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天,说说你的爸爸妈妈是怎么照顾你的?就像是两个熟悉许久的老友,薄俊生老师用他独特的男中音无声无息地拉开了课堂教学的序幕。不知不觉间,80分钟过去了;不知不觉间,目标达成了。就像是一杯淡淡的茶水,耐人寻味,启人深思。[片段一]师:请同学们看老师在黑板上写字(聊),这个字认识吗?师:谁来给这个字找个朋友。  相似文献   

2.
第一课时:想象画意促表达一师生交流师:请问你们老师姓什么?生:我们老师姓"杨"。师:我在来的路上琢磨,五(4)班的语文老师是什么模样呢?我写了一个片段,大家看像不像你们的老师。出示:__老师有一头漂亮的头发,乌黑油亮,又浓又密。她站在阳光下,轻轻地一摇头,头发就会闪出五颜六色的光环。生:(高兴地)很像我们的杨老师。师:是对杨老师哪方面的描写呢?生:头发。师:把"杨"字带进去自由读。(生读)师:一段文字中往往有一个关键的"句子",一个句子中往往有关键的"词语"。这段文字中关键的句子是哪  相似文献   

3.
一回顾内容,聚焦重点师:这一节,我们继续学习《恐龙》一课。看老师板书课题,"恐"是个上下结构的字,下面"心"字底的卧钩要指向字的中心。我们一齐读课题———生:(齐)恐龙。师:通过第一节课的学习,你对恐龙的情况有哪些了解?生:我知道大约在两亿年以前,地球上就有了恐龙。师:你知道了恐龙生活的年代离现在十分久远。生:我知道大约在6500万年以前,这些恐龙在地球上就神秘地消失了。  相似文献   

4.
一词语复习,切入新课 师:同学们,课文都预习了吧?(板书:日寇)这个词怎么读? 生:rì kòu。 师:中国的汉字很有意思。知道"寇"这个字以前是怎么写的吗?(老师板书篆书"寇")"寇"字由三部分组成:"宀"是房屋,"元"这里指人的头部,"攴"是手持棍子。  相似文献   

5.
教学实录: 师:(板书课题)仔细看这个课题,课题中讲到了两个人物,你看出来了吗? 生:大作家、小老师。 师:浏览课文,你从文中哪些地方体会到萧伯纳是一个"大"作家?请用横线画出这样的句子,  相似文献   

6.
今天,新来的语文老师笑眯眯地走进教室说:"同学们,你们知道我叫什么吗?" 只见老师拿出粉笔,转身在黑板上神气地写出两个字——左赟,"啊?左什么呀?""第一个字认得,第二个字不认得。"同学们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叽叽咕咕好一阵,也没有人举手。环视四周,好像没一个人认识这个字。我也小声嘀咕:"依我看,根本就没这个字。"  相似文献   

7.
教学案例《识字4》案例一一、出示禾苗图片师:大家看看这是什么?生:禾苗。师:对,这就是"禾苗"的"苗"。它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汉字(出示生字卡片)。谁会记住这个字?二、转动字盘,揭示构字特点1.师:其实"苗"是个神奇的字,它能和许多偏旁做朋友,组成新的字。一起来看看,你能认识吗?(转动字盘)小朋友们看,这是"苗"加上什么?这个字(描)念什么呢?这是"苗"加上什么?(依次问"猫""瞄"。学生齐读)  相似文献   

8.
陈晓萍 《江西教育》2002,(23):30-30
师:(出示“土”字卡片)这个偏旁叫什么?生:提土旁。师:(出示“里”字卡片)谁来认一认这个字?生:(读)里。(把两张卡拼在一起,出示拼音)师:谁再来认一认这个字呢?生:(读)埋。师:读得很好,请一组开火车读这个字。(生读)师:谁能根据这个字的构成,编个顺口溜来记一记这个字呢?生:东西土里埋。师:编得真好。一想起这个顺口溜就知道怎么写“埋”字了,全班齐念三遍。(生齐读)师:小朋友再仔细观察一下这个字,左边的提土旁和“土”字有什么不同呢?生:最后一笔是提不是横。师:这个小朋友观察得很仔细,“埋”字是…  相似文献   

9.
一 师:同学们好。今天我们来讨论一些作文的问题。网易今年有个著名的广告,广告词就三个字——有态度。我很欣赏。今天这个课,同学们虽然分小组围着坐,但我们不需要讨论,关键是你自己怎么想,怎么表达。明白老师的意思吗?  相似文献   

10.
一复习词语,再现情境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大禹治水》。看老师板书课题,"治"是个生字,左边的"氵"要注意写得略有弧度,右边"台"字要写得略宽些。来,一齐把课题读一遍。生:(齐)大禹治水。师:(出示:淹.没、冲.倒)加点的字是多音字,注意把它们的字音读准了。谁来读?  相似文献   

11.
陈云全 《教师》2012,(26):86-86
片段一:寻找身边的角师:小朋友,你们每天上学都要在胸前戴上什么?生:红领巾。师:我们都知道红领巾是红旗的一角,(师拿出一条红领巾)你知道红领巾是什么形状的?生:三角形。师:三角形上都有三个角,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角这个新的图形朋友。(板书"认识角")师:大家说说看,你在哪里还见到过角?  相似文献   

12.
<正>【教学内容】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73、74页。【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初步认识“十”1.唤醒经验师:(出示“数”)同学们,今天顾老师带了一个字你认识吗?生:数(shù)。师:这是一个多音字,还可以怎么读?生:shǔ。师:连起来可以怎样读?生:数数(shǔshù)。师:是啊,数着数着,数就来了。2.认识10个一是1个十师:小明和小芳打算摆同样多的小棒。小明是怎么摆的呢?跟着他一起,他来摆,我们来数。  相似文献   

13.
<正>一、谈话揭题师:今天是位新老师给大家上课。我姓张,名玉栋,(出示:张玉栋)就是这三个字。我叫——生:张玉栋。师:你们觉得这个名字怎么样?生:非常好,听起来感觉很好。生:我觉得这个名字有来源,不像有些名字,就是随便取,如二娃、三娃之类的。师:看来你接触过农村的孩子,听说过这样的名字。张老师今天就要给大家介绍这么一个人,他叫——(板书:三黑)来读一读这个名字。  相似文献   

14.
教学片段师:同学们喜欢做游戏吗?今天我们来做一个"爱心相连"的游戏。我先请2个同学来演示一下,第一个同学请站好,第二个同学把球放在胸口,顶住第一个同学的后背。这样,一个爱心球就把两个同学的心连在了一起。只要同学们配合默契,这个爱的桥梁就会越搭越长!老师再拿一个,谁愿意把这个爱心球传递下去?学生喊着:"我、我、我……""老师,叫我!""我也想传递爱心……"2个爱心球把3个同学的心紧紧连在一起。  相似文献   

15.
现象一:老师问:"这个问题,哪个小朋友来回答?"学生一边举手一边喊着:"我,我……"有几个甚至离开座位,"勇敢地"走向老师,把他的小手举到老师的眼前,甚至做一个蹦跳状。当老师说:"××,你来回答。"其他学生的手依然高举着,等不及的就在座位上大声地发表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6.
教学片段一:积累"分"的经验,自然生成"平均分"师:淘气和笑笑共进午餐,服务员给他们送上4颗草莓、2杯可乐和1张比萨饼,你能帮他们分一分吗?生:每人可分2颗草莓、1杯可乐和半张比萨饼。师:老师为每位同学都准备了1张"圆圆的比萨饼"(老师把圆片纸举起来),你能用这张"比萨饼"分一分,  相似文献   

17.
《小儿垂钓》教学片段: …… 师:路人来问路了。谁来当这个小儿做做"遥招手"的动作。 一生转过身伸出一只手摆了摆。 师:你这个动作表示什么意思?为什么不应声呢? 生:我的意思是叫那个路人不要做声。我在钓鱼,不能惊动鱼儿。  相似文献   

18.
一、片断(出示6027000、210706、5306000、610000000、53060000000)师:你能读出这些数吗?师(指6027000):这个数有4个"0"呢,我怎么只听到一个零?生1:因为每一级的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只读一个0。师:210706只有两个"0",为什么都读出来了?  相似文献   

19.
案例一:小手拉小手,智慧共分享 教学"认识大括号"一课时,在学生已认识了大括号的名称、含义和作用后,老师出示了下图。 师:请大家仔细观察图,你能发现哪些数学信息?并提出一个数学问题。生1:左边有3个苹果,右边有5个苹果,一共有几个苹果?师:你能写出相应的算式吗?生1:(稍微停顿)3+5=8。  相似文献   

20.
第一环节:创境激情,导入新课师:今天是王老师第一次给大家上课,看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什么。(播放视频)快看,你看到了什么?生:我看到了荷叶。师:刚才谁在看大屏幕的时候注意到了,"荷叶"的"荷"是怎么写的?生:上面是草字头,下面是单人旁和"可"。师:你真会观察。"荷"是一个生字,来,伸出小手和老师一起写:它是上下结构,上面是草字头,单人旁在左边,要写得窄一点,"可"在右边,要写得稍宽一点。齐读!生:(齐)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