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通过分析纸质献与电子献的特性,指出虽然目前电子献对纸质献形成了冲击,但电子献在近期不会代替纸质献的主导地位,在将来不可能完全取代纸质献。  相似文献   

2.
王燕 《青海教育》2006,(12):14-15
一、高校图书馆是学校献信息资源中心 1.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献资源建设,是高校图书馆的基本职能。 高校图书馆是与学校共同发展的,并且在长期的建设中形成了自己特色的馆藏献资源体系,其中包括各类图书、期刊、报纸、会议献等纸质献,这些奠定了学校献信息资源中心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全面学分制与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全面学分制在高校的普及推广,对高校图书馆献资源建设的质量以及检索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章指出在当前形势下,高校图书馆应当充分利用电子资源和网络资源,走虚拟馆藏与纸质馆藏相结合的道路;同时充分开发利用现有资源,加强读自我献保障能力。  相似文献   

4.
本认为电子献与传统献的根本区别不在于载体形态,而在于电子献形成的特有方式:数字化。本分析了电子献对图书馆发展的影响,认为建设图书馆多功能电子阅览室是开发利用电子献的最有效措施,并对建设多功能电子阅览室的有关问题作了论述。  相似文献   

5.
浅议高校图书馆电子文献资源建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图书馆正面临着第二次转型,即从传统图书馆向自动化、整体化、数字化、网络化的现代图书馆方向发展。随着图书馆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作为现代数字图书馆赖以生存基础的电子献资源建设,其重要性日益凸现。如何做好高校图书馆电子献资源建设,成为摆在每一个图书馆人面前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6.
高校图书馆有着明显的复合图书馆的特征:电子文献迅猛发展,纸质文献充满活力。这种特点既为读者的阅读提供了物质保障,又对图书馆的管理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过硬的网络技术服务技能和良好知识产权素养。  相似文献   

7.
图书馆开展电子文献信息服务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信息时代,电子献的产生和发展。使图书馆的馆藏资源建设和信息服务方式都发生了显的变化。从概念、特点以及对图书馆各项职能的影响等方面。分析了图书馆的电子献信息服务工作。  相似文献   

8.
“种”是图书馆献的最基本单位。献“种”的认定是图书馆图书分类和录的起点,也是数据库数据建设的起点。由于献的类型复杂,形式多样,认识不一,对图书馆的献究竟什么样的算作一种,什么样的不能算作一种,一直争论不休。笔从献整体、内容、类型、载体及其内在联系的角度,对图书馆献“种”的认定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9.
高校图书馆的数字化信息资源建设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数字化信息资源建设是数字图书馆建设的基础,高校图书馆数字化信息资源建设要坚持实用性、特色性、系统性、效益性原则,认真做好原始馆藏献信息的数字化,并注意电子献的收集和网上信息资源的组织。  相似文献   

10.
地方特色数据库是指充分反映本地区具有的地方献和数据资源特色的信息总汇,是图书馆在充分利用地方献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种具有本馆特色的可供共享的献信息资源库。在图书馆向现代化、数字化发展的进程中,地方特色数据库既是传统图书馆献资源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现代图书馆信尽资源建设的核心和基础性工作,它构成了此馆与彼馆的本质区别,必将成为地方图书馆今后求生存、谋发展的必由之路。这是因为:  相似文献   

11.
文化遗产是祖先留下来的瑰宝,保护文化遗产是炎黄子孙义不容辞的责任,我国的文化遗产保护面临严峻的局面.目前我国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2.
教育遗产是文明传承的承载物,是文化遗产体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武汉地区自古以来,有着重教兴文的传统,现存有文庙与官学、近代学校以及近代文化教育机构等一大批教育遗产,类型完整丰富,时代特征明显且地域特色鲜明。重视和加强教育遗产保护,提升教育遗产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实现由传统的静态保护到动态参与的管理升级,是提升武汉教育文化底蕴,促进教育传承,彰显城市文教特色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自21世纪始进入中文视野,2004年在辽宁地区重新引起社会重视,但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实践中,诸多原因造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性消失。虽然保护和抢救的时机稍纵即逝,但是开发利用却可以长久地进行,其中离不开政府的主导作用以及对专业人才的培养和使用;应注意民间文化遗产有形和无形的结合,开发和保护并重;整合和协调各方面的利益诉求;制定和落实相关的政策法规,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利用的管理,同时合理引入旅游市场机制,扩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空间。  相似文献   

14.
对于有着悠久历史、文化资源丰富多彩的中国来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学校教育对文化传承具有重要的意义,高校教育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中发挥着无可比拟的作用。但是调查发现,高校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教育重视程度不够,教育资源匮乏,师资力量相对薄弱,大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知度普遍不高。由此可见,在高校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教育推广是一项复杂长期的工程,它需要学校、教师、学生和社会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5.
面对亟待保护的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基层文化馆应充分发挥其文化职能的作用,发挥基层文化馆的优势,积极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保护,开展服务、宣传等振兴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工作.  相似文献   

16.
王元  孙玫璐 《职教通讯》2019,(17):14-18
非遗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着断代失传、工艺创新瓶颈等传承危机。职业教育作为传承非遗文化的有效途径和创新方式,在传承观念、传承主体、传承机制等方面面临诸多挑战。传统学徒制中蕴涵着丰富的教育意蕴,如注重默会学习、充满人文关怀、学艺必精等。为此,梳理了传统学徒制的内涵与特点,提出从师生关系、课程开发、教学模式、评价体系等发掘其对于职业院校传承非遗文化独特的养分与滋养。  相似文献   

17.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状况日趋艰难,为了能够很好地拯救和保护处于危险境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使用多媒体技术是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8.
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系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辨析并界定了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探讨了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系,论述了我国作为一个文化遗产大国在保护方面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存在的生命线,高校图书馆所具有的社会职责和功能,使之成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高等文化事业机构。民间美术以其自身特点,被纳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行列。因此,高校图书馆应承担起保护、弘扬民间美术文化遗产的责任。本文以山东艺术学院图书馆收藏民间美术作品为例,探讨高校图书馆保护民间美术的重要性和特殊性。  相似文献   

20.
广西富川瑶族自治县秀水村有“状元村”美誉,有丰富的文化遗产。通过对秀水村古村落、古街区和状元楼等古建筑为代表的物质文化遗产和以耕读文化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文化生态现状及价值分析,提出了“一主线,两立足,三项保护和提高,三建成,两特点,国家名村,幸福镇”的文化生态保护目标及“加强对文化生态保护工作的领导、建立文化生态保护组织机构、制定文化生态保护规划、强化文化生态保护工作、进行文化生态保护宣传和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培训”等六项保护措施,对秀水村文化生态保护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