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初中数学教学在新课程标准要求下,如何运用科学的教学手段与创新的方法,是每一位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必学研究的问题,必学革新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在数学教学中,教的本质在于引导。《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那么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怎样做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呢?我认为应该做到“四个重视。”一、重视引导学生在反思中学习,使数学学习成为学生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建构主义的教学理  相似文献   

3.
唐凡 《考试周刊》2010,(54):101-101
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数学教学活动应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4.
尹向平 《考试周刊》2011,(24):80-80
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相似文献   

5.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作为引导者,在新课程理念下,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导”什么,怎么“导”,是我们必须探索的。一、引导———善于质疑问难“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问”是思维的“启  相似文献   

6.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这要求教师应以参与者、合作者的身份与学生共同学习,既起到引导者的作用,又为学生营造一种愉悦轻松的学习环境,使学  相似文献   

7.
林红 《考试周刊》2011,(4):84-85
新课程标准提倡"探究性"学习,这种富有创造性的学习方式,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途径,其中教师的角色在传统意义上发生了转变,教师是教学的设计者、引导者、组织者、管理者和合作者。  相似文献   

8.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统一,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随着这一理念在课堂教学中的逐渐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不断得以凸显,而教师“引导者与合作者”的身份应怎样体现成了我们需要重视的问题。笔者认为,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应注重把握学生的思维脉搏,巧妙应对他们的各种表现。  相似文献   

9.
《初中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促进者.数学练习是数学教学的重要手段,是学生学好数学、培养数学思维的有效途径.在数学学习中,教师通过作业设计,使学生获得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在自主探究和合作探究中,分析和解决数学问题,学会数学学习的方法.然而,当前有些初中数学  相似文献   

10.
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应该给学生更多的关爱,更多的空间,给他们以体验和展示的机会,让数学课堂更加亲切,气氛更加宽松与和谐。  相似文献   

11.
一、问题的提出 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极大地推动了数学课堂教学的改革,教师的教学方式和策略、学生的学习方式及学习内容都发生了变革.初中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应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和“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相似文献   

12.
传统的数学教学活动主要是以教师为中心,备课、讲课主要考虑的是"我怎么讲学生才听得懂".而新课程理念强调:"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在课改的环境下,数学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如何当好"引导者"的角色?下面笔者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3.
杜雯 《考试周刊》2010,(50):78-78
"导学练合一"教学模式,是我校课堂教学中亮丽的风景,它标志着我校"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的真正确立。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要想使新的教育理念彻底贯穿到教学实践中,我认为需从以下五方面入手。一、转变教育观念,  相似文献   

14.
1问题背景《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修改稿)(以下简称为《课标》)明确指出:"数学活动是师生共同参与、交往互动的过程.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统一,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与引导者.""数学教  相似文献   

15.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从现代教学论的观点看,数学教学过程既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对数、形及其空间结构的认知过程、智力发展的过程、知识再创造的过程,又是学生主动学习与创造精神、实践能力得以培养和提高的过程。这就要求数学教学必须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创造学...  相似文献   

16.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有效的数学活动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统一,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与引导者。…‘数学活动必须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思考。”可见,数学教学中教师对知识、技能等方面提出具体的要求,固然是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教师要担当好“组织者”“引导者”的角色,让数学知识的学习成为学生,即学习主体的需求,从而促其主动自觉地参与课堂教学,经历数学知识习得、技能形成的全过程,感悟数学的真谛,从而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传统的数学教学就是课堂以教师的讲为主,就是所谓的"满堂灌",无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要让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就要根据学生的特点,采取有效的数学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快乐的游戏中学习,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  相似文献   

18.
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作为主导者的老师,可以通过抓住"兴趣点"、找准"切入点"、创设"探究点",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  相似文献   

19.
数学在每一阶段的升学考试中都扮演着一个十分重要的角色,而初中数学的学习则是学生打好数学基础的关键阶段.因此,如何在初中数学课堂上建立一个高效率的课堂格局和更合理的教与学关系的"引导式"教学模式,成为教师们探索的一个重要方向.从小学数学的学习进入到初中数学的学习之后,数学的学习便从简单的加减乘除变成了更为复杂的逻辑运算和实际应用.因而,数学的学习对于很大一部分的学生而言是一个枯燥、乏味、甚至是痛苦的过程.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不仅仅是数学知识的加深,更多的是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方式.随着新课标的实施,"引导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课堂上的应用,使该现象得到了很好的改善.  相似文献   

20.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统一,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随着这一理念在课堂教学中的逐渐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不断得以凸显,而教师"引导者与合作者"的身份应怎样体现成了我们需要重视的问题。笔者认为,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应注重把握学生的思维脉搏,巧妙应对他们的各种表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