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陈峰 《辽宁教育》2011,(1):76-78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一门综合课程,在融合原有的《社会》课程中自然包含着历史与文化的内容。特别是在当代社会信息多元,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成长方式呈现多样化的背景下,笔者越来越深地感受到,学生在《品德与社会》的学习中必须防止成为"容器"和成为"传声筒"、"扩音器"的误区,  相似文献   

2.
我国初中《历史与社会》课程结构存在的问题有:两部《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同时颁行,与《思想品德》内容重复,与小学和高中缺乏合理的衔接。《历史与社会》课程结构的优化,需要确立核心概念,统合两个课程标准,实现社会科课程一体化和"一贯化"。  相似文献   

3.
杨帆 《教学月刊》2014,(11):42-44
一、"语用型"教学实施的难点 随着2011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程标准》)的颁布,如何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成为中小学语文教师关注的焦点。《课程标准》在"前言"中提到:"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在"课程性质"中更是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  相似文献   

4.
随着新年脚步的临近,2011年就要匆匆而逝。快速地翻检、梳理一下2011年《基础教育课程》关注过、报道过的内容,我们几乎没有任何犹疑地就得出这样的结论:这是值得纪念的一年!对于新世纪课程改革来说,这一年意义深远、影响不可估量;对于《基础教育课程》来说,这一年可以视为"改革年":挑战、超越、再挑战、再超越……来自读者的"认可度"、"满意度"持续上升,《基础教育课程》站在了一个新的发展起点上。  相似文献   

5.
以《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为行动指南,我们积极地实施新课程、落实新课标、建构新课堂。但语文课堂中确实存在着一些"低效""无效"甚至"负效"的"失衡"现象,本文对症下药,探寻行之有效的改进策略。课程性质篇【现状分析】课程性质,在人文性与工具性的顾此失彼中"失衡"。苏教版六上第17课《麋鹿》教学现场:师:麋鹿不仅有奇特的外形,而且还有传奇的经历。根据自学提示,自读课文第5耀7自然段。大屏幕显示自学提示:用心读一读:认真默读课文第5~7自然段。用脑想一想:  相似文献   

6.
课程难度是衡量教科书质量的一个重要数据指标,也定量地呈现了教材内容的难易程度。论文选择大陆《科学》(浙教版)与美国主流教材《科学探究者》,以地球、宇宙与空间科学内容中的"地球、月球和太阳"主题为例,对其课程难度进行定量分析与比较。通过对课程广度、课程深度、课程时间与课程难度系数的定量计算与比较,提出浙教版《科学》教材在该部分的难度相对较适宜,略低于《科学探索者》,这与科学课程实验区认为"地球、宇宙与空间科学"部分内容较难的反馈意见有出落。在课程广度、课程深度的比较与分析中发现,《科学探究者》较之浙教版《科学》具更多知识点,更关注于学生探究活动的设计,切实贯彻了"探究"的理念。  相似文献   

7.
包新华 《考试周刊》2010,(32):220-222
一、课程改革后的基础教育 教育部颁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是:"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音乐课程标准》的实施,标志着我国音乐教育进入到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8.
经典蒙学教材《幼学琼林》内容丰富、包罗万象,编排合理、条目清晰,言语简单、触类旁通、通俗实用,对中国启蒙教育有着深远影响。《幼学琼林》对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启示为:课程环境生活化,"文本—生活—学生"三位一体,"立体"、"多维"展现生活,"学以致用"回归生活;课程内容综合化,淡化文理、提倡统一,融合德智、回避主次;课程文化多元化,凸显"仁爱与情感"、"和谐"、"价值与信念"的价值体系。  相似文献   

9.
王宏霞 《学子》2012,(7):41-41
生物学科不同课程的教学内容,尤其是诸如《解剖学》《生理学》《生物化学》《遗传学》等各类教材中,众多的专业词汇用以阐释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的规律,它们是描述和分析丰富多样生命活动的"表情符号"和"基石",承载着人类探索和认识生命现象的丰厚精神劳动成果。  相似文献   

10.
通过调查《史记》和《世说新语》中的名量结构后发现:《史记》中"数+量+名"结构用例比"名+数+量"结构少,而《世说新语》中"数+量+名"结构用例比"名+数+量"结构多。  相似文献   

11.
万优艳 《考试周刊》2009,(17):79-79
学生刚开始学《高等数学》和《线性代数》的时候会问我:"老师,这门课程比较难学,我们学习它到底有什么用呀?"对于学生提出的这样的问题,我深感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提高他们应用数学能力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12.
王璐 《教师》2012,(7):99-100
一、小学高年级开设英语报刊阅读课的意义及研究背景国家教育部颁布的《英语课程标准》在二级目标中指出:"应培养学生能借助图片读懂简单的故事或小短文,并养成按意群阅读的习惯。"为达到上述要求,《标准》还提出:"英语课程要力求合理和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给学生提供贴近学  相似文献   

13.
司马迁《报任安书》有"其次关木索、被箠楚受辱"一句,有注解称",楚,荆木"。为何有此解释呢?许慎《说文解字》曰:"楚,丛木,亦名荆也,从林,疋声。"《诗经·周南·汉广》:"翘翘错薪,言刈其楚。"《说文解字》释:"荆,楚木也,从刑声。"唐代孔颖达《春秋左传正义》说:"荆、楚一木二名,故以为国号,亦得二名。"沈括《梦溪笔谈·卷二十五·杂志二》:"荆或为楚,楚亦荆木之别名也。"  相似文献   

14.
罗海燕 《学语文》2012,(2):60-60
是"暗度陈仓",还是"暗渡陈仓"?字典家族中也出现了百家争鸣。为了弄清这一词语,我不妨做一回"书架上的老鼠",咬一咬嚼一嚼这个词!我查阅了30多部字典,有的是"暗度陈仓",如:《辞源》、《辞海》、《现代汉语词典》等。有的是"暗渡陈仓",如:《汉语成语字典》、《中华成语词典》、《中华成语大词典》等。更有"度"、  相似文献   

15.
杂闻罐头     
关键词1:台湾四书本刊讯(小记者杨炎婷)首先,我来考考大家,你们知道"四书"指的是哪四书吗?《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恭喜你,答对了!最近,台湾地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高中《新课程标准》对于高中信息技术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把信息技术教育提升到一个技能加文化的高度,新课标中特别指出:"信息技术课程由计算机课程发展而来……已经由单纯的技能训练上升为全面的信息素养的培养。"  相似文献   

17.
助字是《马氏文通》中没有西方语法为依傍的"华文所独",以《论语》中的助字用例为语料,从三个方面考察马氏的助字,发现:其一马氏以"传信"和"传疑"远不能概括助字的语气意义,《论语》的助字可分为陈述、疑问、感叹和提起。其二《论语》中语气词连用的情况证明了马氏对"合助助字"论述的正确性。其三马氏遵循助字的单功能性,有助于分析助字的细微差别和语气词连用。  相似文献   

18.
贾鑫 《考试周刊》2011,(31):134-135
《网页设计与制作》是中职计算机专业学生必然开设的一门课程,该课程集知识与技能为一体,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目前由于教学方法及考核模式陈旧,易出现入门容易提高难的现象。本文作者结合自己在《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教学过程中的实践,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个方面入手进行研究,旨在探讨如何在《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中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  相似文献   

19.
刘国民 《考试周刊》2009,(17):57-57
《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由此可见,在当前的课程改革中,加强对学生的美育教育,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在语文学科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课程标准》还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相似文献   

20.
石亚青 《考试周刊》2011,(21):220-221
《机械制图》课程是培养工程技术人才的一门很重要的基础课,这门学科不仅关系到学生后续课程的学习,而且关系到学生在将来技术工作岗位上独立承担本业务范围内的设计绘图和读图。由于本课对新入学的学生是一门崭新的学科,多数学生感觉到枯燥乏味,难度大,作者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改进,总结了《机械制图》教学中的几个要点:讲好"绪论"课;突出标准化;若要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教学评判和沟通;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