同祥,80年代在中国跳水队执教时,和当时的跳水队总教练徐益明在同一个组,那时,他的身份是一名中国教练;如今的他,依然是一名跳水教练,只是国籍变成了澳大利亚。在澳洲执教15年,带队员拿到澳大利亚事隔80年后的第一枚女子跳台奥运会冠军,王同祥,成了澳洲人的骄傲,也同时成了中国跳水事业的另一成功符号。在中国媒体的笔端,给他这样在海外执教的中国人起了这样一个称呼——“海外军团”。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参加2004年四大洲花样滑冰锦标赛女子单人滑短节目比赛的前6名选手和我国参赛运动员的对比分析,找出我国运动员存在的差距,总结出提高成绩的途径及需要努力的方向,旨在缩短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提高中国女子单人花样滑冰的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20.
女子单人滑是我国花样滑冰第一个获得世界冠军的项目,但继陈露之后再没有世界级的选手产生。2011年中国经过了新老选手的交替,耿冰娃代表中国参加了2011年的世界锦标赛,获得了第18名,将耿冰娃与世界前6名运动员成绩进行了比较分析,发现存在跳跃难度与多样性不够、旋转质量低、基础滑行差等差距。提出加强体能训练,加强跳跃技术训练、注意合理技术的运用、加强旋转技术训练、注意技术细节、强化基础滑行和步法的练习、加强文化课学习和进行表演课的训练等建议,为提高我国女子单人滑成绩和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