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教材简析苏教版第十册第17课《月光启蒙》是一篇内涵丰富的散文,写了作者回忆起在童年夏夜的月光下,母亲搂着自己唱歌谣、讲故事、唱童谣、说谜语的动人情景。这篇课文让我们真切地体会到了充满乡土气息的民间文化是精神成长的  相似文献   

2.
贝多芬在经历了初恋失败的苦痛后,写出了不朽的乐章——《月光》。乐曲开头那均匀缓慢的三连音节奏,仿佛是贝多芬在喃喃诉说着自己心灵的创伤。这忧郁却曼妙的旋律,恰如乐章的标题那样,宁静悠远,清澈温柔。这恐怕是音乐家心灵的乐章吧。同样将艺术情思寄托于月光的,还有印象派音乐大师德彪西,他与贝多芬同题的音乐作品《月光》,用朦胧的笔调,描绘出夜幕中那迷蒙的月光,抽象而幽雅,蕴含着德彪西如月光般皎洁的音乐灵魂。黑泽明的不朽巨作电影《乱》,讲述了一位年迈的将军将领地分给三个儿子后酿成悲剧的故事。电影根据莎士比亚的《李尔王》改…  相似文献   

3.
第一章昨夜的满月今晚依旧挂在天上。从屋檐上空斜射下来的月光,映照在窄廊。月光中,源博雅和安倍睛明正在把杯对饮。窄廊上相对而坐的睛明与博雅之间,搁着盛酒的酒瓶。饮尽自己杯内的酒时,两人便会不经意伸手,自己在杯内斟酒。  相似文献   

4.
“月光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第十二册《月光曲》)这句话的主语是“月光”,谓语是“升(起来)”,简缩这句话,即“月光升(起来)。”“月光”怎么能“升”呢?显见搭配不当。实际  相似文献   

5.
人魔之战     
秋风飒爽,月光皎洁,树在风神的抚摸下如银铃般作响,陶醉在这种环境下可谓如神仙一般了。但这并非一个平静的谷中夜晚。月下,树下,一女子正在拂风起舞,一男子正吹箫伴乐,一切似乎平静异常。忽然,一支长剑飞身过来,风停了,月光也消失了,银铃  相似文献   

6.
全国第七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大赛在江西省南昌市隆重举行,福安市实验小学陈智文老师执教的《月光启蒙》一课荣获本次大赛一等奖及“最佳教学手段应用奖”。《月光启蒙》是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的一篇意蕴丰富的文章,作者回忆了自己童年时在夏夜月光的伴随下,母亲唱民谣童谣和讲故事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感激怀念之情。他携着我们沐浴着皎洁的月光,感受着《月光启蒙》,建构了“整体感知、强化实践、自然生成”的和谐课堂,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相似文献   

7.
陶涛 《儿童音乐》2008,(11):62-63
一、教学内容:欣赏《月光下的凤尾竹》(苏少版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青青竹海》)二、教材分析:《月光下的凤尾竹》原是著名作曲家施光南所作的一首节奏舒缓、优美缠绵、富有  相似文献   

8.
贝多芬以其三十二首钢琴奏鸣曲所著名,其中以第十四首奏鸣曲Op.27 Nr.2为代表作之一,又被称为《月光奏鸣曲》。贝多芬在创作《月光奏鸣曲》的过程中将自己独特的个性融入其中,从而创造了其非凡的艺术风格及魅力。文章首先对《月光奏鸣曲》的音乐特点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进根据本人实践进一步分析了《月光奏鸣曲》的演奏技巧。  相似文献   

9.
大河之舞     
夜色很凉,月色很美。皎洁的月光清澈了河水,映在眼里,便不只是满地的银辉。(一)成长着的月亮,凝视着这个蛙鸣虫唱、稻谷飘香和瓜果与露珠联欢的  相似文献   

10.
月光之美     
已近夏日,夜里也变得炎热。这一夜,我仰望半轮明月.想借此平息心中那说不出的感伤。思绪乘着清幽的月光飞扬。心中一片惨白。  相似文献   

11.
风,格外地凉,月光洒在大地上,四周的一切都是那么寂静。破败不堪的小巷,一道道遗留的月光,照在古墙上,散发着一股说不出的阴冷。  相似文献   

12.
王梅兰 《中学教育》2007,(10):45-47
诗人孙友田在《月光启蒙》(苏教版第10册)中,以细腻的笔触回忆了自己童年时在夏夜月光下,母亲唱民谣、猜谜语、讲故事的情景,表达了对母亲启蒙教育的怀念、感激之情。课文语言优美,情感真切,是引导感受母爱、感悟生活、感悟人生的很好教材。  相似文献   

13.
十年之约     
立在柔和的月光下,我试图让微微的风梳理我紊乱的思绪,但我无法抹去心灵深处那个情感的约定……  相似文献   

14.
《月光启蒙》是苏教版第十册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是江苏徐州著名作家孙友田所写的一篇优美的散文。文中回忆了小时候母亲在月光下教"我"唱歌谣、童谣、讲故事、猜谜语的情景,母亲就像"我"的启蒙老师,为"我"打开了民间文学的宝库。  相似文献   

15.
德彪西,是伫立在19世纪的浪漫主义时期与20世纪的现代新音乐时期之间的印象派大师。他的音乐集中体现了印象派时期的艺术特点,为听众营造了一个畅想的空间。《月光》是钢琴套曲《贝加摩组曲》中第三首,其创作灵感来源于法国诗人魏尔伦的诗集中的《月光》。乐曲描绘了在幽暗的夜色中,轻柔的月光洒满整个大地,大自然的一切在月光下若隐若现,嫣然一幅静谧美好的月色美景图。本文分析了对德彪西创作《月光》的背景、演奏技巧处理等方面,论述其创作风格与特点,以加深读者对印象派音乐的了解。  相似文献   

16.
流传至今的佛经故事,数量众多,但并非大多数的佛经故事都还留存与之相关的多种语文佛经文本和艺术遗存,月光王本生是少数中的一例。对流传至今与月光王本生相关的佛经文本与艺术遗存的研究表明:1.月光王本生文本应出现于贵霜王朝时期,而最早的月光王本生内容,很可能出现在由根本说一切有部约在公元200—350年间所完成的《天譬喻》中;2.虽然大约完成于公元200—350年间的《天譬喻》文本已不存,但其内容应可从目前所存2—3世纪的犍陀罗浮雕以及现存月光王本生中年代最早(公元251年)的《六度集经》卷1的内容得其梗概;3.根本说一切有部所传月光王一切施的思想、犍陀罗地区所创造出来的图像造型(挥刀欲砍的婆罗门、屈身甘心舍头的月光王)以及克孜尔壁画中跪捧七宝头的大月大臣,都见于敦煌莫高窟第275窟的月光王本生壁画,从中可以看出古代佛教世界中的东西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17.
失眠之夜     
一位女高中生也情不自禁地剖露了自己的婉约情感,恰如湛蓝幽远的夜空……早已躺在床上,眼睛望着天花板,翻来复去不能入眠。如水的月光流进窗内,泻在脸上。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分析贝多芬第十四钢琴奏鸣曲《月光奏鸣曲》的艺术境界,试阐述其内在的涵义。  相似文献   

19.
中秋之月     
月上柳梢头,静静地,散发着柔柔清光.轻盈的柳枝慢慢抚摸着月,小心地呵护着. 月光如水,那么柔美地从指尖缝里溜过,轻轻泻入窗台.洒下缕缕白花,镀在地上,正如李白所写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月光又如瀑,飞泻在溪上,一下碎成了泪花,似片片白银散落溪上. 今晚的月,是中秋之月.归根结底,它是多愁善感的,犹如葬花的黛玉,叹世事,咏世情,勾起人涓涓的思念,却不让人看见她眼帘下熠熠的泪珠.今晚的月,格外温柔、安静、楚楚动人,让人心里生起一丝爱怜之情. 月渐渐向东移,隐蔽于乱竹林中.丝丝月光从竹叶中透出,一道道,一条条,形成千姿百态的光束,很美丽.  相似文献   

20.
音乐之声     
就如数学公式、化学元素号可以跨跃国际交流一样,我一直坚信,音乐是无国界的:无论是柴可夫斯基的《四小天鹅》,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或是李斯持的《蓝色犴想曲》,都能从任何一个懂得琴艺的人的指下流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