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走进园子1.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第十八课(引读课题)课文节选自著名女作家萧红的回忆录《呼兰河传》,在原文中她深情地写道:(出示句子,指名读:就这样,一天一天的,祖父,后园,我,这三样是一样也不可缺少的了。)  相似文献   

2.
课文记叙了母亲生病住院,护士要来换床单,就是这样一个偶然的机会,引发了母子之间心灵的碰撞.文章字里行间都洋溢着浓浓的母子之情.在教学中,我找准引读的切入点,精心设计引言,巧妙运用引读法进行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3.
在德育课教学中如何运用导读法?本人结合教学实践,把它归纳为九个字:引、读、谈、议、讲、练、用、寻、解,可称为“九步曲”。第一步:引引就是激发兴趣,导入新课。这一步是德育课导读法的开端。恰当地开题导入,不但突出教学重点,而且还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心理上的最佳预备状态。引的方法很多,但引必须注意两点:①引要有趣。有趣就能激发学生兴趣和热情。②引要有疑。有疑就能激起学生思考和求知的欲望,使学生有热情、感兴趣、愿思考、想参与,后面的读就顺理成章了。第二步:读读就是阅读课文,培养能…  相似文献   

4.
职业学校电子技术理论教学运用"四程序教学法"可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四程序"即导入、引读、实验释疑、练评。  相似文献   

5.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利用多媒体直观形象的特点激情引趣,释疑解难,辨析明理,强化意识,从而取得了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促进了学生知、情、意、行的协调发展。 一、媒体导入,激情引趣 1.用生动有趣的故事画面导入新课,使学生很快进入课堂教学活动中。如《要诚实》一课的教学中,我一开始向学生讲述了这样一则故事:一位国王为选择王位继承人,将煮过的“花籽”发给孩子们播种,几个月后,当别人手捧盛开的鲜花送给国王的时候,只有一个少年抱着空花盆伤心地哭泣,这是为什么呢﹖……这样一开始就将孩子们带入了一定的情境,打动了孩子们的心,…  相似文献   

6.
正一"、导读"激发兴趣,激活状态"导入"这个教学过程,在阅读教学中的有其心理学意义:从阅读的心理过程来看:学生在开始阅读前,需要进入一种阅读的准备状态:是"想读"、有读的愿望;有读的目标(有要获取的新信息);有必要的语言基础(如词汇);具有相关的背景信息,以便与新信息建立联系达到理解。所以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我针对学生的这些心理需要进行阅读导入的多媒体设计。如果不是这样,而是为导入而导入,教师固然能热闹地表现一番,却并未切合学生阅读前的心理,与特定的阅读任务无甚关联,达不到"助学"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物理教学中对新课导入方法的研究,对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与研究,我总结了七种常用的引趣、导入方法。  相似文献   

8.
1在导入新课时创设激疑情境 数学教学中,把握好导入新课的方法和技巧,对学生的学习往往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教学四则混合运算(简算)时,可引这样一个故事导入新课:200多年前,德国大数学家高斯才10岁,一次上课老师出了一个算式:1+2+3+……+100=?  相似文献   

9.
续谈中学英语教学导入新课方法之我见蒋水平《天津教育》1994年第10期刊登了我的《中学英语教学导入新课方法之我见》一文后,不少读者朋友写信给我,感谢我教给他(她)渔鱼之法,点金之术。希望我续谈中学英语教学导入新课方法。盛情之下,只得再作此文,以答谢读...  相似文献   

10.
教学过程:一、导入1.齐读课题。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课文介绍了哪几种小动物的过冬方式?引读第一自然段。(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中的遮屏功能依次出现三个小动物的形象)  相似文献   

11.
生态阅读是高效语文教学之路。在组织学生生态阅读时,要让自读与荐读相结合,让粗读与细读相结合,让引读与扩读想结合,这样才能更好地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2.
正在教学中,我们需要给学生更多的课外阅读空间和正确的阅读指导,让小学生多读书,读好书,这样在良好阅读氛围的熏陶下,促进其语文素养的提高。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尝试着做了如下几点:一、激发阅读兴趣,让学生想读(一)示范引趣学生是否热爱读书,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热爱读书的程度,讲再多要多读书、读好书的道理,也不如教师的率先垂范更起作用。因此,我总会利用学校每天的师生共  相似文献   

13.
应用题例题导入种种李建彬应用题的教学是由许多例题的教学给予体现的。在教学例题之前,一般需要一个以旧引新导入新课的过程,这样可充分发挥旧知识的迁移作用.为新旧知识之间架起桥梁。例题的导入常有以下几种形式:一、旧题变换式。先复习与例题有紧密联系的旧题,而...  相似文献   

14.
教学过程:一、导入1.齐读课题。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课文介绍了哪几种小动物的过冬方式?引读第一自然段。(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中的遮屏功能依次出现三个小动物的形象)  相似文献   

15.
在教学实践中,我深深体会到:“读、引、悟”是理解课文内涵的三大要素。因为“读”是理解课文内涵之基础;“引”是理解课文内涵之关键:“悟”是理解课文内涵之目的。本文将对其中的两大要素——“读”和“悟”谈一些教学体会。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在语文教学改革的实践中,我学习借鉴了我国传统教学模式和外来的语文教学经验的合理部分,按“三个面向”的要求,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总结归纳出了“立纲、导学、引读、协理、综习”五环目标引读教学法。  相似文献   

17.
在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中,以大纲为依据,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遵循儿童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进行教学,有多种教学方法。 一、故事激情,导入新课。导入新课是教学的第一环节。一节课能否开好头则是吸引学生注意力和达到教学目的的关键。儿童的思维主要是形象思维,特别是低年级的儿童更是这样。根据这一特点,我用不同的方式,从不同的角度导入新课。但无论采取什么形式,用什么方法,都必须围绕激情和引趣来进行,通过揭示课题,从而导出本节课要讲的道德观念。如教学《团结起来力量大》一课,我采取故事导入法,先给学生放录音《五个指头》的故事,听后请一位学生配合老师示范,这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在此基础上提出问题讨论:(1)大拇指、中指、食指、无名指、小指  相似文献   

18.
陈俊 《湖北教育》2007,(6):38-38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在不少公开课的导入环节,我们都会看到这样一幕熟悉的教学片断,以《猪八戒吃西瓜》一课为例:教师谈话引出课题,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师: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生`1:我想知道猎八戒为什么要吃西瓜?生`2:我想知道猪八戒是怎样吃西瓜的?  相似文献   

19.
在指导上《沉和浮》的过程中,反复读了《小学自然教学》1996年第1期刊登的《沉和浮》课堂教学实录,再回忆刘红云老师在青岛上课的情景,又引起了我的感受。 一、童话引趣,游戏促学。课一开始,刘老师就抓住了低年级学生的好奇心理,用科学童话故事《气球姐姐和土豆妹妹》引路,导入课题,形式新颖,引人入胜。小学生竖  相似文献   

20.
<正>在教材的处理上教师应围绕教学主线有意识地渗透,不能生搬硬套。在艺术课上,每节课都有一个教学主线,或者是音乐,或者是美术……其他门类穿插其中,为其增添光彩,这样的课堂既不会显得太"单薄",又不会让学生在某一节课中吃成个"胖子"。下面我来谈谈如何让艺术课堂中的音乐教学焕发生命力,生出光彩。一、精彩导入引光彩一个精彩的导入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点燃求知的火花,更能使一堂课的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于小学生来说,必须采用形象、直观而且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导入,才能激发他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